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道德的真实性——个人与群体之间:伦理意义及实现途径分析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道德的真实性——个人与群体之间:伦理意义及实现途径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5000字
论点:自爱,道德,意识
论文概述:

本文从还从自爱原则的基础性地位出发,对存在于理性与情感、个人与社会、事实与价值、功利与义务和德性与幸福之间的矛盾做出了详细论述,并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1.1

这一主题的来源和指导思想在于对真善的思考,它一直被视为具有一定等级的系统整体。善分为两种类型,伦理善和道德善必须以真理为基础。本科毕业论文涉及到自爱原则,这是规范伦理学的基础。硕士毕业论文打算在巩固原论文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道德的含义是什么,道德生活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样的道德现象可以称为道德,道德真实性的标准在哪里,解决道德的“真”会给伦理学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元伦理学语言分析的真值是否准确,以及如何纠正元伦理学分析的准确性;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虚伪的行为需要澄清。
本文的指导思想。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选择、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用批判的态度来分析传统观点,首先打破它们,然后建立它们。系统论被用来指导写作,始终如一的信仰意识、真实性和自爱的原则被作为支持全文的中心观点。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是现有伦理学的三个分支,被纳入写作范畴。其目的是强调伦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归纳与演绎并举,以实证事实和演绎模式为基础,对论文进行编排。本文的主旨是用解释学的方法揭示真理,而不是构建一个生命模型,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真理。

1.2以往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和问题,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趋势和他们自己的观点

现象学对人类意识结构——意向性的研究展示了意向性的基础,但没有解释意向性结构的运动模式。这里我想挖掘并证明,每个人都把没有内容的信仰意识作为意向结构——形式具有优先性,而内容具有获得性,这与康德的论证模式相似,但这里的优先性指的是不可知的来源、对自己的客观性和置于群体中的主观性。对道德诚信的研究——道德诚信仅限于人类的虚伪,注重建立一种内外一致的道德品质,以确保诚信的美德不会被摧毁。上述研究只看到道德的善必须以真理为基础,而没有从本体论的角度考察道德诚信的基础。它只告诉人们如何从规范的角度去做,而忽略了如何实现如何做的前提的可能性。我试图在信仰意识-真实性-自爱原则的基础上阐明道德真实性。
当前反基础理论的研究趋势更不利于伦理学这一行为科学的深入讨论。道德政治化了,道德社会化了,道德变成了舆论,道德被扭曲的力量所控制,很难显示出它的本来面目。真正的道德面孔可能让人不舒服,但至少要由每个人来选择如何面对它。
以前有许多关于自爱的研究,但没有人把它视为规范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在我的论文中,我将从意识信仰的本质来论证自爱原则的基本立场。……
..............................

第二章基于“相信意识”的意义重构

2.1“相信意识”是一种普遍的意向结构

意向性是心理现象的一个真实而基本的方面或特征。因为许多精神状态或事件都有相关特征,如“思考”、“周围”、“关于”、“指向”等。,意向性体现了这种状态和其他外部事件之间的关系。意向性是指一种意识结构,它总是与某物相关联。这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没有实际内容,可以填写所有内容。“意向性是在严格意义上解释意识特征的东西,同时称之为意识的整个体验流和意识的统一是合理的。”但是结构本身并不是没有自然的。在我看来,它总是可以表达为“对某某人的信仰”,这就是我所说的信仰意识。它具有普遍性和内在客观性。这种观点将被指责回到胡塞尔批判的心理立场。
“关于指向某某人的信仰”在具体的表述中总是表现为第一人称“我”的信仰意识。因为每个“我”都有不同的信仰范围和信仰程度,所以世界的感知意义是多层次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舍勒的价值领域层次理论都从不同侧面支持了原始形式的信仰意识层次。如果逻辑规律只是心理活动的规律,它是一种由经验总结的心理规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验,那么逻辑规律的真理因人而异。事实上,这个因人而异的真理是我提倡的。它具有最大的客观有效性,因为它相信意识是最普遍的存在。相信意识的具体内容只能取决于人,而每个相信自己的人都是真正理性的理解。无论是“唯我论”还是相对主义,我们都应该承认,这个世界确实展现了我们对它的信仰。我们越相信,意义就越丰富。人本质上是信仰的存在,其意义在于相信意识。认为意识不能归因于那种主观唯心主义,它作为内部和客观上最常见的意向结构存在于每个人的意识中。自然法和逻辑法都是“对某某人的信仰”。在这一点上,自然规律通过心理活动和逻辑规律得出的普遍真理,作为概念之间不可避免的联系,只有在信仰意识的关怀下,才成为人类有意义的真理。持续空的真实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当于概念中的因果推断。在不相信“2+2=4”的人心目中,“2+2=4”和“2+2=3”的意思没有区别。............................
...................

第2章重建........................................................10
基于“相信意识”2.1“相信意识”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有意结构......................................................10
2.2含义和原因的混淆.....................................................................................................12
2.3意义的重建——信仰的综合....................................................................................14
第三章,作为规范伦理学基础的自爱原则,是通过相信意识真实地反映..............................17
3.1:自爱原则.....................................................................17
3.2清理规范的起源.....................................................................................................18
3.3规范性伦理的人性基础——自爱原则.....................................................................20
3.4自爱原则作为人性基础的可能性....................................................................................21
第四章自爱原则的伦理内容和形式.........................................................................24
4.1伦理善与伦理恶.................................................................................................24
4.2自爱的表现..................................................................................................................25
第五章自爱原则的解释功能....................................................................................27
5.1自爱原则对事实和价值的解释功能......................................................27
5.2美德与幸福的自爱原则,功利主义与义务的解释能力..............................28

结论

自爱理论只是零星地混合在许多伦理学家的作品中,更不用说作为一项基本的伦理原则,不可能围绕它形成一个解释和解决的体系。文艺复兴前,伦理学家很少提到自爱的概念,但在文艺复兴及以后的时期,随着思想的解放、个人意识的凸显和对外部事物的自我中心反思,人们发现自爱“真正了解人类”
法国的拉罗什福科在他的《道德箴言》中对自爱有许多深刻的见解。他把道德的基础建立在人性上,而不是神性上,并认为人性是建立在自爱的基础上的,而自利是所有行为的动力。纬度和赫尔维蒂乌斯继承和发展了拉罗什福科的自爱思想,特别是后者将自爱和自利思想推向了极致。他的理论也是现代英国功利主义者边沁和密尔的主要思想来源。卢梭自爱思想的发展是一个转折点。他把自爱和爱人联系起来,看到了这样一个道德境界:从自爱到爱别人,从自爱到美德。亚当·斯密认为自爱的本质是最根本的。他不同意把自爱描述为自私或邪恶。他认为自爱在道德上是中立的。费尔巴哈强调从追求个人幸福和他人义务出发的必要性和自爱(或利己主义),并提倡爱和同情。威廉·戈德温在《社会正义理论》中也主张自爱和爱人之间不存在矛盾。休谟从理性和情感对行为的影响来探讨道德的起源。他认为人性有理性和情感,情感对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理性在行为之后制定一般规则,这些规则相辅相成。就道德内容而言,尽管自利动机和欲望不能被排除,但同情、正义和善良在道德行为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一方面,他们受到自爱和私利的驱使,但同时,他们在同情和公正的基础上对他人产生了一种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