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微博公民新闻的特征及规律分析

4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微博公民新闻的特征及规律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0000字
论点:公民,新闻,媒体
论文概述:

本文讨论了公民新闻的定义、兴起和进入自媒体时代后在微博平台的蓬勃发展,主要总结了微博平台公民新闻的自身特点并讨论了其自身的一些规律,将微博公民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模式作了一

论文正文:

第一章公民新闻的定义和发展脉络

第一节讨论:公民新闻的定义
学者邵培仁对“公民新闻”进行了比较分析,蔡晓过去对“公民新闻”和“公共新闻”进行了类似的比较。西北的张宇和电子科技韩红也对公民新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不断的关注和研究,而“公民新闻网”的创始人郭涛也对公民新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本文认为,公民新闻出现在网络媒体生产牛之前。在联盟出现之前,在现场目睹或目睹新闻的公民自愿向媒体提供新闻,这是公共新闻的形式。例如,来自当地电视台或报纸的十种新闻经常被公众报道。公众可以找到物美价廉的新东西并去现场。他们可以将新闻编织成文字或拍摄现场视频,并提供给媒体发布。穆文赋予公民的新含义是:公民自愿报道死亡、由非专业新闻作者出版或传播的新含义。与以前写作后向传统媒体提供新闻的方法相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由于技术的便利,更多的人可以更快地主动发布他们周围发生的新闻。因此,公民新闻在苗壮成长起来,并面临着更多的受众。
因此,可以说公民新闻的产生并不依赖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产生,而大规模的繁荣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2000年,由韩国前调查记者吴连浩创建的世界第一个公民新闻网ohmynews成为公民新闻实践的先锋典范,具有里程碑式的宣言“每个公民都是记者”。来自世界各地的7万多名公民记者每天提交大约200篇文章。如果这些文章被ohmynews采纳,他们将获得一定的报酬。网站新闻的每日页面浏览量一度超过200万。这个基层新闻网站甚至宣传了韩国2002年的成功选举。吴廉贞说:“我们希望通过ohmynews网站告别20世纪的新闻体系,结束新闻只能通过主流和保守媒体学习的时代。我们向人们展示一切,让他们判断这是真是假。”

第2节历史:公民新闻和公共新闻的起源
公共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的一场大规模新闻改革运动。其核心是指导“新闻报道与媒体活动的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也以其组织的勤奋介入公共事务,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接触,并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以便最终解决公共问题。”公共新闻在美国也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而公民新闻在过去被翻译成“公民新闻”。确切地说,被称为“草根报道”的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是“公民新闻”的名称,而公共新闻和公民新闻都可以被称为“参与式新闻参与式新闻”。公共新闻运动的学术领袖,纽约新闻部的任杰,是谁首先提出了公共新闻的概念?杰伊·罗森(Jay Rosen)的研究重点也从公共新闻转移到了“公民新闻”。
是政治家创造的,不是公众对自治的认识。新闻的首要责任是在最大程度上告知公众政治家的决定。然而,著名哲学家杜威对公共能力和民主持与李普曼相反的乐观态度,在他的著作《公共及其问题》(1927)中,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民主思想。他认为,通过传播科学知识,公众有能力和智慧判断公众对公共事件的认知,并参与民主进程。因此,新闻应该在促进公众更积极地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詹姆斯?凯里认为,“如果记者的意图是促进公众更积极地参与民主进程,就有必要实现从李普曼式新闻向杜威式对话新闻的转变。”
作者认为,与公共新闻相比,公民新闻刚刚完成了这一转折。因此,二者的区别在于,公共新闻仍然由媒体主导,公共讨论的内容由媒体决定,整个报道过程也由媒体组织和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新闻权的公共权力性质。另一方面,公民新闻的参与者变成了没有接受新闻专业培训的普通公民。公民自发地通过各种媒体平台报道所目睹或目睹的新闻事件,或对已发表的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充分解释了新闻权或其木来源的基础,即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第三部分展望:基于微博平台的公民新闻……13-16
摘要……16-17
第二章微博公民新闻的特点及自律研究……17-25
第一节分析了2006年微博公民新闻的特点……17-21
第二节比较微博公民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模式……21-24
摘要……24-25
第三章微博公民新闻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意义……25-40
第一节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现状……25-26
第二节微博语境下公民新闻的成长……26-30
第三节微博的中国角色……30-32
第四节微博语境中公民新闻的社会意义……32-39
摘要……39-40
第四章讨论了2000年公民新闻发展中的问题和方向……40-50
第一节从公共话语权的角度审视了公民新闻发展的桎梏……40-44
第二节公民新闻守门人缺失的两面……44-46
第三节:公民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46-49
摘要……49-50

结论

本文论述了进入媒体时代后微博平台公民新闻的定义、兴起和蓬勃发展,主要总结了微博平台公民新闻的特点,探讨了其自身的规律,并对微博公民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模式进行了比较。结合当前中国转型期的社会背景,梳理了2010年至2011年底微博平台上公民新闻的热点事件。在此过程中,微博强调了其作为舆论疏散和安全阀以及在线公民组织的作用。微博语境下的公民新闻也显示出其提高公民素养、促进协商民主、促进公民社会发展的深远社会意义。然而,应当指出,公民新闻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公民话语权受到限制。
因此,本文从公众、媒体和政府的各个角度对促进公民新闻事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探讨。它建议公众在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并澄清他们与其权利相应的义务。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都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建议政府从宪法保护、提高失语者群体的言论能力、审慎的言论审查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等方面做出贡献,共同促进公民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尽管微博平台的公民新闻在提高公众素养、促进商业发展和促进公民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社会意义,但微博作为新技术发展的信息工具仍然存在。平台上承载的一般木质主体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平台上公私新闻发展面临的问题应该成为微博的收费或负担。

参考

1。《微博力量》,谢尔·伊斯雷尔(美国),任柯文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2。肖薛辉著《公民社会的诞生》,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5月。
3。公民与文明社会,托马斯·扬诺夫斯基(美国),熊科译,辽宁教会出版社,2000年10月。
4。传记影像:新闻专业精神的建构与消解,黄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5。《大声疾呼: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胡勇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6。《在线舆论与公共决策:权利与权力的对话》,张淑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7。欧洲对话:公民社会和利蒙精神。陈乐民·施福德对话,陈峰编,牛火。阅读。新知识联合出版公司。
8。网络政治国家、公民和新通信技术。安德鲁·查德威克(英国),译。钱孟山,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
9。《平民权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新闻媒体停止微观政治——关于媒体在政府政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陈觉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