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587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文研究论文参考资料:现代汉语两个数据库词类优势一致性的比较研究

3587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文研究论文参考资料:现代汉语两个数据库词类优势一致性的比较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5870字
论点:词类,词性,研究
论文概述:

目前兼类词研究学界对于语料库计量考察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留学生对兼类词的使用存在词性频度的高低排列与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数据相反的情况。

论文正文:

介绍

在比较中,我们还发现外国学生同时使用单词的词类频率高且低,这与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数据相反。例如,当前汉语语料库中“进行性”形容词词类和动词词类的频率分别为104、13和2.31,而中介语语料库中的数据分别为22.82和161.35。那么,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复合词时与现代汉语的实际情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两个词类以相同频率使用的比例是多少,以相反频率使用的比例是多少?外国学生的母语背景有什么影响吗?大纲中缺少多少复合词的词类?我们将在本研究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统计、描述和分析。

2.文献评论

2.1并发词的定义和区别

兼性词作为词类划分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许多人讨论过现代汉语中兼性词的问题。这些讨论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兼性词是同一词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词的主要语法功能;第二,兼性词的意义是相关的(吕叔湘,1984;卢建明,1994年;朱席德,1995等。)。周源(2002)、安·华林(2005)、马倩(2006)等人也对汉语词汇的兼类现象做出了相关解释。复合词的区别主要在于多义词、同音词和词类的灵活使用。现代汉语中,复合词属于多义词的范畴。一方面,它们不同于同音字和同形字,另一方面,它们不同于词类。马乃天(2003)认为多义词和兼语属于不同学科的研究范畴。一词多义是词汇学研究的一个范畴,它集中在词的内部,代表词的词汇意义。复合词是语法研究的范畴。它着眼于词的外部,展示了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汇功能和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葛伊本(2006)明确指出,一词多义不一定属于同一个范畴,但通过分析同一个范畴的词与同音异义词、同形异义词等语言现象之间的差异,肯定是一词多义。郭锐(1999,2002)将复合词分为两种类型:异型复合词和同型复合词。异型复合词是指具有不同含义的复合词,如“领导者(动词、名词)、锁(动词、名词)、死亡(动词、形式),有些人认为这些其实是同音字。同类型复合词是指意思相同的复合词,如“研究、考察”等。郭锐指出,异形词和复合词必须被视为复合词或异源词,但理论上同型词和复合词不能被视为复合词,这与研究者的分类策略有关。本文认为,区分所谓的异型和同型词基本上是可行的,但不一定能完全区分异型和同型词。例如,“领导”一词可能既属于异型词,也属于同型词。“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中的“领导”一词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革命”两句中的“领导”一词含义相同。然而,前者意味着指称,而后者意味着陈述,词类的性质是不同的。此外,“领导者”的指称用法既包括自我指称又包括回指,其中回指用法不仅在词类上不同,而且在意义上也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持单词有明确类别的观点,语法学家在处理并发现象时经常有意识地控制并发单词的数量。同音字是指一组发音相同但意思之间没有联系的单词。根据不同的书写形式,有同形异义词和同形异义词。如果同一个类别最终被视为一个单词,那么同音异义词被视为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单词。它是同形异义词还是同形异义词取决于它的意思是否相关。相关的是同音异义,不相关的是同音异义,这是两者区别的根本标志。词语的灵活使用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暂时使用某些词语作为其他词语。复合词的语法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不是暂时的和偶然的,也不同于词性的暂时使用。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所谓双重范畴是指同一词(发音相同,意义上有一定联系)的语法功能,它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

2.2并发词的一般研究

许多学者对词类的划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鲁文佳(1982)、崔应贤、邵金元(1997)、胡杨明(2000)等。一个相对一致的观点是,词类的划分应该基于单词占据语法位置的能力,即单词的语法功能。语法功能包括两个方面:(1)构成句法成分的能力和(2)与其他词结合的能力。郭锐(2001)计算了汉语主要语法功能的兼容程度,认为不可能简单地根据分布的相似性来划分词类,而词类可以通过分布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推断。此外,在文章“词频与词功能的相关性”中,他阐述了“与词频负相关或不显著相关的功能是这部分语音的自身功能,而与词频正相关的功能是这部分语音的兼职功能”(郭锐,2001)。朱学峰、俞韩石和王辉(1997)结合了《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电子版开发过程中词类大规模划分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用实例证明词类划分不应基于意义而是基于语法功能所采取的策略。胡璋、郑嘉恒、刘江(2005)、胡璋和郑嘉恒(2008)也研究了大规模语料库中并发词的标注。周强(1994)分析了汉语中多类别词的现象和汉语词类标注的难点,介绍了汉语词类标注中规则消歧和统计消歧的处理策略,以及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处理思路。张立静(2002)、黄德根、张立静、张艳丽、杨元胜(2003)等人也研究了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并发词处理机制。王郑光和王熙凤(2008)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优先级的词性标注方法,有效解决了并发词词性标注准确率低的问题。此外,张海明(2005)还探讨了现代汉语中词和范畴现象的成因,认为“这种语法现象的成因可以从词义推导、吸收欧化语法、灵活使用词类和普通话吸收词的方言用法四个方面来探究”。苏宝荣(2005)认为词和范畴的功能表现与深层语义密切相关,而蕴含或隐藏在原始语义中的深层语义特征是词和范畴的内在原因。

