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地区 > 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高中地理问题:冻土对东北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高中地理问题:冻土对东北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地理问题:东北冻土有利于农业生产...这有利于在农忙季节将人力和物力集中到农业生产中。农闲时,我们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支出,还进行基本农田建设和水利建设。农业生产。漫长的冬季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因此东北地区的土壤更加肥沃。同时,冬天的雪在春天融化,缓解了春天的干旱,提高了土壤湿度。

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我国区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各个主体功能...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根据地理差异,按照某些指标和方法划分区域。它们有特定的地理特征和特定的区域、形状和边界。 有些区域界限很清楚,有些是过渡性的。 该地区是该地区下一个更高层次的组成部分。国务院提出了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二十八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五年多来,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中努力振兴老工业基地。区域根据地理差异按照特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并有特定的位置。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根据地理差异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和一定的区域。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根据地理差异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并具有一定的地理特征和一定的区域。

高中地理问题:冻土对东北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高中地理问题:东北冻土有利于农业生产...这有利于在农忙季节将人力和物力集中到农业生产中。农闲时,我们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支出,还进行基本农田建设和水利建设。农业生产。漫长的冬季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因此东北地区的土壤更加肥沃。同时,冬天的雪在春天融化,缓解了春天的干旱,提高了土壤湿度。

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我国区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各个主体功能...

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农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东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对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政策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过于分散、技术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低等主要问题。为促进东北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优化现有的农村和农业组织结构,加强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网络+生态农业”新模式。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合作组织;品牌建设;Internet plus

生态农业是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它不仅是农业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1]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正确处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促进农业优质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发展生态农业所必需的自然资源。摘要:在调查当前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东北地区村庄的振兴和生态农业的优质发展。

生态农业

一、东北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东北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发展面临着传统农产品效率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恶化等严峻挑战。这就要求东北地区推进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加快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步发展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

(一)东北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在这个阶段,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们对更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他们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农业领域,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中高收入群体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生态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以生态猪肉为例。京东佟艺旗舰店销售的生态猪肉价格通常为118元/公斤,是普通猪肉价格的近9倍。因此,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满足一些群体对更好生活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2017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为1.18755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9.2%。然而,现阶段东北三省的商品粮生产仍然以传统的粗放型农业为主。生态种植、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渔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相对较小,未能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目前,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导致了农业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在中国东北的一些地区,由于农民和农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一些水体形成了高氮、高磷、高氨氮的富营养化水质,出现了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等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导致土壤中镉、铅等重金属含量过高,剥夺了部分土壤固碳固氮的能力,造成粘土颗粒和硬化,导致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有学者指出,“东北地区荒漠化面积为72280.6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2.2%,而盐渍化面积为33850.8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0.44%,每年以1.4%~2.5%的速度发展。”[2]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东北发展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1.从气候条件分析,东北地区位于东经115度。

北纬30′~ 135° 20′、38° 43′~ 53° 30′之间,属于雨热同期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5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同时,东北地区日照时间相对较长。以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为例,三个省会城市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2422.1小时、2711.2小时和2180.8小时,优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利于夏季和秋季作物的生长。另外,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无霜期短,可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2.从自然资源禀赋来看,虽然东北部分

目前,土壤污染是由该地区传统石化农业生产的影响造成的。然而,东北地区的土壤基础仍然良好,特别是东北地区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总面积103万平方公里。“黑土层厚40 ~ 60厘米,耕层有机质含量为2.5%~7.5%,总氮含量为0.15%~0.35%。它是我国耕层有机质和氮含量最高的土壤,经过40年的开垦,仍稳定在30~50g/kg[3]

3.从人地关系分析,东北人均耕地面积

大,有利于发展集中连片、大规模的生态农业种植和生产。据国家统计,2016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耕地面积分别为497.45万公顷、699.34万公顷和1585.01万公顷。其中,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耕地面积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五位,平均耕地面积分别为0.41公顷和0.21公顷,高于我国平均耕地面积。

