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5232字开题报告范文,国际关系硕士论文开篇报告——日本安倍内阁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5232字开题报告范文,国际关系硕士论文开篇报告——日本安倍内阁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论文类型:开题报告
论文字数:5232字
论点:日本,和平主义,战略
论文概述:

本文为国际关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以“日本安倍内阁国家安保战略研究”为例介绍了国际关系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方法。

论文正文:

日本安倍内阁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开幕报告
内容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本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第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本文的研究框架
五、写作大纲
六、本文的研究进展
七、读过的文学作品
一、选题背景
由于时间限制,对“积极和平主义”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学术界还没有相关的专门学术著作。致力于“积极和平主义”的论文仅限于王梓霏《对安倍政权“积极和平主义”的辨析》(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第6期)、蔡亮《安倍内阁“积极和平主义”的三重内涵》(世界经济政治论坛,2014年第5期)、沈海涛《从安倍经济学到积极和平主义:安倍外交动态失衡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等。在关于安倍内阁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论文中,许万生的《安倍内阁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初步研究》(东北亚日报,2014年第3期)和梅秀婷的《安倍内阁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导论》(现代国际关系)更具代表性。2014年第2期),朱兆峰著《安倍内阁安全防卫政策分析:聚焦日本三大安全政策文件》(日本研究,2014年第1期),陆伟著《联合机动防卫力量:日本新军事战略的构建与影响》(外交评论,2014年第5期)等。此外,高洪著《安倍政权的政治属性和政策选择》(日本期刊,2006年第6期),吴怀中著《日本对华安全政策的理论分析》(日本期刊,2010年第2期),以及《日本外交安全研究30年回顾》(日本期刊)。2011年第3期)、吴进安《民主党外交安全团队及其政策理念分析》(2009年第3期)、《中日战略互信重建的路径选择》(2013年第4期)、杨伯江《美国战略调整背景下日本“全面正常化”趋势分析》(日本期刊)。2013年第2期)、李石秀的《日本“动态遏制”战略分析》(2012年第2期)、吴怀中的《安倍的“战略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014年第1期)、蔡亮的《安倍内阁对中国的“战略对冲”政策及中国的对策》(日本研究),2013年第2期)、王梓霏的《安倍“摆脱战后体系外交措施试评》(现代国际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自2007年以来,日本出版了许多关于“积极和平主义”的书籍,包括前外务省官员兼日本国际论坛主席伊藤·咸宜的《新战争理论——积极缔造和平的建议》、《亡国安全政策——安倍政权与前助理内阁官房长官靖仁的“积极缔造和平”陷阱》、《山口国立大学副校长的“反安倍积极缔造和平”理论——历史理解与我们的战争责任评论》等。自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为了一个美丽的国家》、《为了一个新的国家》和他的外交智囊团、外交部第一任国际情报局长冈崎久彦的《保卫国家的决心》也是帮助人们理解“积极和平主义”的重要著作。
关于日本安全政策的学术著作相对较多。代表作包括:猪木正道的《关于日本安全与防卫问题的紧急建议》、大岛良雄的《日本防卫政策展望》、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日本防卫政策》、日本防卫大学安全与防卫研究所编辑的《战略研究视角——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安全战略读本十二章》、森本的《森本之眼——日本防卫与安全政策》、《日本安全与防卫研究导论》, 日本国际政治研究所编辑的《安全与安保和战略文化比较研究论文集》、《日本安全与安保和防卫政策汇编》、《日本外交与全面安全与安保》和《国家安全与安保基本法评论》。 有肖伟的《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和《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历史渊源》、王绍普、吴进安的《战后日本防务研究》、姚李文的《日本安全政策研究》、孙程刚的《冷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孙叶青的《二战以来日本安全观的形成与演变》等。翻译包括日本防卫大学安全与安保研究所编写的《日本安全与安保研究导论》、大量日本作品、日本国际政治协会编辑的《安全与安保与战略文化的比较研究》文集、松田隼靖国神社编写的《国家安全与安保会议、危机管理与综合安全与安保政策机制的比较研究》、《宪法修正案与国防、通往安全与安保的混乱之路》等。