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务 > 探索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电子商务有什么影响

探索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电子商务有什么影响

探索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电子商务有什么影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了在未来的网络经济环境中生存和获得竞争优势,银行业投入巨资发展信息技术,推出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网上银行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探索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如何认识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业务

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正在大力改革信息系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提高传统业务处理的电子化和自动化水平,大力发展银行卡、电子银行、手机银行和直销银行等新业务模式,拓展互联网业务范围,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推进“黄金,趋势1:进入直销银行” 目前,北京银行、民生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承包商银行等约20家银行已经推出网上直销银行,如表1所示。 商业银行推出网上直销银行的直接驱动力来自以余额管理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因此,已经上线运营的网上直销银行在开展网络金融方面存在着自身的实际困难。当然,从企业认可的角度来看,巨无霸的进入非常强大,它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利益,让消费者在同行之间展开竞争。只要它不是垄断,它总是一件好事。然而,由于其主营业务,仓储贷款和人力贷款等平台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信息时代金融机构和系统的规划和发展战略 电子商务需要在互联网上支付和结算。因此,只有在网上建立银行,银行业才能更好地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所有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都应该通过设立网上证券交易业务来产生更大的影响。 首先,银行利润被同行瓜分。其次,银行也渴望在新常态下转型。此外,互联网金融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银行不会愚蠢到坚持传统业务,肯定会寻求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使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电子商务有什么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电子商务有什么影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了在未来的网络经济环境中生存和获得竞争优势,银行业投入巨资发展信息技术,推出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网上银行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探索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如何认识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业务

探索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范文

[概要/S2/]

2013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第一年。此后,以新兴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各种非金融机构迅速成长,推动了金融脱媒进程,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面对互联网领域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以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方式寻求变革,逐渐将业务拓展到互联网领域。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金融中介理论、普惠金融理论和长尾理论,结合互联网融资、支付和财务管理三大领域,总结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第三部分从银行的角度,着重分析了网络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贷款、存款、支付服务和信息资源的影响。通过产品对比和数据分析,得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业务分流、利润压缩、市场定位下沉和客户资源流失上,还体现在用户习惯的改变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等一系列潜在影响上。

本文从第四章开始,借助工商银行的第一手数据,分析了传统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探索,重点是其互联网金融品牌“电子工商银行”下的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产品线。第五章指出工行网络金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的管理体制和理念,涵盖品牌建设、客户体验、产品创新、营销理念、渠道建设和支撑体系六个方面。

基于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的比较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针对工行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第六章从基于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改善客户体验、突破部门局限、创新金融产品、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六个方面为工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战略建议。 创新营销推广模式,提升线上线下整合服务能力,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支撑。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品比较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工行发展网络金融提供建议,对其他商业银行探索网络金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

工商管理

摘要

2013年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第一年,此后,以新兴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各类非金融机构迅速成长。它们推动了金融一体化进程,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面对互联网领域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以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寻求改革,并将业务拓展到互联网领域。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金融中介理论、普惠金融理论和长尾理论,整合了网络金融、支付和资金管理三个领域,总结了网络金融的特点,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从第三部分开始,着重分析网络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贷款、存款、支付服务和信息资源领域的影响。通过产品对比和数据分析,本文得出结论:网络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业务分流、利润压缩、市场地位下降、客户流失等方面。,还受到一系列潜在的影响,如用户习惯的改变、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此外,互联网金融以不同的力量冲击着商业银行的所有主流业务,主要影响到小微企业和个人金融。

本文从第四章开始,借助工商银行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传统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探索,重点介绍了其互联网金融品牌“电子工商银行”的三大互联网平台和三大互联网产品线。第五章提出工行在互联网金融实践、运营体系和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品牌建设、客户体验、产品创新、营销理念和交易安全等六个方面。

考虑到互联网金融的比较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工行面临的问题,本文第六章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战略建议:树立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关注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突破部门限制,创新金融产品;适应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创新营销模式;加强在线和离线服务的整合能力;努力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摘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产品比较和数据分析相结合,为工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提供建议和意见,对其他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