在中国农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东北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促进东北地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平衡。当然,当我们看到东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因素时,也应该关注现阶段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东北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东北农业发展依托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东北农业发展现状来看,生态农业还没有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政府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政策支持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保证。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没有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方向,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其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然而,从东北地区生态农业的实际发展来看,其农业扶持政策主要针对传统农业,尚未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1 .生态农业财政补贴政策不完善。东北现行农业财政补贴政策主要针对传统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然而,对发展生态农业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财政补贴政策不足,也没有专门的生态农业财政补贴政策。2.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持政策尚未到位。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员工,学习和推广生态作物的种植和育种技术,以及对生态农业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全过程的持续投资。然而,现阶段东北地区的推广政策尚未完全形成和实施,生态农业由于缺乏技术支持,发展仍然缓慢。3.缺乏生态补偿政策。目前,东北地区缺乏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相关的生态补偿政策。农民、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对发展生态农业不太热心。因此,东北地区迫切需要制定符合环保要求的国有农场、农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生态补偿政策。

(二)发展生态农业缺乏资金投入

资本投资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支撑。目前,由于农民、企业和政府投入较少,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不足。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对生态农业的理论和技术缺乏了解,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不愿意投资资金发展生态农业。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收入有限,很难积累大量资金,从而限制了他们对生态农业的投资。2016年,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2880.7元、12122.9元和11831.9元,其中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低于全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2363.4元。从企业角度来看,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大多数农业企业主要从事传统农产品,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农产品管理经验,容易获得较大的利润。因此,其大部分资金投资于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管理,而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投资有限。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由于政府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不够重视,还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政策来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基础设施、农民教育培训、先进农业技术等生态农业发展基本要素的投资上也存在不足。大多数与农业有关的资金主要投资于非生产部门。这些做法挫伤了农民和企业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农业发展目前呈现分散管理的趋势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生态农业管理呈现出“小规模、分散化”的管理趋势。以吉林省为例,现有的生态农业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的分散管理模式。这种运营模式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技术实施条件简单、易于产业转型等特点。现阶段,有利于农民在现有条件下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吸收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随着我国对生态农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增强,目前东北地区生态农业的分散经营模式将会导致品牌影响力不足、知名度低、产业链短、产品辐射范围有限、市场份额小等诸多问题,不利于规模经济的产生,进而影响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此外,从生态农业经营企业的现状来看,东北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发展前景良好,经营农业的企业很多,但单纯经营生态农业的企业越来越少。以吉林省为例,该省只有长春郝跃集团、北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大部分规模较小,注册资本较少。这使得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难以改变生态农业分散经营的现状,不仅提高了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四)缺乏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缺乏农业技术人员

舒尔茨曾指出,“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土地,但它的差异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物质资本质量的差异,最重要的是农民能力的差异。”[5]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生产者和经营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能够合理利用和配置农业资源。然而,东北地区大多数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农业技术人员相对匮乏,生态农业发展经验不足。从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教育水平来看,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教育水平主要是小学和初中,高中、初中及以上教育水平的比例为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从农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来看,东北地区仍然面临着农业技术人员极度缺乏的困境。以黑龙江省为例,“从国家官方人员配置分析,县乡两级种植业和畜牧业技术人员占国家官方人员总数的36%,而农业机械和经济管理技术人员分别占11%和13%。此外,农民生产急需的水产养殖、经济作物、园艺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超过4%”[6]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具备相应生态农业知识和技术的高素质生产者和经营者。然而,东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生态农业发展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东北地区生态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农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在当前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必须通过加强政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优化现有的农村和农业组织结构,加强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的新型农业模式等途径,提高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从而推动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加强政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需要一个有前途的政府。有前途的政府是能够根据当地条件、时间和结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效培育、监督、保护和补充市场,纠正市场失灵,促进公平,提高社会各阶层长期福利水平的政府。[7]作为农业政策的主要提供者,东北政府应通过加强对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进一步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k0/。

