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8362字硕士毕业论文从民族寓言到文学神话——“寻根文学”与80年代小说创作的创新

28362字硕士毕业论文从民族寓言到文学神话——“寻根文学”与80年代小说创作的创新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8362字
论点:寻根,文学,文化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寻根文学”的出现,突破了一贯传承的现实主义“反映论”认知模式,大量引进西方文学观念,糅合众多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充分吸收西方现代小说技法。

论文正文:

突破困境:“寻根文学”及其思想和知识空

(一)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民族文化标准的焦虑

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结束,中国正式对外开放,实行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展道路曲折而艰难。我们党根据自己的国情,科学合理地总结了经验教训,把新时期的工作重点“阶级斗争”转移了“经济建设”。这种视角的转变和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必然会导致文艺政策的调整,引导作家的创作方向。“文化大革命”后,党纠正了文艺界的错误。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文艺工作确实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十年动乱的迫害和破坏导致作家和创作无法相遇的局面。因此,茅盾在第四届文艺会议开幕式上指出,“三年来,文艺战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第四届文艺会议的召开自然也围绕着“繁荣文艺创作”的主题。夏衍在闭幕词中号召文艺工作者“紧密团结,为更繁荣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而奋斗”。周扬的报告为社会主义文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此外,邓小平同志亲自出席了会议,热情评价了近年来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写作过程中,作家被鼓励“什么和如何写作只能由作家和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逐步探索和解决”。在这方面,它们不应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可见,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艺事业,渴望恢复被“文化大革命”强行打断的文艺创作决心。

随着国家的开放,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与世界联系的日益强烈的需求和愿望,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大量西方文化以热切的态度涌入中国。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所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将走向世界,精神生产也将走向世界,世界文学也将由许多民族和地方文学组成”。在新时代,中国不再被迫屈服于西方强大的船只和枪支的力量来理解西方文化和技术,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和民族进行对话。对中国文艺界来说,“世界”的重新出现和“在场”姿态在某种意义上也必须是历史进步的标志。改革开放初期,大量西方现代科技和文学思潮涌入中国,这一时期中国文坛也相继出现了重要的西方现代主义现象。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开始编辑《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并“引进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荒诞主义、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等。一个接一个地走向中国文坛”。在接下来的四五年里,报纸发表并讨论了400多篇关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章,西方的创造性思想曾经是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文学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冲击,但此时中国无法完全摆脱“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世界时间”背后的不确定性和焦虑笼罩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因此,1981年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法初探》的出版似乎很平常,“但当时却给了人们一个真正的震撼”。上述“小册子”引起的骚动似乎是,当新时期的文学告别了权力政治意志的严格规范和强制性引导时,创作者和整个文坛都表现出了对思想和创作自由的渴望。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指导下,文学创作经历了伤痕文学、文学反思和文学改革的过程。此时,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许多作家和批评家都渴望向西方文学和批评理论学习,包括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寻根作家在“文化寻根”口号下召开的杭州会议虽然他们热衷于传统文化,但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接受西方现代主义似乎是不可避免和不可抗拒的。

..............................

(二)国内文化与海外理学的热氛围遥相呼应

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政治热情和文学理想的时代。80年代作家学者所珍视的原因和希望与中国的国家发展进程和文明进步密切相关。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和文化策略为经历“文化大革命”痛苦后在新时期重新开始写作的老作家提供了政治保障,也为“知青”作家在意识形态碰撞的时代走向农村寻找自己的位置提供了可能。除了改革开放的宽松政策和新时期初对“外来”文学的政治清理之外,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文化热潮为“寻根文学”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也为其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提到“文化热”,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文化”一词。泰勒的文化观是“从广义上说,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宗教、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获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可以说,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国家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精神风格,是民族经验的积累和继承,是不同于其他民族国家的外在表现,是支撑民族国家发展的内在支柱。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文化热”可以说是世界文化热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冲突越来越尖锐。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环境污染、能源、疾病、饥饿、战争、民族和种族冲突等世界危机相继出现。面对巨大的社会危机和人类精神的摧残,通过“文化”研究实现社会拯救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同追求,一系列文化学科如文化心理学和文化经济学应运而生。萨特和胡塞尔开创了文化哲学。社会学吸收和整合了包括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在内的各种文化理论,以改善人与社会之间紧张对立的关系。正如所谓的“文化决定文学”一样,世界文化的大潮要求各种文学形式与之相适应。西方现代主义强调对自己心灵的独特感知,描写客观生活的现实主义和其他文学思潮相继出现。以人类生存危机为主题的现实主义文学、新新闻文学和民族意识与个人意识并存的“寻根文学”。他们在世界文化的热潮中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发展起来,推动着世界文化热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和西方的关系有所改善。1979年,最早介绍西方文学思潮的高度意识形态出版物《外国研究动向》出现在中国文学市场。广州会议后,世界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出版物相继出版。与此同时,各大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关于外国文学和文学趋势的专著。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和哲学思潮相继传入中国。萨特、弗洛伊德、尼采、马斯洛等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成为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欧洲风格与美丽的雨》和国内出版社的共同影响下,中国掀起了一股“西方文化热”。

