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56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日“感性目标”研究

3856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日“感性目标”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560字
论点:研究,汉语,语音
论文概述:

知觉是会受到已有知识的引导和影响,因此本研究还关注相关的语音基础知识:日本人容易犯错的拼音、元音、辅音、音节、声学分析,并探讨更全面的日本人的汉语语音有效学习方法。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选题原因:选题原因、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是受母语迁移影响很大的一个领域。因此,第二语言(目标语言)发音的习得不如第一语言(母语)发音的习得顺利。婴儿可以分辨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声音。例如,日本婴儿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可以区分1和R,但是这种能力在6个月到1年之间会迅速下降。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学会忽略母语的无差别发音。库尔的研究结果表明:出生后7个月出生的婴儿的母语语音辨别能力与母语中没有的语音辨别能力成反比。随着母语的习得,他们无法区分外语语言。Kuhl的研究还表明,“能够快速学会辨别母语中没有的声音的孩子在语言的其他方面(语法、词汇)也取得了快速进步。许多最近的研究指出了关键期假说的问题,直到那时他们才意识到年龄因素在语音习得中可能不太重要。那么,如果成年人能够分辨出他们母语没有的第二语言声音,他们会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吗?学习识别母语中没有的第二语言声音能促进第二语言的掌握吗?这些非常简单的问题让作者想起了本文所研究的课题。

1.2研究对象(范围)、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理论研究对象

首先,这里强调的是,本研究不涉及“普遍语法”和“声调”。讨论外语习得,我们必须考虑“语言的普遍性,对普遍语法的干扰,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的距离造成的干扰”和“每个学习者可变性的影响”。本文只关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的距离造成的干扰”,不涉及通用语法。关于声调,孟朱彝(2000)提出了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告诉学生“发音正确,声调不正确”的观点。孟认为这样的话会误导学生,让他们觉得“声调和发音是分开的因素”,“汉语音素是由音段音(即音色、元音和辅音)和超音段音组成的,所以汉语发音应该是两者的综合体现”,所以教师应该纠正这样的教学方法。作者不否认孟朱彝的观点,并害怕测试语气中的“意义”的干扰。如果有意义,受试者必须对所学词汇的发音或形成词汇的发音有良好的反应,导致无法真正测试日语母语者的感知。此外,本研究是相关研究的第一步。目前,根本没有数据。作者希望以本研究的结果为基础,探讨未来日语汉语语音类别与声调之间的关系。至于普遍语法的干扰,只有通过本研究和其他语言的相关研究才能进行全面的研究。虽然本研究只能讨论“建立日语汉语语音范畴”研究的一部分,但作者认为本研究不仅将为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中的测试理论提供基础材料。而且具有非常实际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相关研究

受我个人观点的限制,我没有发现任何以前的研究与这个课题直接相关,所以我梳理了相关的比较接近的研究。主要有:1)日本汉语语音感知错误和听力障碍研究;(Jiong汉语发音错误研究;(3)日语拼音错误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拼音错误研究。作者利用中国期刊网、图书馆书目检索和日本的CiNii系统检索相关研究。对于中文期刊,作者主要关注核心专业期刊《汉语学习》、《世界汉语教学》、《语音教学与研究》和《语言应用》中的相关文章。通过对上述1)和2)对外汉语语音学习得研究的概述,笔者知道目前中日两国都没有利用第二语言语音学习得的研究成果,最多只对VOT进行了调查。然而,一些英语语音习得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已经被引入,这表明一些学者知道有必要参考这些理论和方法,并相信将会利用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要利用这些成果还需要一些讨论,也就是说,不考虑汉语的特点,英语语音习得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就不能直接应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和《汉语学习》包括王文佳的《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是一篇介绍英语语音习得研究的文章。让我们以王文提出的“标记假说”为例。清晰的声音(无声)是无标记的,并且根据“标记性假设”无标记可以很快获得。然而,衡山和子(2000)表明,中国人很难学会清晰的水池声音。为什么?作者认为,也许清晰的声音没有被标记,或者没有区分清晰声音的声音没有标记。汉语中没有清晰的气音,所以我认为衡山的研究成果是理所当然的。6王文没有指出“标记性假设”是否可以用于对外汉语的语音研究。因此,在使用对外语音习得的研究成果时,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发现日本对日语语音习得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作者深受启发,发现它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1日本汉语语音感知错误和听力损伤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将在此介绍张美霞的一篇论文,题为《日本学生对汉语单元音感知错误的调查与分析》(2009)。虽然本文存在一些缺陷——前人研究中常见的缺陷——但作者认为本文值得介绍。首先,作者介绍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同一个单元音在不同音节中感知水平的差异”。先前关于知觉的研究基本上是基于音素,作者强烈支持这一观点。接下来,我想介绍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张文可能没有完全排除语气的重要性。张艺谋对测试声调的选择标准是“主要是受试者不理解意义的音节,作为对照,也有少数音节受试者理解意义”,但我们不禁感到怀疑。因为张的第四个测试结果是“有意义音节中单元音的感知水平明显高于无意义音节中单元音的感知水平”。而且还说“意义对音节的感知水平有很大影响”。意义与记忆有关,所以测试结果与受试者是否努力学习密切相关,也与受试者个人记忆的强弱密切相关。根据这两种说法,张美霞的第三个结果是“在(前)语言中没有近似的声音值,但是在四个音调U (41%)中,E的准确率比在两个音调(8%)和sh6(0%)中高30%左右。我想知道第一部分tird的高准确率是否是由于受试者已经学会了单词中相同的声音,而不是第四个声音,因为“快乐”和“热”经常出现在小学教科书中。

