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论文范文金融新闻来源偏差研究

论文范文金融新闻来源偏差研究

论文类型:论文范文
论文字数:
论点:来源,消息,新闻
论文概述:

本文选取《第一财经日报》为个案作内容分析,以此呈现当前财经新闻消息来源使用的总体特征及偏向情况,探究其背后的制约因素,分析财经新闻生产过程中的话语空间、各方利益表达和权力

论文正文:

导言

1.1研究动机和意义

第1节研究价值
伯纳德·罗斯科(Bernard Roshco)(1994)指出,“新闻具有双重本质,即新闻既是社会产品又是组织产品,新闻生产受到内外社会各种控制因素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来源是媒体的功能要求,也是这些内部和外部控制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为如果记者想要获得新闻线索并追求独家新闻报道,他们必须依靠新闻线人的披露,并通过广泛的接触扩大视听范围。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也要求记者在撰写文章时提供多种证据,权威来源的解释评论是最好的证据。正如梅尔文·门彻(1981)所说,“信息来源是记者生活的血液。没有消息来源,记者就无法行动。“显然,新闻来源对新闻报道和记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新闻制作过程中,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和事实的确认者,信息源不能以完全客观和中立的方式传递信息。他们经常以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描述世界和解释事实。他们的个人喜好、新闻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将与记者对新闻信息来源和他们在新闻中的话语的介绍一起呈现给观众。当然,记者并不接受所有的信息来源。选择哪种来源更有利于手稿的写作,以及如何以更符合阅读习惯的方式呈现它们,是基于记者的个人价值观和媒体组织惯例。继第一个“把关人”的来源之后,记者在新闻材料的选择和呈现上也将是第二个“把关人”。因此,媒体社会学家认为,“真正社会意义的建构者应该是记者和新闻来源合作的结果。
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议程设置、模仿环境、媒体建构主义和相关实证研究等理论充分表明,中国大众媒体在新闻来源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偏向。记者非常依赖常规来源和日常渠道,如正式会议、新闻稿和新闻发布会,来自不同背景和阶层的新闻来源在媒体中的频率和呈现不平等。这种偏见不仅损害了新闻的客观性,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也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看,新闻源偏见也反映了新闻生产过程中权力关系的博弈和竞争。它不仅关系到新闻的客观性和社会建构,反映了媒体领域中媒体访问权和话语权的分布,也凸显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权力竞争。因此,源偏见问题不仅是新闻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如“把关人”理论、框架理论、议程设置和霸权主义,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2.2案例研究的对象-第一财经日报

2.2.1第一财经日报[概述/br/]。《第一财经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家真正的财经日报,成立于2004年,由上海文光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集团和北京青年报三大媒体集团共同赞助。这是中国第一份跨地区联合财经报纸。《第一财经日报》目前是一家主要报纸,每周发行六期,涵盖金融、政治、经济、经济、商业和文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是其突出特征,也代表了新兴财经报纸的改革方向。第一财经日报隶属于第一财经集团。报纸、广播、电视和周刊等一系列平台为报纸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平台。现代传媒企业管理模式使报纸在信息收集、人才管理、广告获取和资本运营方面实现了完全市场化运作。他早期经营报纸的想法是“商业改变世界”,这凸显了他浓厚的商业氛围和金融氛围。
2008年,《第一财经日报》从原来的周五报纸升级为周六报纸。《21世纪经济先驱报》也进行了高调的修订,并进入了周五报纸的行列。《华夏时报》也在修改。《第一财经日报》似乎在2004年首次发行时就预感到今天的结局——财经报纸仍在“每日报道”的道路上,这就是为什么直到那一年《财经日报》才第一个如此有先见之明。经过几年的发展,作为行业先锋的《第一财经日报》走出了自己的经验,走上了成为财经日报的道路,代表了财经报纸的发展方向。正如《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所说:“每天都可以阅读日报。它的第一个优势是“动态的”,即“及时性”...日报在新闻和时效性方面有很大优势。”[64《权威而主流的国家财经日报》是第一家财经日报的定位。它“密切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反映中国经济转型的总体情况,跟踪世界经济趋势,提供财经新闻政策解释,调查商业事件的性质,报告行业最新信息,进行市场分析,转移管理经验,指导投资决策,掌握科技趋势,普及商业文化”

目录

3财经新闻来源偏见分析...(24)
3.1财经新闻来源偏见摘要...(24)
3.2偏向具体分析的金融新闻来源,4.1政治权力的控制和使用,30,30,br,45
4.2市场力量的渗透和限制,50,50,
4.3知识领域的霸权和误解,53,
4.4媒体组织的规范和评估,56,4.5记者的个人偏差和失职,59,59,br/],56,54.5

通过对2010年初至2011年底《第一财经日报》新闻报道的样本分析,我们发现当前财经新闻来源存在严重的偏差。专家学者、经济精英和官方消息来源等社会精英积极掌握媒体话语权,积极传播对他们有利的信息和领导意识。相反,大众和普通社会工作者的声音很少出现在金融媒体上。即使他们偶尔出现在舞台上,他们的形象也常常被描绘成软弱被动的角色,他们真正的兴趣表达也因媒体访问权的偏见而减弱。可以看出,由此形成的意见空并没有实现多样化,而是一味偏向社会精英,媒体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强者手中。此外,匿名消息来源和模糊消息来源在财经新闻中尤为常见,“内幕”分析盛行,这不仅影响公众知情权,损害媒体公信力,也容易滋生虚假新闻,严重挑战新闻专业性。
虽然新兴金融媒体在新闻来源的使用和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方面与一般大众媒体相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专家学者的多引用和权威分析使金融新闻看起来更加专业和深入,这符合公众对金融新闻的期望。然而,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仍然制约着财经新闻的制作。主流、权威的受众定位和财经领域强烈的专业性自然会使财经新闻的来源不自然地向社会精英倾斜,这不仅造成了社会权力话语的不公平,也深刻影响了民主社会的进程和公共关系利益的平等表达。当然,媒体组织中的传统因素也是新闻来源偏见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的习惯性依赖使这种偏见更加正常。然而,新闻信息多样化的目标仍然被认为是衡量民主社会中媒体表现的有力指标。所有各方的权力拥有和行使必须基于平等和多元化。事实上,媒体显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现有的新闻体系,也不能完全摆脱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然而,被称为“第四势力”的媒体由于其在信息社会中的强大话语权,仍然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媒体仍有其一席之地。在新闻实践中,新闻职业化仍然是金融媒体表达公共利益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媒体作为社会公共工具作用的唯一法宝,也是金融记者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因此,如何平衡新闻职业精神、社会环境和各种利益的影响是避免新闻来源偏见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