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 >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宁波农业人才建设探究,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领域是什么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宁波农业人才建设探究,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领域是什么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宁波农业人才建设探究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在哪些领域进行,涉及的各个领域都有巨大的投资机会。包括: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田改造、水利建设、水电交通、通讯设备等。这一联系主要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来促进,对相关政策高度敏感。管理模式主要由人与土地的关系决定。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宁波农业人才建设探究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山、水、地、林、路、村综合管理,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抗灾能力,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构建农业生产系统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要建立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使用先进的设备代替体力劳动,特别是在产前、产中和产后阶段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了农业工人的体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科学农业生产技术 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注:文章很长,请参阅全文地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要性。 这是党中央对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和中国农业发展现状的准确分析。四个现代化的同步建设首先需要政府的决策和支持。因此,它需要具有相关意识的政府部门的领导,特别是在信息意识和经济学方面有成就的头脑。 其次,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当专业技术人员精通时,信息技术才能融入相关专业。因此,重要的是要说专业人员当然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领域是什么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在哪些领域进行,涉及的各个领域都有巨大的投资机会。包括: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田改造、水利建设、水电交通、通讯设备等。这一联系主要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来促进,对相关政策高度敏感。管理模式主要由人与土地的关系决定。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宁波农业人才建设探究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宁波农业人才建设探究范文

摘要

近年来,宁波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绿色都市农业强市,农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农业人才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宁波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应更加重视农业人才的建设。

一、加快宁波[农业人才建设的必要性/s2/]

现代农业的发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的变化。因此,对农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在《现代农业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有一批优秀的农业科研人才得到科研专项资金的选拔和支持;支持1万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开展技术交流、学习研究、观察展示等活动;优先扶持3万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10万名生产专家、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管理人员。这充分表明国家加大了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的力度,也显示了现代农业人才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互补关系。

十二五以来,宁波加大农业投入,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大力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支持农业经营者,不断拓展农业休闲观光功能。蔬菜、粮食、水产养殖、畜禽、水果、竹木、茶叶、花卉等多种产业都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现代农业人才是我市农业管理的主力军,是解决农业科技、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关键问题。它们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有效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因此,加快现代农业人才建设,有助于宁波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人员服务农业的能力,增强农业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二。宁波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一般来说,现代农业人才是按照农业经济领域中不同的职能、层次和职能来划分的,包括农业科研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实用人才和农业管理人才。近年来,宁波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人才建设,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着力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逐步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努力构建人才评价和服务体系。现代农业人才建设呈现稳步发展趋势。然而,随着宁波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农业生产第一线。

(一)人才总数明显不足

根据宁波市农业局的数据,宁波市有97家国有农业机构和1470名注册人员。根据单位类型,行政单位工作人员为310人,农业教育和科研人员为153人,技术推广人员为623人,参与人员和执法监督人员为384人。农业教育科研人员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数只有776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处于“绿黄相间”的状态。新的商业主体、新的专业农民和农村管理人才短缺。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仅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6.5%。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农业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仍然是一个短板。“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在宁波国有农业系统注册的1470名员工中,初级职称163名,中级职称247名,高级职称137名。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分布在种植、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等许多专业领域。,其中种植更加集中。农业专业人员占总数的79.3%,畜牧业占1.1%,兽医占9.5%,农业经济占5.9%,其他占4.1%。可以看出,宁波的农业专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传统农业,如农业,但近年来宁波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象山县为例。十年前,这个县65%的农民主要种植谷物。今天,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20%,更多的农民选择了各种经济作物。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结构显然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此外,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和服务功能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宁波畜牧兽医产业的发展。同时,“互联网+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贸易等复杂人才严重短缺,农业人才的专业结构明显失衡。