2.3各类并发词的研究

2.3.1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组合研究

三个实词的研究一直是并发问题研究的中心。大多数文章要么稍微涉及其他类型,要么根本不涉及它们,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周源,2002)。朱席德、文佳和马震(1961)在早期讨论了动词形容词“名词化”。“名词性动词”的概念是朱席德先生提出的。它指的是具有名词性质的动词,而不是动词的名词化。丘荣堂(1994)对朱席德先生提出的判断标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最好不要把形式动词的宾语或名词的直接修饰作为确定名词的标准。动名共现范畴是研究最多的共现现象范畴。早期,符兵(1981)和李琳(1982)对它们的区别和判断标准进行了专门讨论,而在1990年代,胡杨明(1995)进行了定量研究。陈毅(1998)研究了动名复合词的动词/名词结构,彭任潮(2007)讨论了代理类动名兼类词兼类的规律和限制。本文从语义特征的角度探讨了代理词、动词词和名词词同时使用的方式和限制因素,并根据相应的认知规律解释了相关现象。此外,文索林和刘开英(1998)结合自然语言计算机处理的特点和需要,提出了两种识别名词、动词、形式和范畴词的方法:平行类比法和语境类比法。刘雅洁(2005)运用频率统计的研究方法对汉语中不同词性的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施许定(2005)从句法表征的角度考察了动词主客体问题。动词成分作为主语或宾语时的句法位置始于朱席德先生关于动词指称和陈述功能的论述。她认为动词成分作为主语或宾语时的句法特征并不完全统一,所以朱先生的二分法是正确的。然而,指称和陈述在理论上并不构成对立。很难描述这种语言成分在操作中的功能。名词化和名词化被用来描述它们。徐彦辉(2006)在《现代汉语名词形容词用法研究》一文中研究了复合词使用中相对较新的语言现象。她认为传统语法中名词的非法组合并不影响我们对单词特定语义的理解。相反,它增加了原名词所没有的表达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从而使整个句子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复合词尤其是名词的形容词用法具有语义、句法和语用价值。

2.3.2其他并行研究

吕叔湘先生和拉奥·常戎先生(1981)首先提出了“非谓语形容词”的概念。朱席德先生称之为“区别词”(1982),这一说法被汉语语法学界所接受。然而,区别词的性质和内涵仍有许多不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是一些区别词是否被归类为副词。庞惠科(2003)对词与范畴的区分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首先,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区别词代表事物的属性,具有分类的功能.\"副词指程度、范围、时间等。其次,修饰名词的副词不多,修饰名词时也有很多限制。第三,副词修饰名词时不在中间加“得”,而判别式可以在修饰名词时加“得”。张一圣和杨逸飞(2006)《附属词和区域附属词的句法分布和功能发展》以两种前缀词、真实副词和区别词中的100多个附属词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一些典型成员进行全面的功能描述和准确的频率统计。通过对副词和副词的典型分布和非典型分布、语义表征和变化的分析比较,试图揭示词类的地位和发展趋势。此外,张一圣(1996)在《互动短语和连接词的分化》一文中研究了四个连接词及其组合的结构形式,总结了与之共存的六种区别标记的形式和功能。魏新华(2005)在《现代汉语单音节助词并发性的调查与认知解释》中指出,现代汉语副词是一个封闭的词类,单音节副词相对较少,但约占并发性的40%。其中绝大多数是副形容词兼类和副动词兼类,共同的语义特征是表达相对模糊的主观程度。如果把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对应看作一种标记模式,那么单音节子词的同时分类现象就正好处于标记和未标记的中间状态。以上文章突破了复合词研究中只关注名词动词形式的局限,但没有人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因此研究结果还很难深入,也没有文章涉及到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汉语教学。

2.文献评论……2

2.1兼类词的定义和区分............22.2概括性的兼类词研究............32.3各个类型的兼类词研究............43.问题的提出............113.1研究的背景和范围............11n3.2研究方法............124.兼类词的总体状况............144.1前期的数据处理............144.1.1语料库及相关数据............14 结论
 由于所依据的两个语料库数据的限制,本研究没有能够对留学生所使用兼类词的正误情况进行分析,也没能进一步对兼类词各义项的使用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们推测《大纲》失注可能是中介语库在某些数据上低于现汉库的原因但没能做进一步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就此深入对现汉库与《大纲》的对比统计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也可以在音节上加以区分或者在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进一步检验统计结果。 参考文献 1.安华林(2003)多义词的义位及其关系,《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2.安华林(2005)从两种词表看名、动、形兼类的处理,((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3.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词典组(1997)《汉英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2000)《汉语8000词词典(第1版)》,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5.陈一(1998)动名兼类词与N的V/N结构,《求是学刊》第1期。6.崔应贤邵金远(1997)关于词类划分的标准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7.范虹艳(2008)小议词的兼类与其在词典中的正确反映形式,《南昌高专学报》第3期。8.范晓(2005)关于汉语词类的研究—纪念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50周年,《汉语学习》第6期。9.方清明(2007)对外汉语教材词性标注问题研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2期。10.符淮青(2004)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标注词性的认识,《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