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2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三峡移民网络的重构——基于浙北P镇的实地调查

32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三峡移民网络的重构——基于浙北P镇的实地调查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2000字
论点:移民,关系网,社会
论文概述:

本文透过布迪厄实践理论的视角,对P镇移民的关系网重构进行分析。远距离外迁促使移民的惯习与迁出地场域分离。重构关系网,意味着惯习与迁入地场域的磨合。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今天,我们更迫切需要发展一个思维框架,使移民成为历史进程中的核心,而不总是附属品。我们应该放弃家谱中关于血缘、财产和边界的修辞,代之以一系列横向的社会关系...一个可靠的迁移观点可能是基于一种直觉,即这里和那里之间的对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结构,是相对于固定实体思考和定义它们的结果。它可能最初并不认为迁移是固定起点和固定终点之间的微妙间隔,而是一种存在于世界上的方式。

1.1问题及其研究意义

1.1.1问题
“社会怎么可能”,霍布斯式的社会秩序问题,是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德国社会学家齐默认为社会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在齐默勒看来,社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齐默主张建立一个正式的社会学来研究社会交往的结构形式。当代法国社会学家
埃米尔·杜尔凯姆提出社会学应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涂尔干的“社会事实”指的是对个人有约束力的外部事物,如法律和集体意识。涂尔干开创了社会学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为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根本性的贡献。迪尔凯姆的方法论既是客观主义者,也是整体主义者。它过分强调社会结构对行为者的限制,却忽视了行为者在社会结构中的主动性。作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涂尔干倡导的方法论的修正?韦伯提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并试图解决实证主义方法论中对主体性的回避,形成了社会学研究的解释传统。
长期以来,结构与行动的二元对立已成为社会学家争论并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吉登斯的结构理论和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观点指出结构是限制性的,强调结构也是动态的。它不仅是基础,也是行动的结果。布迪厄的实践理论通过场、惯习和资本的概念来解释实践逻辑。长期以来,各种形式的理性主义理论一直在“用事物的逻辑代替事物的逻辑”。实践逻辑的模糊性只能用领域和习惯等关系概念来表达。从二元对立到二元对立,标志着关系方法论的建立。
齐默提出了社会存在于互动中的观点,但他强调了社会互动的结构形式,并没有关注社会互动本身的过程。基于齐默结构思想发展起来的社会网络分析也明显侧重于静态结构分析,缺乏动态过程分析。从实体理论向关系理论转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强调过程。..............................
..............................

第二章[浙北P镇三峡移民/br/]
三峡百万移民,中国水利史上最大的水库移民,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浙江是安置三峡移民的11个省份之一。所有移民都被安置在浙江北部经济和社会相对发达的平原地区。P镇是浙北的中心城镇之一,三峡移民在P镇定居是本次实地考察的对象。本章将介绍三峡工程和数百万三峡移民的概况,三峡移民在P镇的概况以及他们移居的地方的社会文化背景。

2.1三峡移民到农村

2.1.1三峡工程和三峡移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贯高度重视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水利建设。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是几代中国人水利事业的梦想。其长期规划可以追溯到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的《国家建设战略》中提出的建设三峡工程的构想。1924年8月,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民生主义”演讲中再次提到:“像长江上游的水力一样,它甚至更大。有人调查了宜昌至万县的水力发电,水力发电能力超过3000万马力。这么大的电量比其他国家产生的电量大得多。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渡过长江,写道:“西江悬崖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切断巫山的云和雨,高峡谷将通向平湖。女神应该是安全的,当惊讶的时候,世界就不同了。这本书的诗词展示了三峡工程的宏伟蓝图。[三峡工程本质上是一项巨大的生态工程,其主要目的是解决防洪问题。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一直频繁而严重。据历史文献记载,从公元前185年(西汉早期)到公元1911年(晚清)的2096年,长江发生了214次大洪水,平均发生时间不到10年。从明朝中叶的1499年到1949年的450年间,长江中游有186处决堤,平均2-3年有4处。1931年、1935年和1954年,长江三大洪水造成32万人死亡,仅1954年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00亿元。三峡工程建设是解决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的关键综合治理措施。同时,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决议》。从此,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
...................

第2章..............................[浙北P镇三峡移民13人/br/] 2.1三峡移民农村...........................................13
2.2浙北P镇移民概况......................................................16
2.3社会文化..............................22
2.3.1社会文化..........................................................22移民地点和移民地点的
2.3。2移民地的社会文化......................................................23
2.4损坏...........................................24
2.4.1移民点网络的特点.........................................24
2.4.2移民点网络的断裂:社会混乱……26
第3章移民点网络的重建...........................................31
3.1恢复和维持...........................................31
3.1.1初级关系的选择性修复.............................31
3.1。2主要关系的维护模式..............................32
3。1.3原始关系的象征意义............................32
3.2移民群体内部关系的演变..........................................33
3.3邻里关系:...............................................34
3.3.1邻里关系:...............................................34
3。3.影响邻里交往的两个可能因素..............................36
3.4“肮脏”的个人关系往往.............................................37
3.5网络重建对移民生活的影响……39
3.5.1对家庭经济的影响..........................................39
................

结论;
对移民来说,重建网络和适应社会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网络本身是开放的,网络重构的实践反映了实践逻辑的模糊性。本文主要分析家庭层面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村民关系)和个人关系,但仍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首先,家庭和个人如何影响移民网络的重组?严云翔认为,中国社会已经走出了“祖先的阴影”(即摆脱了家庭和大家庭的束缚),进入了一个明显的个体化过程。然而,就P镇移民而言,家庭影响和个人化进程似乎并存,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矛盾。这是否是移民在重建网络过程中的普遍特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二,移民和村干部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大多集中在重新安置的早期阶段,尤其是头两年。移民对当地政府的资源分配和安置补偿最明显的不满。当地人接管甚至破坏移民的财产资源,如水井。在采访中,一些移民反映,一个村庄没有为移民划分山区,结果是移民殴打村党委书记来解决问题。大多数移民认为村干部执行相关政策不力,对移民有偏见。这种移民对村干部的态度和观念至今仍然存在。虽然对移民和村干部来说,回忆过去不愉快的经历并不容易,但研究移民和目的地之间关系的变化确实是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深入探讨布迪厄在移民网络重构和社会适应研究中的实践理论。以往对三峡移民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缺乏理论反思的特点,这使得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成了两层皮。本文试图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角度来解释移民网络重构的过程。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如场转化的成因和动力、移民习惯的结构过程和习惯的滞后表现,以及R-normal生活事件中场与习惯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

参考资料

一.工作

[1][法国]布迪厄和[美国]华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的指导》,转。李梦、李康,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杨华杉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谢丽忠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摘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4]曹应旺:《周恩来与水利》,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

[5]应星:《河流移民请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6]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编辑:《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1)》,庐江出版社,2000年。

[7]费孝通:《中国农村》,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

[8]林华钥:《金翼——中国家庭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9]金瑶姬:《金瑶姬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阎云祥:《礼物的流动——一个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