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15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外部压力与内部改革:日美贸易摩擦及其国内后果的政治分析

15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外部压力与内部改革:日美贸易摩擦及其国内后果的政治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150000字
论点:日美,摩擦,贸易
论文概述:

从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角度对日美贸易摩擦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众多日美谈判亲历者的学术专著。本文分析了美国国内不同地区和产业的利益诉求及其对日美贸易谈判的影响,以及国

论文正文:

第一章是理论建构

外部压力视角是透视战后日美贸易摩擦的关键切入点。两级博弈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谈判和协议的核心理论范式。本章将分别阐述两者的主要观点、基本假设和内在逻辑,并探讨两者互补完善的可能性。

第一节外部压力透视

一、外部压力的定义

l、“市场外部压力”和“政治外部压力”
在分析对外经济政策时,可以看到两种形式的外部压力。一个是“市场外部压力”,另一个是“政治外部压力”。“市场导向的外部压力”是指国际经济结构变化造成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是由国际市场施加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际投资资本的流动、汇率和金融市场的动荡、石油等特殊商品价格的波动以及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化。在国际贸易中,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善,将会有三个结果。一是增加每个国家内部扩大国际贸易和支付自由化的压力,包括消除贸易的结构性壁垒。其次,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压力,要求改变原来的封闭状态。第三,随着经济中自由贸易利润的增加,总体上存在变革的压力。总之,市场外部压力的初始因素是国际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其背后是平衡供求、理性追求利润的基本经济动力。“政治外部压力”是指其他国家施加的压力,迫使本国实施政策变革。在本研究中,对日本的外部压力意味着“政治外部压力”。这种外部压力的政治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外部压力的原因与日美两国的内部政治有关,其谈判和解决主要是通过具有强烈政治影响的经贸谈判。
日美对外贸易压力的产生、作用和缓解大致涉及三个过程。首先是美国国内压力造成的政治进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特定行业国际竞争力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等直接经济原因,相关利益集团对贸易目标国日本不满,要求恢复原状或改善现有不利局面。通过院外利益集团的游说等机制,这种压力被汇总并传递给美国国会和美国政府,最终导致行政当局的政策决定。第二个是日本应对压力的政治过程,从讨论应对策略到决策。这又是日本和美国之间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信息交流、压力传递、正式或非正式谈判等。这一过程本身影响两国的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这个交互过程的结果主要分为两个方向。首先,双方达成妥协,并就独立限制和市场开放等措施达成协议。第二,谈判和谈判破裂,导致新一轮谈判、报复措施或诉诸多边争端解决机制的继续。............................
..............................

第二章日美贸易摩擦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摩擦贯穿了日美关系的整个历史(表21)。贸易摩擦的起伏深刻地影响了日美关系的总体变化。在此期间,日美关系出现了三个低谷,都与贸易摩擦密切相关。它第一次起源于1982年汽车摩擦引起的经济对抗。东芝第二次机械事故始于1987年。第三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叶,这是由克林顿政府以“目标价值”为代表的对日贸易政策造成的。
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外压力的一般过程如下:美国国会受法院外利益集团游说的驱动,向政府施加保护主义压力;美国政府对日本政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要求,外部压力从美国传递到日本。日本政府完全拒绝美国的不满、指责和改革要求,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强硬态度。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压力,诉诸制裁或制裁威胁。在美国有坚定的谈判态度和较小的谈判空间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做出了微小的让步。经过艰苦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一项模棱两可的协议,但美国谈判的结果普遍低于要价和预期。这一过程始于美国国会和工业界的“呐喊”,结束于美国政府和日本“松了一口气”的最终协议。因此,日本和美国学者将这种模式称为“哭闹”现象。日美贸易摩擦引发的贸易谈判包括对话、谈判、谈判、诉讼等形式。结果也有各种形式,如条约、协议、协议、合同、备忘录、计划、倡议、承诺,甚至秘密协议。有正式的书面协议、口头协议和其他“君子协议”,包括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和部委之间达成的协议,以及两国汽车制造巨头和其他大型企业之间达成的各种协议。
从全球角度来看,20世纪60年代后,日美贸易摩擦整体呈现出“慢性、复合和结构性”的特征,并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和升级的过程。其发展轨迹如下:摩擦的焦点从美国限制日本产品进入自己的市场转变为试图打破日本社会的封闭性;摩擦领域逐渐从牛肉和柑橘等单一产品或纺织品和电信等单一行业上升到涉及政治和经济体系的整体争端。摩擦的内容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升级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纯贸易领域的摩擦逐渐溢出到与贸易相关的其他经济领域,如汇率、金融、资本市场等。日美经贸谈判从双边领域的“规则导向”谈判转向克林顿政府早期的“结果导向”谈判,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转向多边和双边谈判并重的“规则导向”谈判。……
..............................

