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4534字开题报告数学教学硕士论文

4534字开题报告数学教学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开题报告
论文字数:4534字
论点:研究性学习,角形,研究
论文概述:

本文为数学教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以\"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为例介绍了数学教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方法。

论文正文: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开幕报告
内容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本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第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本文的研究框架
五、写作大纲
六、本文的研究进展
七、读过的文学作品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要想不断前进,其取之不尽的力量来自一种精神,即创新精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教育部发布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深化教育改革文件,明确提出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过十年的实践,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教育部专家修订和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创新意识已被列为关键词,创新意识的培养已被列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突破。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内容。这也是当今世界公认和实施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具有重要价值。
国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将教师比作“知识的助产士”,并通过提出激励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为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1]自18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已被人们广泛认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卢梭(Rousseau)提出跟随人性的发展。继卢梭之后,著名教育家佩斯塔罗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他主张在活动过程中,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内在能力,同时要强调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他们的思想为今天的研究性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在20世纪左右,杜威、罗伯特·科赫等人在美国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最有影响力的是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倡导“边做边学”,认为学生通过老师的解释或读书获得的知识是虚幻的。只有通过“活动”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它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未来发展。20世纪中叶,布鲁纳提出了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他认为学生不应该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积极地探索知识。施瓦布还提出了“探索性研究”。他主张掌握通过探索性研究学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发展探索性研究的能力。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世纪初,教育部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研究性学习”纳入高中必修课,作为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自此,“研究性学习”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一门独特的课程。它开启了基础教育的新篇章。毫无疑问,它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课程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措施。[1]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不仅是学校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迫切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性改革。而且可以丰富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知识、技能、实践等方面上一层楼。具体来说:首先,它对课程改革有影响。创新至今,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切入点。作为数学的基础学科,它是中小学的主导创新,因此在数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第二,教育文件建议注意教师的教学方法从严格的灌输转变为鼓励和指导。第三,教育文件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有影响。教育部门发布了一份关于改革学生课堂死记硬背的文件。具体内容不仅是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是培养学生获取未知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等。因此,如何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已经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乃至科学家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重要原因。
第三,本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数学研究性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 in mathemical)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师或相关学科教师的指导下,从各种学科和实践活动中选择和设置研究性学习课题,运用类似数学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积极获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体验、理解、学习和应用数学学科所包含的研究方法。以及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发展。在实施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清楚地了解活动的过程,而且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带给人们的美好事物。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学习的传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在其活动过程的实施中,传统的教师模式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具体来说,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人的作用,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给予及时正确的判断,督促学生有效完成各个阶段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第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由于没有具体的教材来支持研究性学习,一线教师很难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但我们知道类比方法可以引出很多内容,这可以启发我们通过类比方法从以下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即从三角形到四面体作为第一级的已知类比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从三角形角平分线和四面体边切圆半径的不等式出发,以获取四面体新成果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被视为二级。