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60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警察司法

360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警察司法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6000字
论点:执法,公正,警察
论文概述:

警察公正不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伦理学中的公正原则出发,研究警察公正的问题,分析影响警察公正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论文正文:

一、司法和警察司法

(一)司法的含义

司法是一个古老的政治学范畴,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范畴。什么是正义?“慈海”解释道:“公共”指的是公平和正义,而不是“私人”。积极是指公平和公正。它也指诚信和合法性。也指纯粹不杂;也指前面,与“倒车”、“倒车”和“侧面”相对;也指的是。正义是指人们基于既定概念对某一现象的评价。它也指被认为是应得的社会状况。它也指坚持原则,根据某些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现实地与人打交道。)。(1)
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中,正义、公平等思想往往是通过正义的概念来表达的。关于正义,楚辞解释说:“合理和适当的是正当的。”孟子·离娄说:“义是人的正道。”(2)《荀子·郑明篇》认为正义是出路。(3)他所谓的公正是指公正和恰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态度。《周易·昆卦·燕文》提出:“正直也是正义。绅士应该尊重内心的正直,尊重外在的正义,尊重正义而不孤独。”(4)道德的建立必须包括内心的完整和得体。“大学”将正义与修养和道德操守联系在一起。古人还谈到了善与恶关系中“正义”美德的主动性和有希望的精神。孔子指出:“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①最好的人是“好人是好人,坏人是坏人”(2)一般来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讨论正义时,主要关注的是他们的内在动机和思想是否正确,他们是否崇尚正义,憎恨和拒绝邪恶。战国以来,一些思想家把正义作为衡量人们行为的标准。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改革后,正义问题被尖锐地提出来。(3)
在欧洲文化发展史上,正义的概念也具有完整性、正义性、合法性和公平性的含义,其中大多数强调其社会意义。德国伦理学家贝尔泰森指出:“正义”作为一种道德习惯是“一种意志倾向和行为方式,它防止自己干涉他人的生活和利益,并且,只要可能,也防止他人干涉这种行为。”“只要我们能做到,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克制自己不做任何事,不允许别人做任何不公平的事情。”(4)德谟克利特说:“一个慷慨的人永远不必做法律公正和允许的事情。他日夜放松快乐,勇敢无忧无虑。但对于那些蔑视正义、不履行义务的人来说,所有这些只会让他们在想到一些错误时感到恼火。他总是担心和折磨自己。”“正义要求人们履行自己的义务,而非正义要求人们放弃自己的义务,而不是履行自己的义务。”...................
..............................

二。警察执法不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警察执法不公透视

多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然而,不可否认,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不满意,意见大多集中在各种执法问题上。许多同志在研究警察公正执法时,总结了执法不公的现象。蔡东春同志认为,当前警察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安法制建设不完善,有些方面空白:有些警察素质不高,法律意识和人权意识不强;不守法、不严格执法、甚至违法的情况时有发生。刑讯逼供现象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群众反应强烈。执法监督意识不强,措施不力。执法缺乏足够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詹其雄在全国开展“三个教育”时,公安部总结了全国普遍存在的执法问题。首先,执法工作是由利益驱动的,包括任意罚款、任意指控、任意拘留和执法权力的商业化。二是受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非法干预经济纠纷,争抢案件管辖权,不依法办案。第三,更加重视实体,不重视程序,更加重视打击,不重视保护。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和长期拘留屡禁不止。第四是处理“关系案件”和“人际关系案件”,从事权力和金钱交易,咨询私人当事人和歪曲法律。五是向人民求助冷、横、硬、推、推委、推延,获得阅读工作的权利。2001年上半年,公安部组织人员对一些地区的公安机关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暗访。人们发现,在一些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冷漠无情、损害群众利益、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等,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人民公安日报》不久前发表一篇文章说,目前,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意见最大的问题是执法,主要包括执法不公、执法武断、执法不积极和不遵纪守法四个方面。警察执法不公的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涉及执法活动的各个方面,可以概括如下:

1。任意执法
任意执法是指从个人喜好、兴趣、情感等方面进行执法。,在履行执法职责时违反法律精神和规定的。任意执法是对法律无知或不尊重的表现。公安机关和警察的任意执法现象主要包括:一些警察不遵守法律程序,随意传唤或拘留公民;一些警官在刑事调查活动中没有完成程序并滥用强制措施。例如,2000年,一个省级公安机关滥用刑事强制措施达2559次,发现982人被长期拘留。一些警察只强调其他人遵守法律,没有意识到执法人员必须首先遵守法律。例如,一些交通警察在非紧急情况下驾驶和在街上横冲直撞时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在治安管理中,有些警察把管理对象的态度作为处罚与否和处罚力度的依据。............................
..............................

二。警察执法不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8)
(一)..............................(18)[/溴/]1。任意执法.......................................................................(19)
2。滥用自由裁量权...............................................(19)
3。利益驱动的执法........................................................(20)
(2)影响警察司法的因素分析............................(21)
1,管理体系的局限性..........................................................(21)
2,法律制度的局限性............................................................(23)
3、社会环境的影响......................................................(25)
4、个体警察因素的影响.............................................(27)
3,...............................................(29)
(1).............................................(29)
1提高警察的个人道德素质;............................(29)
2,警察司法要求......................................................(31)
3,提高警察道德素质的途径..............................(32)
(2)加强道德体系建设...............................................(35)
1、改革现有人事管理制度.........................................(36)
2、建立适应公安工作新形势的警察安全机制...(37)
3,........................................................(38)
4,........................................................(38)
5,............................(39)
(3)................................(41)
1,……(42)
2、加强程序体系建设.............................(42)
(4)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43)
结论.......................................................................(45)
参考资料............................................................(46)

结论

作为执法的理想目标,警察司法必须依靠主观和客观条件才能成为现实。警察自身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是最基本的主观条件之一。一个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是必要的客观条件。就二者的关系而言,执法中的伦理道德等主观条件与制度和法律保障密切相关。然而,在以正义为核心目标的现代执法体系下,警察能否在执法过程中实现正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警察的眼睛和身体,以及法律能否得到正确适用。
警察司法不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虽然近两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法制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的活动,警察执法已经规范化,但执法不公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各种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成熟,警察司法将逐步实现。
警察司法应该在制度伦理建设中取得这样的效果,也就是Setsenzig所说的:“如果他不再执行有利于社区的行为,或者如果他不再履行他的义务,他的自尊的丧失、他对社区福利的关心以及他因被社区抛弃而造成的不幸不亚于他所能获得的任何物质利益的破坏。”(3)因此,制度的公正是实现警察公正的前提。因此,不仅要求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平执法,维护自身诚信,而且要建立有效机制,抵制对执法公正和诚信的干扰。

参考

(一)作品:
l,唐林锴:《西方伦理学名著摘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约翰·罗尔斯:《论正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汤姆·比彻姆:《哲学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拉斐尔:《道德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7,莱斯利·李普森:《政治学中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
8,戴维·米勒:《社会公正原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9,钱齐欢:《中国教育伦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张康之:《在公共行政中寻找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