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7200字硕士毕业论文可拓学视角下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37200字硕士毕业论文可拓学视角下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7200字
论点:风险,财务,上市公司
论文概述:

本文将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出发,将财务风险指标选择细化,从财务信息上挖掘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并用可拓学原理对其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做出评价。近年来,可拓学已初步形成了它的理论框架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截至目前,沪深股市上市公司总数已达1601家,市值超过10万亿。股票的投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股票市场基本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经营业绩。可以说,上市公司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石。因此,上市公司的业绩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还会直接影响投资者、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沪深股市科技公司的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公司受到特殊对待的原因是不同的,但是它们中的大多数由于“异常的财务状况”而受到特殊对待。上市公司经过特殊处理后,在中国证监会的严格监管下,面临着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清理不良资产、注入优质资产的巨大压力,以尽快摘掉ST帽子,回归正常上市公司。与此同时,在广大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受到“特殊对待”后,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遭受了巨大损失。不仅维持和增加资产价值的目标无法实现,而且他们还可能损失所有的钱。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评价和防范对上市公司自身、投资者和债权人,甚至对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发现总是有一个过程,从潜伏期到爆发期需要很长时间。上市公司通常从正常的财务状况开始,逐渐发展成财务困境,最后陷入财务破产。因此,在这一长时期内,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是完全可控和可预测的。本文将可拓方法引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和可拓评价模型来衡量上市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控水平的建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当时的背景具有重要意义。风险管理作为一种预警管理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监测领域。微观领域的风险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公司的危机管理和战略管理研究。然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风险管理和预警模型的构建上。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经相对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总体而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实践呈现出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演变趋势。其中,财务风险指标的选择和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是风险管理的关键,也是风险控制方法研究的重点。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者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般来说,目前国外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比较深入,大致可以分为单变量决策模型和多变量决策模型。

1.2.1.1单变量决策模型
菲茨帕特里克(1931)是单变量模型研究的第一位先驱。1932年,他选择了19家公司作为样本,并用单一财务比率将样本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类。结果表明,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比率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1]。美国财务分析师威廉·比弗(William Beaver)(1966)在《美国会计评论》中提出了单一比率模型,即使用单一财务比率来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这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对具体数据的分析中,比弗首先比较了所有样本失效前五年30个财务比率的等重平均值。然后,将158家公司的样本随机分为两组,用二分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两组的平均财务比率存在明显差异,失效日期越近,财务比率预测的误分类率越低。最后,选择了能够最好地区分失败企业和非失败企业的五个比率。它们是:现金流/总负债、净收入/总资产、资产负债率、营运资本/总资产、现值比(贴现率)[2]。除了Biff的单变量决策分析,Zmijewsk(1983)使用75个变量的研究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Zmijewski从这100多个变量中选择了75个,并将其分为10类。选取1972年至1978年间72家破产企业和3573家非破产企业作为样本。Zmijewski首先计算了破产前一年两类企业财务比率的平均值。然后对两类企业的数据进行f检验。最后,通过单变量分析计算各变量的判别精度。Zmijewski研究表明,破产和非破产企业之间有四种财务比率,即:收益率、财务杠杆、固定收益担保和股票收益率[3]。

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

2.1金融风险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风险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主要有以下观点:
(1)风险是损失或损坏的可能性。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和其他学术领域没有技术含量。这意味着损坏的可能性。某一行为是否会产生有害的后果应该由其不确定性来界定。如果某一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它的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
(2)风险是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之间的偏差。在特定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这些可能结果之间的差异。如果肯定只有一个结果,差异为零,风险为零。如果有许多可能的结果,就有风险,差异越大,风险就越大。
(3)风险指“可测量的不确定性”。风险的特征是概率估计的可靠性。概率估计的可靠性来自以下理论定律或稳定的经验定律。与可计算或可预见的风险不同,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事件缺乏基本知识,对事件的可能结果知之甚少。因此,不能通过现有的理论或经验进行预测和定量分析。
综上所述,本文对风险的定义如下:风险是指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时间内,未来事件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及人们对未来行为和客观条件的决策不确定性所导致的可能后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各种负偏差的组合。根据以上定义,风险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某项决策活动实施的结果,成功和失败只有两种可能性,但成功是不确定的;第二个是实施某项决策活动的结果。有很多可能性,结果是非常不确定的。企业总是在不同的风险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经营企业离不开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风险之一。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是指企业由于各种因素未能实现其预期的财务效益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筹资、资金使用、资金积累和分配等金融活动都会产生金融风险。一个企业的财务工作是否有效,必然反映在企业营运资金流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在财务状况的质量和财务结果的规模上。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本质上是财务结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

