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毕业论文 > 120000字博士毕业论文美术硕士论文范文:新中国政策背景下《人民美术》出版综述

120000字博士毕业论文美术硕士论文范文:新中国政策背景下《人民美术》出版综述

论文类型:博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120000字
论点:上海,创作,新中国
论文概述:

在建国初百废待兴的环境下,新中国平面招贴设计以及新中国美术都不可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也更难以实现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平面设计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普及

论文正文:

介绍

 第一节选题缘起1959年,新中国宣传画创作出版历史上最具典型性的作品之一《毛主席万岁》发表,这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宣传画家哈琼文先生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一幅作品。画面中的年轻女性穿着黑色丝绒质地的旗袍,显得端庄而典雅,领口上点缀着镶金边的宝蓝色领扣,更添加了人物的华丽精致。在人物面部的刻画上,画家通过正侧面的描绘方式,把一位唇红齿白、双阵明丽的女子表现得得体而生动,耳唇上珍珠饰物以及发髻上粉色花朵的刻画,表明了她的城市妇女身份;而在女子的肩头,是—位活拨可发的儿童,蓝色的裙与黄色的袜子形成强烈的色彩的对比,女孩头上的蝴蝶结装饰以及手上粉色的花朵都与母亲发髻的装饰形成关照。画面中的母女、与整个玫红色的背景融为一体,如果不是左上方的华表以及“毛主席万岁”五个字界定这幅宣传画的政治意义,我们或许会认为这是某期《良友》画报的封面。这宣传画作品自出版之日起即饱受争议。冰心曾以《用画来歌颂》作为标题,赞其曰:“画笔十分生动,看过就不能忘怀 。但与此同时,对它的批评也不绝于耳。在1959年“十年宣传画展览会座谈会”上,有人就认为“像资产阶级家庭妇女,不能代表广大劳动人民中的年轻母亲”。1966年“文革;开始不久,这幅作品即被攻击为“用心险恶”,画中的妇女更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罪证,作者哈琼文也因此在文革中屡受批判。当然,这幅画及其作者后来所遭受的批判命运并非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所关心的是,这幅有着“资产阶级少奶奶”形象的命运多舛的作品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而不是在别的出版社出现?它的产生关联着怎样的出版体制?而这种体制的出现对于上海而言,是偶然还是必然?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开,自然离不开它所产生的大环境——上海,以及这座城市的文化环境、出版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它的历史传统。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活跃城市、最早的国际贸易中心,上海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一个从贸场中心到工业中心,从工业中心到商品消费和文化传播中心的变化历程、有学者指出,上海之所以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主要生产地之一 ,不仅是因为它产生自己的城市文化认同,还因为它接替生产其它城市的文化认同,不断复制着影响其它城市生活的文化产方式,比如本文所关注的印刷业、出版业。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刷品是上海对内地输出的主要工业产品之一。上海出版,从一种媒体传播的功能迅速发展为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更不能忽视的是,这种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复制不仅服务于上海人,还传播到全中国各地,包括苏州、南京、武汉、广州、北京……。Raymond Williams 曾说过,19世纪的伦敦生产与复制全英国的社会现实,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上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以出版的现代化拓展商业生存的空间,而1949年之后的上海,则以出版活动的领先性参与国家的“形象塑造”。不可思议的是,上海这种广义的印刷文化领先性,与中国革命重于形象塑造与宣传的传统之之间有着某种深层的对应关系。比如,在查阅中国革命史资料时,我们会发现,革命领袖毛泽东对视觉图像与“新中国”视觉形象就以予以高度的重视,这一点从他在上世纪20年代在广州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等一系列活动轨迹中就可见端倪。1926年,毛泽东在农讲所编《农民问题丛刊》中就曾指出:“中国人不识字者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图画宣传乃特别重要”。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一所政治学校,课程以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为主课,但为了使农讲所培养的干部能运用形象化、通俗易懂的美术宣传工具,毛泽东对美术课程也比较重视。他在确定农讲所培训课程中增设美术课时就强调说:“不要叫美术课,而叫‘革命画’这一课程名称”。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开设的“革命画”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教画工农、农民日常使用的工具,如画犁头、镰刀、铁铲等。