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日本学生汉语社会称谓语应用偏差分析

4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日本学生汉语社会称谓语应用偏差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0000字
论点:称呼,汉语,异同
论文概述:

本文在前人丰富的汉语社会称呼语的本体研,以汉日社会称呼语的异同为参考,通过对日本学生进行汉语社会称呼语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探究了引起偏误的原因,提出在对日汉语称呼语教

论文正文:

1.介绍

1.1问题问
有一次,一个日本学生向我抱怨说,一个三岁的中国孩子叫他叔叔。他又惊又怒,对我说,“我还不到30岁,还是个学生。他叫我叔叔。我看起来这么老吗?”另一次,一个叫田中的日本人问我,“我叫田中。为什么有人叫我Oda?我不是小田,我是田中。”听了他的话后,我解释说田中和小田在日语中是两个不同的姓。一些中国人可能不熟悉日本人的姓名结构,错误地认为他的姓是田中,所以叫他小田(Oda)引起了误解。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类似的地址术语的例子,这里没有列出。有这么多的交流错误,我发现社交称呼语的语用错误绝对不是学生个人的问题。他们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社交称呼语的探索,在理论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揭示语用失误的根源。最后,通过对日本学生汉语社交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表的描述性分析,提出了今后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2本文的研究意义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说话者必须经常提及或问候某人,这需要使用称呼语。称呼语是人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慷慨恰当的称呼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双方对话的顺利进行,还能体现说话者的自我克制。相反,不恰当的称呼可能会破坏谈话的气氛,甚至引起误解和不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日本学生和员工在学习汉语。作为交际的先驱,称呼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在交流中都非常遵循礼貌原则。他们通过谈话中的称呼来表达对听者的尊重和喜爱。然而,由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日语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母语文化的干扰,在称呼语的使用上容易出现错误,从而使对话无法顺利进行,甚至相互误解。本文试图通过讨论中日社交称呼语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和揭示异同的原因,并提出在日语汉语称呼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找出中日社交称呼语的异同。

1.3本文的相关研究进展

1.3.1中国社交称呼语研究进展
本文旨在探讨日本学生使用中国社交称呼语的错误分析。因此,首先,有必要澄清什么是中国社会称谓,它们包括什么范围。

1.3.1.1地址表和地址表
地址表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正常沟通的重要工具。古往今来,关于称呼语的研究很多。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角度出发,包括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早期的研究集中于定义称呼语和称呼语的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地址”一词的定义是:“地址、称呼某人的身份、姓名等”用来当面问候人们的名字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同志和兄弟。“称谓”一词的解释是,词典中的“称谓”有两种含义:动词和名词,而“称谓”只有一种含义:名词,因为亲属或其他方面的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张莉在他的文章《称呼语与对外汉语教学》中清晰而详细地总结了称呼语和称呼语之间的关系。“人们对称呼语和称呼语之间的关系通常有四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地址形式等同于地址形式。第二种观点认为称谓包括称谓。第三个观点是称谓和称谓完全不同。第四个观点是称谓和称谓部分重叠,部分分离。”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是一个否定和否定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作者认为称谓和称谓是一种交叉关系,即第四种观点,部分重合和部分分离的关系。

2。中日社会称呼语的比较

笔者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中日社交称呼语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中日姓名称呼语的异同、准亲属称呼语的异同、职称称呼语的异同、中日常见社交称呼语的比较、零称呼语的异同。

2.1姓名地址形式的异同中文姓名地址形式的用法在第一章已经讨论过,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名字、姓或名;第二种是附加方法,用姓或名+后缀;第三是重叠法。让我们从表达的角度来看日语称呼的用法。
汉语中常见的社交称呼形式多种多样,非常发达。有“先生、小姐、女士、同志、老师、老师”等等。相比之下,日语中常见的社交称呼形式单一而简单。这是因为在日语中,一般可以使用姓名地址和头衔地址,并且不需要大量的公共社交地址。“先生”一词常用,但只有四个意思,即“医生”(例8);“教师(示例9)”;“律师(示例10)”;“政治家(例11)”。这四个意思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学者的尊称。
该问卷最初旨在了解日本学生对中国社交称呼语的习得情况。社交称呼语是中高级汉语的学习内容,因此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学习中高级汉语的日本人。共调查了41名受试者,包括武汉的23名日本学生、武汉的9名非在校中国学生和日本的9名中国学生。有25名男性和16名女性。只有3名20岁以下的人、18名20至25岁的人、12名26至30岁的人和8名31至40岁的人。本科生0人,本科生31人,硕士3人,博士7人。有5个中文专业,15个历史和政治专业和21个其他专业。汉语学习时间超过三个月,一年以下的有5人,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有15人,两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有11人,三年以上的有10人。目前,有3人学习中级汉语,23人学习中级汉语,15人学习高级汉语。为了学习汉语,有3个人想当汉语老师,10个人是为了学术研究,22个人是为了工作,6个人是为了更好地与中国人交流或者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个家庭只有两个人会说中文,其余39个人都不会说中文。

2。中日社交称呼语的比较.................................................18-21
2.1姓名地址表的异同.................................................18
2.2预期亲属地址表的异同.................................................18-19
2.3职称地址表的异同.................................................19-20
2.4常见社会称谓的异同.................................................20
2.5零地址表的异同.................................................20-21
3,中国社会称呼语使用调查.................................................21-31
3.1问卷设计目的.................................................21
3.2问卷调查.................................................21
3.3答复者分析.................................................21-22
3.4问卷统计和分析.................................................22-31
3.4.1错误分析.................................................22-27
3.4.2错误类型.................................................27-28 [/BR/] 3.4.3错误原因.................................................28-31
4。教日本学生汉语社交称呼语.................................................31-36
4.1教学原则.................................................31
4.2教学内容.................................................31-32
4.3汉语社交称呼语教学顺序.................................................32-36

结论

首先,在前人丰富的汉语社会称呼语本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综述和数据收集的方法,对汉语姓名称呼语、准亲属称谓语、职称称呼语、常见社会称呼语和零称呼语的定义、范围和使用规则进行了重新总结。
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日语中汉语社交称呼语的使用情况。根据中日社交称呼语的对比理论,得出中日社交称呼语使用中的错误类型主要是语义理解错误和语用错误。
其次,从母语干扰、文化差异、知识盲点、教师因素和教材因素五个方面探讨了错误产生的原因。
最后,从日语学生汉语称呼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学过程应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及时。活学活用,实用性强;加强场景,趣味性强;适合您的需求,针对性强。教材的编排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议社会称谓语教材应从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编写。
在初级阶段,教学按普通问候语、初级社交地址表、姓名地址表、亲属地址表、头衔地址表和零地址表的顺序进行。中间阶段侧重于语用正确性并介绍寻址策略。在高级阶段,应注重称呼语的系统教学,使学生对社会称呼语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
此外,由于作者的浅薄经验和糟糕的写作,本文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错误分析部分的例子太少,调查人员太少,国内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称呼语没有系统的调查和分析。这些都是我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领域。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我能为日语汉语社会称谓语编写自己的教材,并在将来进行实战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