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浅谈高职院校师生关系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浅谈高职院校师生关系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0000字
论点:师生关系,和谐,高职院校
论文概述:

高职院校老师与学生关系探析, 建设和谐校园,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但在复杂的关系中人的和谐是关键。

论文正文:

(a)专题的目的和意义。主题的目的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从古代的“蓬莱八仙”的神话传说,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当前,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发展并不断壮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高等职业院校作为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在高职院校中,师生关系是诸多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它的和谐与否意义至关重要。作为高职院校核心角色的教师和学生,其关系应该表现为民主平等、理解信任、互动合作的内容。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不仅是社会时发表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以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依据,建设以和谐师生关系为核心的新型人际关系,是加强高校师生关系的一项核心内容。当今,和谐师生关系作为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基本问题,越来越突显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等职业教育中普遍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高职院校,特别是刚从中专升格为大专的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还没有改变原来的模式,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的管理方法过于简单,很少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倍感压抑,难以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由于现在大学生独生子女比例高,大多比较任性,也给师生关系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高职院校亚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查阅资料,相关研究却少之更少。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通过研究探索改革创新的途径,以应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发展与变化,是选题的根本目的所在。 2.选题的意义 研究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高职学院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1>研究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党中央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建设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 8号),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了100所高等职业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目前,高职院校正处于一个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己经从规模和数量的发展转向提高质量水平和内涵建设的方向发展,其教育规模己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部分院校从中专升格为高职时间较短,学校建设、内涵发展等方面相对高校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差距。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它的和谐与否意义至关重要。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作为校园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维持校园和谐稳定的关键性指标,在示范性院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研究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建设和谐校园,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但在复杂的关系中人的和谐是关键。和谐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的基础和灵魂。只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才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教育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利于解决师生交往中的困难和问题,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协作,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建设和谐校园。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3)研究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使教师的心情渝脱,增强工作凝聚力,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等。同时,和谐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学生自觉地拓展学习掌握知识的渠道,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及人文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热情,实现全而发展。                               参考文献[1」孙全.同在屋檐下一师生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1-35. 123-126.[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孙启智刘小毛.风中的承诺一欣赏型德育的师生关系模式研究「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36-197.[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4〕李仕武.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以人为本「J].职教论坛,2005, (17) :21-22.「5〕吴建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新视角「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04):34-37.[6」邹宽生.大学师生关系疏远的原因分析及构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25) : 19一196.[7〕卢秀平.论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7, (14) :16-17.[8〕李院莉.大学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7.[9]刁丽英.高校师生关系特点、现状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02):17-19.[10〕宋立.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  (02) :67.[11」田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 (10) :41-42.[12〕张国庆.关于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调查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6, (05) :43-46v[13〕符晓黎.高职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的认识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6, (03) :15-17.[14〕范士龙.和谐师生关系促进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15〕于瑶.高职高专以人为本和谐师生关系的共建「J].成人教育,2007, (08) :79-81. 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研究中文摘要 7-9Abstract 9-10导言 11-16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3        1. 选题的目的 11        2. 选题的意义 11-13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4        1. 国内研究现状 13        2. 国外研究现状 13-14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6        1. 研究方法 14        2. 创新之处 14-16一、 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建构意义 16-25    (一) 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16-18        1. 师生关系的内涵 16-17        2.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 17        3. 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17-18    (二) 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18-22        1. 民主平等 18-19        2. 尊重理解 19-20        3. 情感愉悦 20-21        4. 互助合作 21        5. 感恩持久 21-22    (三) 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的意义 22-25        1.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3        2. 建设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23-24        3.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24        4.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24-25二、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建构的现状 25-35    (一)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25-27        1. 调查对象、工具及调研程序 25-26        2. 调查结果分析 26-27    (二)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27-30        1. 师生情感疏远淡漠 27-28        2. 师生交往功利化 28-29        3. 师生交流对话被动 29        4. 师生矛盾逐渐多元 29-30    (三)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0-35        1. 社会关系的因素 30-31        2. 学校方面的因素 31-32        3. 教师方面的因素 32-33        4. 学生方面的因素 33-35三、 建构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 35-46    (一) 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 35-38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5-36        2. 健全科学的评价制度 36-37        3. 制定师生和谐交往的相关要求 37        4. 完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 37-38    (二) 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 38-40        1. 营造自由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 38        2. 创设尊重包容的文化环境 38-39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39-40    (三) 拓宽师生交往渠道 40-41        1. 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师生交流的频度和深度 40        2. 倡导师生访谈式的辅助教学模式 40-41    (四) 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41-43        1. 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41        2. 提高人格修养,塑造人格魅力 41-42        3. 掌握与学生沟通的艺术和技巧 42-43    (五) 建构师生互尊互爱的交往机制 43        1. 倡导尊师爱生 43        2. 坚持以学为本 43        3. 树立正确的自我观 43    (六) 运用现代化通讯和网络工具 43-46        1. 移动电话:通话与短信 44        2. 移动飞信 44        3. 即时在线交流与交流群 44-45        4. 电子邮件 45        5. 博客 45-46结语 46-47注释 47-48参考文献 48-50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50-51致谢 51您可能有教育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教育硕士论文频道选取http://sblunwen.com/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