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5877字开题报告范文:奥斯卡的“游戏规则”——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意识形态传播策略

5877字开题报告范文:奥斯卡的“游戏规则”——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意识形态传播策略

论文类型:开题报告
论文字数:5877字
论点:奥斯卡,意识形态,最佳影片
论文概述:

本文为影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以“奥斯卡的“游戏规则”——奥斯卡最佳影片意识形态的传播策略”为例介绍了影视学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方法。

论文正文:

奥斯卡的“游戏规则”——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意识形态传播策略
开幕报告
内容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本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第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本文的研究框架
五、写作大纲
六、本文的研究进展
七、读过的文学作品
一、选题背景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电影颁奖典礼,奥斯卡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商业吸引力、娱乐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奥斯卡跨越了地域界限,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其中,它的最高荣誉——“最佳影片奖”尤其引人注目。每一个奖项的评选和公布都会带来电影观看和全球关注与讨论的热潮。今天,这个原本属于美国国内电影奖励机制的颁奖仪式,已经成为电影评价标准的重要参考指标。超越电影艺术判断的简单层面,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评选是世界上的热门话题。它所产生的一系列商业规则、娱乐价值和文化现象影响了许多电影从业者和影迷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当然,我也喜欢看奥斯卡典礼。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继续深入研究,我也对奥斯卡“背后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伴随着一些疑问:为什么奥斯卡最佳影片能有如此强大的全球影响力?为什么西方的思想、精神和文化能如此“轻松”和“安静”地与图像融合,实现它们的传播目的?最佳影片是否给观众的思想和价值观带来了变化和影响,我们中国电影能从奥斯卡学到什么?...从疑惑中,通过反复看电影、查阅相关资料和学习专业知识,我发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评判标准已经偏离了初衷——“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表彰优秀电影人的卓越成就”,绝大多数获奖作品直接或间接地、主动或被动地, 主观或客观地遵循一套不成文的“游戏规则”:最好的电影与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其基础是它与当代社会环境、统治阶级的政治表达以及公众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一致性。 本文的重点是游戏规则中的核心力量——“意识形态”。本文将着重揭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意识形态传播策略,并进一步批判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为观众提供一个更加理性、客观、全面和多元化的视角来理解西方电影。此外,它还将为我们中国电影打破美国电影主导的意识形态传播模式,掌握世界电影语言提供先进的观点和经验。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一些人的固有观念中,好莱坞电影只是娱乐产品和娱乐工具。人们走进电影院,打开电视和电脑,选择好莱坞电影。这种看似简单的行动和选择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影响。当我们沉浸在影像和精神享受的冲击中时,会有人主动将我们面前的电影影像与“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联系起来吗?当提到我们的中国电影时,许多观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宣传工具”和“主旋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电影往往处于“走不出、进不去”的尴尬境地。作为美国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传播的典型代表,全球电影颁奖典礼奥斯卡不仅攫取了全球商业利润,丰富了电影的艺术和技术创造力,也影响了观众的审美判断和意识形态价值。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揭示一个误区和盲点,了解以奥斯卡最佳影片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如何在放松和取悦观众心理和精神的同时,巧妙地将“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观与图像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无意识地接受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对奥斯卡《游戏规则》中最佳电影意识形态传播策略的分析和理解,也可以为中国电影的实际创作提供参考思路和模板。例如,如何改变中国电影创作中的刚性和强制性,如何将人们印象中的“宣传机器”转变为“通用的”意识形态传播平台,如何提高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以及如何传播中国精神以增强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本课题也可为“国家电影文化发展与传播”战略规划提供实践参考价值。
