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2000字硕士毕业论文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人民调解研究

32000字硕士毕业论文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人民调解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2000字
论点:人民调解,调解,科学发展观
论文概述:

本文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比较肤浅研究层面,而且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人民调解“自治性”特征如何得到有效保障、当事人参与积极性怎样提高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恳请

论文正文:

人民调解制度是中国独创的冲突解决方法和法律制度。它已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国外法律界高度赞扬我国的人民调解工作,称之为“东方经验”。美国、日本等国的司法人员称赞人民调解是中国的伟大创举。人民调解制度上升到立法层面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大成就,为人民调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空。在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调解方式来加强和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科学发展观下的人民调解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优势。

1.1选题背景
寻求庭外纠纷解决方式、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资源和行政成本已成为当今整个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中国传统资源,人民调解制度是满足这一要求的理想选择。它在实践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显示了巨大潜力,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和问题。开展科学发展观与人民调解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化解可能激化的矛盾,在矛盾激化前化解矛盾,显得尤为重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注意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努力避免决策失误和操作不当引起群众的不满和投诉。
人民调解目前是促进化解萌芽争端的最有效方式。它目前被广泛使用和重视。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支生力军。为了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特别是2010年颁布的《人民调解法》将人民调解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人民调解的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民调解坚持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通过调解,双方的法治理念得到加强,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有利于促进和平与和谐的建设。实践证明,人民调解已经成为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和有效途径。然而,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这一古老而又极具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的优势,与时俱进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

2人民调解与科学发展观

2.1人民调解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自古就有。人民调解始于近代。根据现有数据,调解和人民调解的真正定义出现在当代法律界。调解涵盖了人民调解的内容,其内容更加广泛,如行政调解、商业调解、刑事和解等。研究人民调解工作,首先要从其概念入手,明确其外延和内涵。

2.1.1调解和人民调解的含义
大多数中国学者从功能的角度对调解进行定义,侧重于解决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体现特殊的文化现象。《中国百科全书》对调解的含义解释如下:“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之间发生民事权利纠纷,当事人应当提出申请,或者如果人民法院或群众组织认为有可能和解,为了减轻诉讼负担,法院或群众组织应当对当事人进行调解、说服和教育,使当事人能够相互理解,相互让步,纠纷能够得到解决,这就是所谓的调解。”该定义将争议局限于民事事项,显然过于狭窄。《人民调解实务》将调解定义为:“调解是指在第三方的主持下,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习惯,对纠纷当事人进行调解和说服,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互谅互让,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该定义强调调解人在调解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学者对调解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它强调的是第三方托管和自愿协议,程序性定义较少。
人民调解是调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讨论中,人民调解的定义共有三个方面: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人的身份、各方自愿平等以及根据道德和法律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实务》将人民调解定义为:“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社会公德、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习惯等进行的活动。一、解决涉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民事纠纷,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和说服,促使当事人在自愿平等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达成调解协议。“这一定义侧重于调解的基础和过程。《人民调解法解释》中对人民调解的定义:“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推动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通过说服和说服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该定义更准确地界定了人民调解的性质、特点、方法、方法和工作范围。调解的范围被定义为民事纠纷。一般来说,民事纠纷是指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纠纷,涉及当事人有权处分的个人和财产权益。...................
...................

