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4232字硕士毕业论文阿伦特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关系

24232字硕士毕业论文阿伦特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关系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4232字
论点:马克思,阿伦,政治
论文概述:

毫无疑问,马克思对阿伦特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菲利普,汉森所说,“在汉娜.阿伦特的著作中,一个窥然営立的形象就是卡尔.马克思”。

论文正文:

介绍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她出生在德国,最后定居在美国。她的代表作《极权主义的起源》在当时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一举确立了她的学术地位。后来出版的《人类状况》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她的核心政治思想。然而,1962年《纽约客》出版时,她写的一篇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文章引起了她的极大争议。同年,出版了《论革命》(On Revolution)一书,将法国革命与美国独立革命进行了比较。阿伦特死前只出版了这三本书,她的一些重要思想被分散在一些手稿中,一些被编辑出版。
阿伦特的国内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关于阿伦特的最早论文是朱世群1994年在第6期《社会科学》上发表的《公共领域的兴衰——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阿伦特思想最早的专著是台湾蔡英文2002年出版的《公共政治实践/[/k0/》:汉娜?伊兰的政治思想(Elan \' s Political Rejects),该书也于2006年在大陆出版,大陆最早关于阿伦特思想的专著是陈伟的《阿伦特与政治的回归》。事实上,国内对阿伦特的关注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以2006年为契机,因为今年正好是阿伦特的100岁生日,世界各地都举行了许多活动来纪念她。目前,国内对阿伦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她的极权主义理论、她对公共领域的思想、她对政治概念的最初理解、革命理论以及她晚年的哲学思想上。由于阿伦特对马克思某些观点的独特解读,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重点是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解读及其政治思想的比较。
简述了国内学者对阿伦特与马克思关系的研究现状。杨海峰早就注意到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解读在思想史语境中引起的重读和曲解。他认为阿伦特认为,从政治哲学的传统出发,马克思的哲学颠覆了柏拉图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用哲学的政治实现取代了形而上学的思辨。同时,她把马克思哲学中劳动的历史意义的展示、暴力的庆祝和对自由的强调作为马克思思想的核心主题。然而,出于对古希腊公共政治的尊重,阿伦特认为,虽然马克思颠覆了传统,但他仍然在传统中,并没有真正回到柏拉图之前的思想政治世界。杨海峰进一步指出,正是对历史的不同理解和把握使得阿伦特和马克思的理论大相径庭。阿伦特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她从海德格尔的角度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仍然值得关注,因为从思想史的角度理解马克思哲学对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1张盾从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解读入手,认为阿伦特通过西方政治思想建构的三个阶段展示了马克思在政治思想史上的转折点。同时,在阿伦特看来,马克思不仅让我们关注今天还没有摆脱的现代政治困境,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回归传统的可靠足迹。事实上,她没能正确把握马克思提供的现实道路。然而,她对马克思哲学的独特理解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李肖勇还讨论了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观的解释,认为虽然马克思终结了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传统,但他也提供了“回归传统的可靠足迹”:“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柏拉图政治理想的实现。后来,坡将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解释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视野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他认为阿伦特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三大主题与古希腊真正的政治活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这一分析总体上有助于拓展对马克思思想来源和马克思哲学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定位。然而,她对马克思政治资源的处理是基于其保守的政治哲学传统,因此她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视野。布师鹏进一步指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视野主要表现在对现代政治哲学的分析和批判,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对话,以及对当前政治形势的批判和对待。
与上述不同,陈高华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了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解释,并看到了二者之间的互动。他首先将马克思置于阿伦特的整个思想发展过程中进行考察,指出阿伦特更加关注马克思对极权主义的进一步思考,从而将极权主义的起源追溯到整个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同时,以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为思想史背景来审视马克思,得出马克思的思想不仅是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反叛,而且局限于这一传统,这是由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陈高华还指出阿伦特基于行动的概念,指出正是劳动的概念导致了极权主义对马克思思想的误用。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误解虽然存在于此,但她的现象学解读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整个政治哲学传统中理解马克思,这无疑有助于对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解读和建构。
第二章马克思的劳动概念...................6
1.人类学中的劳动...................6
2.劳动...................历史意义上的7
第三章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思考...................12
1.马克思对传统的挑战——“劳动创造了人”...................12
2.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矛盾及其成因...................14
3、“废除劳动”在中国是可能的...................18
第四章阿舒尔劳动理论的解读...................21
1、劳动生活本身...................22
2.劳动和工作...................24
3.劳动和行动...................26
结论
毫无疑问,马克思对阿伦特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菲利普·汉森所说,“在汉娜?在阿伦特的作品中,对这一形象的一瞥是卡尔·马克思”。阿伦特批评马克思时,他引用了本杰明·冈恩斯(Benjamin Gunns)在被迫攻击卢梭时的声明:“的确,我想避免与那些伟人的恶意旁观者互动。如果我碰巧在某一点上同意他们的观点,我不禁会怀疑自己。就像它们闻起来一样,为了让自己安心。我觉得我有必要否认并尽可能远离这些虚假的朋友。”
这也真正表明了阿伦特对马克思思想的态度。马克思的伟大在这里是毋庸置疑的。正如她所说,“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伟大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他为社会科学之父比孔德更合适。”然而,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理解颇有争议,许多人认为阿伦特误解了马克思,而国内一些学者更站在马克思的立场上对阿伦特进行“反批评”。在这里,作者更想从阿伦特的角度来看她与马克思的会面。
参考
[1][英语]约翰·穆勒:《论自由》,孟凡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杨海峰:“阿伦特的马克思观——思想史语境中的重读与误读”,见吉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张盾与李志军:“回到前哲学的政治——评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解读”,见《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4]李肖勇、王庆丰:“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观的解读评析”,见《社会科学前沿》2010年第9期。
[5]邹师鹏,黄学生:《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解读和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视域》,见《思想战线》2009年第1期。
[6]陈高华:《劳动与行动:阿伦特的马克思论述》,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
[7]唐正东:“马克思与‘劳动崇拜’一一兼评当代西方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两种代表性观点”,见《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8]陈高华:《阿伦特视角下的马克思劳动观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见《社会科学杂志》2008年第3期。
[9]李丹军:“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政治哲学——兼评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论题的批判”,见《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10]白刚:《劳动、革命与自由——马克思与阿伦特政治哲学的比较》,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