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7522字硕士毕业论文《鲁迅研究丛书》陕西版研究

47522字硕士毕业论文《鲁迅研究丛书》陕西版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7522字
论点:鲁迅,研究,丛书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将这套“鲁迅研究丛书”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去把握和审视,阐释它在鲁迅研究史上的意义与价值。

论文正文:

第一章是陕西版《鲁迅研究丛书》1.1概述《鲁迅研究丛书》陕西版出版的时代背景1.1.1该丛书的出版始于文革后期 “文化大革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王夫林在《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书中概述了鲁迅研究在这一特殊时期的作用:“鲁迅在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前这段历史中被歪曲和利用,但同时它也发挥了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发挥的巨大作用。这个角色更有潜力,但是没有这个潜在的角色,中国文化后来的发展就失去了自己的基础。 他指出:“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政治斗争的角度强化了鲁迅,并把鲁迅作为文化偶像。” 然而,这不能从根本上否定鲁迅思想的价值。 鲁迅思想作为一种权威话语形式,在1949年至文革结束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在这一时期鲁迅的作品被误解了多少,甚至被有意曲解了多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的思想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建立在强烈的人类精神需求意识上。它与思考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直接相关。这是一种精神理论,它激活了中国生活的活力,实现了中国国民性改造的根本目的。 他充分肯定了鲁迅思想的重要性 同时指出,这一时期仍有一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学者在艰难的环境下仍有学术思想需要研究,如李何林的《鲁迅的生活与散文》 文化大革命后期,意识形态有所松动,鲁迅的研究得到重生,一些老学者学术上得到振兴,一些中青年学者热情加入鲁迅的研究队伍,撰写了一些对鲁迅有影响的研究论文,如李泽厚的《论鲁迅思想的发展》和葛宝全的《鲁迅的世界地位和国际声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术环境相对宽松。为了更好地宣传鲁迅,弘扬鲁迅精神,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部开始编辑出版一套《鲁迅研究丛书》 的编辑..............................陕西版《鲁迅研究丛书》在图书出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赵家璧与“中国新文学系”的关系为例,说明编辑的重要性。 “中国新文学系”的扉页上写着“赵家璧主编”。赵家璧在《中国新文学编辑系的起源》中提到了他的初衷:“我们相信,在中国新文学的未来,只有前进才是最好的出路。” 这一次,我们聚集了许多人的力量,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实现这个伟大的计划。我们希望,从这个主要部门的出版,我们将有机会检查我们的成就,并打开未来。 ”为此,赵家璧着手联系总编辑,协调各方利益,开展广泛的宣传推广工作。因此,“中国新文学系”收藏了胡适、鲁迅、茅盾、周作人、郁达夫、郑岐伯、朱自清、郑振铎、艾英、洪深等编辑的文章。可以说,他们共同完成了这样的开创性工作和奇迹。 一个年轻的编辑(在当时看来)在促成“大Xi”的诞生方面确实是无价的。赵家璧在现代编辑出版史上的这一“历史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鲁迅研究丛书》的出版离不开所有编辑的努力。王平凡和姜民生是该系列的主要贡献者。此外,刘善基和丹·伊彦也为该系列的出版做出了巨大贡献。 许怀忠的书《鲁迅与中国古典小说》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研究丛书》中发表后,作者想写一本配套的书作为鲁迅的第五系列研究书籍。 1984年,许怀忠去Xi安参加《鲁迅词典》编委会。他会见了王平凡的编辑,并在谈到他的想法后得到了他的热情支持。 1991年,作者从陕西人民出版社收到了朱虹寄来的该书的样本手稿。这本书写于1986年底。四年来,很难出版学术著作和鲁迅的研究著作。然而,王平凡保留了手稿,并尽力出版。 1990年10月,王平凡兴奋地写信告诉作者,这本书可以列入《鲁迅研究丛书》 他说:“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一系列的书影响很大,很容易被读者收藏。” ”读完这封信,作者深受感动。