第三章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可拓分析……29-40
3.1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估指标的确定.........29-33
3.1.1金融风险评估指标的选择原则.........29-30
3.1.2金融风险评估指标的选择.........30-33
3.2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可拓分析.........33-35
3.3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扩展模型的建立.........35-37
3.4确定指数权重的方法.........37-38
3.5本章摘要.........38-40
第四章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扩展模型.........40-57
4.1中国上市公司样本选择.........40-42
4.1.1选择科技公司.........40-41
4.1.2非科技公司的选择.........41-42
4.2型号示例.........42-49
4.3结果分析.........49-53[/br/ ] 4.4政策建议.........53-56
4.5本章摘要.........56-57

结论

本文采用可拓评价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评价。主要结论如下:
(1)利用可拓学的基本知识,建立了基于物元的模型。根据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各个指标的独立性和约束性的特点,为各个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进行实证研究是简单可行的。
(2)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成长能力和扩张能力五个方面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每股C10净资产对上市公司扩张能力进行可拓分析,并通过统计分析对其细分进行界定,取得了良好的评价结果。
(3)利用可拓模型对所选样本组为“ST”前一两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结果与所选样本的实际操作基本一致。其中,本文分别选取圣石坡和大苏祥为例对结果进行分析。ST Shi po的风险评估等级为4,可拓关联矩阵显示C1、C2、C3、C4、C7和C9的评估等级为4,表明该公司的运营陷入困境。公司管理层必须紧急改善这些指标。C5和C10的评级为3,表明公司有可能在这两个指标上陷入危机,应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指标C6表现良好,公司应注意保持和提高运营能力。大苏祥公司等非ST公司的财务风险评级为3,而大苏祥公司的二级评级j*为2.49,这意味着大苏祥公司尽管业绩不佳,但发展趋势良好。如果达苏祥的几项业务进展顺利,该公司将在2010年有一个集中爆发期,其业绩将相应得到大幅改善。
(4)通过对上市公司评级结果的分析,得出可拓风险评价模型不仅能准确判断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还能看到公司的动态发展趋势,对相关利益相关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评价结果更加准确,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找出自己的不足和不足,弥补差距。同时,即使上市公司处于相同的评价等级和不同的评价等级,由于其内部影响因素的关联度不同,这也为同级上市公司相互借鉴经营经验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引用
1菲茨帕特里克。成功的http://sblunwen.com/cjcwgllw/工业企业与失败企业的比率比较。注册会计师,1932年10月、11月和12月,(10): 112~116
2比弗·威赫《作为失败预测者的财务配给》,1966年《会计研究期刊》增刊,(9):71~111
3马克·伊兹莫杰斯基。与金融危机预测模型估计相关的方法学问题。会计研究杂志,1984,(9): 71~111
4艾奥特曼。公司破产的财务比率、判别分析和预测。金融杂志。1968,(9): 589~609
5爱德华。罗伯特·汉德曼,纳拉亚南。泽塔分析:识别企业破产风险的新模型,《银行与金融杂志》,1977,(01): 29~54
6奥尔森,《金融比率与破产概率预测》,会计研究杂志,1980,(1): 109~131
7科茨,潘永和,运用中性网络工具识别财务困境模式,财务管理,1992,(11): 68 ~ 76
8吴士农,黄世忠上市公司破产预测指标和测试模型。1986.(6): 5~8
9周寿华、杨继华、王平。金融危机预警分析——分数模型。会计研究。1996年,(8):54-56
10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1994,(4):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