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5542字硕士毕业论文政府官方微博在两个舆论领域间传播的运作研究

25542字硕士毕业论文政府官方微博在两个舆论领域间传播的运作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5542字
论点:政府,舆论,官方
论文概述:

运营过程中,大部分政府官方微博与大众的微博相互隔离,影响力有限,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目前政府官方微博存在的问题,就基于沟通两个舆论场

论文正文:

介绍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主题选择的背景
互联网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2.0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互联网使用方式。微博作为网络2.0技术的典型代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本主题的第一个背景。2006年,第一个微博网站推特问世。它创造的全新信息交流模式迅速赢得了人们的热情和追求。在实际应用中,其功能和作用逐渐得到充分体现。从那以后,微博开始席卷整个互联网。2007年,一个类似“推特”的网站在中国出现,但由于各种原因被中止。自2009年以来,中国各大门户纷纷推出微博服务。几年后,微博已经超越其他网络应用平台,成为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微博”力量迅速壮大,成为参与和影响互联网舆情的一支新力量。汶川地震、“7·23”动车事故和2010年NPC CPPCC会议期间,人们通过微博平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在微博上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级和不同背景的人们的思想不断碰撞和融合。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和传播手段,将越来越多的人联系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互动关系良好的社会网络。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的环境下,“微博舆论场”已经形成。本文的第二个背景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创新行政手段,积极探索和寻求提高政府效率的途径和方法。近年来,随着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表现以及互联网对负面舆论形成和传播的负面影响,我国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的对立不断上升。虽然各级政府通过政府网站来加强正面宣传,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交流,但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根本原因是政府网站本质上仍然属于官方媒体的范畴,其远离公众、与民意脱节的特点没有根本改变。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力量的崛起,对政府来说,在h:大网络舆论的压力下,试图改善与k舆论领域的互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政府正站在十字路口。妥善处理可以在政府改革和服务建设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一大步。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互联网上的舆论环境进一步恶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迎接这一挑战,抓住这一机遇,探索政府官方微博在舆论领域和官方意见领域之间的传播运作模式。自2011年以来,在各种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官方微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只有几集和几个音阶不能解释这个问题。当各级政府掀起一股“微博风”时,人们发现通过政府的fT微博与公众实现良好互动似乎不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但也有各种无法控制的情况困扰着政府。这是本文的第三个背景,即政府官方微博遭遇操作困难。本文从政府官方微博的运行现状入手,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并试图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1.1.2主题选择的意义
本文以政府官方微博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入传播学中的“舆论”和“舆论场”理论,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从新的视角来看待政府官方微博的存在价值和发展方向。从行政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它属于行政学与传播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范畴。同时,在研究政府官方微博的兴起动机和功能时,也运用了网络政治的相关理论。本文的探索对于政府利用新媒体引导和影响网络舆论、政府改革和转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微博从创立到繁荣的过程短暂,总体而言,国内对微博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也没有一本理性的专业书籍。在本文的准备阶段,作者收集、阅读和整理了有关人口的文献。目前,国内对微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综合介绍的研究。这类书籍系统全面地介绍微博。以李开复的《微博改变一切》(李开复,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为例,从微博的基本情况、发展过程、运营模式和未来前景等方面,系统描述了自己经历和关注的微博体验和微博事件。他还探索了微博传播的现象和模式,并通过大量的传播实例形象地阐释了微博传播的诸多原则,如“方周子微博打压”和“舟曲泥石流灾害中的微博救援”。在书的结尾,李开复还从商业模式、企业营销、应用开发平台等方面展望了微博的未来。这方面的其他书籍包括微博将带来什么(郭亮,中国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10年)和“微博改变未来:你可以如此成功”(闫妍,台湾海峡出版社,2011年)。然而,这个成功的故事涵盖了微博的概念、特点、发展过程、操作技巧甚至未来的发展方向。毕竟,它似乎不是一部学术研究专著。它更多的是基于个人使用经验和感知,以及通过micro-k例子“讲故事”,对溺爱有感性的理解?理性的理解有点缺乏理论深度。其他书籍,如《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尹韵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也提到了魏伟,对秦艽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史做了简要介绍,但总体上还不系统。第二个主要方面是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微博传播的特点和模式。在讨论微博传播的特点时,传播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正如《微博是“微的”,值得道尔——微博特征分析》(刘李青,东南传播,2009)中所指出的,微m与传统媒体相比有以下特征:
(1)有辐射史的多个用户;
(2)带来沉默的大多数——斯托的剥削机会;
(3)手机成为最好的终端,使分销更加方便和容易。
2微博与舆论场……9
2.1微博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9
2.2微博的特点……11
2.3微博的影响……14
3政府官方微博的功能及发展背景……18
3.1政府小方微博的内涵和功能……18
3.2政府官方微博的发展背景……18
3.3政府官方微博的发展……22
4中国政府官方微博现状……23
4.1各级政府掀起“微博热”……23
4.2政府官方微博的典型模式……23
4.3 H前政府官方微博存在的问题……25
结论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政府官方微博的出现和发展是我国政府改革创新的结果,我们应该持积极的态度。然而,在运行过程中,大多数政府官方微博和公共微博相互隔离,影响力有限,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目前政府官方微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基于沟通两个舆论领域的政府官方微博运营的具体建议。目前,我国政府官方微博首先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自我完善,即转变观念,理顺政府运营官方微博的出发点、角色定位和态度,提高政府官方微博内容的质量。
其次,它涉及一系列方法论问题,这些所谓的方法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态度和理念的体现,它们对政府官方微博运行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外,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运行机制。笔者认为,为了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实现良性发展,政府官方微博将把中国政府的改革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微博也将成为官方舆论场和私人舆论场之间最好的“过渡地带”和“整合场”。
参考
[1]格雷姆·布朗宁,丹尼尔·魏茨纳。彭伯顿出版社,1996
[2]凯文·希尔,约翰·休斯,网络政治: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行动主义(人民、激情和权力)[·J]。Rowman &Littlefield,1998年。
[3]阿克谢·爪哇。为什么我们推特:了解微博的使用和社区[。2007年[第九届网络知识发展和第一国民账户体系-KDD联合研讨会进程】。巴尔的摩县马里兰大学,2007年。
[4]刘建明。[·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于国铭,刘夏阳。中国舆论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6][加号]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人的延伸——媒体通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8。
[7]陈利丹。舆论研究——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8]郭广清。通信课程[硕士]。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沃尔特。李普曼,阎柯文,等。舆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0]邵培仁。媒体舆情研究——和谐社会舆情传播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