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加拿大东部柯克斯希斯斑岩铜钼矿床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模式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加拿大东部柯克斯希斯斑岩铜钼矿床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模式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000字
论点:矿床,斑岩,成矿
论文概述:

本论文依托“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悉尼铜钥多金属矿普查”项目选题,以加拿大东部coeath斑岩型铜钥矿床为研究对象,对该矿床展开地质特征、矿化和蚀变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分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选题基于
本论文的选题基于本项目并结合生产实践任务。选择加拿大东部的钴油斑岩铜钥匙矿床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化蚀变信息、控矿因素、成矿环境及成因。对元素的分布和分布以及富集和贫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取有利于异常成矿远景评价的地球化学勘查信息。结合该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建立了该矿床的找矿模型,并进行了找矿预测。该研究可以丰富该地区的墓葬基础地质资料,总结出的成矿理论对生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1.2待解决的地质问题
由于项目刚刚启动,大量的地质勘探和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作者主要阐述了该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和初步研究的理论成果。目的是引起广大地球科学家的注意,从而将该地区一些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引向更深层次,同时提供可供该地区进一步勘探工作参考的技术数据和示范模型。本文旨在解决以下地质问题:
l)以钴油斑岩铜钥匙矿床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研究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该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
2)根据矿床中矿物的结构和相互渗透,得出矿物的形成顺序,结合流体包裹体的测温数据确定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初步划分成矿期。
3)通过研究矿床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构造环境判别图,分析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进而判别构造对成矿的意义。
4)通过对一些钻探项目暴露岩心的地球化学研究,总结了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空的分布特征,建立了地球化学异常模型,为勘探项目提供了依据。
5)通过研究矿床地质信息,结合地球物理异常特征,圈定找矿靶区;
6)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斑岩型铜铂矿床的对比,得出了同油斑岩型铜铂矿床在大地构造背景、地层(岩性)、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异常等方面的异同,最终建立了斑岩型铜铂矿床的找矿模型。

1.2斑岩矿床研究现状
自1905年美国首次发现第一个斑岩铜矿床(宾汉)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斑岩矿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斑岩矿床的研究历史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主要研究矿床特征、蚀变体系和矿床成因;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重点是成矿环境和构造控制。本世纪初,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受到更多关注(侯增谦,2004)。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比较成熟。

1.2.1形成年龄及其与侵入岩的关系
斑岩矿床年龄集中在新生代,占59.5%,其次是中生代,占35%。中生代以前的超大型斑岩铜矿仅见于中亚蒙古古生代造山带和一些前寒武纪克拉通造山带(苗宗耀等,2004;高何铭,1995),如印度马兰卡兰、芬兰波希纳玛等斑岩铜矿重点矿床,以及加拿大阿比特比绿岩带中的一些斑岩铜矿(夏斌等,加02)。
与斑岩矿床有关的侵入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岩性通常是长英质中酸性高钾钙碱性或中性钙碱性花岗岩类岩石,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碱性系列,岩体中至少有一个侵入相是斑岩。厚大陆地壳中形成的沉积物通常与石英二长花岗岩有关;岛弧沉积通常与低钾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体有关。碰撞造山带环境中的含矿斑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其中少数为钾玄岩系列。花岗闪长岩与二长花岗岩之间的岩性变化,以高钾为突出特征(侯增谦等,2006)。如果矿区发育多期不同岩性的复杂岩体,斑岩铜矿大多出现在相对较晚且低钾侵入相环境中(如巴布亚岛-新几内亚斑岩铜矿)(Misra,2000)。

