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参考资料: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探讨

4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参考资料: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探讨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5000字
论点:高等教育,投资,家庭
论文概述:

本研究主要利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成本与补偿理论,对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农村家庭之所以拥有如此强烈的高等教育投资意愿,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投资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理论背景    从理论上看,西方传统投资行为理论缺乏足够的解释力。首先,高等教育投资的性质不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就人力资本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受到了人们对教育投资问题的普遍关注,教育投资理论逐渐形成。然而,在教育支出究竟是消费行为还是投资行为这一问题上至今仍存在争议。除此之外,教育投资究竟是人力资本投资、生产性投资还是消费性投资也存在许多分歧。    其次,高等教育投资无法测算其外部性。高等教育投资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这种外部性除了受教育者自身所获得的收益外,还包括国家、社会、企业、家庭从中获得的收益。对于个人而言,高等教育的收益具有较长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对于国家而言,这种外部性是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增强来体现的,而不是由货币资本的多少来体现。因而,高等教育投资的外部性难以定量测量。    最后,投资模式不健全,实证研究数据不充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教育投资支付能力,至今没有一种适合于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投资模式。同理,不同国家、地区、高校、家庭的教育成本不用,并且不断发展变化,因而,我国现有的统计系统缺乏这方面的数据,阻碍实证研究的深入开展,缺乏理论、数据支持。
     (二)现实背景    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象征,是个体全面发展的标准。教育对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的影响口益明显,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早己达成共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强调,来自人力资本和技术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必然是知识经济。随后,《知识促进发展一一1998-1999年度报告》的发布表明了世界银行的观点。他们认为,国家必须将基础教育向前推进一大步,鼓励私人投资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高等教育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劳动力,能不断进行知识创新,能拓展使用现有知识为本国服务的能力,进而实现经济驱动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战略,减少贫困。    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教育。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水平逐渐提高,更热衷于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在我国较贫困的农村地区,人们的温饱问题己普遍解决,农村家庭的家长越来越希望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从而带来高收入,提升其社会地位,改变命运。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家庭的投资能力不足,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教育信息不充分等原因致使我国农村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方面遇到了许多阻碍。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农村家庭正确投资,避免投资风险,减少损失。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本文在充分考虑投资主体“有限理性”的前提假设下,阐述了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现实环境,分析了造成投资主体有限理性的内在原因,把握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主体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认真考察了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特点和过程,解读了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过程中出现的过度教育投资、忽视风险等异常现象,解决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增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有效性。给正在或者即将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的农村家庭提供风险警示、参考和投资指导,对国家制定引导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政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投资等概念的界定,和对相关的理论的阐述和论证,对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现状进行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对完善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提出对策和建议。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在当前背景下,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现状。    2、对比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如何避免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提高高等教育投资的有效性。    4、国家应如何通过制定政策来引导农村家庭的理性投资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农村家庭    要界定农村家庭的概念,首先需要明确农民的概念。英国经济学家弗兰克·艾利思在其著作《农民经济学》中对“农民”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农民是主要从农业中获取生活资料,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利用家庭劳动的劳动者。目前,国内有关“农民”这一概念的定义主要有以下3种解释:一是农民指占有或部分占有生产资料,靠从事农业劳动为生的人;二是指农村以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为生社会人群集合,也可以泛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三是农民即指“户口登记在农村并为农业户口的农村人”,这是三农问题评论家艾君通过对中国现代社会上所认识的农民现象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定义。本研究中的农民采用第三种解释,即一切农业户口者。    家庭被视为一个基本的社会单位,在《辞海》中对于家庭的定义是,以姻缘、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家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在内”。    本研究中的农村家庭是指其家庭成员具有农村户籍性质的家庭,而不限制家庭成员的职业,可从事农业,也包括其他行业。
     2、高等教育    我国学者潘慰元(1996)对高等教育给出这样一个定义,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一般全口制本科生的年龄是20岁左右的青年,他们的身心发展己趋成熟”。本研究将高等教育界定为完成中等教育后的全口制本科教育。