,美国学者理查德·塞缪尔斯(Richard J. samuels)写的《日本的伟大战略和东亚的未来》也颇具代表性。由于空间限制,此处仅列出上述作品。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12年12月,随着自由民主党在日本第46届下议院选举中赢得一半以上的席位,自由民主党主席安倍晋三(Shinzo Abe)在六年后再次成为日本首相。2013年9月26日,安倍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公开提出“基于国际协调的积极和平主义”,并将“积极和平主义”定义为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理念。“积极和平主义”被日本政府视为取代传统宪政和平主义的政治工具。“对和平的积极贡献”的全称是“基于国际协调的积极和平主义”。如果我们把它拆开,“国际协调”和“积极和平主义”是已经存在的政治术语。安倍利用现有的政治术语来综合新的概念,不仅是对旧词汇的重新定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原有词汇的政治含义。因此,很有必要理清“积极和平主义”的概念,找出“积极和平主义”的语境。上任后不久,安倍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如《国防计划大纲》(以下简称《国防大纲》,2013年12月10日)、《中期国防力量准备计划》(以下简称《中期国防》,2013年12月10日)以及《国家安全战略》(以下简称《国家安全战略》,2013年12月17日)。这些文件多次提到“积极的和平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和平主义”已经成为安倍内阁最重要的行政理念,也是其保守政治活动的政治口号。随着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台,“积极的和平主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安倍内阁此次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不同于以往内阁的“安全战略”。在上述三份文件发布之前,日本的安全战略文件中没有使用“国家安全战略”一词。因此,本文标题中的“国家安全战略”具体指的是安倍第二次执政期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什么是“积极和平主义”?“积极和平主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安倍担任首相时,日本的“积极和平主义”在国家安全领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安倍内阁如何实现其战略目标?“积极和平主义”指导下的日本安全战略未来将走向何方?回答这些问题并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是本文的写作动机。本文重点介绍安倍第二任期内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及其相关国防和外交政策。这部分研究目前国内外相对薄弱,尤其是对日本政府文件和相关智库研究成果的解读较少。本文通过大量的第一手文本分析,梳理和阐释了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出台和实施的历史背景及其对日本当前和未来战略趋势的影响。此外,自安倍第二届内阁成立以来,学术界也略微低估了日本防卫组织改革的内容研究。日本加强军事威慑力量的具体措施,如武器的数量、类型和用途等,没有得到重视。这是作者在本文中深入阐述并试图突破的另一个重点。最后,任何国家的安全战略都需要把军事和外交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形成一支联合力量。本文还试图尽可能完整和清晰地描述安倍基于“积极和平主义”理念的国家安全战略是如何构建日本当前和未来国防和外交政策的内容及其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机制的。在我与日本就如何寻求优势和避免劣势以及如何妥善处理它们进行谈判时,这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
第三,本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安倍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提出的“积极和平主义”的全称是“基于国际协调的积极和平主义”。其中,“国际协调”和“和平主义”是现存的两个日本汉字。“基于国际和平主义的积极和平主义”在官方文件中简称为“积极和平主义”,这表明其对“积极和平主义”的强调削弱了“国际和平主义”。因此,本节重点讨论“和平主义”对“积极和平主义”的影响,然后简要介绍“国际协调”。从构词角度研究“积极和平主义”,可以发现其基本结构是“形容词+名词”的形式,即通过“积极”来描述这种新的“和平主义”。要根据这一逻辑研究“积极和平主义”,首先必须了解日本“和平主义”概念的起源和流向。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经历过深重战争灾难的日本人民对和平的珍贵及其来之不易的价值有了切身感受。和平主义和“和平国家”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1946年6月,美国提出了《日本裁军和非军事化条约》,确立了二战后彻底解除日本武装的目标。美国占领当局在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消除军国主义基础的民主改革,解散了日本的主要军事机构,废除了日本有关发动战争的相关法律,禁止日本发展和研究军事技术。从那时起,和平主义已经成为宪法保障。