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方向的当代意义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方向的当代意义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5000字
论点:马克思,笛卡尔,哲学
论文概述:

马克思哲学生存论路向依然能够指导着我们如何走出生存困境,马克思的哲学沉思因其自身的特质而成为当代人解困的精神向导和支撑,这就是马克思哲学生存论路向的当代意义,也即是当代人

论文正文:

首先,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

卢梭有一句名言:“人生而自由,但他始终被束缚着。”自18世纪以来,人类已经形成了人类智慧神圣而无限的观念。只要人类征服自然,人类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只要人类掌握了自然规律,它就会给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当代人类的进程发生了决定性的、突然的变化。人类已经从地球上众多生物中的一员变成了建立地球上无与伦比的王国——“人类全球王国的时代”,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人类的生活状况。然而,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前-空智能,但也带来了前-空困境: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当代人异化的加剧、过时和不适当的制度等。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人类不知不觉地被诱入生存困境和“无家可归”的生存状态。

(一)“全球问题”已经出现
人类文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我们的世界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几乎每个人都能深切感受到当今世界是一个深受各种全球性问题困扰的世界。为此,人们从未对人类目前的生活状况如此困惑和失控,也从未对人类的未来前景如此困惑和担忧。
在古代,人类依附于自然并受自然控制,在自然的怀抱中创造物质和文化生活。此时,人类对自然和无形的世界如此恐惧和崇拜,对战争、压迫、瘟疫和饥荒等灾难如此顺从和无助。人类多么希望摆脱自然的控制,成为自然的主人。进入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得到了充分体现,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夙愿得以实现,今天的人类真正成为了自然的主人。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辉煌和英雄主义的背后隐藏着失落和无知。文明和繁荣的背后是灾难和困境。以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导致了当今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粮食短缺、经济危机、南北分裂、持续不断的战争、猖獗的毒品、过度的恐怖等。所有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体现。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类正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规模改造和改造自然,以便获得更多的物质信息。同时,它们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主义方向

(一)遮蔽时代的欲望
西方哲学是以作为存在主义的“思维的内在性”为基础,最早由笛卡尔提出的。通过康德和黑格尔,理论建构得以完成,从本质上捍卫和论证了资本文明,从而在哲学上创造了人类生存困境。这与技术理性的过度扩张和资本权力的无限渗透是一样的,它使当代人陷入“无家可归”的生活状态,屏蔽了当代人摆脱困境的欲望。
笛卡尔提出了“我想,所以我是”的原则,以“从我自己思考”,即“思维内化”为哲学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思维内化原则作为现代哲学基础的最初提议。表面上,人们的知识几乎是通过感官获得的。更重要的是,一旦人们获得了所谓的知识,他们会立即把它作为最终的结论。针对这种情况,笛卡尔高呼“怀疑一切”,使哲学获得一个绝对纯粹的开端。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标,笛卡尔必须澄清“所有知识的基础”,以便将所有的怀疑恢复到可靠性。笛卡尔最终发现怀疑是一种思维方式,“怀疑”的意思是“在思考中”。笛卡尔宣布:“我怀疑,我想,所以我存在。”笛卡尔因此重建了一个全新的和原创的哲学思维基础。笛卡尔显然促进了思维的内在化,并将其提升到一个原则的水平。虽然思维的内在性已经被提出作为哲学的基础,但要达到这一步还需要一段时间。内在原则需要丰富和巩固,需要放在人类的内心世界。从“我认为”与“我是”关系的推导中,我们可以看出笛卡尔在思维内化原则上存在先天缺陷。这表明了康德思想的重要性。
在康德看来,所有知识都来源于“心”的两个基本来源:接受性和自发性。两者同等重要。轻重不分。知识的真正基础在于人心。神秘在于“概念的统一”。问题是:“概念的统一”如何成为可能?康德宣布,这种可能性源于心灵的“纯粹统觉”。
康德说:“我认为必须有可能伴随我所有的外表;因为否则,我会有一些根本无法思考的东西,这意味着外表是不可能的,或者至少对我来说什么都不是。”
在康德看来,“我认为”本身不能具体指,但“我”所拥有的“纯粹功能”是“我”的“自发活动”。因此,“我认为”必须伴随着所有其他的表象,但它不能伴随着任何其他的表象——这几乎是笛卡尔关于“起源”的规定的另一种表达。..............................
.........................................

一、..................................................................................................................1
(1)“全球问题”的出现..............................................................................................................2
(2)当代异化...........................................................................................................................4
(3)\"无家可归\"源于..............................................................................................................6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主义走向...........................................................................................................11
(1)..................................................................................................................11
(2)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主义方向的当代表现..................................................................................14
(3)..................................................................................17
3、马克思沉思的当代意义...........................................................................................................21
(1)................................................................................................................21
(2)................................................................................................................24
.............................................

结论
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哲学界非常关注生活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当代哲学存在主义的主题取向应该能够自觉地面对和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和挑战,智能地解放和促进人类思想。20世纪以来,以科学技术理性为导向的全球化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许多消极因素,如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经济危机、持续不断的战争、药物滥用、物质化和异化,已经滋生和增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类的和谐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人类的真正存在已经很遥远了。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现代哲学建立在“思维内化”的本体论基础上。这种先天缺陷必然导致感性本质的放逐和对人类感性生活的支配,从而引发资本原则和技术理性的泛化和流行。这为资本文明的“现代性”运动提供了文化动力,从而无法引导当代人走出生存困境。哲学从不坚守自己的家园。在现实世界的艰苦跋涉中,它能深刻感受到人类生活的内涵和矛盾,改变方向,重建自我。当时代精神改变其理论视野时,它将为自己开辟新的可能性。哲学只有从“思维的内在本质”原则回到“人类感性活动”的基础上,才能走出困境。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的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对整个人类生存问题的反思而出现,并为新的生存方式提供了选择和价值承诺的基础。“人的存在”也在逻辑上成为当代哲学持续关注的主题和焦点。然而,当前对马克思哲学的传统解读仍然将马克思哲学置于现代哲学的语境中,使得原本极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高度开放的理论体系萎缩僵化。这不仅导致了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立,也完全模糊了马克思完成“哲学革命”的真正意义。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髓,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意识和质疑。正是在当代,马克思的哲学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当代人的生活条件和当代哲学在此基础上的思考和焦虑,使马克思哲学的存在主义取向得以彰显。这是哲学对当代人类生存方式深刻变化造成的人类生存困境的理论意识。这也是对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开启当代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探索和当代阐释。

参考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和第4卷,[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42和46卷,[出版社,1956、1972、1979和1979年。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家瑛译,三联书店,1999年。
5。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
6。海德格尔:《林忠路》,孙周兴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7。陶德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领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8。吴晓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9。孙正聿:《思想的时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10。张曙光:《存在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