..............................

文化记忆与民族寓言:“寻根文学”的文化想象

(一)“寻根”和说话

在当代文学史上,很可能是少数民族作家乌得勒支用“寻根”这个词来表达“寻找传统文化”的倾向。1984年,他在与李拓的书面交流中写道,“我最近经常想念我的家乡,你的小说尤其增加了这种思念。我真的很想有机会回到我的家乡,寻找“根”。我渴望用我已经忘记的达斡尔语与村民聊天……”①在此之前,具有寻根意识的文学作品相继出现,许多批评家对“寻根”意识最初表现形式的定义持有不同的看法。陈思和认为王蒙1982-1983年间在伊犁出版的系列小说“关注新疆各民族的风俗文化”...“宽容的历史态度”②开启了未来强大的“寻根文学”的开端。批评家纪洪珍认为寻根意识的第一次表现可以追溯到《新疆文学》发表的《汪曾祺理论宣言:回归民族传统,回归现实主义》。此后,尽管贾平凹的《商州初记》和李航宇的《葛川江》系列作品脱离主流政治,但寻根作家直到被文坛视为“寻根文学”开端标志的“杭州会议”才形成流派或提出宣言。“杭州会议”于1984年召开,由上海文学杂志、杭州西湖杂志、浙江文艺出版社等文化机构联合主办。会议的主题是“新时期的文学:回顾与展望”。参与者包括许多后来活跃在文坛的寻根领袖和年轻批评家。根据蔡襄的回忆:“当时,受邀的作家有北京的李拓、陈龚建、郑万龙和阿城,湖南的韩少功,杭州的李庆熙...批评者是来自北京的黄子平和季洪珍...上海的陈思和和徐子平,还有南帆和宋梁耀等。与会的作家和评论家在会上讨论了具有明显寻根倾向的文学创作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寻根文学”理论的形成。杭州会议对“寻根文学”的直接贡献可以说是一颗星星之火,引发了一场燎原之火。

在“杭州会议”上,理论家和批评家们只关注和讨论了这种自发的文学现象,没有提出任何宣言,也没有将这种文学创作趋势命名为“寻根”。但“杭州会议”后几个月,“寻根”作家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带有强烈宣言色彩的理论文章,显示了他们对文化搜索的渴望。后来的批评家也把这一系列文章看作是文学世界中“寻根文学”兴起的象征事件。其中,原作是韩少功1985年出版的《文学之根》。在这篇文章中,韩少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宣言:“文学有根。文学的根基应该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如果根不深,叶子就很难长势。”文学应该“立足现实,超越现实世界,揭示一些决定国家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奥秘”。同时,韩少功强调,所谓“寻根”,不是出于狭隘的地方观念或对古代文化的迷恋,而是“对民族的新认识,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复活,对追求和把握世界无限和永恒意义的客观化表达”。(1)他把目光转向了对民族文化甚至是分散在人们中间的传统文化的探索,并决定中国文学的发展应该有民族观念和自我意识,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和机械地模仿西方文学。在文学艺术方面,以及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方面,我们有民族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重塑和照亮这个自我。(2)韩少功《寻根宣言》发表后,阿城、郑万龙、李航宇相继发表了关于文化与文学关系的文章,表达了他们寻根的热情。阿城客观地承认了五四运动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作用,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加上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灾难,共同导致了民族文化的破裂。如果他希望“达到文学的高级水平”,能够在这样一个现实面前与“世界文学”对话,他必须认真对待“文化”这个远远高于文学本身的命题。阿城对中国文化的焦虑和担忧在郑毅的文章中有所反映。郑毅对五四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表达了与阿城相同的观点。他在《跨越文化断裂带》中更明确地指出,“五四运动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活力,这是事实。但与此同时,也确实有太多的消极因素和太少的积极因素,这可能会切断民族文化?......孔孟是民族文化最丰富的积淀之一,他们被践踏在地上,没有受到批评,而是被摧毁。不放弃,放弃。快乐就是快乐,但是文化从现在起就被切断了”,只有“穿越文化断层带”,它才能“走向世界”。

