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20000字论文范文人文视角下的音乐作品解读

20000字论文范文人文视角下的音乐作品解读

论文类型:论文范文
论文字数:20000字
论点:音乐,肖邦,分析
论文概述:

不同的听众对于音乐的理解的把握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听者的素养、心绪不同,面对同一部音乐作品的解释自然会不同。音乐作品涉及到方方面面,它不是单一的、单义的,因此构成这种理解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br/]

1.概述
音乐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涵盖广泛的主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音乐学是指与音乐教学和音乐研究相关的工作。它体现在音乐学下属学科的分类中,如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民族音乐学等,这些学科都是狭义的音乐学范畴。广义而言,音乐学意味着所有与音乐相关的教学、表演和研究活动都可以纳入音乐学的概念。本文的前提是基于狭义音乐学理论。
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必须与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联系起来。只有通过清晰的分析才能获得明确的理解。在音乐分析的基础上,对特定音乐作品的解读主要依赖于音乐乐谱的本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创造性技术语言进行了研究,如音乐结构、和声编排、肌理编排、复调应用等。由于英美音乐理论体系的长期影响,音乐分析一度与音乐学分离,向作曲和演奏技术靠拢,形成了与音乐学相反的另一个研究领域。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将音乐分析与音乐学相分离的思想和观点越来越不恰当,专家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基于作品的人文意义。这一变化对于理解音乐作品的全面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音乐分析和理解的方法已经逐渐被音乐学领域的专家所使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著名音乐学家于润阳20世纪90年代写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和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他指出,“音乐学分析应该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全面的专业分析。它不仅要考察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语言和审美特征,还要揭示社会和历史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俞敏洪先生对音乐作品的音乐学分析和研究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研究路径,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音乐分析的学术质量。
然而,虽然音乐分析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音乐研究方式,但它总是与“工作分析”相比较,并且没有明确的学术概念。然而,这种普通意义上的类比分析只停留在音乐本身,即对频谱的探索。事实上,作品分析的覆盖面比音乐分析要广得多,音乐分析不仅包括音乐谱的技术语言研究,还包括音乐本身以外的社会历史因素的分析。迄今为止,音乐学家陈洪铎在其《从“音乐分析”、“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分析”——“音乐分析”中,首次试图提出音乐分析的学科概念,即“通过建立系统的音乐分析理论、内容和方法,以澄清音乐作品的结构语境、确定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揭示音乐作品的创作价值和文化意义为己任的学科”。具体的分析活动可以分为“结构分析”和“文体分析”。结构分析的具体要求是在音乐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中,如作品的谱和表演,在严格的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揭示音乐作品的物质操作和结构语境,而不涉及作品的内容和意义。文体分析从作品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出发,以思辨的方式反映作品的人文价值和创作意义。
基于以上讨论,虽然对音乐的分析和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总结,但是如何有规律地理解和分析一部音乐作品只是对各种概念的分析,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分析过程。与此同时,音乐作品最重要的目的——与欣赏者共鸣,最重要的存在意义——是启发欣赏者。应该用哪种解释形式来实现这两点,这应该是研究者继续努力的方向。

