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社会制度结构下的新闻语义分析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社会制度结构下的新闻语义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0000字
论点:新闻,语义学,社会
论文概述:

整体而言,卢曼社会系统理论以高度抽象的新闻概念体系为基础,试图建构起一个能够实际解释真实社会中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理论模型。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根据学科传统,语义学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主要致力于语言学意义的研究。语义学研究有两大流派:一个是生成语义学学派,另一个是解释主义学派。20世纪70年代初,这两个学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主要是基于乔姆斯基的标准理论来修正各自的观点,但辩论的最终结果不是很好。(1)英语语言学家利奇认为,无论是解释学派还是生成学派都没有足够的论据来维持自己的观点。他采取第三种立场,从解释语义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生成语义学派的观点为“语义描述和定义所有概念意义”辩护。回顾历史的发展,人类新闻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9年罗马执政官凯撒出版的《每日纪事报》。③现代报业的兴起是由古腾堡在1450年发明的金属活版印刷术带来的,意大利人马可尼(Marconi)在1889年5月首次用他发明的无线电报将游艇竞赛结果的消息发送到英国都柏林港的每日快报。(4)迄今为止,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从未停止过。相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频繁,新闻活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当我们享受新闻的乐趣时,我们知道新闻的概念意义是什么吗?

1.1问题-到底什么是新闻/br/]什么是新闻?新闻的概念意义是什么?美国人艾吉和埃默里在他们的《新闻报道与写作》(News Report and Writing)开头写道:“一个多世纪以来,新闻编辑和教育工作者一直徒劳地试图给新闻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让记者衡量各种事实。实践证明,寻找这样一个定义就像寻找荷兰人在荒山中丢失的传说中的金矿一样。这两种追求可能永远不会有结果。”(5)关于新闻的定义,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新闻界,许多记者或记者都试图对新闻进行定义。每个人都尽力客观地表达新闻的概念。目前,学术界有数百种定义。然而,这些定义众多而复杂,有些非常相似,有些针锋相对,还没有形成统一而简单的客观定义。根据“属种差异”的逻辑定义方法,笔者将现有的定义大致分为“属”性质的四类:
(1)具有政治属性的新闻施拉姆在《报刊四论》一书中提出了报刊四论。其中,极权主义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一致认为报刊应该为国家服务,最重要的是其政治属性。因此,中国记者甘惜分提出:“新闻是报道或评论影响舆论的最新重要事实的特殊手段。”(1)1956年6月,毛泽东在与吴冷西的谈话中还提到,“在新闻工作中,政治家应该经营报纸。“(2)在这里,新闻的政治属性必须占据主导地位,所有新闻实践都必须符合国家和政党的利益。
(2)新闻的商品属性1934年,《纽约太阳报》的约翰·博加特(John B. bogart)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人是新闻”。(3)20世纪30年代初,《纽约先驱报》的斯坦利·瓦利克尔(Stanley Waliker)更直接地提出:“什么是新闻?新闻指的是女人、金钱和犯罪,④指的是所谓的三个女人(three W),在这三个女人中,新闻被认为是一种尽可能吸引观众的新颖商品,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这是美国报纸新闻的信息属性。哥伦比亚大学的梅尔文·曼斯(Melvin Mancer)教授在他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说,“新闻是正常事件过程中信息的突然变化和正常情况的突然变化。”@董侧田,一名中国记者,也认为:“新闻是向公众报道新变化的事实的信息。只有树立新闻就是信息的观念,新闻的定义才能走上科学的轨道。”新闻作为信息,必须处理与事实的关系。在国内外新闻界,“实话实说”自美国独立报刊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并一直占据主流话语地位。威斯康星新闻学院的布莱尔教授直接将新闻理解为:“新闻是一个最近的有趣的事实。”⑦无论是“信息论”还是“实事求是”,我们都可以发现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尽最大努力接近科学,尽可能把新闻看作客观的新事实信息。
(4)新闻的文化属性“报道”新闻在国内外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学者丁一先生在他的文章《我们对新闻的基本看法》中就提出“新闻是对新出现事实的报道”。美国记者约斯特在他的著作《新闻原则》中也指出:“报道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⑨然而,中国记者董侧田认为,报道并不完全等同于事实。他们之间有一个奇怪的语义矛盾圈。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结果,新闻报道本身就是事实,而且存在矛盾。因此,“报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说实话”。我们需要把新闻的“报告文学”理解为向受众提供知识、建构现实、培养审美能力、提供娱乐等文化功能。现代解释学的创始人施莱马谢尔(Shi Lehmacher)指出,除了注重对被理解对象(文本)的研究,我们还需要考虑我们的理解行为本身。(1)也就是说,当我们观察时,我们不仅要考虑被观察事物的条件,还要考虑观察者自身存在的认知条件。(2)这四种不同类型的新闻定义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原因是
一是主体认知的差异。自古希腊以来,本体论认识论一直贯穿于欧洲社会形成的意识形态实践。在这种认识论下,人们总是把除了自己以外的一切都看作客体,人成为解释世界的主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基于因果关系的模式。因此,人们在研究新闻时,新闻定义者自然会从自身的主体性出发,最大限度地遵循理性传统,理解和解释社会中的各种新闻现象,并提出自己对新闻语义的理解。然而,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实践经历,不同的认知主体会有不同的认知结构。因此,每个人对新闻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哈贝马斯倡导交往的合理性,追求价值的共识,建立一个所有人共同理解的生活世界。然而,正如一些学者批评哈贝马斯一样,你的生活世界不是我的生活世界。现代社会对生活世界没有共同的理解。现代社会应该是差异的逻辑起点。因此,它有能力定义上述各种新闻。
第二,新闻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回顾历史发展,人类新闻活动从古罗马最早时期发展到现在,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新闻传播也与人类社会的变化密不可分,相应地,新闻与社会之间也有很高的复杂性。在时间的横轴上,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社会领域有着互动的行动与反应关系。(3)随着新闻与社会互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新闻与社会的复杂性也在扩大。例如,最近英国大众媒体的窃听丑闻,一旦被报道,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英国的政治、商业和法律界。在时间的纵轴上,台湾学者郑明真教授认为:“今天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变化。

