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10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汉英保护性话语行为

10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汉英保护性话语行为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100000字
论点:言语,研究,理论
论文概述: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语力行为理论进行了整合。整合过程主要是对现存的3个言语行为分类理论进行归并,并对归并后的要素进行分级,以增强其可操作性。这3个理论体系分别是Austin、Sea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从诞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从无到有,从不满意到相对完善。该理论提出后,打破了传统意义理论中语言用来指称的说法,将语言与行动结合起来,提出了语言是行动的观点。言语行为理论自建立以来的20年间,逐步得到完善。世界各地的学者都运用这一理论结合母语研究具体的言语行为,许多学者也进行了跨语言比较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言语行为研究呈现出多角度、跨学科的特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本研究是在这一大研究背景下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新尝试。

1.2研究对象和目的
我们正在研究的是一种语言现象:在口头交流中,交流的一方所说的话威胁到在场或缺席的第三方的面子,而交流的另一方出于某种交流目的说了一些对第三方有益的话,这是一种拯救受威胁方面子的言语行为。我们称之为言语行为防御言语行为。我们对这种言语行为感兴趣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现有的对特定言语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请求、道歉、恭维、拒绝等常见的言语行为上。根据我们对中国知网1999-2009年关于具体言语行为的博士和博士论文的统计,对这四种言语行为的研究占55.1%,其余八种言语行为如批评、感激、建议等。占33.2%,其余8种言语行为如邀请、告别、警告等。虽然没有人计算出有多少种言语行为,但言语行为的数量肯定远远超过上述20种。总的来说,目前对特定言语行为的研究远远不足以涵盖大量不同性质的言语行为。开发新的言语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不同言语行为的性质和类型,更准确地把握言语行为的全貌。此外,我们知道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方面意味着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意味着实践可以反过来正确和完善理论。对更多不同言语行为的研究也将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问题,进而整合和修正现有的理论,使之更加完善。
第二,以往研究中涉及的大多数具体言语行为只涉及通信中的两方,如请求方和被请求方、道歉方和接受道歉方等。然而,一些言语行为往往涉及三方的参与。维护言语行为属于这一类,包括威胁方、防御方和威胁维护指向方。作为第三方指示方,它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即使它不存在。对它的引用也不同于一个普通的话题,所以我们认为即使第三方不在场,他或她也间接参与了通信,第三方和通信方之间的社会距离和相对权力会对直接参与通信的双方的语言产生影响。如果对涉及双方的言语行为交际事件的研究需要将双方的性别、年龄、社会距离和相对权力等因素作为语境的一部分来考虑,那么对于涉及三方的言语行为交际事件,双方之间原本存在的所有因素都必须在双方之间加以考虑,这无疑会增加这种言语行为的复杂性。说话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也将从只考虑自己和对方转变为考虑自己和对方、自己和第三方以及对方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哪些因素会影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的语言会呈现哪些具体规则,同一言语行为在不同语言中有哪些相似性和差异性,这些都是我们想通过本研究了解的问题。
第三,从结构语言到认知语言学,从语言描述到语言解释,语言学正经历一个跨学科、全面发展的时期。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生理基础、心理功能、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语言的解释必须参考人们的一般认知规律和广博的知识。为了清楚地描述语言,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因此,它持有语义分析的百科全书式观点(王银,2007: 15)。今天的语言学研究对语言现象有了更多的解释,也有许多语言研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例子,如徐玉龙(2004)关于语篇回指理解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以及言语行为,如唐·李咏(2006)关于汉语言语行为与社会学理论相结合的研究。然而,结合其他学科解释语言现象的例子并不多。我们认为,一些与语言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或多或少可以在其学科中找到一些现有的理论。只要有利于解释语言现象及其规律,我们就可以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来分析语言事实。我们的研究也将顺应当前跨学科语言学研究的趋势,运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理论来解释言语行为的维持,希望成为语言学和心理学结合研究言语行为的一种尝试。

第二章文献综述——言语行为理论述评.......................................................................5
2.1简介.........................................................................................................................5
2.2言语行为理论的建立...............................................................................................5
2.3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12
2.4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19
2.5言语行为理论的扩展......................................................................................24
第三章理论框架——语用行为理论的整合..........................................................28
3.1简介.............................................................................................................................28
3.2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29
3.3 12塞尔提出的言语行为的互异维度..............................45
3.4言语行为理论的整合....................................................................................50[/比尔/]第四章保障言语行为的定性研究——识别、特征和类型.........................................64
4.1简介..................................................................................................................64
4.2相关概念准备.................................................................................................64
4.3言语行为识别模型的建议....................................................................................70
4.4言语行为识别模型的应用——言语行为识别的维护................................72
4.5保持言语行为的特征..................................................................................90
第五章汉英维护言语行为的定量对比分析............................................................123
5.1简介..............................................................................................................123
5.2语料库的建立.....................................................................................................123
5.3建立数据库.................................................................................................130
5.4对比.......................................................................140
基于翻译对等语料库5.5基于语域对等语料库的比较.....................................................................144
第六章言语行为认知模式和语用功能的维护...........................................167
6.1简介..............................................................................................................167
6.2....................................................................................168
6.3.....................................................................194
第七章结论..............................................................................................................202
参考..............................................................................................................209

