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1221字硕士毕业论文学术腐败背景下的网络舆情检测机制研究

21221字硕士毕业论文学术腐败背景下的网络舆情检测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1221字
论点:舆论,网络,舆论监督
论文概述:

本文以网络舆论对高校学术腐败的监督为切入点研究网络舆论的监督机制,但是网络媒体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各方面的监督功不可没。

论文正文:

先前的评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院校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高校学术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学术腐败犹如癌症,严重影响着高校学术的尊严和公信力。在过去五年的高校学术腐败报道中,涉及的数量和范围令人震惊。不仅有学生,普通教师,还有著名的教师,院士等等。高校学术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声誉,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国内许多一流大学的学术氛围。高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了。因此,预防和惩治高校学术腐败刻不容缓。高校学术腐败的监督方式有多种,如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高校内部的自我监督、媒体的监督和公众的监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日益增多,网络舆情监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舆情监管方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青睐。互联网为普通互联网用户提供了强大的舆论平台。越来越多的学术腐败事件通过互联网被曝光。互联网为高校学术腐败事件的披露和调查提供了强大的优势,也为促进问题的快速解决发挥了作用。本文将对高校学术腐败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高校学术腐败典型事件网络舆论监督的分析,了解网络舆论在预防和惩治高校学术腐败中的作用,总结网络舆论监督高校学术腐败的成就和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国内相关文献表明,关于网络舆论监督和学术腐败的文章不多,但两者都是分开研究形成论文的,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文章也不多。作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了网络监管的名称,自2000年以来已有167篇相关论文。这些论文的观点基本上是从新闻传播和政治学的角度出发的。
首先,新闻传播视角下的网络舆论监督研究主要是从新网络舆论研究对传统媒体监督的影响方面进行的。董二林在《网络时代的媒体监督机制》一文中认为,网络媒体的兴起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化:网络传播突破了以往大众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网络的互动使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传播的特点。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不仅淹没了传统大众媒体对话语权的控制,也淹没了领导机构对新闻媒体的控制。网络传播的兴起使得媒体传播民主化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罗宁在文章《网络舆论对中国新闻职业化建设的影响》中认为,网络舆论监督对新闻职业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专业新闻报道的影响。网络上信息的无限多样性和不同信息源之间的相互确认使得每一个成为新闻的事件都比以前有了更深更广的报道。每一个报道可能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网络舆论事件都考验着记者的专业能力。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影响。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发布和传播各种信息,其传播速度和规模是任何媒体或渠道都无法比拟的。
其次,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舆论监督,基本上是研究网络舆论监督与反腐败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吴秋月认为“网络监督初探”,网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机关了解民意、倾听人民心声、凝聚智慧的畅通渠道,成为网民实现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有效载体。陈洁婷认为“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和局限性”,网络监督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具有快速性、互动性、自由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在警示和教育领导干部、提高反腐效率、促进社会和谐、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作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了高校网络监督与学术腐败的标题,相关论文数量为零。唯一一篇与此类似的文章是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鲁群,他的硕士论文是《学术不端行为的新闻舆论监督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媒体新闻中舆论监督学术不端行为的特点和效果。它没有对典型事件进行深入和具体的研究。此外,它只将新闻舆论的监督限于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而没有上升到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舆论的监督。
第三节相关概念概述
一、舆论的定义
中国古代的舆论主要是指普通人的意见,这与今天的舆论意义大相径庭。舆论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中的王巍郎。目前,我国学者对舆论这个词有不同的表述。例如,陈利丹认为,舆论是公众对社会中各种现象或问题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从而对社会发展和相关发展产生影响。刘建明认为,舆论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具有权威性。它显示了社会的集体意义。第二,西方舆论监督的定义不包括舆论监督一词。可以说,舆论监督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在古代中国,老百姓没有权力监督。在封建社会,监督只是从上到下,而不是从下到上。因此,在古代中国,几乎没有娱乐监督。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各种媒体都发表了无数的批评性报道,充分行使了舆论监督的权力。然而,舆论监督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各种不正之风。”
自此,党和政府不断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虽然据说舆论监督是作为一个概念明确提出来的,但没有准确的定义。一些学者认为,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对某人或某事表达批评和揭示意见。一些学者还认为,舆论监督是对坏人坏事,特别是腐败的批评和揭露。有些人还认为,舆论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各种权利组织和个人表达意见和看法的一种形式。基于以上陈述,舆论监督可以定义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用舆论评价社会权利组织和个人或普通人的行为,从而发挥监督作用,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第一章网络舆论监督概述……8
第一节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轨迹……8
第二节网络舆论监督形成的基本要素……10
第三节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11
第二章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学术腐败的现状。……14
第一节网络舆论对学术腐败监督的发展过程...................14
第二节网络舆论在学术腐败监督中的优势……15
第三节网络舆论监督学术腐败的缺陷..............................20
第三章学术腐败网络舆论监督典型事件分析……26
第一节网络舆论对李连胜学术造假的监督分析..............................26
第二节历史上最伟大硕士论文剽窃的网络舆论监督过程分析........30
第三节网络舆论监督学术腐败的过程分析……33
结束语
本文从高校学术腐败网络舆论监督的角度研究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然而,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在监督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宏观角度来看,网络舆论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监督作用。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和不足。网络舆论监督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谣言、人肉搜索和传统媒体等各种情况的存在,受众不再像以前那样是唯一接收信息的渠道。互联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也给我们的社会秩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承担起网络监管的责任,继续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
1王天一。网络舆情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人民出版社,2008。
2刘建明。舆论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于国铭汉·融云。舆论的原则、方法和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王军。记者与法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邵培仁。媒体舆情:和谐社会舆情传播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6陈利丹。舆论研究——关于舆论研究方向的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7田胜利。[网络通信公司。科学出版社,2001。
8刘建明。当代舆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9田大仙。新闻和舆论监督[。新华出版社,2002。
10杨明平。舆论新闻监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