虽然对“美国电影意识形态”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已经不再新鲜,许多学者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和长期的探索,但已完成的相关文章和著作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研究角度和方法稍显单一,缺乏创新,研究文本相对陈旧或被多次解读,研究思路稍显主观,相关研究成果缺乏完整有序的体系结构。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通过路易·阿尔都塞、让·路易·博尔德、齐泽克等著名学者的研究,形成了几种成熟的理论观点,是本文研究和创作的基础理论支撑。本文将结合我的专业,运用视听语言中的叙事文本分析来揭示思想交流策略。这种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中很少使用,也为该领域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此外,回顾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我们会发现创作者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某部电影”上,挖掘其隐藏的“政治”和“霸权”。在分析“意识形态”时,他们往往站在国家的政治立场上,有时全面而片面地拒绝其创作方法。由此得出的结论缺乏丰富有力的案例支持,忽视了其在创作中的“先进性”和“参考性”。本文的理论创新将试图弥补上述不足。意识形态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软实力”的最终目标是“霸权主义”。电影是交流的媒介,也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和输出终端。其传播效果的目标群体是坐在电影院电视和电脑前的全球观众。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理论显得尤为重要,具有时代意义。最后,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电影叙事技巧”、“意识形态传播”、“霸权政治扩张”和“国家文化安全”的理论研究和发展。
第三,本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将“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意识形态”输入CNKI,总共有1456个搜索结果,似乎是大量的研究结果。然而,逐一阅读后,发现约2/3的内容与关键词关系不大,如《碟报指南》、《中国短片研究》、《索尼影业》、《奥斯卡最佳伴娘》、《奥斯卡之夜结束》、《广告商的想法》等研究案例。然而,真正讨论奥斯卡最佳影片意识形态传播的文章不到100篇。我将简要分析这些与本文选题密切相关的创新成果,以说明这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作者高陈辰的硕士论文《奥斯卡最佳影片中的美国文化霸权——以21世纪10部最佳影片为例》是检索结果中最接近主题选择的。论文还选取了10部作品作为研究模型,探讨了与意识形态理论密切相关的“文化霸权”主题。本文讨论了最佳影片中的文化霸权元素,以及这些元素是如何向世界推广的。然而,文章中提出的观点缺乏大量的案例细节,有些主观和浮华。虽然本文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选取了10部最佳影片,但在对具体文本的分析中,文本之间没有有机统一的内在联系,也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论架构。赵柔柔在2013年第6期《南方之窗》上发表的《奥斯卡如何谈论政治》以第85届奥斯卡为例,分析了几部流行电影中体现的“政治”,包括《逃离德黑兰》、《追捕本拉登》和《林肯传》。然而,作者只关注政治这个话题的表面,并没有谈到奥斯卡最佳影片是如何传达“政治文化”的。梁媛媛在2013年第一期《电影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奥斯卡形象主题与美国精神的关系研究》。虽然文中提到了“奥斯卡为何悄悄将美国精神传递给世界,以及奥斯卡经典电影为何在世界上得到广泛认可”,但文章只是从广阔的视角进行阐述,并没有深入“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视听细节,以彻底解读其“策略”和“效果”。蔡梦妮在他的论文《关于本世纪奥斯卡最佳电影主题特征的研究》中提到了最佳电影中所包含的文化霸权意识,但他提出了更多自己的观点,而较少具体的电影案例来支持它。许玉思的文章《奥斯卡获奖电影美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提出的观点也缺乏对实际文本的具体分析和理论支持。谢辛亚飞在2012年第17期《电影文学》中发表了《奥斯卡梦》与中国文化。本文仅以电影版《金陵十三钗》为例,分析的重点是中国导演的“奥斯卡梦”。
鱼宝、薛翠华和常润芳在2013年第6期《电影评论》上发表的《2008年奥斯卡奖给好莱坞的当前全球电影政策》更深入专业地分析了奥斯卡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工具及其全球传播。然而,文章的视角大多停留在颁奖仪式层面,缺乏具体文本的详细支持,也不足以为中国电影的实际创作提供参考意见。此外,邱蓓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4期发表了《逃离德黑兰》的新历史主义解读。高连忠、严波发表在《电影文学》2014年第11期上,《从获奖的《逃离德黑兰》看美国文化霸权》,刘佳的《新旧时代之间的犹豫——评201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2期上发表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老人无国》,徐江涛、徐鸿雁的《拆弹部队赢得奥斯卡的原因分析》,2011年《电影文学》第10期上发表的其他文章都只是其中的一篇创作者往往只关注“某部电影”,挖掘其隐藏的“政治”和“霸权”。然而,在分析过程中,很少从电影的具体叙事层面进行文本分析。解释和结论有时有些笼统。或者,当作者进行“意识形态”分析时,他往往只是站在国家政治立场上,纯粹批判其意识形态战略,而忽略其“先进”的一面。法国作家弗雷德里克·马尔特尔(Frederic martel)的《主流——谁将赢得全球文化战争》、《论美国文化》、《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冷战幻想——电影、小说与外交政策》是几本致力于国际文化的重要书籍。他们从宏观和全景的角度分析全球文化传播以及文化如何影响世界。虽然提到了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和奥斯卡的影响,但并没有对《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文本进行更深入的阐述和分析。这部电影只是他研究领域的一小部分,还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在两本书《奥斯卡壮观——奥斯卡奖的历史和政治》(由[·美国]艾曼纽·利维所著)和《奥斯卡奖电影传奇80年》(由亚·敏编辑)中,作者向读者呈现了奥斯卡发展过程和相关主题的全景。虽然作者在某一章中也提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政治和“潜规则”,但大多停留在纪录片素材的功能上,并没有对获奖影片进行具体分析。然而,陈艳的《好莱坞模式——美国电影产业研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但书中对奥斯卡电影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却没有太多涉及。
