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银行 > 山西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主要策略简介

山西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主要策略简介

山西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简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1)风险防范和防范策略(Risk prevention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是指信用卡发行人在信用卡风险发生前预先采取的某些防范措施,以减少或降低信用卡风险的可能性。这里,具体分析了签名系统管理、挂失和不付款管理以及透支。1.签名系统的风险管理2。挂失和止付的风险管理3。透支风险管理(

山西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一、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其中,信用风险无疑是最重要的风险 信用风险可以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也可以定义为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其中,信用风险无疑是最重要的风险 信用风险可以定义为银行借款人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存在问题 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部贷款员主要负责信用风险管理),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需要 2.信用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是以信贷为基础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主要从事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 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导致了银行经营风险的隐蔽和扩散。一旦银行经营风险转化为实际损失,它们不仅可能导致银行破产。近年来,中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化解银行信贷风险。 我们不仅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计算风险资产和补充资本,还采用了较为传统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在分析借款企业的财务报表和最近的结算记录后,信贷经理做出信贷决策并采用更先进的方法。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主要策略简介

简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1)风险防范和防范策略(Risk prevention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是指信用卡发行人在信用卡风险发生前预先采取的某些防范措施,以减少或降低信用卡风险的可能性。这里,具体分析了签名系统管理、挂失和不付款管理以及透支。1.签名系统的风险管理2。挂失和止付的风险管理3。透支风险管理(

山西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山西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范文

摘要: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金融风险防范越来越受到关注。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经营安全影响着宏观经济的稳定。中小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面临诸多风险。其中,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现实中,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监管部门应采取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现有信用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信用体系;信用风险。风险预防;

山西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定义和特点/s2/]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定义

在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产品不断创新、政府部门对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下,金融风险管理日益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由于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日益加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相对较快。中小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发展。

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面临多种风险,如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中,信用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客户未能按期履约而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的爆发将导致银行信贷资产的损失,极大地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防范信贷风险对于维持商业银行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在管理期间,通过严格监管银行目标客户信用调查、信用额度限制和信用回收等,保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贷风险的发生,确保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

1.信用风险的积累

信用风险是累积的,并将在累积过程中引发连锁反应。当它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就会引发金融危机。这也决定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作为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决定着商业银行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的客户来说,如果中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低下,储户资金面临损失风险,中小商业银行能够吸收的社会储蓄将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银行的正常运营将难以维持,这将进一步降低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综合经营的盈利能力将继续下降,造成[1]恶性循环。风险在此过程中不断累积,并将由银行转移到其他部门。

2.信用风险的潜力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隐藏的,其根源主要在于银行未能充分掌握债务人的真实信用水平。信用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只能通过一定的管理行为降低信用风险的概率,不能完全消除信用风险。由于季节性因素和市场因素,债务人的盈利能力是不确定的。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将大大降低,潜在风险将始终存在。

3.信用风险的破坏性

不良资产的形成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信用风险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流动性危机。如果信贷风险得不到及时控制,仍有蔓延的风险,银行的潜在损失将进一步扩大,甚至从一家银行蔓延到多家银行,导致区域性银行金融危机,带来无法估量的潜在损失。

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信用风险的评估应结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就宏观因素而言,当宏观经济形势良好时,企业违约的概率会很低,货币财政政策的实施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从行业因素来看,一个地区风管行业的发展将影响当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2】。银行自身的管理能力也是影响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不仅要根据信贷风险本身的累积性、潜在性和破坏性特征进行深入的监督和防范,还要结合外部市场和行业因素进行多种控制。

二。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山西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主要由不良贷款率、单个集团客户的信用集中度和总关联度三个指标来衡量。银监会2018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4%,不良贷款金额达到1.71万亿元。中国商业银行将贷款分为五类: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截至2017年底,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息贷款率为3.49%,利息贷款余额为3.41万亿元。

山西的金融在2017年将保持稳定。近年来,山西省存贷款增量逐年增加,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截至2017年9月,山西省贷款需求指数为70,同比增长11.7%,信贷需求增幅较大。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2014-2016年山西商业银行不良率持续上升,影响实体经济融资。2017年,山西银监局针对“三违规、三套利、四不当”银行混乱开展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贷市场监督管理,对非法银行金融机构罚款2700万元,涉及91家银行,处罚89名相关责任人员,加大不良资产收缴力度,消除部分潜在风险。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山西经济实现了“由弱转强”,银行业不良贷款也实现了“双降”,但不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17年底,山西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94.3亿元,同比下降13.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3.51%,同比下降0.99%。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率较高,信贷风险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

