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地位研究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地位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000字
论点:转移支付,财政,高等教育
论文概述:

本文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运用文献检索法,比较研究法、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相关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对国民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为高等教育发展筹集资金,为提高人民素质提供教育经费,合理有效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运行和发展。构建并不断丰富和完善有效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艰巨的社会实践课题。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是一种政府行为。其主要目的是支持贫困地区的学校发展,缩小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实践证明,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是加强教育均衡发展、制约东西部高校非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公平正义的新亮点。如何确保其真正实施是关键。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法律问题的研究应运而生。
近年来,金融转移支付的研究引起了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的关注。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然而,在教育领域的财政转移支付研究中,教育界和法律界的学者主要关注义务教育阶段,而高等教育阶段的转移支付研究和法律规制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相关法律不完善的问题,转移支付过程需要法律规范。因此,这个问题涉及的研究角度和问题不够全面,而且空的研究范围仍然很大,需要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
通过梳理众多学者及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借鉴美、日、德等国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经验,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并通过法律规制更好地促进这一政府行为的实施和执行。

三。研究内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突出和加强对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基本内涵的准确界定和把握;第二,从立法和制度现状出发,加大对高等教育支付法制化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第三,通过比较研究,对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实施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法律法规。此外,还建议加强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监督、救济和问责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了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通过制度化和法制化来规范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行政行为。

4。文献综述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实施了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本研究的范围是1994年至2011年的相关内容。本研究仅限于分析我国公立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政府行为。

(1)关于财政转移支付概念的文献综述
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即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之间的财政收入转移。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公平和效率有许多影响。本通则所称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将财政收入分配给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各种财政转移中,有些纯粹是财政收入的再分配,而另一些则是刺激地方政府在特定职能领域的额外支出,如医疗和教育支出。转移支付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平或提高经济效率,但它通常受到某些政治因素的影响。综上所述,财政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在财政上补贴和支持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重要举措,主要是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公平正义。明确财政转移支付对本研究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为研究对象,根据财政转移支付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通过明确程序和有效规则,规范和完善高等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2)金融转移支付法律理论文献综述
我国著名经济法学者李昌齐先生曾经说过:经济法是强调对决策中强制性分配限制问题的保障,也就是说,经济法的功能是减少强制性分配对市场经济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法律对经济领域的约束力非常有限,经济法有必要规定这一限制。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制定相关程序,使经济学家制定的各种限制更加合理,得到法律的承认;二是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具体的财政收支计划。

第二章: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概述

高等教育对促进经济、技术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和保障。政府财政为高等教育筹集和提供教育经费,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有效利用,保障高等教育的健康运行和发展。目前,面对我国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资助与大学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要解决这一现实矛盾,需要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建立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运行机制来实现。

一、财政转移支付

(1)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经济需要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自身的监管优势已经显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社会资源缺乏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收入和分配存在大量明显不公平和公正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弥补自身发展的缺陷和不足。转移支付作为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手段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27-31
一、转移支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7-28
二、转移支付问题及原因分析................................28-31
(一)进程中的问题................................28-29
(2)原因分析................................29-31
第四章:美国、日本、德国高等教育金融................................31-35
一、美国、日本、德国高等教育金融................................31-33
(一)美国的相关情况................................31-32
(2)日本的相关情况................................32
(3)德国的相关情况................................32-33
2,对中国的启示................................33-35
(一)程序合法化................................33
(2)................................33-34
(3)................................34-35
第五章................................35-43
一、法律监管的必要性................................35-37
二、相关法律法规措施及细则................................37-43
(一)相关措施................................37-39
(二)法律法规细则................................39-43成立

结论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效地澄清了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而且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建立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法律规制细则,对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有效利用,保障高等教育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法律法规确保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有效实施。在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根据我国国情,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明确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并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实施。在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通过立法规范转移支付过程,制定法律问责制度、反向调查调查制度和投诉救济机制,确保实施效果,更好地引导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顺利有序发展。
通过完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相关法律法规,使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更加合理化和法制化,加强全国各地税收法律监管,有效实施各级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找到了公平与效率的更好结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参考
[1]马军。论转移支付——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北京:中国金融经济出版社,1998
[2]杨明灿。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论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8。
[3]钟肖敏。[地方金融公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刘晓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北京:中国金融经济出版社,2001。
[5]聪竖亥。财政支出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李子彪、赵海利和王鸿。[教育财政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7]杜芳。[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金融经济出版社,2001。
[8]陈国良主编。[教育财政的国际比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87。
[9]张斌贤。现代国家教育管理系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10][美国]萨缪尔森。经济学[硕士]。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29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