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小学生写作认知过程分析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小学生写作认知过程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000字
论点:写作,过程,研究
论文概述: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出声思维实验、回顾性访谈对小学生写作认知过程模型进行了建构。然后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编制小学生写作认知过程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

论文正文:

1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认知心理学对写作教学的影响,人们开始从对完成写作的研究转向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写作过程研究是对写作行为的研究,旨在揭示写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模式和行为变化规律。它有利于人们直观的写作行为,增加他们对写作的理解,更好地开展写作活动。
目前,我国大多数作文教学仍然是写作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即在作文教学中教给学生具体的写作知识和技能,以便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它们,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研究表明,教师经常用阅读教学代替作文教学,用学习具体的作文实例代替实际的写作过程策略教学。当然,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但具体的写作技巧存在于写作过程中,只是写作过程系统的一部分。如果只有部分训练和学习,学生就不能顺利进行写作过程,这会降低学生的写作兴趣,影响写作教学质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理解和建构新知识”。只有这样,知识才能内化为能力。因此,如果学生对写作过程缺乏了解,写作技能的输入会事半功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有一种矛盾心理,觉得很难写。第一种是“无米煮饭”,也就是说,没有材料可写;第二个是“米饭不能煮”,也就是说,文字不能写或者怎么写(郭根福,2007)。这说明当前的写作教学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与我们预期的写作教学目标有很大差距。[写作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受人们认知过程的影响。198年的伊人和花。年提出的写作认知过程模型经过几十年的修正和完善,对国外写作教学改革起到了指导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比以往以“产品”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更为成功(张春耘四季伟,1998)。因此,学生必须学习写作各个阶段所涉及的写作技巧,并实现适当的整合,因为写作过程不是线性的,而是循环的和互动的。

2文学评论

2.1写作研究
写作是作家将其思想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说,作者从长期记忆或外部储存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资料,并根据自己表达的目的,进行预期思想和概念的组织活动。写作过程整合了作者的思想、知识、策略、情感和其他资源。不仅有具体的外部操作活动,如写初稿和修改文本,还有一系列抽象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理解和联想。这是内部语言的外化过程。因此,对写作复杂心理过程的分析已经成为写作研究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写作在西方被视为语言研究的一部分,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即使在第一个与写作有关的组织——大学作文和表达协会成立之后,也没有真正的作文研究(王小平,2008)。直到1963年,里程碑式的《写作研究》才真正标志着写作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开始(王小平,2008)。此后,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开始探索这一宝贵领域,开辟了科学研究方法,出现了多样化的研究局面,极大地推动了写作研究的发展。
传统写作教学重视写作成绩。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写作成品的研究是写作研究的重点,关注学生作文中的文章结构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难度,提高写作能力。倡导成品法的研究者重视学生作文的质量,要求学生写出真实的感受,在写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他们把好作品和坏作品呈现给学生比较,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学习范文等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Grabe & Kaplan,1996) a然而,研究者逐渐意识到,仅仅分析学生的写作成品是无法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进而无法提供解决困难的办法,因此他们无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20世纪60年代后期,写作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因为教师希望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过程,从而采取相应的写作策略,提高写作教学水平,但这种写作过程无法从写作成品中观察到(Zamel,1983)。然后,一些学者在此之前提出的关于写作过程知觉体验的知识也为此时写作过程的研究注入了动力和源泉。然而,真正使写作过程研究得以发展的是认知心理学,这一领域正在兴起。他们专注于信息的输入、处理和提取。

2.2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个体处理信息的过程。信息本身包含知识和线索的意义,存在于客观世界或各种现象中。人们通过感觉和知觉获取信息,并用自己的感官直接输入外部刺激信息。接下来是信息的编码,即用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代替输入信息,以便于信息的再处理,这表现在信息的存储、提取和使用上。信息存储是将信息保存在大脑中,然后根据线索从大脑中提取所需信息,并将其应用于新信息的认知处理。这是一个信息输入、编码、存储、提取和使用的连续过程。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过程”包括两层含义:“阶段”和“加工”。“认知过程”不仅指特定阶段的认知体验,也指每个阶段相应的认知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和发展(彭凌琳,张碧音,2004)。例如,在写作认知过程中的计划过程中,作者进行了思想生成、信息组织和目标设定等认知活动。在翻译过程中,作者会有写作、停顿和重读的认知活动。写作前计划是写作翻译的前提。基于写作前计划的写作翻译是写作前计划的实施和发展。因此,认知过程也可以称为“信息处理阶段”或“信息处理过程”。此外,每个认知阶段和每个阶段的信息处理活动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在认知过程中,信息被编码并转化为个体内部的概念或概念,即代表外部事物信息的命题或语义,这些信息储存在大脑中。这些命题或语义在认知心理学中被称为“表征”。因此,表示是指某物的符号,它代表某物并传达某物的信息。因此,人物塑造有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表征往往与认知结构或心理结构相同。它不仅指事物的象征,还指知识和知识的组织。个人拥有良好的知识组织结构,能够控制信息处理的方向,预测事件的顺序,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新输入的信息。