目录

第1章螺纹理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2013年6月,余额宝作为阿里巴巴和田弘基金的联合产品正式亮相支付宝平台。2013年11月,由阿里巴巴、中国平安、腾讯和富友控股共同拥有的中国平安在线在复旦大学揭牌。中国第一家网络保险公司正式成立。2013年11月,“搭挡”众筹平台以“新闻广播”为头条出现。这个国内第一的中小企业众筹平台为投资者和企业家提供快速便捷的网上融资对接服务。此后,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以其快速的创新能力、庞大的客户资源和全新的营销模式,不断冲击和重塑中国金融市场格局。纵观过去三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壮大,不难发现背后的历史机遇。首先,从政策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在2014年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八次提到互联网,并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从金融监管层发出的信号来看,国家正在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二,从市场角度来看,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已经减弱,并伴随着一些长期的低效,这些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空白色的潜在市场。第三,从客户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公司带来的全新客户体验和便捷灵活的运营流程可以直接面对客户的需求,具有长尾效应。值得一提的是,“80后”和“90后”作为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群体,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程度较高,为互联网金融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客户基础。第四,从技术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它突破了时间空的限制,具有更好的整合能力和传输效率,从而使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更具潜力。正是基于这一历史机遇和背景,网络金融公司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各种各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以互联网小额贷款、P2P、众筹、互联网支付、互联网财富管理等为代表。,不断冲击着传统商业银行:

首先,从成本角度来看,互联网财富管理和基金产品占据了银行存款的市场份额,导致银行资金成本上升。第二,从收益角度来看,新兴的互联网融资占据了银行资产业务的份额,传统商业银行直接面临存贷款利差收入的减少。同时,第三方支付转移了传统银行在支付结算领域的手续费收入,互联网财富管理和基金销售也削弱了银行代理业务收入的份额。互联网金融正在改变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面对互联网领域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以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方式寻求变革,逐渐将业务拓展到互联网领域。一是建立和完善互联网战略。在网络金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断改变管理理念,提高网络思维意识。一些银行已经将互联网金融提升到战略层面。

例如,工商银行在2015年发布了“电子工行”互联网金融战略。招商银行寻求在“平台、大数据、客户体验”等方面取得突破。广发银行将大数据管理系统作为其战略重点和应用方向。第二是推出互联网特色平台和服务。一方面,一些银行已经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代表着“掌上生活”(招聘)、“橙色电子网”(平安银行)、“金融电子采购”(工行)等。另一方面,一些银行提供网上金融服务,如中国银行的电子钱包、中信银行的网上POS贷款、农业银行的基金站e等。可以看出,传统商业银行仍然希望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公司的专利和独家产品。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这个词。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做的不是闭眼倾听,也不是盲目“触电”,而是对互联网金融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客观地分析互联网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创新路径,汲取所有的优势,为自己所用,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1.2研究意义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其边界也在不断扩大。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网络金融,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对网络金融模式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此外,目前文献中对网络金融的特征研究较多,但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较少。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首先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界定,将传统金融机构、新兴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纳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范畴。其次,在总结网络金融特点和分析网络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网络金融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网络金融的文献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研究领域中的空怀特。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同时,本文选择工商银行作为传统商业银行的典型代表,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工行从战略高度出发,通过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产品线,打造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品牌。然而,工行在探索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其中,网络实践中不仅存在品牌建设深度不足、客户体验差、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细分不清等问题。,也是工行自身长期经营模式和体制的弊端。因此,本文的研究对工商银行发展网络金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而为传统商业银行开展网络金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对网络金融和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相关文献上,尤其是2013年以来,文献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截至2015年2月11日,知网已搜索了约74345份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中文文档。这些文献的研究方向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对网络金融内涵的研究;二是研究网络金融如何影响传统商业银行。三是探讨网络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1)网络金融内涵研究

