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58212字硕士毕业论文女性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研究

58212字硕士毕业论文女性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58212字
论点:疯癫,女性,家族
论文概述:

虽然疯癫是无理性,但是对疯癫的理性把握永远是可能的和必要的。“在福柯看来,疯子并没有失去人的本质或基本的人性。他恰恰构成人的基线、人的本真;变成真理、正义、直言和诚实的化

论文正文:

引言

疯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疯狂和精神错乱。疯癫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已经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本文中的“疯癫”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表现出的一种异常状态,这种“疯人”形象已经成为现当代文学中的一种文化症状。正如福柯所说,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文明的产物。没有将这种现象描述为疯狂并对其进行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因此,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疯子形象,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探索每个民族背后的文化、历史、伦理、信仰、政治权利等深层领域。
疯癫作为一种被排斥、被压迫和被否定的状态,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福柯引用帕斯卡在《疯狂与文明》序言中的话:“人类必然会疯狂到这种地步,也就是说,疯狂不仅仅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狂。”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们不能通过限制邻居来证实自己的理智。”“也就是说,人类对文明不同阶段疯癫的理解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判断。判断没有标准和基础,也不可能区分疯狂和非疯狂。
疯癫在文艺复兴后逐渐被逐出主流,当时理性成为绝对的话语权,成为无声历史的理性独白。在这本书里,福柯引入了考古学的方法来梳理从文艺复兴到今天在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领域所反映的疯狂现象。他写了一部理性时代疯狂发展的完整历史,指出了疯狂和非理性在人类文明史中的作用和地位。福柯故意忽视理性,公开揭示真理,代表赤裸裸的真理、真理、知识和被禁止的智慧。

日本精神病学家岩井曾在其著作《边界线美学》中提出“边界线美学”的概念。边界线美学研究艺术家艺术作品在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独特审美风格。探索艺术作品的本质以及艺术作品与人类精神的关系,是以疾病痕迹理论为基础,结合大量艺术创作实践,特别是绘画作品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然后,将这种方法的本质延伸到文学作品,分析“疯子”形象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并询问作者塑造这些人物的意图,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疯人”形象就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鲁迅的“狂人系列”看:《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狂人、《孤独的人》中的魏连寿和《医学》中的于霞:路翎《富人的儿女》中的姜维祖和曹禺《雷雨》中的樊沂;还有张恨水《哭与笑的原因》中的沈凤喜、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乔奇、苏童《妻妾成群》中的宋莲等。这些疯子和疯子从现代进化到当代,“疯狂”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多样化。文学评论家也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这些疯狂的形象。”疯癫谱系:疯癫与理性的边缘——鲁迅与中国世界的传统研究之一(1995)、《论鲁迅小说中的“疯癫”形象及其当代文化符号》(1997)、《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疯癫”母题》(2003)、《中国现代文学中“疯癫”形象的隐喻及其原型演变》(2006)、《精神生态学视角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2006)、《疯癫》的文本策略——解读当前文本中的“疯癫”叙事(2006) “疯癫与隐喻——论鲁迅小说(2007)中的疯癫形象”、“20世纪90年代小说(2008)中“疯癫叙事”的叙事特征”等。 其中“疯癫”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演变,陈晓兰在他的论文《中国现代“疯癫”概念的演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疯癫和疯癫》中总结了两大变化的结果。他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第二个变化是“文学和政治疯狂经历的紧密结合”。20世纪初文学的潜在主题——包括“疯子”和“疯子”个人在内的大众社会的精神变态——得到了充分展示,并呈现出“疯癫”的政治化、普遍化、贬值化和邪恶化的趋势正如作者所说,个人的疯狂在当代已经发展成集体或群体的疯狂。最典型的是文化大革命创伤经历的影响、人性的极端扭曲、理性群体的丧失、欲望的深度压抑、颠覆、反叛和无序等。《失乐园》等群体疯狂的场景层出不穷,形成了当代文学叙事中的不同场景。然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这群疯狂的恶魔中,仍然有一小部分图像没有被归类,但是模糊了它们最初的特殊含义。这是由三位女作家描述的几个疯女人所代表的“疯女人”形象。当代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批评家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Gilbert)和苏珊·安古巴尔(SusanGubar)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上合作,这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专著。运用形象研究的方法和心理分析的模式,对19世纪几位重要的英美女作家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批判了父权文化传统对女性和女性文学的偏见和歧视,提出了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其中,“疯女人”是一个重要的形象和隐喻。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作品的不断引入和影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者和阐释者开始探索中国女性自身的发展道路。“首先,理论界的‘梦想家’勇敢地‘浮出了历史的表面’,然后才有了女性文学的话语实践空”4《上升到历史的表面》(孟玥,戴金华,1989)、《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景元,主编,1992)、《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叙事与性别》(陈顺新,1995)、《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林丹娅,1995)、《超越男性主导传统的障碍——文学中男性主导意识的批判》(刘会英,《1995》)等作品逐渐在理论界和评论界营造出浓厚的氛围。一群风格各异、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来自历史和叙事的深处。尽管话语实践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但他们迈出了最困难的第一步。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许多女性作家以积极的态度追求和实践这些文学理论。无论在写作理念还是艺术处理上,她们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女性特征和立场。一些女作家如陈染、林白、海楠等人以基于女性性别体验的独白式“窃窃私语”方式创作作品,形成了所谓的“窃窃私语小说”现象,而另一些如王安忆、铁凝、张洁、许肖斌、赵玫等人则拓宽了他们对家庭世界的视野,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家庭小说,如《纪实与小说》、《玫瑰门》、《无字》、《羽蛇》、《我们家的女人》等,这些小说一度几乎被男性作家垄断。在女性家庭小说中,作家将女性意识融入家庭故事,从女性的角度审视家族历史,揭开以姓氏为象征的父亲家族谱系的面纱,书写以母亲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传奇。他们追溯了这样一个家庭的历史,同时,他们也意识到整理自己的历史,就“我从哪里来,我想去哪里”这样的命题提问,描述家庭女性的生活经历,表达女性真实的存在和自我实现的愿望。在这些女性家庭中,百年历史中有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但最吸引我的是一群疯狂的女性,如铁凝《玫瑰门》中的司海文和顾萍,《羽蛇》中的俞敏洪,《张洁无字》中的吴薇等。这些疯女人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性格和特点,但也有相似的命运。她们不是生来就疯狂的,是什么让她们奇怪,她们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女作家会煞费苦心地塑造这样一群女性,这些疯狂的女性和女作家之间有什么联系...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构思这篇论文的写作。最后,我从女性家庭小说中选取了三个中心文本,并从“疯女人”写作的角度,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借助叙事学、性别等理论,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开始讨论。

