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120字硕士毕业论文金融投资攻击、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监管

38120字硕士毕业论文金融投资攻击、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监管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120字
论点:金融,经济,脆弱性
论文概述:

论文将对我国金融系统的金融脆弱性进行测度,评估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程度。考虑到数据可取性,论文采用金融体系的存款总额同比增速、银行体系贷款总额同比增速以及银行存贷比作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金融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取决于实体经济,并在市场资源配置、资本流动和经济监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世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体系已经成为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体系。作为一个既开放又复杂的庞大系统,金融系统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离平衡还很远。具体而言,在经济运行中,大量不确定因素使得“隐性”金融脆弱性作为宏观金融风险出现,最终爆发金融危机。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一系列危机冲击为例。与此同时,金融市场更加一体化,国际资本流动高,金融投机袭击频繁,导致金融动荡和经济波动的规模和范围扩大。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加强。金融领域的经济开放对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转型经济”、“新兴经济”和“开放经济”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体系有其独特的运行特征和制度构成。因此,了解当今金融体系中频繁发生的金融投机攻击,正确识别和衡量金融体系发展过程中的金融脆弱性,进一步探索相应的宏观金融风险管理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当今世界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介绍。对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讨论、比较和区分。最后,根据需要阐述了论文的结构安排、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1提出和研究问题的意义[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许多国家爆发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原因和表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让所有国家筋疲力尽,导致世界经济严重动荡。它还引发了对金融危机原因、金融风险防范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大量研究。此外,由于经济开放和国际相关性的增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和金融“溢出效应”,这促使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更加频繁和显著地发生。因此,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金融危机的研究力度,深入探讨了金融危机的根源。在许多研究中,一种共识认为,金融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水平是金融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其中,金融体系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脆弱性。金融脆弱性的内生性导致金融投机攻击的脆弱性和危机蔓延。金融投机袭击的频繁发生和金融在经济中蔓延范围的扩大进一步破坏了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而形成周期性波动和恶性循环。因此,基于金融风险管理的国民经济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目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经济安全。没有经济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多次提出建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机制,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防范可能的系统性风险。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的金融安全、金融预警和风险管理机制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都面临着一些重要的理论和经验问题,涉及金融脆弱性、金融投机攻击和金融风险的目标管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的经济运行中涉及到许多变量,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使得国家经济政策的运行更加不确定和风险加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关于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脆弱性和金融投机攻击的理论假设进行总结和梳理,并提出更有力的实证证据。同时,前政府也有必要尽早建立“金融免疫系统”,并在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及操作需要更加合理化和系统化的时候,利用“金融稳定器”和其他政策工具和手段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旨在从理论和实证上系统地描述和检验金融脆弱性、易受投机性攻击的脆弱性、危机的蔓延和蔓延、金融危机的内生性和国家经济风险管理等主要问题,并提供金融脆弱性和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的度量、金融投机性攻击与经济政策相结合的规则、金融风险蔓延的渠道以及金融市场间蔓延的检验。为重新审视现代金融体系、市场运行机制和金融监管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从更广阔的视角给出金融深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同时,当前的金融危机、金融投机攻击、金融风险扩散和金融风险管理等诸多实践将为本文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制、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联、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本文将利用当前的现实经济背景来验证一些经济理论命题和模型,并在实证检验中寻找新的重要“典型事实”。

第二章金融脆弱性理论的一般框架和模型

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体系由于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渐丧失而处于脆弱状态。金融脆弱性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经常存在的内生属性。目前,学术界对金融脆弱性的定义和边界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没有统一的理论和度量方法来度量金融脆弱性。然而,金融脆弱性的理论和模型已经相对成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金融脆弱性模型。金融脆弱性的研究可以从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的角度进行。本章将描述和分析金融脆弱性理论的一般框架,解释一些经典的金融脆弱性模型,讨论封闭经济环境下金融脆弱性的主要原因,并寻找其理论根源。在下一章,讨论的范围将扩展到开放经济,研究开放经济下金融投机攻击和现代货币危机传染的理论模型。

2.1传统信贷市场的金融脆弱性
关于金融脆弱性的第一项理论研究是由关定进行的?关于货币脆弱性的研究,马克思(1872)认为货币在产生时具有特定的脆弱性。同时,他提出了银行体系固有的脆弱性假说,认为银行体系加速了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转化的过程,为银行的崩溃创造了条件。这是从信用体系的角度来分析银行的脆弱性,理解极其深刻。凯恩斯(1931)也通过分析商品的功能和特征来解释货币的脆弱性。他相信钱可以用于当前的交易和财富收集。人们愿意以很少或没有利息的方式持有财富,因为货币可以用于现货交易,在一定限度内,为了流动性而牺牲利息是值得的。费希尔(1933)是第一位开始对金融脆弱性机制进行更深入研究的经济学家。通过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他认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尤其是与债务偿还密切相关,而债务偿还是由过度负债导致的债务通缩过程造成的。金融脆弱性的现代研究始于传统信贷市场的脆弱性。