一些学者认为,通过互联网渠道完成金融服务就是互联网金融。张玉玺和赵明帝(2003)属于中国早期提出网络金融概念的学者。鉴于当时的发展形势,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来完成传统的金融业务,这将成为银行未来[1]的发展趋势。彭艾芜、陈牛(2009)从电子商务的角度出发,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业务和信息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处理和传递,未来整个金融业将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运作,从而彻底打破地区和空之间的限制。[2]。龚晓林(2013)认为,借助网上银行、移动银行和移动支付[3],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然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模式。一些学者认为网络金融是一种新的形式。谢平和邹传伟(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与目前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模式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模式并行的第三种金融模式。该模式在支付模式、信息处理和资源分配方面不同于其他两种模式[1】。秋枫(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大数据时代的新兴产品,不再局限于简单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它承载云计算和大数据。更多与互联网精神[2】。吴晓求(2015)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概念不包括金融服务互联网,广义的概念包括金融互联网。同时,他将互联网金融定义为基于互联网精神、互联网平台和云数据集成[3]的具有相应金融功能链的新金融形式。

(2)网络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毫无疑问,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冲击传统银行的主流业务。由于不同学者的出发点不同,理解这种影响的侧重点也不同:郑梁芳(2013)结合互联网金融案例[4],从客户资源、支付服务和银行服务三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比较优势以及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威胁和挑战。曾刚(2013)站在监督的角度。本文从客户目标、业务性质和监管环境等方面对网络金融与传统银行进行了比较,认为未来网络金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商业银行的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5]。此外,许多学者作为商业银行的管理者或员工,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也是不同的,有的从整个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有的着眼于城市商业银行,有的基于自己的银行进行分析,有的从银行的零售或信贷业务出发,进行直接而清晰的对比分析。张良和樊深(2013年)作为交通银行的员工,讨论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国有商业银行[6]的影响;王志祥、范晓华、李玮(2014)从个人金融业务的角度分析了网络金融的攻击[7】;

(3)网络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战略研究

一些学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需要以积极的态度拥抱互联网,走出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中国农业银行技术总监曹少雄(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鲶鱼效应”。商业银行应该重塑他们的业务流程[1]。翟吉(2013)认为,中国农业银行加快互联网金融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构建开放、智能、互联的系统,加强数据挖掘和利用。同时,设置相应的评估指标[2】。袁波、李永刚和张一龙(2013)认为,商业银行应从战略角度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战略角度来看,他们应该专注于客户服务,创新和改造现有业务,增强客户体验,储备人力资源,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智能网上银行[3】。交通银行行长牛明希(2013)是基于交通银行的发展。[4]首次提出了发展零距离银行、智能银行和系统集成商的三个概念,以及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再造业务流程的创新策略。一些学者认为,商业银行应该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来引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张宋茜(2009)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早期的纯银行控股公司模式、中期的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长期的母子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干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5]。

1.2.2外国研究文献综述

与国内文献相比,国外文献对网络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早。在国外文献中,对互联网金融没有明确的表述,但互联网与不同的金融服务结合在一起,并提出了网上银行(美国)、直接银行(德国)、电子支付方式(英国)、电子银行(印度)、基于网络的金融服务(美国)等表述。在对国外文献的研究中,普遍认为各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只是其金融结构中多样化的补充要素,或者是商业银行实施的各种类型的电子银行服务,它们很少像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那样具有影响力和影响力。一般来说,在国外与商业银行相关的网络金融文献中,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对网络银行内涵的研究;二是网上银行的应用与发展研究。三是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研究。

(1)网上银行内涵研究

阿拉德瓦尼(2001)将网上银行定义为银行通过计算机和万维网向客户提供的更友好、更广泛和潜在更有利可图的银行服务。通过网上银行,客户可以在互联网[1]上签发支票、支付账单、投资基金、打印信用证书和其他活动。Henshmans (2001)等人认为,网上银行的兴起得益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上银行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的电子银行服务的一种形式,消费者已经通过这个虚拟网络实现了金融交易。本质上,网上银行是商业银行实现分销的创新渠道[2]。在lee(2009)的研究中,他强调了网上银行在电子支付领域的重要作用,并将网上银行业务扩展到网上支付、股票交易和电子商务平台[3]。马哈詹(1990)等人认为,网上银行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市场覆盖面,增加了潜在的目标客户,同时,这种形式给客户带来了更透明的信息和价格[4]。

