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2132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现行货币体系传导效应探析

22132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现行货币体系传导效应探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2132字
论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论文概述:

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环境来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日益丰富,主要包括信贷、利率、汇率、资本市场等四种渠道,但最主要的、点主导地位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依然是信贷传导渠道,并

论文正文: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通过中央银行使用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影响的重要经济手段。 对它的分析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范畴。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在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和操作方法相对成型且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和传导效果的大小成为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梳理货币政策传导的环节和渠道,分析各种渠道的传导效果,对于研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分析货币政策改革和变革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 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放弃了贷款规模的管理,恢复了公开市场操作,改革了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了利率波动空,这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已经从直接转向间接。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正在成为市场化的主体,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汇率形成机制更加灵活,间接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有一个空的空间和环境可以发挥作用。 然而,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复杂背景、体制改革的结构性因素以及对外国的日益依赖使得货币政策的操作更加复杂。 从1998年到2008年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阶段。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经济经历了1998年至2002年的通货紧缩、2003年以来的流动性过剩和2006年底以来的高消费物价指数。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稳定价格波动,配合国家宏观调控,中央银行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和力度,大量使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 同时,这一历史阶段不仅包括反通货紧缩和反通货膨胀两个阶段,还包括货币政策间接发展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发展的特定阶段,货币政策工具、目标体系和操纵方法相对成型,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平稳传导机制和渠道极大地制约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分析现阶段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不同传导渠道的作用机制、运行环境和传导效果,对我国未来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和货币政策运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货币政策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上半年的紧缩货币政策到7月份的“一保一控”政策,再到9月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集中运用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等多种手段来增加对经济的支持。 考察危机背景下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是否有效,货币政策各传导渠道的顺畅流动和功能,对于央行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准确把握货币政策操作的力度和时机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1.2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2.1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凯恩斯主义非常重视利率渠道在货币传导机制中的作用。 格林沃德和斯蒂格利茨强调信贷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1980年以后,在分析了汇率的传导效应后,奥尔勃斯·费尔德和麦金农认为,汇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发挥了作用。 1990年以后,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重点转向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米什金(1995)认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四个渠道进行:利率、汇率、信贷和非货币资产价格 Ludvigson(2004)和Quigley,Shiller (2005)认为,过去几十年,当美国、英国和主要经济体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时,货币当局应该将资产价格渠道视为比其他传导渠道更重要的渠道。 在实证方面,在伯南克(1986)将SVAR模型应用于美联储的贷款政策研究之后,他发现总经济需求主要受贷款影响。 他和布兰德(1992)研究了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发现存款的增减与美联储利率的变化成反比。 上田(1993)通过对日本信贷数据的研究,发现在指示金融紧缩的工具变量发挥作用后,实际产出下降,效果显著 戈登和莫里斯(1995)和加里波第和阿里西亚(1998)认为,通过实证分析,信贷渠道的数量效应是微不足道的,从而得出中央银行不能通过信贷渠道影响银行贷款行为的结论 Stum和Kakes发现,大银行不像中小银行那样应对紧缩政策的影响,但持有较低比例的流动资产。相反,小银行持有更高比例的流动资产。 容金和云久初(2003)的研究证明了信贷渠道的存在。当中央银行放松信贷时,银行贷款显著增加,而当中央银行收缩信贷时,银行贷款显著收缩 维克多·沃吉拉德(Victor Vaugirard)和塞缪尔·贝茨(Samuel Bates)(2009)测试了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他们发现,在此期间,只有信贷渠道有效,货币渠道和其他货币政策渠道往往无效。 第二章现行制度变迁下货币政策体系的建立...................s 62.1建立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发展过程........s 62.2货币政策工具...................72.3现行制度下的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渠道...................102.4 1998:中国货币政策间接调整的控制起点...................10第三章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的定性分析...................123.1信用传输渠道...................133.2利率传导渠道...................173.3汇率传导渠道...................21第四章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在中国的现实实证分析...................294.1 1998-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检验...................294.2 2003年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检验...................364.3经验结论总结...................44结论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就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环境而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日益丰富,主要包括信贷、利率、汇率、资本市场等四个渠道。然而,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仍然是信贷传导渠道,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 信贷渠道是否畅通,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及时有效传导具有重要意义。 要疏通信贷传导渠道,首先,银行业自身需要转变管理模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变革、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和资本要求的严格,利率市场化和直接融资的推广都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行业应进一步提高现代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水平,调整收益风险,合理量化风险。 加快资源整合,优化流程转型,加强资金管理和测试,提高管理水平。 只有使商业银行面向市场的主体对各种价格信号敏感,间接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才能提高 其次,要疏通信贷传导渠道,政府应尽最大努力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心。 首先,在政策方面,商业银行在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应给予更多支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政策担保机构或再担保机构的设立,以及更多的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使中小企业融资能够得到商业银行的担保。 第二,为了消除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时无法有效获取准确信息的担忧,最好是整合税务、工商、海关、水电、社会保障等信息数据库,为金融机构融资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平台支持。 第三,制定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特许经营者税收减免和不良贷款快速核销政策。 参考[1]巴蜀。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110-115[2]章小蕙,走向中国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中国金融。2008 (23)[3]郭田勇..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选择。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77-80[4]易纲。零利率政策有效吗?[。21《真实经济报告》。2009年3月1日[5]易纲。关于当前货币政策的几个问题[。中国金融。2009 (6)[6]贾韩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7]贾韩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4[8]小华。中国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研究[。论文。湖南大学。2006[9]谢平,焦金普。关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辩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10-14[10]易纲。关于当前货币政策的几个问题[。中国金融。2009(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