...................

(2)民间文化的回归——贾平凹的《商州三记》

文学的地域色彩一直是许多文学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原因在于其文化的地域性。文化作为一种代代相传并延续了很长时间的深厚积淀,对人们的生存方式、心理结构和民俗有着无处不在的影响。民间通常是完全保存古代文化遗产的载体。民俗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了太多无法解释和不可原谅的社会文化因素。因此,致力于探索非标准文化的作家自然会渗透到民间。在“寻根文学”的思潮中,被遗忘已久的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被创作者重新发现。20世纪30年代的“乡土文学”之后,他们再次进入读者的视野,在转型时期的文学史建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当“寻根”开始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思潮时,批评家和读者发现中国的地理地图已经被“寻根”作家瓜分了。韩少功热衷于寻找“绚丽的楚文化”。基于对吴楚文化特征的理解,他对这种不同于儒家正统文化的神秘文化形式给予了审美和艺术上的关注,创作了《父亲与父亲》、《女性与女性》等代表作。李航宇的《葛川江》系列小说处处透露出对吴越古文化的独特感受。作为吴越本土作家,他的代表作《最后的渔夫》和《沙枣遗产》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就像我们展示的葛川江一样,融合了情感、历史、文化和民族习俗。它的自然魅力和社会魅力使它不仅是一条河流,也是吴越文化不断发展的载体和见证。少数民族作家扎西·达瓦以强烈的寻根意识和文化关怀“垄断”了雪域高原。在他的作品《西藏,隐藏的岁月》和《西藏,拴在皮绳上的灵魂》中,他尽力探索西藏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生活经历。从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活礼仪到人类价值观,他充分展示了这个长期以来为世人所关注却为世人所迷惑的特殊民族的特征。在西藏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扎西大瓦都在思考这个国家的现在和未来”。(1)贾平凹生长在商州腹地,深受秦文化的影响,对秦文化情有独钟。从1983年到1984年,他连续创作了《商州初记》、《商州重记》、《商州重记》和长篇小说《商州》等系列小说《商州》。在《商州》系列小说中,贾平凹以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文化基因,充分理解和表达了一个独立于城市现代化的世界。这一系列小说也以商州为叙事背景,生动地描述了商州的地理特征、文化习俗、历史情感和民俗文化。

20世纪90年代,陈思和在两篇学术论文中从文学史的角度梳理了“民间”的存在形式,将“寻根文学”理解为“知青作家利用下乡和贴近农村日常生活的经历”寻求民间传统文化价值的创作过程。从“寻根”作家的创作来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大多数“寻根”作家的创作并不局限于“民间”的新奇或停止对民间习俗的肤浅记录。他们把民间作为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探索深深植根于民间传统的“根”。尽管《文化宣言》直到这一趋势消退才得以充分实现,一些作家在创作中也偏离了初衷,但他们的创作将分散在民间文化中的阐释、反思和重新发现的历史使命放在了对地域文化的展示上。本部分选取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为代表,解读贾平凹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对零散民间文化的重新发现及其文学史意义。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以位于关中地区和陕南之间秦岭南麓的商州为主要创作背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文化必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然而,这个古老的地方在外部世界的兴起和发展中被遗忘了。正是这种平静落后于时代的步伐,继续保持着商州的神秘。随着工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和旅游业的兴起,这个宁静的地方吸引了外来者的注意。目睹过它的人和道听途说的人对这个地方的猜想有不同的看法。然而,毕竟,没有人能够用足够的词汇准确地表达和描述它,这增加了它的神秘性。就连贾平凹,在这里出生长大,翻了18部商州地方志,一想起这件事还是很害怕。他想真正写下这个地方,“在中国,3000个方形字符中形容词似乎太少了”。商州似乎真的是一个说不完话的好地方。

.............................