第七章结论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保持言语行为与汉语和英语的异同。一般来说,这是语用层面的定量比较研究,这是我们研究的根本目的。然而,由于对这一言语行为的定性研究从定义、分类等定性研究到单语实施手段等的定量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几乎是不可能找到的,因此,为了进行汉英维护言语行为的定量比较研究,有必要先进行定性研究,所以我们自然选择了一种言语行为分类理论来进行维护分类等一系列定性研究,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然而,现有的言语行为分类理论并不完善。最理想的理论是塞尔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提出只用七个要素来确定一个言语行为,但这七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层次不明确,当这七个要素专门用于确定一个言语行为时,可操作性不强,这给新提出的言语行为定性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要对言语行为的维持进行定性研究,首先必须整合理论,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直接目的。这项研究的主要结果是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包括:
1 .“如果一个工人想做好工作,他必须首先使用他的工具”。我们首先整合了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语用行为理论。整合过程主要是将现有的三种言语行为分类理论进行整合,并对整合后的要素进行分类,以增强其可操作性。这三个理论体系是奥斯汀和塞尔对言语行为的分类,塞尔和范德维克共同提出的塞尔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塞尔言语行为差异的12个维度。集成过程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将与7个要素不一致的12个维度合并成7个要素,并参照这3个维度将合适的和合适的分开,形成合并后的言语行为理论的8个要素。二是根据涉及语义层面的程度将八个维度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只描述说话者、听话者、客观世界、主观心态和话语这五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它们与言语交际行为相关,不涉及任何一个层面,也根本不涉及语义分析;第二个维度涉及客观世界、主观心理和话语三个要素,部分涉及但不完全依赖语义分析。第三个维度是对力点和诚意条件两个维度进行量化,即确定力点和诚意条件的强度,这完全依赖于语义分析。言语行为整合理论增强了解释力,为未来新言语行为的定性研究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论框架。
2)运用言语行为综合理论对言语行为的维持进行了定性研究。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讨论了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动词的区别和联系,前者属于语用范畴和概念层面,后者属于词汇范畴和语义层面;前者要求后者在语言中体现为标签;这两者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言语行为可以有几个与之对应的动词,一个言语行为也可以有多个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在所有语言中都很常见,而言语行为动词则因语言和数量而异。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语音行为识别模型,这是一个能够最终确定语音行为的可操作模型。它分为三个步骤:一级识别、二级识别和三级识别,分别对应新词的三个层面。第一个维度主要用于判断言语行为属于五个初始类别中的哪一个。在二级识别中,首先在概念层面完成言语行为动词的分类,然后根据语义相似性原则在词汇层面相应完成言语行为动词的分类。通过查阅常用语言词典和同义词词典,最终勾画出符合要求的动词。然后,通过义素分析,与言语行为描述具有最大共性和最接近义素数量的言语行为动词被命名为所研究的言语行为。第三个识别级别用于确定说话点强度和真诚条件强度的最后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最终只确定一个言语行为。在引入这种识别模式的同时,我们使用这种模式来识别维护语音行为。结果如下:我们要研究的言语行为属于初级和次级表达类别中的维持性言语行为,英语对应名为defense 1,属于同一言语行为的其余不同言语行为动词为汉语带shield、shelf、defense、favor、defense、defense、bias、defense,英语带justify和SHIELD。

参考
1。Manes,j .,& Wolfson,n. 1981。免费配方。在弗洛里安·科尔马斯(ed)。)、会话常规:对标准化交际情景和预制言语的探索。(第115-132页)。海牙:木桐出版社。
2。《估价语言》,纽约:帕尔格雷夫,52-53,
70-80。
3。奥斯汀,法学博士,1969年。麻省奥尔森斯基。)语言哲学中的问题,纽约:霍尔特、莱因哈特和温斯坦。
4。奥斯汀,J.L.1969b .《如何用言语做事》。编辑:J.O .厄姆森和马里纳·比萨,克拉伦登出版社。
5。奥斯汀,法学博士,1975年(1962年)。如何用语言做事。
6。巴里·s . 1990,《走向言语行为理论的历史》,布哈特主编。,言语行为,意义和意图。约翰·塞尔哲学的批判方法,柏林/纽约:胡家(1990),29-61。
7。《请求策略:在跨文化商务会议上》。语用学,5:145-55。
8。布鲁姆-库尔卡&奥尔森,1984。请求和道歉:一项关于peech行为实现模式的跨文化研究。应用语言学,1984 5(3):196-213。
9。语言使用中的共性:礼貌现象。英欧迪出版社。),问题与礼貌:社会互动策略,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78:56-289。
10。陈瑞1993。回应恭维语:美国英语和中国英语使用者的政治策略对比研究。语用学杂志,20,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