第三章日本政府的两级博弈.............................................103
第一节分析了日本受到美国对外贸易压力的原因。……103
一、..........................................................103
二国际体系层面,双边层面分析....................................................................110
第二节美国对日对外贸易压力有效性的基本评估……113
一、美国对日对外贸易压力有效性纵向评估……113[/br/ ]二。美国对外贸易压力有效性的横向比较……120
贸易摩擦驱动下的日本国内改革................121
一,“体制疲劳”,3。外部压力激励与国内改革............................121
2。国内改革对外部压力的内部需求...........................................126
第四章外部压力与内部改革......................................................129
第一节外部压力强度与改革效果的“非线性”关系.........129
一,三种主要解决机制的比较分析;案例分析...............................................129
二;..........................................130
三;单一问题领域的案例研究..........................................................131
不对称............................34
一国内利益集团与外部压力、内部压力和“反向第二形象”的解释模型.............................................134
二。外部压力因素美国国内政治分析:外部压力动力与谈判立场…… 136
三。日本国内外部压力因素的政治分析:权力分配模式与利益诉求…… 146
四、外部压力与内部压力的博弈....................................................................................160
五,案例研究:1997年废除大商店法....................................................................................161
第三节日本应对美国对外贸易压力的策略和手段.................................................167
1,边际政策和“Ota家庭间政策”....................................................................................167
二。日本应对美国对外贸易压力的具体策略和手段...........................................168
三。在多边机制中”。带有“反向外部压力”的冒犯性法律主义...................170
第五章结论:战略性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模型”及其启示................................175
参考资料..............................................................................................................180

结论:战略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模型”及其影响

保罗·肯尼迪在他的著作《大国的兴衰》中指出,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是世界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它影响着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以及各个国家和帝国的地位。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率不一致,这导致了一个大国的崩溃。战后日美贸易摩擦以及美国对日本和国外的压力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在崛起的过程中,像日本这样的新兴大国经常与现有的国际体系和现有的大国(如美国等)发生冲突。)在经济和贸易领域。这种冲突被称为“战略贸易摩擦”。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摩擦体现了三个基本特征:必然性、渐进性和长期性。
首先,战略性贸易摩擦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新兴大国,尤其是当它们作为贸易大国出现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模式的巨大变化,从而导致既得利益集团和新兴大国之间的博弈。因此,虽然从表面上看,日美之间的战略贸易摩擦源于一些经济和贸易因素,如产业结构、经济政策和贸易惯例的差异,但摩擦的实质是两国为国际地位和战略利益的竞争。正如美国前负责远东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沙尔·霍尔布鲁克(chardHolbrook)指出的那样,贸易失衡和日本在经贸领域的一些不当行为并不是日美经济战争的关键。美国对日本不满的核心在于对日本优势下降和其他原因的担忧。
其次,战略性贸易摩擦不仅限于贸易。贸易摩擦、汇率摩擦和制度摩擦是渐进和渐进的,其核心和目的地是制度争端。通过要求新兴大国在政治和经济体系中与它们趋同,现有大国可以在双边一级和国际多边机制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其既得利益。
本研究仅试图从政治角度分析战后日美贸易摩擦以及美国对日本的压力。需要对日美贸易摩擦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异同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参考

中国文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人民日报,2006年3月17日,第1版,
2.m .戴斯勒,《美国贸易政治》,第100页。王恩年,俞邵伟,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3。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决策:交易成本的政治视角”,转。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希尔曼:《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彭迪译,辛平桥学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安昌宝鸡,苏牧武德,编辑。:快速增长,《日本经济史》,第8卷,连翔译,三联书店,1997年。
6。《世界经济谈判》,转。孙迎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7。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化和军事冲突》,陈敬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8。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蒋宝英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
9。彼得·卡赞斯坦,《权力与财富之间》,陈刚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版。
10。布里吉特·斯塔西等,《外交谈判导论》,陈志民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陈继勇和科斯塔:“新经济条件下美国经济周期的演变趋势”,《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11-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