> 硕士毕业论文 > 26588字硕士毕业论文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基于重庆市南岸区和巴南区典型农民新村的调查

26588字硕士毕业论文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基于重庆市南岸区和巴南区典型农民新村的调查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6588字
论点:居住,农民,土地
论文概述:

本文是农村研究论文,本研究提出重庆现阶段及未来一定时期内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政策建议:完善乡村土地整理职能,优化乡村空间结构布局;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主题选择的背景

阻碍重庆城市化发展的困难之一是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主要原因是农民生活过于分散,土地使用过于分散。以2011年数据为例,重庆市共有行政村8974个,自然村70576个,其中规划建设村7351个,占自然村总数的10.4%。与2010年的8,984个行政村和7,052个自然村相比,自然村的数量逐年减少,并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然而,与2010年的7 013个自然村相比,计划建设的自然村数量呈上升趋势,占自然村总数的显著增加。村庄数据的这些变化反映了重庆农民当前的城市化进程和村庄数量的减少,但与此同时,农村村庄结构正在经历一个有计划的建设和改造过程。向生活在7万多个自然村的2300多万农民提供水、电、气、路、互联网、邮件和教育、医疗保健、养老、消防、安全、健身和娱乐服务是非常不经济的。

目前,重庆市农村土地分散、管理分散,耕地弃耕现象更加严重,农业管理效率低下,农村集中居民点分布在“大分散、小集中社区”,离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还很远。然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分散居住、劳动力转移不足、土地管理分散分散等问题也是困扰当前城市化的难题。从改革发展的全局来看,农民集中居住改变了城乡劳动力结构,对现有户籍制度和敏感的农村土地制度产生了融合和冲击。农民可以通过集中居住获得更多的非农业收入和学习机会。他们将逐渐改变他们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但他们也将通过逐渐放弃对农村土地的依赖,在农民集中居住的地区面临生产和生活的历史性变化。

1.1.2主题选择的意义

促进农民共同生活,减少农业工人数量,实现土地的适当集中,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保持农村人口适当密度的必要条件。因此,对农村土地利用的研究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共同生活都是通向同一结论的道路。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的明确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面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分散居住、劳动力转移不足、土地分散管理等问题,总结重庆市农村土地利用和农民集中居住的现状,研究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探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农民集中居住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对于揭示农民集中居住对农业经营规模的影响路径,进而提出改善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实现土地利用与集中居住良性互动、进一步实现健康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公共政策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概念和特征

1.2.1相关定义

在当前的城市化浪潮下,农民集中居住的概念是越来越多的人提到的一个古老的词。学者们对此概念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郑风田(2007)认为农民集中居住是让分散的自然村落中的农民生活在社区中,而吕学昌(2003)认为农民集中居住是一个“农村居民点重建”的过程,只是城市化的一种具体形式。总结其他学者的理解,笔者将“农民集中居住”的概念界定为:在经济发展和文化观念更新的背景下,以经济因素的流动和精神文明的促进为驱动因素,将分散在自然村的原有居民转移到城镇和新的集中居住区,从而缓解农村土地分散管理,减少“空村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快城市化的实现。如果以目前居住在住宅区的家庭数量来衡量,一般认为超过10个家庭居住在集中居住区。

1.2.2农民集中居住的总体特征

(1)农民集中在中心村或乡镇。这是农民集中居住最突出的特征,也是研究农民集中居住的前提。根据学者先前的研究,大多数学者对“集中居住”的定义是定性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农民向中心村靠近的过程,其依据是农民是否居住在集中的乡镇。然而,很少有学者提到有多少农户被纳入一个居住区,以便被视为集中居住区。笔者认为,约有10户是集中居住的临界点,将作为后续实地调研数据统计的依据。原因是,从今天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至少如此规模的集中居住区是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范围。例如,道路建设和电网建设在规划时会有成本问题。当建造这些公共设施的成本高于农民搬迁的成本时,这些小住宅区可能不在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的范围之内,因此它们不应被视为集中居住区。