在日本总部(GHQ)的指导下,日本官僚和政治家将和平主义与宪法结合起来,构建了一部独特的“和平宪法”。吉天茂内阁成立后,日本宣布永久放弃战争权,《和平宪法》已经生效。战后,长期控制日本政治的首相吉天茂实行了“吉天茂路线”,他的一系列思想被认为是“吉天茂主义”。“吉天毛主义”的特点是“重经济轻军事”。具体来说,它主张将日美联盟作为日本防御和外交的基本轴心,依靠美国的“保护伞”,只维持必要和最低限度的自卫力量,只在受到侵略时行使个人自卫,不派人出国等。虽然纪天茂不能简单地归类为和平主义者,但纪天茂保护宪法的态度贯穿了他的政治生涯。支持和平主义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宪法。纪天茂五次组阁,执政七年多。此外,他的弟子池田勇人和艾萨克·萨特(Eisaku Satō)以及田中和竹下(Tanaka and Takeshita)与纪天茂同属“保守”派,“纪天茂主义”几十年来一直主导着日本政治,使日本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并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现行宪法第二章第9条规定“放弃战争、战争权力和交战权”,并规定“永远放弃使用主权发动战争”。日本学者将“和平宪法”的精神概括为“永久非战争、中立和非武装”。宪法第9条被视为日本战后和平主义的象征。也被称为宪法和平主义。一些学者认为宪法和平主义具有以下特点:1 .它界定了战争的责任,批评法西斯军国主义。2.表达了主张和平反对战争的理想和维护和平的和平主义理念。13.日本宪法中的和平主义原则主要体现在宪法第9条中,该条规定“放弃战争、剥夺战争权力和战争权利”。和平宪法有其特殊性。相比之下,曾经与日本同属“轴心”阵营的德国,只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中规定“发动侵略战争的所有准备行为都是违宪的”德国没有明确和永久放弃战争权。像德国一样,意大利宪法也没有“永久放弃”战争权力的描述。意大利宪法只规定,“意大利否认战争被用作侵犯其他民族自由的手段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工具。”这表明《和平宪法》是日本在特定历史时期制定的,是日本对国际社会承诺永远不走军事力量和战争道路的象征。
第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国内外对“积极和平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和平主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缺乏“积极和平主义”的清晰历史语境,没有深入探讨安倍新内阁“积极和平主义”对日本安全战略的影响。此外,相当一部分研究倾向于将“积极和平主义”视为安倍内阁开展保守政治活动的伪装。研究的重点是“积极和平主义”的延伸,对其内涵的挖掘还有待解决。本文有三个创新点:第一,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积极和平主义”的起源和发展,研究“积极和平主义”的内涵。摘要:从“积极和平主义”的角度,探讨了日本新安全战略的虚假性和现实性,揭示了其否定日本和平宪法、引导日本重回军事强国之路的实质。其次,通过梳理大量原始文献,试图准确、全面地勾勒出安倍内阁国家安全战略的全貌。特别是分析了第二届安倍内阁在国防和外交领域采取的一些重要措施,阐明了日本当前和未来国家战略转型的总体形势。第三,本文对安倍复出后日本国防组织内部的渐进式改革进行了跟踪研究,试图把握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具体实践和演变趋势。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梳理了“积极和平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具体事件人物的分析,从“积极和平主义”的雏形、形成和发展阶段来探讨“积极和平主义”的本质。第二章研究“积极和平主义”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外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研究“积极和平主义”在现阶段日本新安全战略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第三章分析了安倍内阁国家安全战略的具体实践。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2)本文的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可以简单表达为:(略)
五、写作大纲
目录4-6
图表目录6-7
概要7-9
摘要9-10
导言11-16
第一节问题与研究意义11-12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第三节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14-15
论文第四部分创新与结构安排15-16
第一章介绍“积极和平主义”的背景和语境16-36
第一节战后宪法和平主义背景16-21
宪法和平主义的引入16-18
第二,日美军事同盟的建立对和平主义有影响18-19
三个和平主义者的“修正”和工具化19-21
第二节冷战后“积极和平主义”概念的形成21-26
“一国和平主义”和“积极和平主义”21-23
伊藤新一与“积极和平主义”的主张23-26
第三节“积极和平主义”概念的扩展26-36
“积极和平主义”与“积极和平主义”的异同26-27
二、“积极和平主义”概念的扩展和发展27-30
第三,安倍与“基于国际协调的积极和平主义”30-36
第二章“积极和平主义”理念下的国家安全战略建设36-54
第一节日本安全战略的内涵37-44
一、日本安全概念的变化37-39