(三)基层专业人员力量薄弱

目前,宁波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市县两级,许多高级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党务和政务工作。繁重的工作减少了他们去基层、带头进行科学研究和推广技术的时间和精力。大多数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基础学科。此外,由于一段时间内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带来的技术整合,他们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了解不够,专业素质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然而,在基层专业人员中,许多人被调到其他行政和事务性职位,这使得他们很难安定下来并掌握业务和研究。跨岗位“在职”和“兼职”现象严重。以宁海县为例。全县乡镇(街道)193名工作人员中,115名已完全离开农业技术岗位,占总数的59.6%。在78名在职人员中,也有一些人在自己的乡镇(街道)从事其他事务的兼职工作。据调查,全市一半以上的基础农业技术人员负责乡镇政府交办的村通、重点工程服务、环境改善、计划生育、城市建设拆迁等工作。严重削弱了基础专业人才的实力,影响了他们承担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职能的发挥。此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对薄弱,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自我发展的机制和动力。此外,农业技术人员的老龄化也导致了农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素质参差不齐和学习动力薄弱的问题。由于乡镇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生活条件比城市困难,阻碍了农业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影响了农业人才向农村的流动。目前,许多乡镇的农机站和农业咨询服务中心只是由于缺乏农业专业人才而名存实亡,不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也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四)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不稳定

农业技术人才流失问题一直困扰着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原因不仅在于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不完善,还在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工资低、福利差等因素。据了解,每个县(市)区都有一定程度的职称评聘难度。目前,宁波市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实行评聘分离。由于专业技术岗位数量的限制,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后不能立即就业,极大地影响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宁波正在实施“退二进一”的政策。许多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只能“排队”等待职称晋升的机会。这导致了农业技术人才思想的不稳定,他们希望尽快换工作或调动工作,离开农业部门。然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特点是任务繁重、条件差和生活水平低。大多数农业专业的毕业生不想在基层工作。即使一些同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进入”,也很难“停留”,这极大地影响了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

三。加快现代农业人才建设的路径选择[/s2/]

(一)发挥政府在现代农业人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要考虑把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水平,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和宁波《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狠抓政策落实。根据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四个现代化同步的战略要求,应制定科学的农业人才引进计划。从现代农业发展出发,分析全市农业人才结构,明确人才需求规格,制定农业人才引进中长期规划。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农业科技人员工作体系。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培养农业和农村发展急需的人才,着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确保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体系完善,牢牢把握培养和使用两个关键环节,努力建设规模稳定的现代农业人才队伍。 优化结构、合理布局、优质服务,为现代农业更好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人才

归根结底,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农业科研的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着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农业科研队伍,可以通过细致的科学研究,逐步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科技含量。因此,培养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和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组建不同领域的研究团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宁波有三所农业院校。应密切关注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新的农业学科。根据宁波农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实际,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大高技能学科的应用和推广,培养一批学习农业、热爱农业、促进农业发展的科技人才。要培养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和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文化、技术和管理技能的新型农民。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针对基层实用人才短缺和水平低下的情况,加快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实现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将农业技术院校的“一专多能”人才转移到地方,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重视现代农业后备人才的培养

加强人才储备是宁波现代农业新老人才更替的需要,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要着眼于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综合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整体推进宁波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民职业教育水平。内容应在涵盖种植和育种技术的基础上扩展到农业产业链。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如种植育种专家、农业机械操作专家、科技带头人,加强新型专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落实支农政策,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组织开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拓宽培训课程内容,增加“互联网+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等内容,尽可能多样化,以满足现代农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培训的形式上,既可以利用基层农业大学或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也可以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对农民和专业户进行各种短期培训,从而造就一大批具有文化、技术知识和管理技能的新型农民,储备现代农业后备人才。

(四)改善待遇,稳定现有人才存量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农业技术推广不再是指农业技术的推广,还包括农民教育、农民组织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帮助。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不仅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也是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纽带。因此,1 .要改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福利,提高公益事业促进机构所需人员的资金、工资和福利。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人才,应在职称晋升、科技奖励、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从而提高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建立适应农业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岗位相结合的用工制度,打破行政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终身制,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积极搭建农业推广人员服务平台,加快“宁波农业云”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基层农业推广人员配套培训计划,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参与推广项目、短期培训和培训他人,提高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精干的推广人员队伍。选择和聘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专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设定农民最低服务年限,不断优化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结构和年龄结构。根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性质,要严格建立、合格、负责任的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加强岗位管理,稳定现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全力建设绿色农业强市。

[参考文献]

[1]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现代农业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农村工作通讯,2011(20)。

[2]马·尹杰、周艺博、马艳丽等。,“南京现代农业人才支撑体系发展的分析与展望”,[,安徽农业科学,2014(34)。

[3]王凯成:《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地方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教育调查,2012(9)。

[4]孙青、王:“闵行区农业人才建设的分析与思考”,[,上海农业科技,2015(6)。

[5]董力:《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发展与装备,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