(2)农民住宅分散性低。由于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行政村的集中居住点数量通常大不相同。由于地形稳定、交通便利,即分散性低,一些自然村庄可能有高度集中的定居点。分散程度通常用居住在集中居住区以外的村民人数与整个村庄人口的比率来衡量。在分散程度较低的地区,公共基础设施通常相对完善,交通和电力等公共服务覆盖到位。这些地区的非农经济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或者外出打工的农户比例相对较高。同时,土地的集约利用也高于其他地区。

第二章理论基础

2.1人口迁移理论

2.1.1托达罗的人口迁移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M.P .托达罗)修正了刘易斯二元经济的“经典”模型。他认为农业部门没有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总是正数。农村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地区的迁移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城乡实际收入的绝对差异、迁移成本与收入的比较、迁移到城市地区后对工资收入的预期以及在城市地区就业的可能性。托达罗综合考虑了城市就业因素,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的成本与劳动力供求市场状况有机结合,建立了新的人口流动预期收入模型。托达罗的预期收入模型(expected income model)表明,只要城镇仍然存在高收入预期,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过程就不会停止,这解释了为什么尽管城市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继续向城市迁移。托达罗认为,只有发展农村工业经济,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失的问题。

除了上述关于人口转移的主要理论外,还有一些西方学者的观点值得学习和借鉴。以斯塔克等人为代表的“新劳动力转移经济学”,其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出发点不是最大化居民的预期收入,而是满足家庭福利的最大化,即最小化整个家庭面临的经济风险。Sjaastad首次提出劳动力迁移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重点分析了进城务工农民和在家务工农民两种选择的成本效益分析。黑尔通过建立迭代模型揭示了贫困对农民向城镇迁移的影响。一些学者还认为,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是推动劳动力离开农村的重要因素。农研认为教育水平对农民向城市迁移没有显著影响。林等人用模型证明农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教育水平与他们向城市迁移的可能性成反比。

上述人口迁移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农民集中居住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口集中迁移带来的各种问题。

2.2土地供求理论

土地供给是指可用土地的供给,即土地资源的数量。由于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供给的形式可以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土地自然供给是指地球提供给人类使用的土地数量,包括已经使用的土地资源和将来可以使用的土地资源,即储备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开发劳动力后,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土地供给。新土地开发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等活动都影响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一个经济变量。土地经济供应量的增加不仅包括总量的增加,还包括一定用途的土地数量的增加,以及随着利用效率的提高,一定面积土地产量的增加。由于土地自然供应量的增加非常有限,高效率地增加土地经济供应量将是未来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向,如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集约生产、采用新技术、促进土地集约生产。

至于土地的供求关系,由于土地稀缺,土地短缺是绝对的、普遍的。以耕地为例,耕地供需关系的基点在于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和满意度。耕地供求的变化主要受人均粮食数量的影响。如果人均占有超过其需求,可耕地的供应可能会减少。相反,必须保护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利用耕地生产更多粮食,以缓解耕地供需矛盾(周蒋梅,2003)。

第三章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机制……16

3.1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16

3.2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路径..............................16

第四章案例实践...................22

4.1德国“巴伐利亚”模式..............................22

4.2韩国“新村运动”模式...................23

4.3美国“城市化村庄”模式............................24

第五章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土地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26

5.1典型区域的选择和问卷设计……26

5.1.1..............................26被选为典型区域

第五章是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土地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

