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 > 猪场猪病重点疾病的防控方法探究,养猪场有哪些防治猪疾病的措施?

猪场猪病重点疾病的防控方法探究,养猪场有哪些防治猪疾病的措施?

猪场猪病重点疾病的防控方法探究

养猪场有哪些防治猪疾病的措施?疫苗接种是主要的免疫措施。首先,总体思路是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第二,具体方法是对人口进行普查,以便清楚掌握手头动物的数量,然后按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并定期监测各种关键动物流行病的抗体水平,以便监测和促进免疫接种,定期消毒和切断传播途径,杀死死亡动物。

猪场猪病重点疾病的防控方法探究

养猪场猪病防治

生物安全(最重要的)生物安全是养猪场的生死线,是防止外来传染病进入养猪场的最有效、最简单、最直观的措施。如果生物安保工作做得不好,可能会导致各种恶性传染病传入养猪场,造成重大损失。 另一头猪对一头猪的健康影响最大。 传染病的预防是育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然而,许多小规模育种现在正走在疾病发病治疗的道路上。预计它不会在早期杀死所有各种疾病的细菌和病毒,因此它们不会引起牲畜疾病。首先要注意的是在空房子里彻底熏蒸和消毒。第二点是平时使用连续灭菌和灭菌。高质量的生活空间可以提高猪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通风、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等环境因素严重影响猪疾病的发生。 为保证猪群的健康,净化猪场环境是最基本的技术措施之一。 (1)养猪场周围的环境应远离牲畜屠宰、农贸市场、垃圾站等。因为这些农场,

养猪场有哪些防治猪疾病的措施?

养猪场有哪些防治猪疾病的措施?疫苗接种是主要的免疫措施。首先,总体思路是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第二,具体方法是对人口进行普查,以便清楚掌握手头动物的数量,然后按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并定期监测各种关键动物流行病的抗体水平,以便监测和促进免疫接种,定期消毒和切断传播途径,杀死死亡动物。

猪场猪病重点疾病的防控方法探究

养猪场猪病防治

猪场猪病重点疾病的防控方法探究范文

关于猪病的第四份文件

主题:[养猪场猪病重点疾病防控方法研究/s2/]

夏季和秋季高温、高湿和饲料易霉变是猪病的重要季节。蓝耳病、猪丹毒、猪流感、伪狂犬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大型养猪场的常见病。应采取重点防控措施。

猪病

1蓝耳病仍然威胁着养猪业的“头号敌人”

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也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目前是威胁猪生产的“头号敌人”。中国的PRRSV菌株多种多样。由于疫苗的滥用,许多菌株共存。其中,NADC30样菌株是近年来最流行的菌株。临床上,其特征是生殖障碍,例如在受感染的养猪场母猪流产。生产管理不当将给养猪场带来巨大损失。

猪感染后经常会突然发病。这种疾病的最初发作是发烧,体温上升到40℃-41℃左右。精神抑郁,食欲不振;结膜炎、眼睑水肿;呼吸困难、咳嗽和哮喘,鼻孔经常有泡沫分泌物或浓稠的鼻涕;典型的蓝耳猪有红色的皮肤、紫色的耳朵、紫红色的斑点或腹部和四肢皮肤的丘疹样变化。一些生病的猪后腿虚弱,不能站立或摇摆,甚至共济失调。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

防控:一是重视和加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坚持自养、自负盈亏、控制引进,建设PRRS负种猪场和种猪站,建设稳定的种猪场。加强对运输车辆和人员、饲料和物品的全面、彻底、有效消毒,切断传输渠道;全进全出,至少在产房和护理的两个阶段,必须实行全进全出。

第二,应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并合理选择免疫预防和控制措施。蓝耳疫苗的应用原则是:猪场只使用一种疫苗,在发病稳定后停止免疫,在发病前3周进行免疫。怀孕母猪在分娩前1.5个月接受免疫接种。第一次免疫后3周,对带有母体抗体的仔猪进行两次免疫。

使用蓝耳疫苗有几个特点:当疫苗接近或在疾病开始时无效;当用于病毒血症时,疾病会变得更严重。在疾病的中后期,疫苗中和抗体对疫苗的注射几乎没有影响。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的监测。当抗体水平高时,不应使用疫苗,否则母体抗体和抗原都会受到伤害,蓝耳病毒会引起疾病。当猪蓝耳病在养猪场不稳定时,不应使用疫苗,母猪分娩前两周也不应使用疫苗。