1.政府的农业政策应倾向于发展生态农业,为其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碳排放生态补偿资金。政府应积极出台与发展生态农业相关的财政支持政策,通过增加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鼓励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农业合作组织、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给予生态补偿,调动企业和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2.加快建设集政治、生产、学习、研究和利用为一体的农业生产创新体系,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服务。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在不断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积极采用与生态农业相匹配的高科技、先进可行的科技成果。[8]因此,东北地区要加快建设以生态农业企业和农民生态农业合作社为主体,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学、职业院校、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等为主体的生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人才培养方面,东北地区应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到全国各地,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和推动一些国有农场、集体农业合作组织和民营农业企业向生态农业转变。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发布具体指引,从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等方面为国有农场、集体农业合作组织和民营农业企业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政策供给,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在总结部分企业和农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逐步向有发展潜力的地区推广。

(二)优化现有的农村和农业生产组织结构

在东北地区,除了农民分散经营模式外,现有的生态农业发展往往采用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生态农业企业+农民等多种组织形式。在充分发挥村委会和基层政府作用的前提下,优化现有的农村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结构,有利于农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降低生态农业发展风险,提高农村整体经济效益,保障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1.充分发挥村委会和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为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干部的领导作用,加强生态农业的政策宣传和技术推广,引导农民掌握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生产技术和销售模式, 确保政府惠及农民的生态农业政策最终落实到农民身上,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遵循平等自愿、互助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建立生态农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民通过生态农业联合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完善和规范生态农业合作组织的融资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权益保护机制,促进分散农户重组组建生态农业合作社,改善其经营条件,降低个体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风险,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对农业企业的监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的前提下,加强对生态农业企业准入条件、土地流转过程和农民合作社具体运行条件的监管。同时,在“生态农业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下,应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对企业中存在的非法经营和侵犯农户利益的处罚,更好地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

品牌是声誉和产品质量及标准认可的浓缩。一个好的品牌可以给产品带来溢价。[9]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东北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应以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产品品牌为目标,从关注生态农产品质量、塑造区域品牌、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入手,提高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1.注重生态农产品质量赢得市场声誉。质量是生态农产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赢得消费者认可和信任的关键。东北地区应建立完整的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生态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构建可信的生态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生态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生态农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信任度。

2.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塑造区域品牌。东北地区相关政府部门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本地区优势农业资源,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规划,开展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独特的区域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消费者对东北地区生态品牌的认知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也就是说,东北地区的生态农产品在品牌设计理念上既能凸显地域特色,又能符合生态农产品的内在品质,打造独特的地域生态农产品品牌。

3.加强生态农产品品牌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强农产品品牌推广是提高消费者生态农产品意识、增加生态农产品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体。因此,生态农产品的品牌推广不仅要采取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形式,还要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拓展空农产品推广的范围,逐步建立全方位的生态农产品推广体系。

(四)发展“网络环境下的生态农业+农业”的新形式

“互联网+农业”是实现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扩大农产品营销范围,提高营销效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重要意义。在东北地区,发展“网络生态农业+新型农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服务水平。现阶段,东北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加快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覆盖尽可能多的生态农业企业的区域建立物流中转站,方便生态农产品的运输。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分析挖掘生态农产品供求相关数据,建立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解决市场上农业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2.采用生态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网络营销模式具有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营销效率的优势,已成为农产品营销的重要方式。在“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东北地区的生态农业企业和农民可以通过现有的网络销售平台实现农产品从农民到消费者的直销,也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等方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3.要充分发挥新型专业农民的作用,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态农业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促进“网络+生态农业”的深度融合。现阶段,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是文化、技术知识、管理、组织等。东北各级政府应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有兴趣为农村服务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率先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态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为“互联网+”与生态农业的融合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

[1]张宇,林慧峰,李文华。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2015,(7)。

[2]刘文新、张平宇、马延吉。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生态环境杂志,2007,(2)。

[3]王于娟。[东北生态农业区划及其发展方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5月。

[4]千千,耿弇。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展望[。《现代经济讨论》,2015,(9)。

[5]胡艳丽。[贫困地区农民经济行为调控与生态农业发展研究。生态经济,2014,(5)。

俞一航,童光基。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土地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1)。

[7]王勇,华平绣。对新界沟“有前途的政府”的详细讨论——兼对田国强教授批评[的答复。《经济评论》,2017,(3)。

[8]文立。对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思考[。《农业经济》,2014,(7)。

[9]万宝路。培育农产品名牌,加快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2017年人民论坛(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