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4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5000字
论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
论文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只有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显性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将社会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递给教育对象,使学生养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规范行为。该模式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是由于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将预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直接灌输给教育对象,能够快速达到教育的目的。总体来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良好,政治认同感强,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例如知行不一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部分学生思想道德出现偏差甚至由于思想偏激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些不足和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教育效果受到削弱,究其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就外因而言,当今社会新变化带来新的思想问题,是无法单独依靠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的。首先,时发表展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思想相互交流;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口益多样化,人们思想领域发生新变化出现新问题,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解决新问题来说针对性和灵活性略显不足。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络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学生接触信息、传递信息的手段和途径不断增多,依靠教育者在课堂上将教育信息传递给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明显落伍。其次,大学生群体在心理和思想层面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更加富有主见和思想,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满足学生在思想领域各自不同的问题和需求。    就内因而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单独完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要求我们从知、情、意、信、行五个相互递进的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当教育实践活动符合这一发展规律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但是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过于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其他四个方面。这不利于学生将课堂习得的思想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使学生陷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误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为普通的学科,视为为了得学分而不得不选择的学科,因此无法将课堂上教师传递的信息同自己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甚至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对这种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产生反感,进而对教师传递的教育信息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各国教育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认识到隐性教育方法对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产生了诸多理论研究成果。
      (一)国外研究综述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必然会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此来实现在思想领域的统治,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虽然现代西方国家并没有明确以“思想政治教育”命名的课程,但在客观上同样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从中不难发现,其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更加注重潜隐性,这对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国外相关教育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对“隐性课程”的研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最先提出渗透式的道德教育模式,认为学生在道德教育课上学到的知识只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应该让儿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和各种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出“同时学习”的概念,认为与正规课程相伴随的理想、兴趣、意志等部分同样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克伯屈在“同时学习”思想的基础上于《教育方法原理》(1925)中提出了“伴随学习”的概念,“伴随学习”是指学生伴随着学校规定要学习的课程而获得的态度、情感、兴趣和信念等心理因素和个性品质。“隐性课程”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的《班级生活》(1968一书中。杰克逊认为学校生活的群体、表扬与权威三个因素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与支配作用,这些构成了班级生活的特别气氛,形成了隐性课程。同时,像公正团体法、价值澄清法、社会团体法等教育方法都体现了西方道德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思想。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现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将以上关于隐性教育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增加隐性教育元素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教育效果,隐性教育模式己经成为西方国家思想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这些理论和实践都为我国建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帮助。
     (二)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学界还没有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题目的专著,在CNKI中以其为主题进行搜索也只能找到四篇论著,其中适用于全体大学生的只有两篇,分别为《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这两篇文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建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第一,提出了由任务目标、基本结构、运行过程三个部分构成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逻辑框架。认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教育内容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突出“教育载体”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所在。第二,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论证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调“教育主体必须借助特定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或精神形态的教育载体将教育内容传递或渗透给教育客体。第三,从教职工队伍、教育内容体系、大学生校园参与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适用条件。    学界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对于本文同样具有借鉴价值。在许多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著作中都有专门论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章节。如王瑞荪主编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2001)一书中专门对“隐性教育”下了定义;张耀灿、郑永延等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2006)中论述了渗透式、陶冶式和实践体验式三种隐性教育方法;罗洪铁、董娅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2005)介绍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引入我国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回顾我国对隐性教育方法的实际应用,论述了如何创新现代隐性教育方式及其发展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引用率极高的著述。在学术期刊方面,截至2013年3月通过搜索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共搜索到文章203篇,其中核心期刊有29篇。这些文章多角度的论述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载体、内容、资源,有学者以宏观的视角对比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从中吸取有助于发展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因素。    这些己有的研究成果对本文试图建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借鉴。本文从借鉴国外己经成型的隐性教育实践活动的角度,将国外相关教育经验融入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从理念、载体、内容三个角度,尝试建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三、研究方法    学术研究与适当的研究方法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选取了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文献法。文献法是通过对己有文献资料的研究,从中提取出与研究相关的信息,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相关研究领域,全面掌握所研究问题。本文以己有的书籍、学术期刊和网络资料为基础,通过阅读文献吸收国内外该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开展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    二是归纳比较的方法。本文在国内己有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比较国外相关隐性教育的具体经验,总结出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的隐性教育模式。   
四、创新点    第一,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在国内己有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比较国外相关隐性教育的具体经验,总结出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的隐性教育模式。 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目前,国内学界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研究较少,本文以国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借鉴国外相关教育启示,从理念、载体、内容三个方面尝试建构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且,尽量使每个方面的具体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以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不足,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章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20-30    一、 相关概念概述.................. 20-24        (一) 教育模式.................... 20-22        (二) 隐性思想政......................22-24    二、 隐性思想政治教.................... 24-30        (一) 马克思主义哲..................... 24-26        (二) 西方隐性课程........................ 26-28        (三) 无意识学习理......................... 28-30第三章 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 30-46    一、 弥补当前显性思想政治....................30-35        (一)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31-32        (二)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 32-35    二、 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时代环.................. 35-42        (一) 多元文化对思想政.........................35-38        (二) 市场经济环境对思想......................... 38-40        (三) 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40-42    三、 适应大学生群体思.............................42-46        (一) 主流与多元并存要求发....................42-43        (二) 价值追求的具体和功利..................................43-44        (三) “应然”与“实然”的........................44-46第四章 国外相关教育经...........................46-56    一、 美国相关教育经验................. 46-49        (一) 美国道德教育的...................46-48        (二) 美国道德教育的........................... 48-49    二、 英、法相关教育经验借...................... 49-52        (一) 英国道德教育的.................50-51        (二) 法国的“感性教.................................” 51-52    三、 日本、新加坡相关教育经....................... 52-56        (一) 重视传统文化........................ 53-54        (二) 合理运用大众............................. 54-56第五章 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 56-72.................................................................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只有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才能有力应对这些新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就是试图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融入高校,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承担起辅助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求教育者树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拓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在实践中丰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应该注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开放的模式,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尤其是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取与内容的丰富方面,要结合社会和学生的具体发展和需求不断发展创新。并且要将受高校学生喜爱的事物纳入到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内,例如对微博、电子书和影视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掘,对于这些事物教育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真正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潜隐性、随时性、灵活性的特点。 本文对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借鉴了许多前人的宝贵成果,但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和个人研究水平的制约,本文还存在许多肤浅和不足之处,希望谅解,并会在今后对该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使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