1。介绍.............................................................................................................................1
1.1主题选择的背景...........................................................................................................................1
1.2研究现状...........................................................................................................................2
1.3研究意义...........................................................................................................................2
1.4研究方法和思路.................................................................................................................3
1.5结构安排...........................................................................................................................4
2。人民调解与科学发展观....................................................................................5
2.1人民调解的概念、特征和职能.................................................................................5
2.1.1调解和人民调解的含义......................................................................................5
2.1.2人民调解的特点和功能...............................................................................................6
2.1.3人民调解与其他调解的区别........................................................................................7
2.2科学发展观..................................................................................................................7
2.2.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7
2.2.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8
2.2.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8
2.2.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9
2.2.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是全面考虑..................................................................................9
2.3科学发展观对人民调解制度的理论指导意义........................................................9
2.3.1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氛围意义深远。……10
2.3.2对丰富人民调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意义..............................11
2.3.3提高调解人的素质和各方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11
3。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与问题......................................................................................12
3.1人民调解组织的现状与问题....................................................................................12
3.1.1人民调解组织现状....................................................................................12
3.1.2人民调解组织存在的问题....................................................................................13
3.2人民调解员的现状和问题...............................................................................................14
3.2.1人民调解员的地位.....................................................................................................14
3.2.2人民调解员问题...................................................................................................15
3.3人民调解的业务现状及问题..................................................................................16
3.3.1现阶段人民调解的范围过于狭窄................................................................................16
3.3.2。调解资源亟待整合.........................................17
3.4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和问题....................................................................................18
3.4.1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状况....................................................................................18
3.4.2不能保证人民调解协议的执行..................................................................................18
3.5人民调解工作财务保障现状及问题.....................................................................19
3.5.1人民调解工作资金来源....................................................................................19
3.5.2人民调解资金不足。开展这项工作非常困难。...................................................................20
4。科学发展观对当前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21[/ Br/]4.1与时俱进,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建设....................................................................................21
4.1.1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应体现其“自治”的基本特征。................................22
4.1.2促进人民调解组织的专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并建设.........................................23
4.2“以人为本”的人民调解思想,提高人民调解人的职业素质...................25
4.2.1改善人民调解员的遴选条件,规范遴选程序......................................................24
4.2.2《人民调解员行为守则》......................................................................................25
4.2.3提高调解员的工作技能...............................................................................................25
4.3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伟大的调解模式。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范围……26
4.3.1扩大人民调解的范围是“大调解”和多层次组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7
4.3.2。区域争端解决机制..........................................................27
4.3.3专业、行业调解组织与市场化纠纷解决机制出现.........................................28
4.3.4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仲裁系统之间的资源整合以及两者之间的融合...................29
4.4德国和法国都受到强调。完善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31
4.4.1维护诚实、友谊和社会道德,确保调解协议的有效性.............................................31
4.4.2如何弥补调解协议的效力......................................................................................32
4.5利用人民调解的“协调和可持续”概念。实施人民调解保证...................33
4.5.1加强人民调解和商业指导................................................................................34
4.5.2实施人民调解和保障的资金来源...................................................................35
结论.............................................................................................................................37

总结说:“人民调解是中国的一个特点。被动调解应转变为主动调解,深入调查和调解矛盾纠纷。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要求完善矛盾纠纷调查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权益保障机制,人民调解有机结合, 实现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采取更多的调解方式,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教育和说服手段,解决基层和萌芽阶段的矛盾纠纷。
目前,各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十分突出,中国也处于社会转型的敏感时期。面对新形势、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新时期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迫在眉睫。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各级各部门对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它们形成合力来推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种调解组织的积极参与下,随着人民调解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调解工作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即将实现。
由于我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基本上处于肤浅的研究层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如何有效保障人民调解的“自治”特征,如何提高当事人的参与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我敦促所有专家和老师批评和纠正我。

参考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6-17页,
[2]古马。游戏——破碎社会中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74
[3]李俊伟。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2
[4]秦郭蓉。人民调解制度的现代意义分析。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
[5]季卫东。法律制度与选择。《中外法律》,1993年。(4): 15。
[6)《人民调解发展的里程碑——司法部副部长郝池勇回答记者提问》,载《人民调解》2010年第10期(总第226期)
[7]徐鑫。调解优先的司法政策应予调整。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编号:74 2010.3.25
[8]刘殳俏。马辉。人民调解实务。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5-6
[9]刘殳俏,马辉。人民调解实务。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5-6
[10]王胜明,郝池勇。人民调解法解释。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