第三,应使用敏感药物来控制继发感染。目前广泛使用的Telamycin对常见细菌呼吸道病原体高度敏感,具有广谱、高效、持久的特点。建议尝试一下。

2小心猪丹毒,杀死“归来的马枪”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与前几年相比,虽然2016年会有所缓解,但2017年会有再次杀人的趋势,所以今年不应该粗心大意。猪丹毒是猪体内常见的细菌。在猪舍潮湿肮脏、垫草、喂湿混合物、对猪施压、消毒不彻底等条件下,可通过消化道、受损皮肤和蚊虫叮咬传播。夏天,气温很高,发病率更高。

急性猪经常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2℃以上。常用解热解毒剂和解热镇痛药均有效。然而,它们复发很快,走路僵硬,形状像踩高跷。大猪和老猪的粪便干得像珠子一样,小猪腹泻。典型病例的皮肤显示红斑高于皮肤,大小不同。主要见于耳后、颈下、背部、胸部和腹部下部以及四肢内侧。随着疾病的发展,红斑变成紫色和淤血。怀孕的猪可能会流产,重病的猪可能会死亡。

亚急性,俗称“皮疹块型”,其特征是不规则的皮疹块,如正方形、菱形或圆形,在许多地方高于皮肤。患病猪的体温为41℃或更高,但皮疹1~2天后体温将逐渐恢复正常。

急性或亚急性猪丹毒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或耐受后,常转变为慢性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清澈、结节状坏死和发黑,大面积坏死皮肤结痂形成“盔甲”,有时出现耳尖腐烂。关节肿胀,步态僵硬。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隔离治疗。选用青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或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等大剂量抗生素,中药清开灵颗粒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卡那霉素、新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差或基本无效。

3猪流感和伪狂犬病“密不可分”,

猪流感是一种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传染病。各种日龄猪,尤其是小猪,都是易感的。临床表现包括快速发作(可在短时间内影响整个组)、发热、上呼吸道粘膜卡他性炎症(如结膜炎、眼鼻分泌物、咳嗽等)。病猪四肢疼痛,不愿意走路,不能集体睡觉,一般没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厌食症。如果不及时治疗,支气管肺炎、胸膜炎等。可能很复杂,导致死亡率上升。尸检病理改变轻微,主要发生在呼吸器官,主要表现为卡他性炎症。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疾病。大多数病猪是大中型猪。他们的体温升至41℃,食欲不振,皮肤发红,有明显的神经症状,站立不稳,有时还会打转。有些病猪会呕吐、流鼻涕、一只眼睛眼睑肿胀、后期有节奏的张口呼吸,最后死亡。死前,他们的四肢会在摔倒后游泳或痉挛。主要病理变化是脑膜充血、出血、颅腔出血和水肿,以及脑脊液增多。扁桃体化脓性坏死伴伪膜覆盖;肾出血;肺水肿;肝脏表面有麻粒大小的白色坏死灶。

此外,伪狂犬病作为一种主要疾病,极易引起猪的生殖障碍、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的免疫抑制疾病和呼吸综合征。临床上,猪伪狂犬病可导致妊娠中晚期母猪流产、死产、后备母猪和空妊娠母猪反复不孕或无发情、公猪繁殖中附睾炎、睾丸炎、急性黄痢和7日内哺乳仔猪失败死亡,严重影响猪群健康和猪场效益。

防治:猪患猪流感可肌肉注射30%安乃近3-10毫升(大猪5-10毫升,仔猪3-5毫升),2%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5-10毫升(或青霉素50-80000单位/公斤体重)。

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关键在于免疫接种。对于患伪狂犬病的养猪场,可以使用伪狂犬病疫苗。猪一般一年豁免四次,预防效果是真实的。同时,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坚决杜绝阳性猪和病猪。

4流行性乙型脑炎“非常头痛”[/s2/]

每年7月至8月蚊子猖獗时,猪身上都会出现日本脑炎病例,养猪场也感到“非常头痛”。大多数病猪突然高烧到40℃以上,并在那里呆几天或更长时间。病猪患有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或废弃不用。粪便是干燥的球形,空臼齿或转身,向前冲,向后撞。猪睾丸肿胀,睾丸炎,母猪繁殖障碍,流产,早产,死产。在某些情况下,后腿肿胀而跛行。尸检,脑膜充血,脑积液。

防治:该病属于二类传染病。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要求,疫病发生后,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并采取隔离、销毁、扑灭、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进行防治。

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用于在流行病发生前进行2次免疫接种(间隔2-3周),每次肌肉注射1-2次。后备猪在繁殖前30天和15天免疫一次,每次1-2份,预防效果好。
范文一:猪病论文(6篇论文独家整理)
范文二:大型猪场猪病流行趋势及对策分析
范文三:大型猪场猪病防治对策探讨
范文四:猪场主要猪病防治方法探索/br/]范文五:黄芪多糖免疫调节机制简介及其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