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6255字硕士毕业论文基于第二课堂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研究

26255字硕士毕业论文基于第二课堂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6255字
论点:实践,教学,思政
论文概述:

本文是教学论文,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在总结、归纳学术界有关思政课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主体性

论文正文:

第一章线索理论1.1选题背景第二课堂活动具有针对性、灵活性、互动性、实用性和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潜在能力、塑造良好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第二课堂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中重要的教育教学环节。它被认为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构建实践教育教学运行机制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5年1月1日-2014年8月31日)中,本研究使用“实践教学”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发现相关论文31,807篇,使用“第二课堂”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分别发现相关论文2,012篇和1,581篇,使用“思想政治课第二课堂”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发现相关论文相对较少,“第二课堂”上的论文更少 从所获得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第二课堂实践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已逐渐被高校所重视,但却没有被大多数思想政治工作者很好地利用,这是一种遗憾和浪费。 基于此,本文从第二课堂的新视角研究了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探索了涵盖全体学生、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的意义首先在于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理论 实践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 本文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第二课堂为实践教育平台,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进程,丰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理论。 二是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本研究利用第二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的独特优势,充分阐述了构建思想政治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组织实施及其特点,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渠道和空提高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大学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是第一步。 根据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实践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增强对先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全面提高理论和政治素养,强化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它还可以促进学生自觉运用理论知识来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知识、信任、情感、意义和行为”的统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学生的灵魂,让学生自觉为社会服务。 第二章相关概念的定义和研究的理论基础2.1相关概念的定义2.1.1实践教学目前,学术界对实践教学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概括为:有人认为实践教学是一种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有人认为,“实践的本质是实践主体的个人参与。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属于实践教学范畴,如基础教育、案例教学、阅读实践、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研究实践等 “有人认为实践教学的内涵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实践教学是指社会实践教学。他们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简单延伸,只能在课后进行。从广义上讲,实践教学是指除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可以在课堂内外进行,也可以在学校内外进行。 笔者认为,实践教学不仅应指社会实践教学,还应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虚拟网络实践教学等形式。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为特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觉运用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高尚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学形式的总和。 实践教学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实践教学是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参与的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的总称,与学校课程内容密切相关。其过程是以提高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综合训练过程 第二,实践教学不是从课堂上的“灌输”开始的。它突出了“实践性”的特点,强调“从实践到理论”。其本质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积累直接经验,运用理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实践教学依赖于理论教学,没有理论教学就不能独立存在。 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和形式的确定都需要教师的组织和设计。 第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2.2研究的理论基础2.2.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论和实践观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哲学理论基础。它强调实践在人类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知识的基础和源泉,是主客体之间的桥梁,是知识发展的动力,是知识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认知对实践起反作用,即认知指导实践。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同志把认识论定义为:“在实践中,人们不仅可以发现真理,而且可以通过实践证明和发展真理,形成一个连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使大学生能够把理论问题带到社会中,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形成“外部输入-内部生成-外部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和有活力的创造性社会活动。它是人类了解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这是自我肯定、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将“知识、情感和意义”统一为“行动”,使实践内化,深化认知学习,反思实践中的认知效果。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否则,很容易产生一些空想家或书呆子。\" [13]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是主客观教学活动的总和,是对“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分析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大学生解决“理想信念”和“精神思想”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实践领域。 主体教育的理念源于主体哲学的研究,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一方面,它强调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双重主体性。另一方面,它强调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成为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第三章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现状...................133.1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成效................133.2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3第四章依托第一章分析二班开展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优势……174.1二类特征................................17第五章高校思想政治课二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25第五章高校二类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5.1高校二类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案例研究——以燕山大学创作“红色旋律”为例,燕山大学设立了以“红色旋律”为主要论坛的高校二类思想政治课。本课不涉及任何具体课程,而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范围以外的教学活动,由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导,学生自愿参与。它旨在使受教育者将相关理论知识内化为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并将其外化为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以“红色旋律”论坛为主体的第二课堂思想政治课集针对性、实用性、互动性、灵活性和综合性于一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知识,还能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1.1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思想政治课第二课堂活动是燕山大学以专项活动为主题开展的,在创建和运行中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坚持思想内容与科学的统一,坚持师生“两课”的作用,坚持思想领域的主动性和话语权。 结论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总结和总结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主体性教育理论和渗透教育思想,从第二课堂的角度研究和提高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出构建思想政治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具体实施环节,并得出以下结论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作为分析“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活动,与其他专业课教学一样,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思想政治课主体理论为基础,带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创新性。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与初衷完全不同,存在诸多问题,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效果不理想,思想政治课在实践教育中的作用发挥不足。 第二课堂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导向性、娱乐性、趣味性、互动性、知识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具有导向、凝聚、调节、转化、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它可以促进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道德品质和素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外化为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课堂活动具有深远的德育力量。它能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获得直接体验。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增强他们对先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政治和情感认同。它还能促进学生自觉运用理论知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信念、情感、意义、实践”的统一,提高实践教学的持久性。 笔者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05年1月1日-2014年8月31日)中检索论文,发现关于“第二课堂”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论文不多,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大的空空间。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目前,全国各高校仍处于探索过程中,尚未形成一套规范可行的模式。本文系统总结了燕山大学思想政治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实践效果,具体探讨了构建思想政治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旨在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新模式,为其他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由于作者能力有限,查阅的相关文献不够全面,对当前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总结和研究不到位,在某些方面存在疏漏。本文以燕山大学“红色旋律”系列特色实践教学的成功为例,研究思想政治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可能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作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