2.2汉语日语发音错误研究

朱川(1997)《汉语发音学习策略》是一项非常扎实的研究,旨在调查日本、韩国、英国和美国新加坡人的汉语发音困难。朱川提出了以下九个难点及其对策(对策分为教学建议和自学指导两部分)。声母发音部分(唇-唇-舌-舌吹根,舌尖-舌叶-无表面);声母发音方法(鼻音侧擦、清池、送气、不送气);)单决赛(松-紧、圆-展、韵-华二、音色稳定);复合元音(介词、移动和比例);鼻期末考(例如,昨天的鼻头尾鼻);第一节中的组合(协调开始和拼写的方法)和音节之间的组合(连续声音和音节边界的变化);音调困难(单音模式、连续音组模式、中性音);句子节奏(停顿位置、重音、语调)。朱川还要求中国人对每个语言群体的准确性、清晰度和可理解性进行调查。添加声学分析来描述每种语言的特征。从以上综合调查来看,日语发音困难如下。一级难度:声母:f混合舌尖前后的吹气声;有时还夹杂着舌音和鼻侧闪光声;清晰的声母被涂油送气;不完整元音和不完整元音:圆唇不足,导致混合六音和不加糖的舌头;不稳定元音;复杂元音运动的小鼻音前后混合音;带有升调和高音的混合音调;有时它又短又平;二级难度:声母:锐音

2.3日语拼音错误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拼音错误研究

大多数关于拼写错误的研究都与“汉语拼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引起的错误有关。2000年以后,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王文佳(2002)、赵金明(2004)、王力家(2005)、周图(2005)和王静(2007)。然而,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的。只有周毅(2005)说“不同语言的拉丁字母发音不同”和“加强对不同语言的拉丁字母语音系统中字母发音的系统研究,并与汉语拼音字母发音进行系统比较”。通过对两种语言音素的比较,我们可以预测错误的发生,加强教学中的比较,强调差异”,并直接提到对外汉语拉丁词表发音进行比较研究的必要性。这项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有必要。小李(2005)是指对“程序”和学习者母语系统造成的发音错误和感知(拼音发音错误)的研究,但还不够深入。例如,小李说,“大多数学生有混合辅音,送气和非送气辅音,元音前后的鼻音,以及z、c、s、d、t、j和p三组”。雪莉对西班牙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但不幸的是,西班牙语和汉语之间没有进行比较。

第二章相关研究..........82.1日本人的汉语语i感知偏误与听力障碍研究..........92.2日本人的汉语发音偏误研究..........102.3日本人的汉语拼音偏误与对外汉语教‘的拼音偏误的研究..........10第三章有关日本人的汉语语音知觉调查..........133.1調查目的、研究价值..........133.2日本人的汉语语音知觉调查..........14第四章探讨“引起发音偏误的因素”与“建立语音范畴的其他具体对策”..........374.1目的与意义..........374.1.1 发音偏误利..........374.1.2日本罗马字在日常生活..........38 结论
要习得二语语音,我们需要建立语音范畴,而要建立二语语音范畴,则需要知道一语语音和二语语音之间的异同,可是对外汉语界目前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以往对日本人汉语语音的习得研究,几乎都集中在发音偏误上,虽然偶尔也有关注知觉的文章,但这些研究都以“音素”为调查对象。汉语音节具有的重要性不能跟日语和英语相比。与此相对,本研究的重点在于知觉,而且是以“音节”为单位进行的调查和研究。本文是站在日本人的视点来探讨汉语语音有效学习方法的研究,笔者认为其成果将会对汉语教学、学习者的自律学习,以及开发教材方面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保坂律子.日本大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J].世界汉语教学,1998(2):106-110.[2]蔡整莹、曹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A].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曹慧.影响听懂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29-34.[4]大西耕司.日本人的汉语拼音拼写错误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5]高立群、黎静.日本留学生韩日同形词词汇通达的实验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5(3):96-105.[6]顾筝、吴中伟.留学生入门阶段语音教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2):12-17.
[7]韩越.论日本学生的母语负迁移及其对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90-93.[8]黄锦章、刘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续三义.对日汉语语音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0]江新.不同母语背景的外国学生汉字知音和知义之间关系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6):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