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硕士毕业论文提高重庆社区科普教育活动有效性的社会学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提高重庆社区科普教育活动有效性的社会学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
论点:科普,社区,重庆市
论文概述:

引 言 世界在变平,社区在融合,社区科普教育也在步入全球化!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成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十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科技竞争

论文正文:

引用[的话/br/]世界正在变平,社区正在融合,社区科学教育正在步入全球化!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结果。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未来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科技竞争力。国家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基础。
社区科普教育是一项旨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科普活动。其根本任务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向社会普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从科学实践中升华出来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它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环节。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实施,健全的科研体系的建立,它构成了培养科技竞争力的基本工作内容。在当今知识经济为主流的情况下,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区科学教育。
目前,我国社区科普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科普现象的描述上,理论上不够精炼,系统建设缺乏系统性。社区科普理论研究作为在全社会有效开展科普教育实践的起点,必须根据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并与国际接轨。
基于十余种考虑,本文分四个部分探讨如何有效开展社区科普教育活动。第一部分阐述了社区科普教育的理论基础,通过与科学传播和公众对科学理解的比较,实现了社区科普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结合。第二部分比较国内外社区科普现状,发现问题,借鉴经验。第二部分,根据重庆市的特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尝试构建理论模型。第四部分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提出重庆市有效开展社区科普教育活动的具体途径和建议。
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社区科普教育的四对矛和蜂巢理论模型。通过分工到位,协调有序的外包互动,转移工作重点,从点社区科普向面对面过渡,实现全球社区科普教育一体化。
“世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变平,并正在改变各种规则、角色和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和更加科学的社会的发展,人类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全球化和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要素。科学普及也成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接触的一种知识传播现象,对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曾经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的价值,还取决于它是否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必要通过科普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和全国的综合国力。
根据2001年、2003年和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公民没有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无法用科学方法思考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甚至没有能力区分科学与伪科学。民族科学意识高度重视社区科学普及和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已成为一种民族追求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发展最根本的社会动力,也是民族复兴的基本要求。
重庆作为全国第四个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重庆社区规模迅速扩大,社区建设发展迅速。社区在社会发展中的经济、管理、福利和参与功能逐步得到改善。社区已经成为政府和居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对重庆市居民科学素养的调查,可以深入了解重庆市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分析公众科学素养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内在关系,探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理论模式和具体实践措施,更好地提高重庆市社区科普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全国社区科普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促进重庆科技发展,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
[1]托马斯·弗里德曼。何帆,肖莹莹,郝一凡,译。《世界是21世纪的平坦简史》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 39
[2]黄丹斌。社区学习型社会与社区科普环境因素的探索[[。《社会月刊》,2003.12: 26
[3][英语]]]伯纳德。科学的社会功能[。上海:商务印度馆,1985: 123
肖童。迈向学习型社会[。上海:上海二连保龄球馆,2004
中文摘要3-4
英文摘要4
1引言8-9
2社区科普教育的理论基础9-14
2.1社区科普的定义、对象和普及内容9-10
2.1.1什么是社区9-10
2.1.2社区科普的定义、对象、内容和主要形式10
2.2社区科普, 科学传播与公众理解10-12