山西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主要是邮政储蓄银行、晋商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近年来,这些银行的各项业务发展迅速,有力地支持了省级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内金融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一些中小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意识、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缺陷,主要存在几个问题:

1.信贷风险管理意识滞后于信贷市场的发展

山西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缺乏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视。随着银行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信贷业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信贷业务时,往往忽视了业务量的增加带来更多的风险管理需求。当市场疲软、贷款公司陷入困境时,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将大幅下降,隐藏的信贷风险将开始暴露。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缺乏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体系。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与信贷业务的发展不同步,存在一定的滞后。银行内部人的风险管理理念相对保守,这与信贷市场的发展有些不相适应。

2.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缺陷

目前,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和实施与当前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不相适应。中小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主管人员在开展贷前调查和检查贷款客户企业信用状况方面缺乏主动性。银行不能完全了解借款企业的真实信用状况。中小商业银行缺乏相关行业信用风险的系统预警机制。在国内企业信用评级发展不完善的现状下,中小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本行各部门对各项业务的审查和监管职责分工不够明确,信用风险评估缺乏一致性,导致风险防范措施和补救措施总体实施效果不佳,未能实现预期的风险管理目标。

3.银行信贷资金的投资过于集中在同一个行业。

商业银行的信贷投资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中小商业银行贷款主要投资于煤炭、电力、钢铁等行业,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例如,煤炭企业的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炭的市场价格。在“三比一、一减一补”和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下,煤炭和钢铁的生产能力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企业的经营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其发展。中小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贷款主要投资于高耗能行业的政府项目和企业。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内部人员在追求短期信贷业务目标时,可能会降低信贷审查要求,并对不完全符合信贷条件的企业进行贷款投资。在贷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企业贷款信息不准确、贷款金额和贷款期限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形成潜在风险。

三。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防范的对策

(一)监管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完善现有信用体系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法律法规、信用工具和信用市场的发展与欧美成熟发达国家的信用体系仍有很大差距。监管体系的缺失会导致信用风险。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具有区域性特征。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贷款主要流向煤炭、电力等行业。因此,应建立煤炭、电力等行业相关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这关系到行业发展、市场前景和业务运营,以便及时掌握企业的信用水平,从源头上降低信用风险。政府监管部门要及时惩治失信违法行为,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信用体系,使其更适合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中小商业银行和企业的沟通,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它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市场手段有效管理信用。中小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等较为成熟的金融机构可以借鉴信用风险管理经验,根据本地发展特点,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局等监管部门应当及时监管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活动。必要时,应派专业人员指导和加强与基层金融机构的沟通,同时加强金融监管。

(二)及时收集不良信贷资产,消除潜在风险

中小商业银行应始终关注信贷资产质量,加强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监控,掌握市场信息,防范抵押品价值下降的风险。不良资产有许多原因。中小商业银行应全面掌握企业信用信息,对客户信息进行实地调查,科学合理地批准贷款发放,禁止盲目追求信贷任务指标。增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关注相关行业的政策发布和趋势,避免贷款过于集中于同行业。及时收集不良资产,防止风险扩散。在贷款管理后期,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信贷安全,加强与借款企业的沟通,必要时派专人到企业调查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协助企业进行资金管理,及时消除潜在隐患。如果发现借款企业经营存在重大问题或相关市场条件减弱,中小商业银行应充分掌握信息,及时退出相关行业,避免更大损失。

(三)培育信用风险管理的文化理念,完善信用市场管理体系

要在中小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必须首先转变现阶段保守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培育银行内部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增强银行内部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为完善内部人员奖惩制度,中小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银行员工特别是信贷业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建立健全银行内部评估标准,落实每位员工防范信贷风险的责任。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让银行内部员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对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防范工作也应实施。巴塞尔协议要求商业银行使用标准方法和内部评级方法来衡量信用风险。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普遍采用标准方法衡量信用风险,而一些实力较强的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近年来,只有部分商业银行开始尝试采用内部评级法。风险评级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作为后盾。由于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少、人力资源缺乏,难以满足风险管理普遍采用内部评级法的要求。他们应该投资培训和引进风险管理人才,以弥补专业人才的短缺。

(4)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引入信贷资产证券化

中小商业银行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企业信用信息记录管理系统,对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的信用业务进行电子记录管理,建立预警系统对信用风险程度进行实时监控,运用智能手段及时控制银行客户信息,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2005年,中国颁布了《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督管理办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明确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性质。截至2015年,中国已有27家银行获得信贷资产证券化资格。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应适时引入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一些缺乏流动性的长期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以达到风险转移的目的,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参考:[/s2/]

[1]刘彭宇。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金融经济,2018 (2) :127-128。

[2]张玉玺。《银行业金融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现代商业贸易产业,2018 (3)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