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15801字硕士毕业论文20世纪末至今新马中国女性文学研究

15801字硕士毕业论文20世纪末至今新马中国女性文学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15801字
论点:女性,新马,文学
论文概述:

新马华文女性文学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崛起以来,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女作家,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中国对新马华文女性文学的研究与新马华文女性文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从20世纪五

论文正文:

简介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华文文学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女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新加坡学者黄蒙文主编的《新加坡中国文学史》初稿从女性作家的出现和女性作家卓有成效的创作成果两个方面分析了女性文学的崛起。认为新华女性文学的崛起实际上就是女性的崛起。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马中国女性文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批新生代女性作家的创作,将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大陆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新马女作家的一些作品逐渐被引进,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然而,它也仅限于案例研究,强调对一些作家作品的具体分析和研究。陈宪茂主编的开创性的世界中国文学史著作《海外中国文学史》四卷中有两卷以上是专门研究东南亚中国文学的。其中,新马华裔文学部分介绍了许多新马华裔女作家和作品。后来出版的东南亚华裔文学史著作或多或少关注新马华裔女作家。对它们的研究,除了个案研究之外,都是在世界或东南亚的中国文学史背景下进行的。这为我们从宏观角度理解新马中国女性文学提供了客观依据,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我们无法从微观角度进一步理解这一文学群体的创作特征和价值。
本文从整体上对新马华文女性文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崛起以来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分析具体作品的基础上,研究了新马华文女性文学的创作特点,并重新认识了新马华文女性文学的地位和意义。根据出生年龄和个人经历,本文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裔女作家分为三类,即中国早期作家、20世纪40、50年代出生的本土作家和台湾作家。这三类作家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早期中国作家经历了马来亚华文文学从海外华文文学到中国文学的转变。他们的作品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新的马来西亚社会。20世纪40、50年代出生的本土作家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本土色彩,但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台湾作家的创作深受中国和台湾文学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的情感体验不仅不同于早期中国作家,也不同于当地作家。
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新马来西亚华裔女性文学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写作、本土主义建构、矛盾写作等方面研究其创作特征。一方面,新马中国女性文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写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中国女性文学。它书写了中国传统文化美好的一面,显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高度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裔女作家对自己的国家有高度的认同感。作为他们国家的公民,他们热爱他们的国家。地域建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裔女性文学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此外,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文学明显呈现出多重矛盾的书写。女权运动的兴起和世界女性地位的提高,使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文学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中国人的主导经济地位及其在民族文化中的优势使他们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意识。儒家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新马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马华人女性文学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奴性。作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中国女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女性文学和新生代女性作家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本文专门将其列为研究的一章。本文着眼于“想象中国”从早期赴台女作家到新生代女作家的叙事转型,聚焦于代表作家尚婉琦和李子淑在新马中国女性文学不同时期对女性命运和女性形象的叙事转型,以期窥见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中国女性文学在女性写作中的轨迹。

第一章中国女性文学在新马的崛起.................................................................................3
第二章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两国中国女性文学的构成及写作特点……7
第一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两国中国女作家的构成..............................7
。第二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女性文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写..............................11
第三节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中国女性文学本土性的建构……18
第四节矛盾写作:女性意识、民族意识和奴隶意识..............................20
第三章台湾文学之旅与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女性创作............................24
第一节从早期游记到新生代女作家“想象中国”的叙事转型第二节两种不同的女性命运书写:尚万当和李子淑..............................30
...................

结论
早期研究者大多从事台湾女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充分肯定她们作品的文学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读者的关注。随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本土女作家大量作品传入台湾,“新马中国女性文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逐渐浮出水面。新马华裔女性文学的大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大量新马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它也经历了从案例研究到系统研究的过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然而,由于自身性别、职业和家庭的影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文学呈现出鲜明的职业女性特征。因此,大陆学者普遍基于自身的身份和性别认同,从“边缘写作”或“双重边缘写作”的角度来研究这一地区的中国女性文学,并基于这一“先入为主”的概念来研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文学,这必然会使他们的研究不公平,他们的研究成果值得怀疑。事实上,如果放弃这种基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中国女性作家的地位和性别认同的研究方法,从全球中国女性文学的视角来研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文学,不难发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文学,和其他地区的中国女性文学一样,恰恰是学术界所定义的“边缘写作”或“双重边缘写作”的对立面。他们总是越来越接近“中心写作”。从世界中国女性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趋势已经成为现实。
在世界华文文学中,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研究最深入的北美华文文学,从早期英文写作的中国作家到20世纪6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再到80年代以来的新移民文学,女性作家在数量和创作上都有绝对优势。由于长期殖民统治、民族冲突加剧、社会动荡加剧以及二战期间日本的入侵,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中国妇女长期受到压制,处于社会的底层。到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已经独立,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迅速。长期被压制的妇女终于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出现了大量的女作家。女性文学的崛起打破了女性在社会中被边缘化的悠久历史。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文学定义为“边缘写作”或“双重边缘写作”显然是不公平的。

参考资料:
1。总编辑陈贤茂。《华侨文学史》(四卷)[。厦门:庐江出版社,1999
2。庄仲青,主编。东南亚新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蒋少川,《朱文斌》总编辑。台港澳华侨文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厦门大学东南亚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当代东南亚中国文学的各个方面[。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5。庄仲青、陈玉伦、周宁。新华文学史与趋势[。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6。陈公仲。世界中国文学概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7。赖伯江。海外华文文学概述[。广州:华城出版社,1990年
8。潘·雅顿。海外华文文学现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9。黄蒙文,徐鲁祥,主编。新加坡中国文学史初稿[。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向文化企业公司,2000
10。杨松年。新马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版[。新加坡教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