2.3写作认知模型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一些认知心理学家也开始研究写作过程,其中海斯和弗劳尔(1980)提出了影响最广泛的写作过程模型,此后,西方心理学对写作的研究围绕着他们的写作模型展开。

2.4发声思维的定义

2.4.1发声思维的定义
是一种研究方法,要求受试者在参与解决问题的实验时说出自己头脑中的所有想法(努南,1992)。它是一种直接考察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参与有声思维实验的参与者应该在口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描述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评价意见,然后研究者收集、记录和详细分析这些有声思维的口头报告,以获得参与者更真实、直观的问题解决思路和认知过程(许文胜、刘继红、张新芳、周吉,1998)。这种研究方法通常用于个体研究,认知心理学最初使用这种方法来收集关于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数据。
大声思考也叫“口头报告”或“口头协议”,是独白的一种口头报告。受试者在说话和做事时描述了自己的内隐思维过程,使内隐思维过程更加清晰,有助于研究者研究实验受试者的思维过程。
沃森(1920)是第一个使用大声思考方法的人。现在,大声思考的方法已经被确定为心理过程研究的主要方法(爱立信&西蒙,1993)。它已被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心理学研究,如写作(Khongpun,1992)、阅读(Pritchard,1990)、第二语言习得(Cavalcanti,1987)和翻译(Lorscher,1991)。

2.4.2出声思维法的有效性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人们从一开始就质疑其有效性和可靠性。语音思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因为心理过程是自动的,很难进行有意识的观察。一方面,许多研究者怀疑它的可靠性,认为写作中大声的报告会干扰受试者正常的写作过程并打断他们的思维(Faigley & Witte,1981),而这些行为本身会改变或扭曲真实的写作过程(Nunan,1992)。其他研究人员(库珀和霍尔兹曼,1983)指出口头报告是否能准确反映心理过程。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可能会在写作过程中丢失,受试者可能会选择性地报告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行为(尼斯贝特&威尔逊,1977)。因此,沉默思维的写作过程可能与沉默思维的写作过程不一致。

3研究与设计................................27-31
3.1问题建议..............................27
3.2研究目的..............................27
3.3研究假设............................27-28
3.4研究方法..............................28-29
3.4.1定性研究................................28
3.4.2定量研究................................28-29
3.5研究思路.........................................29-31
4小学生写作认知研究...................31-48
4.1研究目的............................31
br/] 4.2研究方法..............................31-32
4.3研究程序................................32-34
4.3.1研究对象……...................32
br/] 4.3.2实验材料...................32
4.3.3实验环境.............................32-33
4.3.4培训..............................33
4.3.5形式实验..............................33-34
4.3.6数据收集..............................34
4.4数据分析..............................34-36
4.4.1记录文本..............................34-35
4.4.2阅读原文.............................35
4.4.3并制定守则..............................35-36
4.4.4转录文本.........................................36
4.5小学生写作认知的建构..............................36-45
4.5.1明确指出……37-38[/溴/] 4.5.2产生硅……38-42[/溴/] 4.5.3表示硅...........................................42-43 [/ Br/] 4.5.4审查..............................43-44
4.5.5修订版............................44-45
4.6可靠性测试……45-46 [/ Br/] 4.7有效性分析..............................46-47
4.8讨论........................................................47
4.9结论............................47-48
5研究二小学生的写作认知已见................................48-57
..................................................................................

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有声思维实验和回顾性访谈构建了小学生写作的认知过程模型。然后,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编制并调查了小学生写作认知过程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用于验证小学生写作的认知过程模型。主要结论如下:
(1)质的研究发现,小学生写作的认知过程模型体系包括五个维度:确定主题、产生思想、表达思想、重读和修改。明确的主题如下:阅读技巧和要求;内容说明。思想的产生表现为:对所学知识的思考、选择事件、回忆已发生的事件、反复提取、直接陈述、联想、叙事安排、自我质疑和暂停。思想的表达方式如下:口头和书面一致,写作过程中减少词语和表达,写作过程中替换词语和表达,写作过程中增加词语和表达。重读性能如下:重复阅读全文,重复阅读前一篇。修订显示:替换新单词,纠正发音错误的单词,添加单词,删除单词,重写标点符号。
(2)基于定性研究构建的写作过程模型,结合半结构式访谈,编制了《小学生写作认知过程问卷》。在对问卷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小学生写作认知过程问卷的结构。问卷由28个项目组成,包括确定主题、产生想法、表达想法、重读和修订学生维度。这与定性研究结果相一致,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小学生写作认知过程模型的多维结构。问卷的信度分析和效度检验发现,各项指标均良好。问卷可以作为调查小学生写作认知过程的工具。
(3)正式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均较为理想,数据与理论概念吻合较好。验证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的五个维度,进一步验证了小学生写作认知过程模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