导言...介绍...文本中“疯女人”的诞生...5
第一节是关于正常言行的丧失和剥离,第二节是关于精神障碍的精神和美化,第二节是关于痛苦的成长,文本中“疯女人”的塑造。第一节社会史,第二节宗教与生活,第二节宗教与生活,第二节生活第三章努力写作:《疯女人》的叙述。尽管疯狂是非理性的,但理性地把握疯狂总是可能的和必要的。“在福柯看来,疯子并没有丧失人性或基本人性。他只是构成了人类的底线和真实本性。成为真理、正义、真理和诚实的化身是对社会现实、伦理、科学和文化的强烈否定和强烈批评。”
顾帕、李芑文、俞敏洪和吴薇,这四个“疯女人”不能概括所有疯女人的形象,但她们的共性仍能反映许多问题。他们的疯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文化。世界应该为他们的疯狂和疯狂负责。他们以各种姿势走在疯狂的边缘。它更像是一首集体的长歌哭泣。这就像一次突然的反抗和逃跑,也像一次无助的绝望的突破。在铁凝、徐肖斌和张洁三位不同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她们充分释放了女性共同的真、善、美、假、恶、丑,颠覆了既定的传统规则,展现了生命的各种活力,建立了自己的话语权和制度,书写了女性真实的家族史和个人史,并试图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历史领域,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和人性的得失。这些作家都在有意识地实践女性作家的创作道路,为自己和所有女性树立一个崇高的天空空,建造一个有屋顶的房间,为两性的相互理解、理解和和谐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

参考资料:
作者作品
1张杰:《无字》第1部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版1
2张杰:《无字》第2部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版1
3张杰:《无字》第3部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许肖斌:《羽蛇》,人民 2006年12月,第1版
作品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z版。
2岩井宽度(日本):《边界线美学——从异常到正常的标志》,倪宏全(译文),湖北人民出版社,第1版,1988年6月。
3张景元:《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4罗刚:《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第1版,1994年。
5董笑影:“重新进入巴比伦-巴赫金和对话理论”,生活、阅读和新知识联合出版,第一版,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