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108500字论文范文中国德语教育史研究

108500字论文范文中国德语教育史研究

论文类型:论文范文
论文字数:108500字
论点:德语,德文,教育
论文概述:

本文为教育理论论文,主要论述本论文属于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范畴的实证研究,笔者考察了1861年至1976年期间的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针对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开展溯源、理顺和厘清工作。

论文正文:

博士论文
介绍
1.1研究动机
改革开放后,我国德语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德国高等学校专业发展蓬勃,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成绩显著。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学院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国分会的统计,目前有80多所公立本科院校开设德语专业,还有20多所私立和独立学院。办学规模是改革开放前的近十倍。在中等教育阶段,近年来,随着德国外交部委托歌德学院、德国海外教育部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等机构在中国开展德语推广项目“学校:塑造未来伙伴”(Schools: Shaping Future Partners),我国100多所中学已经开始教授德语作为第一或第二外语,中学德语教育正在逐步形成。社会培训机构的德语教学正在全面展开。歌德学院、歌德语言中心、新东方学校、北京莱茵春天德国学校等知名培训机构的德语教学规模相当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然而,在德国教育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高校德语专业学科定位模糊、德语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人才培养从“德语技能的培养和文学语言学领域学术内容的教学”转变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一定复合专业知识、能力强、素质好、能熟练运用德语从事一般翻译、教学、科研和外交事务的德国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变化导致语言学和文学课程被排斥,取而代之的是跨文化交际课程、多学科课程或其他特色课程。
……
1.2研究主题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861年至1976年的中德语言教育史。“中国德语教育”是指在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面向非德语母语人士的德语教育。教育范围不受教育主体的国籍和身份等因素的限制,但不包括德国学校为在华德国学生提供的母语课程德语。本文之所以使用“德语教育”而不是“德语教育”的概念,主要是出于两个考虑:1 .晚清时期,学校规章和课程一般使用“德语”和“德语”两个术语。在民国时期,高等院校中与德语专业教育相关的部门一般称为“外语系”、“外语系”或“外语系”。直接开展德语专业教育的团体被称为“德语门”、“德语组”或“德语系”,隶属于“外语系”;2.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区分“语言”和“文本”的方法,一种是“语言就是语言,文本就是文学”;另一种区分方法是“口语和书面语”。前者起源于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后开始的新教育,当时“汉语”科目是从西方引进的,是指语言和文学的统称。后者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中国人”概念的新定义。“什么是中国人?你通常所说的叫做口语,你写在纸上的叫做书面语。语言是口头语言。
……
晚清时期的德语教育(1861-1911)
2.1德国教育在中国的起源
2.1.1外语教育的起源
中国的外语教育史普遍认为,中国的外语教育起源于元代教授波斯语的“归国留学生”。“留学生”成立于1289年,是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明朝时期,建于1407年的“四义馆”是中国明朝为培训翻译而设立的一个专门机构。它由八个展馆组成:蒙古馆、女真馆、百色馆、西天馆、惠惠馆、白银馆、高昌馆和缅甸馆,接下来是暹罗馆的八个展馆和两个展馆。在其成立之初,它主要从事语言翻译。直到1426年,政府官员和平民的子女才被招募来教授外语,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清康熙时期,中俄政治经济贸易交流日益增多,与俄罗斯的交流与交流主要依靠俄语翻译。为了防止我们的利益受到损害,康熙皇帝指示建立一所俄罗斯学校,培养中国人民自己值得信赖的俄罗斯翻译家。在此背景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俄罗斯学校——俄罗斯语言博物馆(Russian Language Museum)于1708年正式成立,从而开创了我国俄罗斯教育史的先例。
……
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利用他们强大的船只和枪支向中国敞开大门。他们不仅掠夺政治和经济利益,还掠夺教育主权,使我国失去了教育自主权。外国势力纷纷在中国开展教育活动。中外势力和西方列强形成了一定的权力博弈。在两次鸦片战争中都惨败的晚清政府意识到,只有“向外国学习并运用他们的技能来控制它们”,才能拯救中国。清政府在各种对外谈判中基本上依靠外国翻译家,这使得中国的权益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清政府迫切需要一大批精通外语的外交和翻译人才,以加强与外界的对话和沟通,更好地抵御外国势力的入侵,避免签署尽可能羞辱和羞辱国家的不平等条约。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洋务改革小组提议积极创办新学校,设立政府经营的翻译机构,开展各种外语教育和工业教育活动,培养中国自己的军事、外交、翻译和技术人才。他们突破了传统的封建教育制度,提倡向西方国家学习外语和各种科学技术知识。随着公办外语学校的建立,中国近代史上的现代教育开始萌芽。外语教育正式诞生,并很快达到一定的规模。
……
3民国时期的德语教育(1912-1949)................62
3.1教育政策............................63
3.2主体的实施............................66
3.3教科书的编写和出版..............................98
4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德语教育(1949-1976)……124
4.1教育政策...................126
4.2主体的实施...................135
4.3教科书的编写和出版............................147
5三个历史阶段:德语教育的比较研究
5.1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晚清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闭关锁国的晚清政府在德语教育政策上并没有绝对的自主权,实际上在德语教学中始终服从外国人的安排。洋务运动初期,随着中国社会“西学东渐”的趋势,洋务改革者主张在教育上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向德国学习,建立各种方言学校、武备学校和工业学校,开展德语教学,培养外事翻译、军事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旧式学校有自己的规定和课程安排,类似的学校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这导致了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教育系统的更大差异以及不同水平的办学标准和结果。尽管有这么多方言学校、军备学校和工业学校提供德语课程,但教育部尚未颁布真正的德国教育政策。直到抗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部门才意识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借鉴西方国家教育制度进行的教育改革是成功的。因此,它开始倡导效仿邻国日本,废除科举制度,颁布一系列校规。
……
结论
本文是对中国德语教育史的实证研究。作者考察了1861年至1976年中国德语教育的历史,力图追溯、理顺和澄清中国德语教育的历史。作者采用文献梳理的方法,收集、整理、考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历史与理论相结合,以历史为中心,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笔者从教育政策、实施主体、教材编写和出版三个维度概述了清末至“文革”末期德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在发掘史料的过程中,作者不仅带着各种官方史料进入了作者的视野,而且在私人领域也有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更关注历史上与德语教育相关的活生生的“人”,如教师和学生,他们是德语教育的两大主体。它仔细分析各种回忆录、游记、日记、家书、散文、散文等。并尽量不随意涂抹或添加油,从而客观真实地再现我国德语教育的历史面貌。
……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