第二阶段教画人物,指导学员要严格区分正派人物和反派人物,要求画工农、雇农、贫农等正派人物,要画得好,画出他们的革命精神,画出他们的勇敢和智慧;画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地主恶霸等反派人物,则要画出他们的凶残丑恶的反动嘴脸。第三阶段教画工人、农民受剥削压迫的现实情况,使“革命画”在革命运动中对群众起到更大的宣传教育鼓动作用。从这一点来看,后来在中国革命进程中表现突出的“红色宣传画”,无论是其表现风格或表现内涵,都与当年毛泽东对于\"革命画”的要求有着先天的关联性。 第三章计划、审查与创作..........65第一节计划与创作 ..........65一创作任务的制定 ..........66二创作题材的计划 ..........69第二节审查制度..........70一三审制 ..........70二送审..........72第二节编室结构与创作..........75一创作编室的建立..........75二编室与创作方式 ..........80第四章出版中的教育与培训 ..........87第一节上海的私人画室..........87一土山湾画馆与上海私人幽室传统..........87二出版社与解放后的私人画室..........92第二节作为培训机构的出版社..........96一年画、连环画创作培训班 ..........96二社中“画室” ..........140第三节对“外”教学..........109第五章出版中的传播与交流 ..........113第一节新华书店传播体系的建立弓创作..........113一流通体系的建立 ..........113二出版发行与创作 ..........118三发行覆盖与创作 ..........121第二节期刊的尝试 ..........122第二节莱比锡的新面孔..........129 结论:对于上海人美取得的历史成就,我们也必须看到作为个体存在的设计师,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对新中国、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从旧上海到新中国,从战争到和平,新中国的建立使上海脱离将近半个世纪的动荡不安的时代格局,稳定的政治、社会的环境也为艺术家进行创作提供了可能,而通过举办培训班以及出版社内部的创作培训,使得艺术创作在更广泛的大众群体之巾散播开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年、连、宣的创作形式和创作团体逐渐被排除在主流话语之外,排除在大众审美范畴之外,但是产生于特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却传达出艺术家在新中国诞生之日起对新时代、新生活的向往和激动之情,也从侧面传达出上海自身的城市特质在面对时代转换、政权的更迭中,面对各种不同文化、来自各种不同背景的人的包容和融合能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政治和文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展现辉煌历史的重要阶段。对这段历史时期的认识,需要摆脱那种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把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文化体制与完整的城市文化史、民国文化史割裂开,或者把五、六十年代国家制度的探索与80年代改革开放完全割裂幵。我们必须意识到,如果没有体制的保障,把大众传媒话语的实践者——“年、连、宣”纳入到制度建设层面,在建国初百废待兴的环境下,新中国平面招贴设计以及新中国美术都不可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也更难以实现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平面设计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普及;正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上海人美通过自身坚忍不拔的实践,在延续上海城市文化、美术出版的\"海派”精神的基础上,幵拓着新中国“人民美术”出版、传播、研究的创新实践,为新中国出版体制的完整构建作出重要的历史贡献。由于本论文涉及的范围广、层面多,对某些问题的研究尚未深入,如对上海人美与其他艺术机构之间的关系、上海人美建社早期与八十年代的另一辉煌历史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创作者的个案分析等,都有待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笔者将以木文作为研究的起点,继续探究未深入和未展开的问题。 参考文献:1 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2 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 黄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美术活动史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4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5 李欧梵:《上海摩登》,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6 哈思阳主编:《哈琼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年。7 郎跃进:《新巾国美术史(1949 一 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8 陈湘波、许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平面设计文献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9 赖少其:《文代归来》,上海正风出版社,1950年。10 黄可:《上海美术史札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