5.1典型区域的选择和问卷设计

5.1.1典型区域的选择

目前,许多学者对农地流转给予了密切关注,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许多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虽然目前我国农地流转已逐步进入法律规制阶段,但重庆也尝试了“土地证”交易制度。然而,在实践中,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仍然很多,在处理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进城的双重选择上也存在困惑。因此,研究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尤为必要。本文选取重庆市南岸区和巴南区的部分农村地区作为调查区域。2014年2月,笔者深入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朱槿村、老陇东、芦家和平村、巴南区南泉街、金途延村进行调查研究。作者选择的区域都位于重庆市区附近,受城市经济辐射影响很大。农村劳动力流动非常频繁。近年来,调查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加快。土地流转率和效率均位于重庆上游。在基层政府的指导和服务下,调查区土地集约利用正进入规范化阶段。基于上述考虑,笔者对调查区农民集中居住和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实地调查,重点研究了影响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由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受访农民对集约用地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因此,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农民进行调查。选择五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调查20-30名农民。调查是以采访的形式进行的。本研究共发放了140份问卷,收集了133份有效问卷作为样本。

5.1.2问卷设计

农民集中居住是指农民集中在城镇、农村中心村等集中地区的过程或状态。目前,很少有学者探讨集中居住的标准。笔者以10多个农户为调查基础,以是否集中面积、农户主要收入来源、农户养殖面积、生产半径等指标为出发点。一般来说,居住在集中居住区的农民,无论是转移到城市还是农村集中居住区,都将生活在交通便利、非农收入高、基础设施完善、社会观念相对创新的地区,他们的农业管理水平和土地管理模式自然会更加科学和先进。生产半径也是反映农民集中程度的指标。这意味着农民经营的土地和他们的房子之间的最远距离。通常,集中地区农民的生产半径会更大。土地的剩余和分配、生产技术的更新和交通的便利将使农民能够经营比以前更广阔的土地。因此,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笔者尽量从这些方面入手,包括采集面积调查、主要收入来源调查、种植面积调查和生产半径调查。

第六章研究结论和建议

6.1结论

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过程主要是劳动力迁移引起的土地资本变化、资本、技术等相关因素的变化过程,从而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促进大规模农业经营,促进城乡协调,逐步完善二元经济结构。

(1)农民集中居住将促进农民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理念创新。农民共同生活后,他们将改变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理念的认识,影响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投入和对现代管理理念的学习,增加农民家庭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在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产生负面影响。然而,由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使农业生产有利可图,农民将保留并逐步增加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全面推广。

(2)农民共同生活后,土地单位产量增加,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多样化。随着农民的集中流转,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约经营已经实现。农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引进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新农业经营者对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也大幅增加。与以往分散的土地管理方式相比,土地生产收益有了很大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

(3)农民共同生活后,农民的生产半径明显增加。农民集中居住对农业生产半径的影响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原有农民生产意愿的变化。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将直接影响农业经营范围的扩大,农业生产半径将明显增大。农民集中居住可以恢复部分农民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愿望,重新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实现更有效的农民土地流转配置,增加农民土地单位产量,激活农村经济,回馈当地农民家庭。

(4)农民集中居住将影响政府对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农民集中居住对政府财政投入产生影响的原因是,首先,它将向农民和村集体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以配合重庆目前正在实施的城乡建设总体政策,促进农民集中居住;二是促进农民集中生活,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和财力。第三,实行农村土地集中流转将有助于吸引政府资金用于土地正规化、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等。同时,还将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流通基地等建设。这将有利于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基础建设。

6.2建议

6.2.1完善农村土地整理功能,优化村庄间结构布局空

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只是狭义的,即农业土地整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复垦,并没有充分体现其协调城乡发展和人地关系的有效手段。农村发展的核心是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土地整理不仅是土地利用层面的问题,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层面的问题。因地制宜规划科学合理的农村空结构,在保护耕地和农村文化的基础上,优化农村小城镇、中心村等集聚区的合理布局,是引导农民积极集中生活的主要原因,是振兴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方法,是实现大规模农业经营的科学前提。但是,政府应该尽力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它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坚决停止以城市化的名义掠夺农民的土地和强迫他们上楼,以便取得政治成就,解决财政困难,甚至为他们的小团体和亲戚谋利。实施土地流转不是为了把农民赶到城市,不是为了消灭农村地区,也不应该是一些地方官员的一个成就项目。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