第三,“寻根文学”与80年代小说的可能性……35

(一)从民族寓言到文学神话……35

(二)“寻根文学”与80年代小说的演变……39

三种“寻根文学”与80年代小说的可能性

(一)从民族寓言到文学神话

“寻根文学”最初是以文化的名义发起的。以韩少功、阿城等知青作家为主力军的寻根总指挥,在东西方文化交汇、政治意识形态强行干预文学观念选择的时候,自觉地高举重建民族文化的旗帜。他在传统文化中亲自实践并深化了自己的写作风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和文学发展规律的影响,“寻根文学”逐渐衰落,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种文学思潮最终未能完成照亮国家自我、跨越断层的伟大使命。然而,在这种思潮下聚集的创作风格、叙事模式和主观心态呈现出新时期以来前所未有的景象。回归传统文化已成为现代主义技术实践和文本建构的策略,这为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领域注入了新的因素,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提供了可能。这些理论宣言中的“文化之根”实际上已经转化为叙事风格和审美效果。文学讲述的历史神话变成了文学本身的神话”。

20世纪,中国文学经历了从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政治诉求到个性化写作和回归文学美学的逻辑发展。陈思和用“通用名”和“无名名”来解释这种转变,即主题“覆盖一个时代的精神趋势”的文化状态向“文化思想和观念只能反映这个时代的一部分主题”的发展过程转变。寻根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为新时期的文学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具有当代文学转折点的文学史意义。现实主义主宰世界的事实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长期以来都是以反思理论为基础,承担着政治话语的集体使命。文学作为“承载道”的工具,更注重实用性和实用性。作家的创作是与时代的需要和主要单一的文学主题相联系的。文学的主体性和审美本质功能不可避免地被权利的限制所淹没。进入新时代以来,创作环境相对开放。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灾难的学者们显示出一种急切的复苏趋势。创意内容日益繁荣。即使贯穿“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的革命色彩有所淡化,它们仍然无法摆脱政治和语言惯性的自然延伸、个人情感的植入和个人命运的书写。实质上,这只是“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对人性的压制和破坏的对抗。它似乎是个人的声音,但事实上,它是对痛苦的抱怨,是一种集体的象征,是为完成“宏大叙事”而传达的集体声音。政治因素仍然突出,个人的声音仍然微弱。只有当“寻根文学”出现时,文学的整体风格才开始发生真正的变化。

..............................

结论

“寻根文学”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短暂的高潮之后,它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消退。作家开始改变他们的创作。寻根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如以前,最终逐渐淡出文坛。然而,自三十多年前“寻根文学”出现以来,学术界对这一文学思潮的研究从未中断过,这足以表明“寻根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寻根文学”作家利用国家政策之风,采取“回归”的态度,将创作的目光转向传统和民间,主动承担“重塑民族文化”的重任,创作出一系列不同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品,描绘出超越标准文化的民间生态图景,分析传统文化,进行深刻批判或大力弘扬,为文坛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同时,“寻根文学”是新时期中国文学顺应世界文学潮流,努力与世界文学对话的积极尝试。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也自觉吸收西方文学观念,大胆借鉴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技巧,在创作风格、文学语言、叙事模式、审美内涵、艺术结构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

直到思潮消退,“寻根文学”才实现“重铸传统文化”的民族寓言,但其创作本身参与了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改革,为新时期的文学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打破了现实主义主宰全国的局面,开启了文学多元化的新时代。文学的“审美”功能逐渐取代了反映社会历史的“载道”功能,摆脱了“集体话语”的叙事模式,文学不再依附于政治。作家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意识到态度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同时,它为新文学思潮的兴起提供了范式,为新时期小说的转型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成为当代文学转型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