3利率市场化、基准利率和无风险利率..............................24-27
3.1利率市场化概述……24-25
3.2基准利率概述……25-26
3.3利率市场化,基准利率无风险利率选择综述……26-27
4……27-31
4.1无风险利率的概率定义及其本质特征……27
4.2无风险利率选择的必要性……27-28
4.3无风险利率选择的一般原则……28-31
5无风险利率选择的定性分析方法……31-38
5.1银行存款和贷款利率,而不是无风险利率……31
5.2质量……31-34
用国债利率代替无风险利率5.3定性……34-35
5.4使用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代替无风险利率……35-37
5.5定性分析方法概述……37-38

结论

首先,对金融脆弱性的理论探讨分为两部分:信贷市场和金融市场脆弱性。最早的研究始于封闭经济中的信贷市场主体。主要理论包括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和克雷格的安全边界理论,而对信贷市场金融脆弱性的讨论则更一般地从信息不对称、公众心理和银行内部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金融市场的金融脆弱性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这也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积累的重要来源。不同的资产价格会表现出不同的波动特征,并在金融市场上相互作用,这也将导致新的金融脆弱性。总体而言,目前对金融脆弱性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零散的表象上,对金融脆弱性理论,尤其是模型的研究略显不足。因此,总结现有理论,特别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的观点和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次,金融投机攻击的理论侧重于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一代危机模型认为导致货币危机的重要因素是宏观基本因素的恶化。第二代危机模型认为期望?关键因素,第三代危机模型更注重金融机制的影响因素。从内因和外因的角度来看,投机性攻击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克拉格曼(1979)为代表的第一代危机理论,另一类是以阿克洛夫和罗默(1993)、克鲁格曼(1998-1998)道德风险模型为代表的内因理论,它们认为国内经济基本条件的恶化是危机的主要原因;另一种是以Obstfdd第二代危机模型(1994)为代表的外部原因理论,认为外部经济条件变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是危机的重要原因。此外,从模型的发展过程来看,第一代模型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货币危机有很强的解释力。人们认为,经济基本面的失衡导致国际收支逆差(主要是经常账户逆差)继续存在,导致外汇储备不断减少。在某个时刻,外汇投机者集中攻击本国货币,这使得外汇储备消失。政府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导致本币大幅升值。第二代投机攻击模型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描述和分析20世纪90年代在墨西哥和欧洲发表的投机攻击的特征。据信,经历投机的国家在其经济周期阶段和银行体系中也受到严格限制,这是由伙伴国家和它们自己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因此,这些因素束缚了他们,阻止他们使用其他措施来应对汇率通缩。第三代模型主要从微观角度解释金融弱势。客观地说,第三代模式还不够成熟。它基本上是第二代模式的发展,并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然而,它将一个国家的金融脆弱性纳入了模型。此时,该模型可用于判断一个金融基础薄弱的国家遭受投机攻击后的可能结果。
最后,研究了金融传染的微观机制。本文主要扩展了门多萨等人(2009)所研究的模型,并增加了一个结构化的金融中介部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金融一体化和金融深化可以显著增加各国的贷款额。在封闭经济中,国内金融中介提供贷款的能力有限,但在全球化经济中,生产者可以在世界各地自由借贷。因此,信贷商品的收缩和价格的影响也在从一个国家逐渐蔓延,这也是金融传染在微观主体中的传播过程。对于宏观传染模型,本文选择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间金融传染的基本模型,分析和解释了基本因素变化引起的金融传染问题。

参考
[1]陈守东,田燕芬。软预算约束对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2008 (11):6-7。
[2]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及防范机制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崔昌。刘金泉。中国股市投机泡沫分析——基于非线性协整关系的实证检验[[]。金融科学,2006(11):24-30。
[4]窦相生。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中资本流动理论与实证分析——东亚金融危机视角[。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0):32-37。
[5]范恒森。李连山。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金融研究,2001(11):51-58。
[6]方毅,张山。国内外金属期货市场“风险传导”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7(5):133-146。
[7]关启海。冯宗宪。中国商业银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预警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01(1):35-46。
[8]韩德瑞,秦铎。动态计量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9]韩军。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10]胡祖六。东亚银行体系和金融危机[。《国际经济评论》。1998(5):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