王平凡在出版学术著作方面热情支持他的友谊,学术著作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有价值。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王平凡在出版该系列时的热情和努力。 的学术价值..............................第二章陕西版《鲁迅研究丛书》2.1鲁迅生活资料的再探索与补充(1)生活经验与思想变迁的关系陕西版《鲁迅研究丛书》中,关于鲁迅生活经验与思想变迁关系的研究著作包括李何林的《鲁迅的生活与随笔》、张庚的《鲁迅的青春》、马成的《鲁迅日本学习史》、夏征农的《珍贵纪念》和钟敬文的《关于鲁迅的审视与反思》 李何林《鲁迅生平与杂文》的独特价值在于,尽管文革时期政治思想十分严重,但作者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和基础研究。这本书是作者苦心研究的结果。它出版于1973年。作者将鲁迅的人生和思想发展道路分为六个时期。这种方法符合鲁迅的思想现实。它体现了李何林一贯的治学特色,即清晰、严谨、扎实,并严格根据第一手资料进行现实分析。 张梦阳在《中国鲁迅研究通史》中认为,该书“根据鲁迅思想的现实,划分了鲁迅的人生和思想发展道路”。结合这种生活和思想线索,从典型性、形象性、反讽幽默性、抒情性和语言特色五个方面论述了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性,这是一种符合现实的科学分析 ”张灿·耿的《鲁迅的青春》,作者在绍兴陶青中学工作,曾写过该书的初稿,1973年5月,该书被修订,1974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内部发行 在被列入《鲁迅研究丛书》并正式出版之前,作者做了重大修改。 根据鲁迅的生活经历,这本书以碎片形式讲述了几个鲁迅青年时代的故事。 在书的结尾,附有绍兴、仙台、福井和杭州纪念鲁迅的建筑介绍。 作者关注鲁迅青年的原因是,青年是他寻求革命真理、探索革命道路的时代。也是鲁迅对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感到失望,希望找到新的意识形态武器的时候。它反映了鲁迅在这一时期的革命精神和思想,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 鲁迅的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时,鲁迅的青春也结束了。作者试图介绍鲁迅青年时期的学习精神和青年时期献身祖国、不断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 此外,鲁迅的后期创作与其早期生活密切相关。鲁迅说:“我来自绍兴,我写的背景大多是绍兴。” 因此,本书还想探讨鲁迅早年宝贵的乡村生活与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现象及其后期创作之间的关系。 本书对鲁迅的故乡、生活经历、学习、爱好、思想变化、革命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使读者能够对鲁迅早期的生活和思想有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这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伟大的作家鲁迅。 ..............................2.2对鲁迅作品的重新解读(1)小说研究系列中关于鲁迅小说的研究作品包括徐洁的《鲁迅小说演讲》、邱文志的《鲁迅名篇分析》、杨毅的《鲁迅小说综合评论》和刘家明的《鲁迅小说艺术》 徐洁的鲁迅小说演讲,作者演讲的主题是从形式到内容,然后达到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最后实现作者想在作品中传达的思想的本质。 当时,作者正在大学教授“小说理论”课程。他想象自己可以从阅读鲁迅的具体作品入手,进一步分析研究。这样,不仅可以生动地教授一些与小说实践相关的名词概念,还可以用具体作品的实例、内容和现实来说明。 因此,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是以演讲的形式进行的。这本书包括八部小说,即《医学》、《明天》、《故乡》、《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离婚》和《阿q正传》。在最后一节,作者讨论了如何写角色。 在《医学》的第一篇演讲中,作者主要用《医学》这部作品来教授一些关于新理论和新实践的概念。作者谈到了主题和主题,人物和结构,故事情节的安排等。同时,作者更加注重鲁迅作品中所透露的写作精神——以文学艺术为武器,改造国民性,揭露疾病的痛苦,吸引人们对治疗的关注。这是演讲的重点。 第二次演讲的题目是“明天”。在这篇演讲中,作者主要谈及文学艺术的特点——即把抽象的书面符号作为表达工具的艺术。他还谈到形象思维——也就是说,把抽象的形象翻译或还原成具体真实的形象来思考。此外,他分析和讨论了小说中描述的背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和社会中的人物,以及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当作者谈到人物分析、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时,虽然他仍然谈到小说描写的技巧,但他的实质是探索主题,为突出鲁迅一贯的反封建精神服务。 