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生态文学叙事策略研究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生态文学叙事策略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000字
论点:生态,文学,叙事
论文概述:

本文将叙事学内容引入生态文学领域,用叙事学的内容来透视生态文学作品,解析其在主题表达方面的价值,并发掘、整理生态文学叙事的特点,希望能够给生态文学的创作及阐释以启发。

论文正文: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创造性的思想。其中,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影响很大。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绿色文学”的创作思想,即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是人们醒来后对展览发表自己观点的一种反思性话语。由于危机的迫近和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它发展迅速,并在短短30年内呈燎原之势。
这种文学潮流的兴起立即引起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注意。一方面梳理生态思想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重新审视古今中外各种流派的作品,发现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批判人类中心等反生态思想,努力建立生态文学研究(生态批评)的理论体系。目前,生态文学研究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全球化趋势。它已经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和其他国家开花结果。它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突出研究。它是继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读者反应批评、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之后的一种新的批评思潮。
在国外,生态文学研究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1974年,美国学者米克尔在专著中提出了“文学生态”一词。1978年,洛克首次使用“生态批评”一词,主张文学与生态相结合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世界生态思潮达到高潮,其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不仅发表了各种论文和专著,而且“文学和环境研究协会”于1992年在内华达州成立。同年,第一份生态文学研究出版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也出版发行。此外,生态文学研究已成为许多大学的一门基础课程。(1)海外生态文学研究的代表包括哈佛大学劳伦斯·布里(Lawrence Buil)教授和利物浦大学乔纳森·贝特(Jonathan Bate)教授,他们分别写了《为危险中的世界写作: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学、文化与环境》、《环境的想象:梭罗》、《自然写作与美国文化的构成》、《地球之歌》、《地球之梦》等。(2)
中国的生态文学研究也在蓬勃发展,“经历了萌芽、开拓和理论探索阶段,正在深化、丰富和成熟”。(3)该领域的研究前景受到国内部分学者的青睐。有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国内学者对国外理论成果的积极引进和研究,中国终于可以在文学理论学科上与国际进行对话。...................
...................

二。生态文学繁荣背景与生态文学研究

生态文学的繁荣直接关系到当今生态思想的繁荣,而生态思想的发展则与当代生态危机密切相关。那么什么是生态危机呢?它的性能如何?已经走了多远?生态危机首先是指自然灾害。让我们看看英国著名生态作家伯特的一段话,来了解它的表现和处境:
“公元三千年刚刚开始,自然处于危险之中。灾难前的祈祷是如此相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限制了太阳的热量释放,导致全球变暖。冰川和永久冻土继续融化,海平面继续上升,降雨模式正在改变,风暴变得更加猛烈。海洋被过度捕捞,沙漠迅速扩张,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淡水变得越来越稀缺。这个星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法逃避有毒废物、酸雨和导致内分泌紊乱的各种有害化学物质的世界。这些物质影响性激素的正常功能,并使雄性鱼和鸟类变性。这个城市的空气体与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苯、二氧化碳和许多其他污染物混合在一起。在高效农业经济的背后,表土的自然功能已被完全破坏,谷物的生长完全依赖化肥。用死禽制成的饲料喂养牲畜导致疯牛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崩溃,然后传播给人类。
环境已经完全改变。我们必须再问一次老问题:我们到底从哪里开始走错路了?”(1)
我相信许多人会惊讶地看到这段话。大自然如此伤痕累累,我们生活的世界如此肮脏吗?为什么会这样?家园的改变离不开人类曾经为之欢呼的现代化进程。深层原因在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让我们跟随人类的脚步,向上追溯源头。

(1)生态思想的成因
从某种角度来看,人类的生活基本上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有一段与自然无比和谐温馨的时期,即西方的古希腊和东方的“美德世界”。当时,人和自然完全无法区分,`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古书里有这样一个描述:“因此,在一个高尚的世界里,一个人的行为是充实的,一个人的眼睛是颠倒的。如果是这样,山里就没有隧道,河里也没有船和梁。所有的东西都是成组出生的,甚至属于他们的家乡。动物群体导致植物和树木的生长。”丈夫和动物群体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而家庭和所有的东西生活在一起,“见面和聚在一起没有区别”。\"……
..............................

2。生态文学繁荣的背景与生态文学研究.............................................4
(1)生态思想的起源.....................................................................4
(2)生态思想的发展及其内容....................................................................6
(3)生态思想的要旨——诗意地生活在.................................................7
1,..........................................7
2,《西雅图宣言——诗意栖居宣言》.............................................8
(4)生态文学发展概述、定义及与生态思想的互补关系……10
3。欧美生态文本的叙事策略分析...........................................12
(1)“弗兰肯斯坦”——行动顺序的转变与对立状态的死亡……12
1、《弗兰肯斯坦》的叙事序列分析.........................................13
2,《科学技术至上的批判——对科学技术的正确理解》...........................................14
(2)告别Maggiora——叙事姿态的转变与人与自然的共存……15
1,叙事姿态分析.........................................16
2《永别了Maggiora,发展批判——人与自然的共存》.........................................19
(3)“不要射白天鹅”——演员的反对与解决..............................20
1,《别射白天鹅》中的动作元素对立模式分析..............................20
2、叶戈尔形象的生态内涵探索——人的归宿是“走向自然”...22
(4)对抗和解决...................24《莫比·迪克》——符号矩阵中的
1,.............................24
2,.............................................27
3、探索出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29
(5)“星期五——太平洋的精神监狱”——行动序列的转变和整合........30
1,《星期五——太平洋精神监狱》的叙事序列分析:............................31
2,.....................................................................34
...................
[/ Br/]结论:
近几十年来,生态思想和生态文学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生态批评的兴起。因此,生态话语席卷全球,进而影响了生态文学的创作和解读,包括对以往文本的戏仿和重新解读。在这种趋势下,叙事策略仍有其一席之地,因为生态文学是一种基于灵活叙事策略的文学话语,它的艺术魅力也来自于此。
我们在分析文本时应该把主题和叙述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在看似清晰的主题下,高超的叙述技巧往往被隐藏起来,这就是伟大作家和平庸宣传机器的区别。摘要:将叙事学的内容引入生态文学领域,运用叙事学的内容透视生态文学作品,分析其在主题表达中的价值,探索和梳理生态文学的叙事特征,以期对生态文学的创作和解读有所启发。
生态文学的创作离不开叙事技巧的运用,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通过对五个文本叙事策略的分析,我发现生态文学叙事的一个特点:二元对立模式的消解,对立是其叙事策略,消解是其终极价值取向。
“莫比·迪克”在人和自然之间有一种二元对立。作为一个自然的聚会(莫比迪克和海龟鱼等)。)作为一个人类政党(亚哈和水手),它处于对抗状态。对抗源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与鲸鱼的死亡告终,从而批判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否定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此时,二元对立模式已经完全消除,整合的方式已经公开。[人,作为一个自然存在,应该遵循自然存在的规律。然而,弗兰肯斯坦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摧毁了人类的自然存在,不仅摧毁了自己,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作者以悲剧的形式警告人们,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不能盲目地利用科学技术来改变人类和自然的现有秩序,从而呼吁人们正确对待人和自然。......参考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卢淑媛:《生态文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李春情:“在文本和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姚文房:《现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5。张德明:《批判的视角》,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6。沈丹:《叙事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傅道彬,葬礼:什么是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
9。王岳川、胡景芝主编:《文艺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夏钟毅:《艺术链》,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