     3、高等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指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投入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对于教育投资是属于消费行为还是投资活动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起初,教育投资被视为是受教育者为了接受教育而支付的费用,是一种消费行为。直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他提出教育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获得大于不接受教育的收益,教育投资是一种投资活动。本研究认为,教育投资既是一种消费行为又是一种投资活动。    高等教育投资,顾名思义,就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是通常以货币形式表现的高等教育投入。这是从广义上的理解,也是本研究采用的观点。与初等、中等教育投资相比,高等教育投资更加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丰富受教育者的知识与技能,拓展其劳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国家、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有更深远、更显著的影响。   
四、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学科领域的某一分支或某个专题搜集大量资料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形成的学术论文,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新动态、新水平、新趋势。本研究通过搜集和整理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关文献,可以准确的了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情况,掌握研究进程,以发现可创新点,为本研究指明方向。 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的“主题”检索中输入“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等关键词,共搜索到相关的学术期刊、硕博论文等共23篇。其中,期刊文献16篇,硕博论文7篇。不难发现,自2007年以来,有关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研究逐渐增多。尽管有关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问题的关注度很高,但这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本研究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从以下几方面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进行论述。 第二章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18-23    一、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18-19        (一) 国民经济中的高等...........................18        (二) 教育部门内部........................18-19        (三) 微观层次的高等..........................19    二、 高等教育投资的.........................19-20        (一) 学校.................... 19-20        (二) 企业......................... 20        (三) 农村家庭.......................... 20    三、 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20-22        (一) 我国农村家...................................20-21        (二) 有限理性的农村家....................... 21-22    四、 我国农村家庭高等................... 22-23        (一) 不可逆性.................. 22-23        (二) 长期性........................ 23        (三) 回报的间.............................. 23第三章 城乡家庭高等教........................ 23-26    一、 城乡家庭高等教..................... 23-26        (一) 目的差异................... 24        (二) 机会差异...................... 24-25        (三) 收益差异............................. 25-26    二、 城乡家庭高等教育投.................... 26        (一) 城乡收入差................... 26        (二) 招生政策................................. 26第四章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 26-30...................................................  结论    本研究主要利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成本与补偿理论,对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农村家庭之所以拥有如此强烈的高等教育投资意愿,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投资有助于受教育者将来就业,获得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投资能提升整个农村家庭的社会地位,改变家庭及后代的命运。由于上述原因,我国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有着极大的热情,产生了高等教育投资偏好。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使高等教育投资成本超出了农村家庭的经济实力,同时告诉发展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盲目投资和非理性行为,导致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结构相矛盾,从而加大了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就业压力口益严峻,最终导致了许多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失误。如果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得不到预期的收益,那么农村家庭通过高等教育投资来提升整个家庭社会地位的可能性就越小,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改变子女的就业和经济状况的希望就更渺茫。在这样的环境下,农村家庭可能会孤注一掷,进行赌博式的高等教育投资,或者彻底对高等教育失去信心,被迫放弃高等教育投资,甚至某些农村的贫困家庭将过早地让子女辍学,这都阻碍了我国经济的稳固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高等教育在投资目的、教育机会、投资收益等方面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作为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农村家长受认知、能力、环境、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其高等教育投资是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进行的。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主体还会受到心理因素、社会文化、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时产生的认知偏差,影响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用。经过分析,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提出了对策建议,来改善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现状,确保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 邹小芄.影响家庭教育投资收益的因素:来自中国的实证数据[J].浙江统计, 2007(6). 殷红霞.城乡家庭相对成本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 2006(4). 殷红霞.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费研究——基于“学生消费者”的视角.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刘洁.农村家庭子女教育投资决策中的价值观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 2007(6). 陈传波,丁士军.中国小农户的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唐祥来.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创新与发展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秦宛顺,厉以宁.教育投资决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闵维方,丁小浩.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高等教育究,1999(3). 马晓强.丁小浩.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实证研究.教育研究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