(2)网上银行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阿格利斯(2005)认为网上银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0年。第一家互联网银行诞生在加利福尼亚的富国银行。五年后,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于美国。这家银行没有分支机构,只有10名员工。它只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完成所有的金融交易。尽管它在美国银行业的存款份额和业务量微不足道,但它的存在方式已经强烈震惊了金融界[5】。随后,比尔·盖茨提出,如果银行不改变,它们将像恐龙[一样灭绝。此后,美国商业银行逐步调整和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开展互联网技术应用和业务创新。此外,这种网上银行渠道和金融信息传输到目前为止也被美国人所使用。Pikkarainen(2004)认为,近年来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是由于其在节约成本、减少网络渠道和在线客户群可用性方面的优势[1]。Mc Cahon(1999)认为,随着网上银行的发展,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界面是否更友好?消费者是否有兴趣和需求也将影响未来[网上银行的发展。Chauhan和Choudhary(2016)分析了印度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现印度网上银行非常受欢迎,银行间竞争激烈,[3]。Agarwal(2009)等人对印度消费者使用网上银行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在印度市场,安全性已成为影响消费者对网上银行整体满意度的第一大因素,其次是便利性和灵活性[4]。普罗恩卡等人(2009)从关系营销的角度分析了网络金融对银行和客户关系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的更大可用性、高敏感度和多样性,使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5】。苏海尔和尚穆根(2003)研究了马来西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他们认为,制约该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因素是互联网的可用性、对网上银行的认识和用户的接受程度[6]。Wang等人(2015)讨论了网络借贷的含义和特点。本文分析了在线贷款对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和金融创新的影响([7】)。Abbad (2013)分析了影响约旦银行客户接受网上银行的因素,包括便利性、有用性、安全性和在线体验[8]。

(3)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研究

埃塞尔(1999)认为,互联网金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金融机构,包括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客户群体的选择。此外,他指出,即使当时没有开展互联网金融的国家,尽管其金融基础相当脆弱,但随着未来[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它们仍将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1]。Jayawaldhena (2000)指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它强化了商业银行未来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效率和服务的提高也是[2]的一个促进因素。卢埃林(Llewellyn)(1995)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和应用,未来金融机构的界限将变得更加模糊。随着各种新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涌现,传统金融机构应在充分发挥其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差异化服务问题[3】。

1.2.3文献综述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往往依附于商业银行等其他传统金融机构,各种新兴业务也成为多元化金融模式的补充要素。在国内的网络金融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关注于新兴金融机构的研究,往往忽视传统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多数学者对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并试图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更感兴趣,但对互联网未来趋势的研究却很少。本文试图从我国网络金融的现状出发,探讨网络金融的特点,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以工商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分析新兴网络金融业务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冲击和影响,找出传统金融机构在发展网络金融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3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金融的性质和特点,分析网络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本文一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以工商银行为具体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工商银行网络金融实践为基础,从优势匹配等相关理论角度探讨新兴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比较优势。摘要:从金融创新和要素整合理论出发,分析了工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工行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形成发展战略。具体研究方法有:第一,案例分析。首先,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基于互联网金融市场中正在出现的实际案例。二是以工商银行作为传统商业银行的代表,分析工商银行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策略。第二,文献分析。文献研究主要是对网络金融的概况、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

1.4主要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以工行的第一手数据为基础,突出问题导向风格,分析工行网络金融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传统商业银行应对网络金融提供了一种模式。(2)与现有研究成果相比,更强调“银行应该如何做”。本文的重点是“银行应该如何做”的方案。目前,各种研究成果更多地聚焦于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或互联网金融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或从战略角度指导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而没有给出具体的战略,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也没有迈出最坚实的一步。

(3)从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提出了五大发展方向,即金融脱媒的加剧、大数据的沉重责任、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监管的不断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丰富了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相关文献。

[由于本文是硕士论文,请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全文]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概述
2.1互联网金融概念
2.2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
2.2.1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2.2.2包容性金融理论
2.2.3长尾理论

2.3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2.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2.4.1互联网金融
2.4.2第三方支付
2.4.3互联网金融产品
2.5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2.6本章总结