第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选取“十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作为研究文本。首先,“十年”时间节点在以往的理论研究中很少使用。至于“最佳影片”的研究课题,以往的研究成果有些零散、单一和片面。将“10年”与“最佳电影”相结合,也是为这一研究领域开辟新方法和切入点的尝试,能够客观、全面、有序地解释“最佳电影的意识形态是如何通过图像在全球传播的”,为中心论点提供了丰富有力的视角和例证。然而,选择相对较近一年的“2006-2015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原因也反映了文章文本选择的新颖性和先进性,这使得该课题的研究更具参考性和实用性。最后,通过叙事策略的镜头语言分析方法,揭示了电影意识形态的传播策略。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的地方仍然略显薄弱和不足。本文试图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寻找一个新的角度和方向。
(2)本文的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可以简单表达如下:
五、写作大纲
中文摘要3-4
摘要4
导言7-12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7-9
1.专题来源7
2.研究意义7-9
2.1实际意义7-8
2.2理论意义8-9
二.文献综述9-11
1.国内外研究方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9-10
2.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10-11
三.研究创新点11-12
第一章,奥斯卡的游戏规则12-15
第一部分追溯奥斯卡典礼的起源12-13
第二部分,游戏规则——提名取决于实力,奖励取决于运气13-15
第二章,最佳影片对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核心文化价值的表达15-22
第1部分,最佳电影发展15-18
一.四个主要阶段15-16
两到五部作品16-18
第二节,思想核心价值的最佳图景与表达18-22
一、电影研究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19-20
二,最佳电影与意识形态价值的表达20-22
第三章,奥斯卡最佳影片意识形态传播策略22-32
第一节,探究、呼唤和操纵——意识形态主体的转移22-24
第二节,限制性叙述视角24-26
第三节,叙事人物形象——英雄和普通人26-28
一.英雄26-27
二.普通人27-28岁
第四节,叙事技巧的多样性28-32
一、叙事冲突——情节如何运作28-29
第二,叙事结构——如何将材料组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29-32
第四章,奥斯卡最佳影片意识形态批判32-37
第一节,自由民主政治制度32-33
一、自由民主的局限性——32-33自由“有限”
第二,自由民主的虚伪——谁给了“自由”33
第二节,美国个人英雄救世主神话33-34
第三部分,优越的美国生活方式34-35
第四节。自由市场经济体系35-37
结论:学习与借鉴——中国电影的新机遇37-38
确认38-39
参考文献39-40
六、本文的研究进展(略)
七、读过的主要文献
1,[法语]弗雷德里克·马尔特尔(Frederic martel):《论美国文化:社会与世界之间的双向文化体系》[·米,周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1月
2.亚·敏/编辑:《奥斯卡80年电影传奇》[,上海:文慧出版社,2008年5月
3.何红莲:“大众传媒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研究”[
4.胡晓:《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04期
5,[·法]让-路易·布尔德里,《基础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应》,李勋译,《当代电影》[,1989,05
6、美国[]艾曼纽·利维:《奥斯卡壮观:奥斯卡奖的历史与政治》[·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6月
7,[·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续)[·杰,李勋译,《当代艺术》,1987,04
8.刘云洲:叙事电影《[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6月
9.李琦君:《电影叙事中的英雄崇拜和英雄情结》,[,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3月
10,[·荷兰]米克·巴尔:《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米,谭俊强译于《成千上万所学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1月
11.耿夏海:《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美国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2月,第27卷,第1期
12.王运昌:“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研究”[
13.高陈辰:“从奥斯卡最佳影片看美国文化霸权——以21世纪10部最佳影片为例[
14.蔡梦妮:“本世纪最佳奥斯卡电影主题特征研究”
15,[·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勋译,《当代艺术》,1987年03期
16.Xi芙蓉;张晓:“从奥斯卡金像奖看美国文化的价值和趋势”[,“电影文学”,2013年第23期
17.陈林侠:“故事形式、叙事机制与美国形象的塑造——以奥斯卡最佳影片战争片(1929-2013年)”[·德
18.赵柔柔:《关于自由的故事》,[,南窗,2014,06
19、邱蓓:《逃离德黑兰》新历史主义解读,《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0.高连钟;阎波:从“逃离德黑兰”奖看美国文化霸权[,《电影文学》2014年第11期
21、罗夏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制度分析》[,《电影评论》,2013年03期
22.王卓辉:电影《拆弹部队》的叙事和镜头解读。[,《电影评论》,2012年第18期
23.胡晓:《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04期
24,加拿大[]安德烈·高德雷奥·[·法]弗朗索瓦·乔斯特:《什么是叙事电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0月
25,尹星:《电影叙事学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26、卢永新:“穿透意识形态幻象——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述评”[
27.刘雯:“美国电影中的政治意识形态秘密与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28.廖包敏:“意识形态如何保证生产条件的再生产——读《[论》,2014年第22期
29.钱佳玉,《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考与传播》,[,上海:林雪出版社,2006年1月
30,[·弗伦奇]弗雷德里克·马尔特尔:《主流——谁将赢得全球文化战争》,[·马丁,译。刘成福,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