2.3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社区科普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结合12
2.4科学素养及其评价指标体系12-14
3国内外社区科普教育比较分析14-21
3.1海外社区科普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14-15
3.2中国社区科普教育的发展背景与成就15-15 规范相关法规和政策15-16
3.2.2科普投入逐年增加,科普媒体发展迅速。科普组织网络的形成和系统化16
3.3国内外社区科普教育措施和效果的比较16-21
3.3.1政府对社区科普教育的重点和主要任务基本相同16-17
3.3.2社区和社区居民科普主题的参与程度不同17
3.3.3大众科学和国家科学素养的不同资金来源17-18
3.3.4社区大众科学教育的不同模式和使用大众科学设施的不同努力和效果18
3.3.5大众媒体、公共事业和私营企业在社区大众科学中的不同作用18-19
3.3.6设立大众科学奖的方式不同,侧重点不同。19 [/BR/] 3.3.7定期调查的内容不同。
4重庆21-24
4.1重庆21-22
4.1.1地形和城市情况特殊。四大支柱产业、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21-22
4.2在重庆有效开展社区科普教育活动的必要性22-24
4.2.1社区科普教育是有效开发重庆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22 [/BR/] 4.2.2社区科普教育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要求。普及科学知识和检验科研成果的重要手段22-23
4.2.3社区科普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3
4.2.4社区科普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社区参与的有效途径, 和谐社会之窗23-24
5重庆社区科普教育实现途径研究24-33
5.1研究背景与内容24
5.2研究方法与创新24-25
5.3抽样调查结果数据分析25-28
5.3.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25
5.3.2居民对基础科普知识的掌握25-27 5.4重庆市社区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8-33 [/BR/] 5.4.1社区科普软硬件设施不足。 需要建设科普场馆等科普基础设施。现有场馆的科学教育功能尚未充分发挥28-29 [/BR/] 5.4.2科普投入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资助。居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很单一,主要依靠电视和报纸29-30
5.4.3。宣传手段落后,居民参与度不高,对社区科普教育的满意度较低30
5.4.4。社区科普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活动数量和周期安排不合理30-31
5.4.5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主客观传播障碍。这影响了公众对科普的理解31-33
6有效提高重庆社区科普教育活动有效性的理论和实践途径33-45
6.1社区科普教育蜂窝理论模型的构建33-35
6.1.1国内外理论模型研究33-34
6.1.2蜂窝理论模型的构建以理论为基础解决四大矛盾34-35
6.2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规划和控制职能35
6.2.2进一步完善科普奖励和公众参与政府科技决策的有效机制35-36
6.2.3加强科普理论研究,繁荣科普创作,大力提高科普作品原创能力36
6.3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完善社区科普硬件建设36-38
6.3.1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社区多元化投资体系36-37
6.3.2整合现有资源,完善资源共享机制37
6.3.3推进科普场馆建设。充分发挥科普网站37-38
6.4的公益性,加强科普网络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的科普人员队伍38-40
6.4.1,重视网络建设,提高科普人员素质38-39
6.4.2,重视社区科普支持者队伍建设,形成骨干队伍39
6.4.3建立社区绩效评估机制,实施社区科普队伍建设推进社区科普工作现代化40-42
6.5.1树立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工作理念40
6.5.2以激发兴趣、灌输追求科技进步的热情为导向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品格40
6.5.3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的灵活多样的社区科普活动40-41
6.5.4坚持与“科教进社区”活动相结合,创建科普文明社区41-42
6.6树立名片意识。社区科普教育与社会发展应同步42-43
6.6.1以身作则,完善社区运行机制42
6.6.2社区科普教育活动应与提高全国公民素质的活动同步42-43
6.6.3鼓励社区外包形式。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43
6.7加强公共科技传播体系建设,建立更广泛的科技传播渠道43-45
6.7.1加大传统大众媒体科技传播力度43-44
6.7.2逐步实现宣传手段现代化。多媒体媒体44-45
7结论45-46
认可46-47
参考文献47-49
附录49-57
1:学校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研究的受试者49-50
2:重庆社区居民科普知识问卷50-53
3:重庆社区居民科普知识问卷53-57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李大光。科学素养研究[·[。《社会月刊》。2000.9.19
[6]江泽民。《论科学与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7]牛灵江等.科学技术普及导论,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19
[10]张李健,张莺燕。社区居民科普知识现状研究[。科普研究。2007.1: 25
[11]张丽华,赵霞。发达国家科普体系研究[[。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3
[13]马春春。社区科普工作的实践与成效[[。《社会月刊》,2002.5
[ 14]刘新村。[·[社区科普工作模式研究。天津科技。2003.4
[15]许福源林凤,卢汉向玉华。大力发展社区科普[[。《社会月刊》,2001.2
[16}吴连勤。西方国家的科普教育[[。陕西教育,2004.9
[ 17]黄晓伟。现代科普的内容和我们的科普工作[[。社会科学家。2001.9:33[/唐忠信。[城市社会融合与社区建设。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19]张李健,李佳佳。论社区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社会论坛,2005.6: 38
}邹}钱魏源。关于社会素质教育的fMl。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8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