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小说月报》(1921-1931)中俄罗斯文学的译介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小说月报》(1921-1931)中俄罗斯文学的译介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000字
论点:俄国,小说月报,文学
论文概述:

与“五四”之前的外国文学译介相比,“五四”文学译介呈现出规模大、数量多、流派全、范围广、质量高的特征。特别是对俄国文学的译介形成一个高潮,当时的报刊杂志,不管什么倾向,几

论文正文:

第一章《小说月报》(1921-1931)

据中国新文学系(卷)(史料索引)不完全统计,1920年至1927年间,中国有190种外国文学翻译作品,其中俄罗斯有69种(俄罗斯文学作品初版83种,重印多次),占总数的近五分之二,远远超过任何其他国家,可见翻译和介绍的集中。当然,改革后的《小说月报》也紧跟这一趋势,牢牢把握住这一趋势,表现出对俄罗斯文学翻译和引进的偏好。

翻译简介:《小说月报》
外国文学翻译简介《小说月报》(1910-1931)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大型文学刊物。该杂志于1910年8月29日(清朝宣彤统治第二年7月)在上海创办,是继外交报纸、绣像小说、东方杂志和教育杂志之后商务印书馆创办的第五份杂志。这也是商务印书馆在生意兴隆时采取的自然措施。1932年1月,商务印书馆因日本轰炸“12月18日”事件而关闭。战争结束后,尽管商务印书馆很快恢复了工作,小说月刊并没有继续出版。
从创刊到最后一期,《小说月报》共有22卷259期(包括一份增刊)和3卷增刊,总长度超过2700万字。历时22年的《小说月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长、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期刊。学术界将《小说月报》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从第一次出版到1920年底,即第一卷到第十一卷是它的早期。前后两位主编是王张赟和魏铁桥。这十一年来,《小说月报》共出版了126期,以小说为主要内容,各种不同形式的作品如摄影、杂记、笔记、学术专著、改良新剧等。翻译小说占已出版小说的绝大部分,其中林宪出版的翻译小说,即“林译小说”,在翻译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小说月报》前11卷出版了林宪的29部译作,占前11卷总字数的十分之一,总字数超过100万字。早期翻译小说的内容选择具有启蒙与娱乐并存的特点,而所选作品具有崇高与庸俗并存的特点。给人的印象是,这一时期外国作品的翻译和引进处于无序和随意的状态,没有翻译媒介的计划或安排。
从入选作品的国家来看,英国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法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比利时和印度各有一两个。其中,共翻译了25部俄罗斯文学作品,具体数字为:19部小说、1部戏剧、1部新诗和4部介绍性文本。还有8幅涉及俄罗斯的插图。由于这一时期的上海被鸳鸯蝴蝶派的风格所笼罩,而每月小说的主编之一王张赟与鸳鸯蝴蝶派有着多方面的联系,茅盾革新前每月小说中出版的十一卷具有传统旧文学的特点,大多被视为鸳鸯蝴蝶派的出版物。事实上,在今天的学术界,这种情况是否存在争议。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此期间,期刊受到了强烈的公民氛围的污染。他们非常重视娱乐和消遣。他们确实出版了许多鸳鸯蝴蝶派学者的歌曲和消遣。在这里,为了突出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牢牢把握新文学发生和发展的主线,突出新文学的特点,过去十一年在《小说月报》中没有成为外国文学翻译和引进主流的俄国文学,将不包括在本文的范围之内。