其次,理解音乐作品的方式
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东西,智者看到不同的东西”。由于个性、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的不同,人们对同一首音乐有不同的体验。肖邦的夜曲早已广为传唱。肖邦也因此被视为“钢琴诗人”,真正诗意地存在于钢琴音乐中的是肖邦。然而,这首“c小调夜曲”(Op.48,No.1)在肖邦的传记和有关肖邦音乐创作的书籍中经常被简短地提及,没有多少评论。也许夜曲的体裁过于简单易懂,无法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和关注,或者除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本体之外,没有什么可谈的。即使在苏联音乐家索洛夫斯基的《肖邦的创作》一书中,这首曲子也只限于一般性的描述,如“音乐形象鲜明突出,对比强烈,音乐的发展充满力量...伴奏严肃而均匀,八度带来严肃而庄严的色彩”。相比之下,余润阳先生的《肖邦的悲伤》则讨论了更为正式和全面的叙述,其中既包括对谱的技术性语言分析,也包括对音乐文化内涵的描述。当然,理解音乐的方式已经开始丰富,理解的行为也已经从最初局限于音乐本体论的研究中分离出来,聚焦于音乐本体论之外的其他相关因素,但这种音乐理解和音乐想象仍然存在。
查看当前音乐理解和浏览专业和非专业作品和研究的方式,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它不过是对作品内容的纯文本解释或音乐的结构分解或物质群体的叙事,即通常指定的“音乐分析理论”和“音乐结构理论”。
(1)“音乐分析理论”
选择了肖邦的《c小调夜曲》(作品48,第1号)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夜曲作为肖邦独特的音乐体裁,短小精悍,但没有任何漏洞空。这首歌不同于其他音乐,其独特的怀孕悲剧戏剧性特征也是“音乐分析理论”的焦点。另一方面,第一部夜曲是由一个三阶段结构组成的,具有强烈的对比。三阶段结构与民谣的音乐风格非常相似。对作品的写作风格和材料操作的分析和讨论是《音乐结构理论》的重点。阅读以下文字:
肖邦,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作为“钢琴诗人”享有盛誉。这首“c小调夜曲”(Op.48,No.1)完成于1841年,是肖邦夜曲创作中最重要、最杰出的作品。肖邦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被当时的巴黎艺术贵族所接受和注意,他的物质生活是丰富的。就情感生活而言,与乔治·桑德的关系也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夜曲通常是指一首抒情的器乐短剧,具有安静和沉思的气质。这一流派首先由爱尔兰作曲家费尔德决定。在肖邦的改革和发展下,它逐渐脱离贵族沙龙的兴趣,发展成为一种形象更丰富、意义更深远的钢琴音乐流派。这首“c小调夜曲”(Op.48,No.1)的长度不如民谣大,但它已经满足了民谣的要求。这首歌有三个阶段的结构。第一部分是一首叙述强烈的旋律,优美但略带伤感。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有很大不同,和弦进行庄严有力。太棒了。第三部分不再是第一部分中含蓄而克制的悲伤之美,而是越来越多的不安和激动,这些不安和激动最终变得无法控制和极度悲伤和愤怒。最后,悲痛欲绝的音乐逐渐平静下来,音乐以悲伤的询问结束。
类似上述的描述性作品并不少见,这种解释似乎被许多演出单位或节目列表或前部的作品所使用。应该指出的是,虽然这样对音乐表面作品的描述并没有深入到太多的专业层面,但与中国一些作品的诠释现象相比,已经相当专业了。这不仅包括对作曲家生活的描述,还包括对作品音乐结构和表达内容的基本概述。除了这些描述的专业性,至少没有错误的信息。

(2)《曲式结构理论》.....................................................................17-19[/比尔/]三,音乐理解和音乐诠释.....................................................................19-26
(一)关于“理解”.....................................................................19
(2)音乐理解.....................................................................19-21
(3)音乐诠释.....................................................................21-26
注.....................................................................26-28
第二章音乐作品的人文解读.....................................................................28-40
一,音乐作为一种人文现象.....................................................................28-30
二,....................................................................30-39
(1)历史音乐作品学会....................................................................31-36
(2)音乐作品的概念和概念层次....................................................................36-38
(3)音乐作品的价值水平和意义....................................................................38-39
说明....................................................................39-40

结论
不同的听众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因为听众有不同的品质和心情,自然对同一首音乐作品有不同的诠释。音乐作品涉及方方面面。它不是单一和单一的意思,所以构成这种理解的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基本的理解活动是对音乐文本的把握,是指对音乐作品的内在特征、结构规律、人物表达和演奏方法的熟悉和阐释,可以理解为理性思维。虽然这一基本活动是理性思考,但增加作品同步性的想象力已经上升到另一个层次,即音乐的精神启蒙。就音乐的特殊性而言,在一首音乐中体现某种精神和思想是正常的。如果这种精神和思想上升到某种哲学概念,这不是音乐这种情感艺术所擅长的。要欣赏一部音乐作品,如果一个人不释放自己情感的一面,这部作品会更加经典和杰出。对有关各方来说,这就像空空一样软弱和笼统。只有将人生经历、各种感受和体验与音乐作品紧密结合起来,如此创作的内涵丰富的音乐才能成为音乐作品的真正价值,这也是本文的主要任务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