第三篇文章是《故乡》,作者侧重于对第一人称的描写,尤其是对第一人称“我”的抒情,所以这篇演讲的重点是主观抒情风格 然后他写了《狂人日记》。在对《狂人日记》的分析中,作者首先关注日记体,同时也谈到书信体小说,从而也谈到日记体小说的结构,以及截取生活横截面的短篇小说原则或理论。 在接下来的《孔乙己》中,作者仍然谈到了第一人称的描写,并且用主观抒情的描写,与之前《故乡》中对《我》的描写做了区分,此外,作者还着重阐述了作者在作品中的三种观点和态度 当谈到“祝福”时,我集中在写作方法上的“序言记忆”。 谈到离婚,这是一种强调写作的重要性,通过文字和对话描绘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其余的“阿q新理论”和“谈论如何写字符”作为附录附在这篇演讲之后。 这本书写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时代的局限或作者思想认识和水平的限制,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都是支离破碎的。然而,公正的读者应该把它放在时代的天平上,做出符合历史真实性质的评价。 第三章的意义和影响................................陕西版《鲁迅研究丛书》比较……573.1与鲁迅研究其他领域的出版物——以广东为例...................573.2综合评价《鲁迅研究丛书》的发行现状及意义……583.3系列..........60第三章陕西版《鲁迅研究丛书》的意义和影响3.1与其他地区鲁迅研究出版物的比较——以广东为例。连续鲁迅研究的出版物数量自1980年以来大幅增加,其中包括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研究会《鲁迅研究》编辑部编辑的《鲁迅研究》,该部出版了鲁迅研究专家和鲁迅研究者的19部代表作,显示出代表性水平。 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鲁迅的《研究随笔》,论文和资料并重,水平很高。 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辑的《鲁迅研究资料》主要出版未出版的鲁迅手稿、鲁迅等人收集的信件、周作人和柔石的日记等关于鲁迅研究和现代文学研究的非常珍贵的史料。它还包括新发现的材料、特殊材料、回忆录、访谈、鲁迅生平研究、思想作品和外国研究等栏目。这使得鲁迅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成为一个出版阵地。 西北大学鲁迅研究所的编辑有《鲁迅研究年刊》。 到20世纪90年代,其他出版物也很活跃:《鲁迅研究月刊》、《上海鲁迅研究》、《鲁迅世界》等。 199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广东鲁迅研究丛书》 所有这些书籍和出版物都有研究鲁迅、普及鲁迅和弘扬鲁迅精神的共同之处。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研究丛书》从1973年到1991年一直坚持出书。20年后,编辑王平凡、姜民生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默默为鲁迅的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即使在经济效益低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不放弃出版,始终重视书籍的质量。新的创造性研究成果的发现激励了年轻一代的研究人员投身于鲁迅的研究,坚持弘扬鲁迅精神。在当时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氛围下出版这样一系列的书籍并不容易,其精神确实值得称道。 总的来说,它汇集了老、中、年轻三代鲁迅研究学者。这些学者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作品中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鲁迅的各个方面。有些作品甚至填补了鲁迅研究领域的空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作品可以反映文革后期到90年代鲁迅的研究状况。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鲁迅的研究经历了从冷到热、从热到冷的转变,反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正如严庆生老师所说,这一系列的书籍起到了联系过去和未来,重组团队,转变专题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视科学理性研究、纠正重复劳动氛围的作用。 王夫林、杨毅、马成、李高辛等青年学者的作品,甚至展现了鲁迅研究全薪火灾蔓延和其他人继承的新面孔。 这一切表明,当时陕西省鲁迅研究的规模和成果对推动鲁迅在全国的研究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令人难忘。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