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52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民间审美心理与装饰设计理念

52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民间审美心理与装饰设计理念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52000字
论点:民俗,民俗文化,艺术
论文概述: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内涵,通过装饰艺术的形表现出来。文章试图从民俗文化产生本源、民俗审美心理入手,分析了民俗文化对装饰艺术在创作思维、表现形式、色彩设计等方面的影响。

论文正文:

1.导言

1.1。本研究的内容
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当今设计界,民间特色、民间传统逐渐消失,装饰艺术趋于国际化,传统民间文化被重新发现,其深层内涵被发掘,其对装饰艺术的影响被分析,如何继承和发展民间文化独特的审美特征并将其运用到现代装饰艺术中进行研究。

1.2。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揭示民间文化对装饰艺术设计的重要性。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于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不同社会条件、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生产习惯和民族历史,民间文化也大不相同。作为一种民族现象,民俗文化不能脱离其产生的民族土壤,也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它也是区分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任何国家来说,经济越全球化,文化越本土化,这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民俗文化是孕育中华文明、培育中华文明血肉之躯的“母爱”文化。在设计和创作装饰艺术时,必须注意融合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特点和光辉历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设计出具有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作品,巧妙地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艺术价值更高、生命力更强的艺术作品。
第二,它是一种民族遗产的安排,使世界保护和重视民间文化及其表现形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这种改善仍然相当迅速。人们生活的改善体现在衣服、食物、住房和交通的各个方面。他们拆除了布满花卉图案和木雕的门窗,代之以大玻璃窗,拆除了木墙,把它们变成砖墙,用新的现代家用电器取代了旧的传统家具,民俗用品随着民俗活动的逐渐消失而消失,民俗工匠随着大型工业的发展而消失。尽管国家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政策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民族遗产,无论是从经济和生活本身的发展还是从国家的财政资源来看,这种保护毕竟在全国只是少数。对于大多数民间文化及其表现形式,只能采用部分保护和信息。这是本课题开展民间文化与装饰艺术研究的意义所在。..............................
.............................

2民间文化的含义及其起源

2.1。民俗文化的含义
所谓的“民俗”是指民俗或民俗。它展示的是在民间生活和非物质仪式和概念中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民俗是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形成的。它是一个国家共同文化的体现。它是无意识与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它是民族思想文化的原型和起点。20世纪80年代末,在研究中外民俗之后,张梓宸先生对“民俗”一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民俗学”是下层阶级创造的东西,长期用于自我修养或传播。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定义“民俗”:一种创造并传递给人们的文化现象。这是一种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中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化现象。特别是在人们创造的物质文化中,有继承的行为、生活习惯、意识形态、工艺美术等。总的来说,民俗的意义可以这样说。”民间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性方面,传达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反映着民间社会群体的文化表现和行为。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受当时社会的影响,包括习俗、习惯、心态和制度,具有一定的特点。它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反映了民间文化最普遍的规律性。民间传说是一种主要由下层阶级创造的习俗,由每个人传播,由他们自己教育。
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而且是一种模式和继承的文化现象。文化一直被分为艺术和习俗。高雅文化和普通文化都是民族的血肉,是民族的基础。高雅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民族精神。民俗文化也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形成了民族感情。过去,我们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太狭隘了。我们只看到了民间文化与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却没有看到它在民族精神和凝聚力方面的巨大作用。今天,我们必须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对待,把它与封建迷信活动区别开来,提高它的地位。
..............................

3。民间审美心理学解释....................................................................13
3.1。民间审美心理的生成....................................................................13
3.2。民间审美心理的特征....................................................................13
3.2.1。实践意识..................................................................................14
3.2.2。担忧补偿意识.....................................................................14
3.2.3。父权制血缘.....................................................................14
3.3。摘要..............................................................................................15
4。民俗文化对装饰艺术的影响体现在..........................................17
4.1。装饰艺术的内涵和起源......................................................17
4.2。装饰艺术的文化特征........................................................18
4.3。装饰艺术与民间文化........................................................19
4.4。民间文化对装饰艺术影响的具体表现..............................20
4.4.1。民俗文化影响下装饰艺术造型的创造性思维特征......20
4.4.2。民间文化影响下的装饰艺术形式................33
4.4.3。民间文化影响下的装饰艺术形式色彩................50
..............................

小结
民间装饰艺术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和独特的文化。民间装饰艺术造型是中国传统艺术造型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民间现象,是民间文化的物化载体。它的形成和演变积累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民间文化影响下的装饰艺术造型体现了民族独特的民间意识和集体人生观。民间文化影响下的装饰艺术传播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虽然它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和朝代的变迁,但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并没有多大变化。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民间风俗、文化艺术观念、审美情趣和作品变化相对稳定,为文化传承提供了社会文化条件。
装饰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历史、地理、民族和民俗的影响和制约。在过去的100年里,中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技进步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和不平衡的发展是存在的。陕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云贵川地区也是民间文化的瑰宝。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封闭、外部影响小,它仍然保留着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如何在现代文明中保存传统文化,如何在装饰艺术中体现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在撰写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立法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定为法定节日。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好办法。如果这项规定在10年或20年前出台,我们的国家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我希望今年的端午节会有更多的人在门口挂苦艾,用手包粽子,用手划船,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民间文化的内涵。..............................

参考
1。钟敬文,《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2。
2。张陈子,《中国民俗学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3。张陈子,《中外民俗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
4。陆晓慧,“中国审美心理学起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
5。高琦,“走进中国民俗学殿堂”,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
6。田邵鹏,《中国古代装饰艺术》,湖北美术出版社,1997.7。
7。葛春雪,潘迪美,《中国历代装饰艺术——造型与图案》,上海画报出版社,1998.4。
8。王海霞,《中国民间艺术社会学》,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12月。
9。皮朝纲,李天道,《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概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年。
10。沈红明,“中国建筑装饰艺术与文化的源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2。
11。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编辑,装饰艺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6年6月。
12。华美,姚斌,《中国工艺美术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13。胡晓,《民间艺术的文化阐释》,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