1.2理论视角——“整体/部分”转向“系统/环境”……10-12
1.3卢曼的社会语义学分析……12
1.4研究目的……12
1.5研究的意义及其局限性……12-14
社会系统下的第二章语义学……14-27
2.1卢曼的社会制度……15-21
2.1.1系统的形成……15-18
2.1.2系统形成中意义形式的构建……18-21
2.2语义……21-27社会系统框架下的
第三章社会系统新闻……27-31
3.1社会系统中的大众媒体系统……27-28
3.1.1大众媒体的概念……27
3.1.2功能分化下大众传媒系统的形成……27-28
3.2大众媒体系统中的新闻……28-31
第四章新闻语义分析……31-41
4.1欧洲社会新闻语义的历时积累……31-34
4.2美国社会新闻语义学的演变……34-37
4.3当代“世界社会”新闻语义学的建构趋势……37-41

结论

总的来说,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是基于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系统,试图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实际上可以解释现实社会中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对他来说,这个抽象的理论体系可以同时解释所有社会系统的基本运行模式及其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因此,卢曼的理论也可以作为解释大众传媒系统和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方法论基础,特别是新闻和社会深层结构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在卢曼的理论体系中,社会语义学作为解读社会的一种理论方法,其最重要的目的是读出隐藏在社会系统结构变化过程中的语义或社会意义。
在卢曼的语义分析中,新闻语义的意义变化过程受每个时代的主流价值或精神的影响,每个时代的主流价值和精神都与社会系统的动态结构变化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在分析大众传媒系统中的新闻语义时,我们可以根据新闻语义与社会结构变化的关系大致将其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我们可以分析社会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然后我们可以分析什么是时代精神或社会系统在结构变化过程中的主流价值,最后,新闻语义在社会结构变化过程中如何与时代精神或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想相关联。
鲁曼的语义分析方法主要关注欧洲社会的演变过程。作者认为,欧洲社会以外的其他社会深化和分化过程的理论模型需要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参考

[1]杰弗里·利奇。语义学[。李瑞华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
[2]Xi·含桃。世界新闻史集锦[。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6月。
[3]国家编译研究所。新闻业的新领域[。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研究所新闻出版局,1982年8月。
[4]郑镇明。新闻和大众传播[。台北:三民图书有限公司,2010年10月。
[5]梅尔文。曼斯。《新闻报道与写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年6月。
[6][法国]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分工理论[。瞿冬义。北京:生活。阅读,新知识联合出版,2000年。
[7][美国]迈克尔舒德森。发现新闻:美国报纸社会史[。蒋易·陈昌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8]许林正。欧洲传播思想史[·米】。上海:上海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4月。
[9]尼古拉斯·鲁曼。大众传媒的现实[。台北:左岸文化,2006年4月。
[10]国家汇编厅。新闻业的新领域[。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研究所新闻出版局,198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