1级从活动的组织和安排、资源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以及三角形和四面体的已知形式和证明之间的类比等方面为2级铺平了道路。级别2也是级别1的升华。具体来说,对一级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的研究思路简要介绍如下:首先,让学生从所学知识中学习已知的三角形和四面体知识。其次,通过指导教师提供研究性学习活动项目的一般步骤作为参考,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活动项目的设置;第三,在这个层次上,学生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因此具体活动的实施是在课后根据各组的情况来完成的。第四,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报告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主要成就、新的推测和未解决的问题。最后,针对各组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与师生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科水平,深化学科建设。对二级第一门学科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的研究思路简要介绍如下: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和新颖性检索,确定指导教师向学生提供的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两个不等式目前还没有在四面体中研究过,从而确定它们为研究课题的背景;其次,根据课题背景,帮助学生选择研究课题作为三角角平分线到四面体二面角平分线的两个不等式的推广。第三,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分析,确定活动的目标和难点。第四,对课题内容感兴趣、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将组成活动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第五,收集、研究和讨论三角形不等式的五种主要证明,深刻理解它们的证明思想、相关内容和研究方法。第六,广泛收集和学习四面体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第七,四面体中相应不等式的形式是通过类比来猜测的。第八,通过导师的指导,运用类比的方法尝试给出四面体中相应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二级第二题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与本级第一题相似,因此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并指导导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本文的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可以简单表达如下:
五、写作大纲
摘要3-4
摘要4-5
第一章导言7-12
1.1研究背景7-9
1.2研究目的9-10
1.3研究思路10-12
第二章是研究性学习理论概述12-18
2.1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概念12-13
2.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13-14
2.3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4-15
2.4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15-16
2.5数学探究学习的实施16-17
2.6类比和数学探究学习17-18
在第三章中,用三角形到四面体的已知类比进行研究性学习18-33
3.1学习情况和目标分析18-19
3.2学习活动的设计19-33
第四章运用三角形到四面体的类比进行研究,取得创新成果33-47
4.1从三角形角平分线到四面体二面角平分线类比33-40进行研究
4.2通过三角形边切圆半径与四面体边切球半径40-47的类比进行研究性学习
第五章结论47-48
5.1研究的基本结论47
5.2对研究的主要思考47-48
参考文献48-50
附录50-53
研究生院的研究成果53-54
致谢54
六、本文的研究进展(略)
七、读过的主要文献
[1]奥博蒂马,转。丹·丹。几何不等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7。
鲁平台。选择研究课题的策略[。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11):20。
[3]沈文轩。单形制导——三角形高维扩张的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5。
[4]应俊峰。研究型课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4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24。
[6]王声。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55-161。
[7]霍·依平。让教师进入研究性学习[。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4。
[8]李伟明。[研究案例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2。
[9]邝其昌。常用不等式[。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4: 40-105。
张景中杨璐。引用该论文[。《数学学报》,1983,26 (2): 250-254。
苏华明。将二面角单纯形嵌入东北[J的充要条件的应用。数学杂志,1987(1):10-13。
杨·石国。单形[的构造定理。数学季刊,1991,6 (4): 102-103。
苏华明。单面角平分线面积的不等式[[]。数学杂志,1992(3):315-318。
郭淼。四面体的五个“心”——重心、外心、内心、侧心和垂直心[。数学公报,1993 (9): 21-24。
林·成祖。引用该论文李建平,李建平,李建平,李建平.数学实践与认知,1994(3):50-56。
杨石国,王赓。引用该论文[。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科学版),1994,17(4):11-16。
李永利。四面体上的两个不等式[。数学交流,2001 (9): 30-31。
王建华。从三角形到四面体——类比和推广思维的尝试[。《中学数学》,2002(8):3-4。
杨·石国。关于内部单纯形的一个不等式[[]。数学杂志,2003(2):218-220。
[20]陈安宁。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九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5): 35。
[21]钱徐升。中国研究综述[。教育探索,2003(8):22。
王泰东,赵兴锋。从平面到三角形之间的四面体定理的类比[[/k0/][]。数学交流,2003,(21): 18-19。
[23]唐·燕文,张鸿林。《数学情境与提问教学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因素与表现》,[。数学教育杂志,2004(4):5-52。
张宇。四面体中的警戒线不等式[。《中学数学研究》,2004 (8): 68-70。
[25]钱徐升,项薛梅。中国[研究综述。现代教育科学,2005 (2): 12。
郎淑蕾。类比推理:数学发现的有效方法[。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3):119-121。
他是程波。三角形和四面体中的类比思维[。数学公报,2007(7):32-34。
[28]张丽娟。从三角形到四面体——类比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教学与教学通讯》,2007(272):49-51。
范仲光,王建明。四面体中的一个新不等式面[[]。数学公报,2008(4):27-28。
[30]唐传阳。从“三角形”到“四面体”的自然类比[。《安徽教育月刊》,2009(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