2研究综述
小说月刊外国文学翻译与引进研究综述据我们所知,《小说月刊》外国文学翻译与引进的学术研究(包括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翻译与引进)主要分散在以下五部作品和论文中。首先,一些关于文学史翻译的作品。当这些作品谈到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的翻译活动时,他们会把重点放在文学研究会作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翻译上。例如,陈玉刚的《中国翻译文学史草稿》将《小说月报》视为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认为文学研究会翻译文学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欧洲现实主义的引进,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翻译”,而“系统地介绍俄法文学可以说是从《小说月报》开始的。谢天珍《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中有一节是对文学研究会翻译活动的介绍。孟赵一和李在道的《中国翻译文学史》极大地肯定了五四时期新青年俱乐部翻译活动所发挥的重要桥梁作用,他们的作品中也很少提到《小说月报》。王建凯的《五四以来英美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史》(1919-1949)用了一章论述“翻译媒介在现代文学期刊中的推广”,并在许多地方提到了《小说月报》的翻译。

第二章,《小说月报》(1,21-1,31)俄罗斯文学翻译介绍内容

俄罗斯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老师,其翻译在翻译文学中不再像五四运动前那样重要。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改革后的《小说月报》(1921-1931),几乎每期都翻译了俄罗斯文学,翻译率远高于任何其他国家,并出版了一本关于“俄罗斯文学”的研究专著。有必要详细了解近11年来《小说月报》中中俄文学的翻译和介绍。

纵向评论:对《每月小说报告》中俄罗斯文学翻译的历时性评论
在过去11年的11卷中,《每月小说报告》翻译了227篇俄罗斯文学,其中104篇由俄罗斯作家翻译(主要在“翻译群”栏中),123篇得到了评论和介绍(主要在“海外文学新闻”、“现代文学杂词”、“外国文学新闻”和“文学研究”栏中)。在俄罗斯作家的翻译作品中,有73部是小说,其次是16种翻译理论(被翻译的俄罗斯作家的评论)、9首诗、2篇散文、2部寓言、1部戏剧和1篇散文。在翻译的俄罗斯作家中,契诃夫、屠格涅夫、高尔基、安蒂列夫、梭罗·库珀、托尔斯泰、阿尔日波斯赛夫、埃洛申科、克鲁洛夫等。是最受欢迎的。主要翻译家和翻译家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倡导新文学的骨干人物,如沈雁冰(茅盾)、郑振铎、耿继之、鲁迅等。以下是对《小说月报》革新后11年俄罗斯文学翻译和引进的历时性总结。作为革新后的第一年,1921年第12卷小说月报中外国文学的翻译和引进非常繁荣。在此期间,翻译文学一度超越了创作文学。作为总编辑,沈雁冰(茅盾)多次呼吁读者在“通讯专栏”、“文艺系列讲座”等栏目中投稿,欢迎创作作品。然而,他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创作质量不高。他愿意本着“不缺不滥”的原则积极出版翻译作品。

第二章俄罗斯文学翻译内容..............................21-40
俄罗斯文学翻译的历时考察..............................21-32
(2)第三章俄罗斯文学译介评价..............................,32-40
除了小说月刊,..............................40-49
中国文学与俄罗斯文学的共鸣..............................40-43
2俄罗斯文学的审美价值..............................43-49

结论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艺术形式。它的社会本质和审美本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学作品本身不是无意义的东西,而是具有重要社会功能的价值本体。从孔子的诗能“启发、观、群、怨”的角度来看,梁启超的小说有“吸烟、浸泡、刺伤、提及”之说。虽然角度不同,说法不同,但都包含着对文学作品社会功能价值的强调。然而,文学作品本质上植根于人们的审美需求。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主要动机可能与在文学作品中寻求乐趣和娱乐有关。因此,对于作家来说,他们必须认真思考作品中生动的人物、生动的语言描写和细致的场景描写。他们还应该注意文章的措辞、造句和节奏,这样读者才能欣赏到文章的美。
然而,文学的社会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仍然存在差异,二者之间存在着需要弥合的差距。与时俱进、艺术精湛的作家一般可以弥合这一差距,实现文学平行互补的社会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事实上,社会政治内容介入文学作品是时代的需要。如果它们结合得好,就能为艺术作品提供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尤其是在革命时期。这里不能说改革后的《小说月报》在翻译和引进俄罗斯文学方面做到了这一点,但毕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学的笔译和口译人员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