二.日本国家安全体系的演变39-42
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42-44
第二部分是日本NSC 44-54的酿造和建造
日本版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法案以44-47获得通过
(2)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过程47-50
国家安全局与国家安全委员会50-54分析
第三章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54-92
第一节加快军事威慑力量的全面建设54-74
国防组织渐进式改革的内在原因及计划措施54-61
第二,放宽武器出口政策61-67
第三,解除集体自卫禁令67-69
第四,新一轮军事加强战略的开始69-74
第二节加强日美联盟的信任合作74-83
日美防务合作的新方向75-78
其次,关岛转向以78-83为代表的日美军事合作
第三节积极推进协调外交83-92
“价值外交”与“民主安全的钻石”83-88
二、推进“俯视全球”外交88-92
结论92-95
参考文献95-101
阅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101-102
鸣谢102-103
六、本文的研究进展(略)
七、读过的主要文献
1.高兰:《冷战后日本对华外交思想与实践》,新华出版社,2008年。
2.蒋莫砺锋:《当代日本社会思潮》,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3.蒋莫砺锋:《日本政治概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
4.李光民:《与强者互动——日本联盟外交的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李寒梅:《日本民族主义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
6.李石秀:《日本新保守主义战略研究》,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
7.刘江勇主编:《跨世纪的日本——政治、经济和外交的新趋势》,吉吉出版社,1995年。
8.廉德贵:《日本的海洋国家意识》,吉吉出版社,2012年。
9.吕耀东:《中国的和平发展与日本的外交战略》,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社,2010年。
10.孙程刚:《冷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
11.孙叶青:《二战以来日本安全观的形成与演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12.孙正:《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王新生:《现代日本政治》,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14.吴进安:《日本新一代政治家》,吉吉出版社,2002年。
15.吴进安:《新世纪日本外交战略研究》,吉吉出版社,2010年。
16.主编吴进安:《站在新世纪入口处的日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17.吴心伯:《一元与二元的历史变异——对日本“民族主义”的再认识》,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18.肖钢:《冷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9.肖伟:《二战后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20.肖伟:《二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历史渊源》,新华出版社,2009年。
21.青香:《现代日本民族主义1868-1895》,社会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姚李文:《日本的安全政策研究》,世界领导人出版社,2004年版。
23.[澳大利亚]加文·麦科马克:《客户国家:美国怀抱中的日本》,俞湛杰等译,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社,2008年。
24.加文·麦科马克:《梦幻天堂——战后日本的综合研究》,译。郭南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5.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中的社区民族主义的起源和传播》,转。吴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6.美国[]大卫·巴拉斯,查尔斯·韦伯:《积极和平与冲突研究》,刘成等人,2007年版。
27.[·美国]理查德·塞缪尔:“日本的伟大战略和东亚的未来”,转。刘铁·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8.美国[]理查德·罗斯克兰斯:《大战略的国内基础》,刘东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露丝·本尼迪克特:《菊花和剑——日本文化的类型》,吕万和等,商务印书馆,2003年。
30.罗伯特·帕斯特,编辑。“世纪之旅——世界七大国外交的一个世纪”,转。胡丽萍和杨秦云,商务印书馆,2001。
31.约翰·加尔东;《论和平》,陈祖洲等译,南京出版社,2007年。
32.[日本]安世洲:《漂泊的日本政治》,高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