第二章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构造单元简介
阿巴拉契亚褶皱带位于加拿大盾和加拿大盾的南缘与大西洋之间的海洋和陆地的交汇处(图2.1)。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多次会聚碰撞、造山运动和地壳沉降运动,形成了一个分布广泛的富含火成岩的海相火山沉积层。
考克斯希斯矿床位于阿帕拉夏延褶皱带东北部的阿瓦隆地块,该地块包含五个晚前寒武纪哈雷年火山侵入岩带(巴雷特)。,1988年)。根据火成岩的岩石学特征,从东大西洋海岸到西布拉索湖,可以划分为五个带(Bevieretal.1993),如海岸带(Coastalbeh,570Ma)、stirlingBelt (680Ma)、sportingMountainBelt (620Ma)、东海湾山带(EastB,即HillsBelt,620Ma)和corksey belt (eo oil eathBelt,620Ma)。这五个带代表了大西洋向西俯冲和加拿大护盾形成的大范围大陆边缘火山侵入岩浆弧。它们具有与安第斯大陆边缘相似的构造环境,分布着众多与斑岩有关的各种大小和类型的斑岩型金属矿床(如柯克斯希斯斑岩铜-铂矿床)(见表2.1)和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如施蒂林vHMs型矿床)。
上述火成岩岩浆岩带形成了本区的基底地层,其特征是地形隆起,周围分布有前寒武纪-石炭系沉积岩。褶皱带覆盖有大面积寒武-奥陶系凝灰岩和大量泥盆系-石炭系不整合接触沉积岩。变质作用相对较弱,通常只发生在元古峪地质单元,范围从次绿片岩到弱绿片岩相。由于地质年代的原因,长期侵蚀导致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形相对平坦。

第三章矿区地质特征.............................34-41
3.1地层.............................34-35
3.2矿区结构.............................35-37
3.3矿区岩浆活动.............................37-38
3.3.1侵入岩.............................37-38
3.3.2脉(堤).............................38
3.4矿区地球物理特征.............................38-41
第四章矿化蚀变特征.............................41-59
4.1矿体特征:.............................41-42 [/BR/] 4.1.1铜金矿体.............................41 [/BR/] 4.1.2钼矿体,.............................41-42
4.2铜钼矿体矿化带及分布特征.............................42-46
4.3变更特征.............................46-51
4.4岩石和矿石特征.............................51-54
4.5流体包裹体研究.............................54-59 [/BR/] 4.5.1流体包裹体的基本特征.............................55
4.5.2流体的物理性质.............................55-59
第五章矿床地球化学特征.............................59-84
5.1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59-66
5.1.1主要元素特征.............................59-61
5.1.2微量元素特征.............................61-63
5.1.3稀土元素特性.............................63-64
5.1.4结构背景分析.............................64-66
5.2指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66-84

结论

[/比尔/] 1。考克斯希斯斑岩铜钥匙矿床位于加拿大东部新斯科舍省阿拉巴马褶皱带东北端的阿瓦隆地块上。其地质和结构背景复杂。该区前寒武纪和古生代地层暴露充分,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多旋回演化发展特征明显。它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迁移渠道和产状空。该地区具有科迪勒拉型陆-陆碰撞造山运动的一般特征。造山后,浅相小侵入体和火山-侵入杂岩相对发育,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2。根据矿床的分布和矿化特征,可划分为5个矿化带:北部同心带、东部山地带、南部中央带、深坑带和阿盖尔带。蚀变分带的特征是斑岩矿床的蚀变和分带,以中央带为中心,外围火山机构沿近环形东北方向向外分布。从内向外依次为:钾+硅化+黑云母-硅化+黄铁矿化+钾-绿泥石化+绿帘石+碳酸化+黄铁矿化-电气石+钠长石+应时+白云母-绢云母化-去盖云母化+硅化-粘土(叶蜡石+高岭土+蒙脱石)+黄铁矿化。
3。矿石金属矿物主要包括黄铜矿、辉石、黄铁矿、斑铜矿、天然金、天然银、孔雀石、辉石等。非金属矿物主要包括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矿石中的主要成矿元素是铜、钼和少量金。铜主要以黄铜矿的单一矿物形式存在,少量以同构取代的形式存在于其他矿物中。矿区矿石主要为结晶、交代和薄膜。
4。根据野外地质观察和岩矿评价,矿化分为三个矿化阶段和五个矿化阶段。金属矿物的形成顺序大致如下:磁铁矿、霍叶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黝铜矿*赤铁矿*柯华、孔雀石。根据中央带铜基矿化应时矿脉中流体包裹体的测温数据,得到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并初步划分成矿流体的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