第三章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3.1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3.1.1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分析
3.1.2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模式和特点——以红岭风险投资为例
3.1.3互联网金融业务对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3.2互联网金融管理对传统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3.2.1传统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分析
3.2.2互联网金融管理业务模式及特点——以余额宝为例
3.2.3互联网金融管理业务对传统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3.3互联网支付对传统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影响
3.3.1传统商业银行支付业务分析
3.3.2互联网支付

3.4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信息资源的影响
3.4.1传统商业银行信息资源
3.4.2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
3.4.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信息资源的影响
3.5本章总结

第四章中国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
4.1中国工商银行互联网发展历史
4.1.1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4.1.2中国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探索
4.2中国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
4.2.1荣格购买电子商务平台
4.2.2荣格直销平台[/a

4.3工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线
4.3.1支付产品线
4.3.2投资产品线
4.3.3融资产品线
4.4本章总结

第五章工行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问题
5.1互联网品牌建设缺乏深度
5.2需要巩固客户基础,需要改善客户体验
5.2.1缺乏活跃用户,需要巩固客户基础
5.2.2客户覆盖面不足,几乎空农村市场白
5.2.3业务流程复杂,客户体验差
5.3不完整

5.4有待改进的营销方法
5.4.1细分市场不够清晰,无法准确营销
5.4.2营销渠道过于依赖传统网点
5.5渠道整合能力需要改进
5.5.1在线信息流不够顺畅
5.5.2线下业务招待客人的方式未能改善
5.5.3大小在线贷款业务的概念未能改变[/br//

5.6中国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支撑建设问题
5.6.1人才储备不足和专业人才流失
5.6.2交易安全潜在风险
5.7本章总结

第六章完善工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
6.1基于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
6.1.1加强子品牌差异化定位
6.1.2提升品牌外部形象
6.1.3丰富品牌宣传方法

6.2围绕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
6.2.1网络网点和柜台优化业务流程
6.2.2网络渠道专注于提升客户体验
6.3打破部门限制,创新金融产品

6.4适应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创新营销推广模式
6.4.1创新营销推广模式,开展“社会化”营销
6.4.2充分整合营销资源,开展“联动”营销
6.4.3寻找目标客户,开展“精准”营销

6.5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能力
6.5.1网上渠道注重便利
6.5.2网上渠道注重专业
6.6做好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
6.6.1发掘和培养人才,提升互联网金融团队竞争力
6.6.2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6.7本章总结

结论和前景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蓬勃发展。原因是它在互联网基因上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和共享性的优势,也得益于中国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网络金融的本质仍然在于金融。其发展主体不仅限于互联网企业,还包括传统金融机构、传统互联网巨头和新兴金融机构。在网络金融的马拉松式竞争中,谁能抓住机遇,迎合客户,不断创新,谁就能占据主导地位。摘要:从传统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为例,分析了其在网络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网络金融的策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网络金融丰富了当前发展中公共金融服务的选择,有利于民生;它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市场,促进了中国的经济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将有五大趋势:推进金融脱媒、大数据深度应用、手机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以实体经济为导向、政府监管不断加强。第二,网络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业务分流、利润压缩、市场定位下沉、客户资源流失等方面,还体现在用户习惯改变、利率市场化加速等一系列潜在影响上。第三,作为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不仅要关注产品创新、服务改进和客户体验等表面问题,还要审视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模式和制度缺陷。只有澄清这些问题,才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发展互联网金融。第四,在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中,工行可以从立足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关注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突破部门局限、创新金融产品、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创新营销推广模式、提升网上和网下融合服务能力、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等六个方面进行推进和完善,也为其他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关于工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数据分析较少,因为工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产品线的建立时间不到两年,有的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持,无法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第二,由于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对网络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第三,作为新生事物,未来互联网金融将进一步受到国家的引导和监管。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本文只是对2013年以来三年发展的总结和分析。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应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宏观经济形式。

参考
鸣谢

[由于硕士论文篇幅较长,本页不显示全文。如需全文,请点击以下链接下载全文] [/s2/]

点击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