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研究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5000字
论点:黑格尔,马克思,自由
论文概述:

本文从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所处的社会环境入手,试图揭示马克思人生经历的变化和他思想历程的转变,以及马克思的转变对后来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论文正文:

第一章批判青年马克思哲学的机会

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黑格尔诞生在德国。黑格尔死后,他的思想遗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出现在他的追随者中,后来他与他分道扬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和尖锐。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爆发了法国大革命。这场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震惊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然而,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蔓延到德国。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这里的一些人一再试图消除贵族和平民阶级之间的界限,但所有社会阶层对欧洲局势的发展都有不同的意见。

1.1黑格尔的法律思想与国家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发表于他在柏林大学任教的第三年(1821年)。它基于黑格尔以前在柏林大学教过多次的“自然法和国家研究或法律哲学”。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自然研究和国家研究纲要”。这本书包括序言、导言和三个部分,共360节。黑格尔法哲学的出版和柏林大学的其他讲座使他成为普鲁士的“官方哲学家”。在这本书里,他明确指出哲学主要或纯粹是为国家服务的观点。哲学在为普鲁士反动政府服务中的应用使他的《法哲学》成为表达他的政治观点和立场的最保守的作品。

1.1.1法律是自由意志的定义
“法律是自由意志的定义”是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的精髓和核心。在这本书里,黑格尔总是贯穿“自由意志”的主线。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特别讨论了什么是自由和什么是自由意志。当他进入这本书的具体分析时,他将不再讨论这个问题。然而,在这本书里,他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思想和逻辑线索都紧紧围绕着自由意志的问题。所以黑格尔在引言中特意提前阐述了这些假设,定律的前提。法理学以自由意志的讨论为前提,所以他的法律概念是自由,自由是意志的根本规定。人类意志的基本规定是自由,也就是说,意志本身是自由的,所有的意志都是自由意志。所以黑格尔说自由是意志的根本调节,就像“重量是物体的根本调节”。只有没有意志的自由才是一句话空。只有以意志为主体的自由才是现实的。另一方面,只有没有自由的意志才是没有意志的自由。那只是幻想和不现实。
黑格尔在引言中划分了自由的层次:抽象自由、任意自由和具体自由。黑格尔非常重视第二层次的自由,因为它特别属于法律层次。任意自由本身非常复杂。它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另一个是内容。形式方面是主观的,即欲望,即对某种目的的追求。...................
...................

第二章青年马克思法哲学的理论维度

2.1马克思的自由观
几千年来,关于自由问题的哲学讨论直接或间接地成为青年马克思自由观的思想来源,或者为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提供了背景和材料。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由观。自由是高贵而美丽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发展艰难曲折的历史就是人类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争取自由、不断开辟自由之路的斗争历史。

2.1.1哲学史上的几种自由观
人类最早的自由观是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出现使人们能够区分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对象,以及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区别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生活的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限制之间的冲突。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外部的限制是无法克服和解决的,所以人类的这种内心生活需求是以幻想的方式来表达的,这在神话和宗教中都有所体现。在神话中,想象的力量超过现实。然而,神话毕竟是虚幻的,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没有真正的影响,所以人们从宗教中寻找来世的自由。在宗教观念中,现实生活毫无意义、痛苦且不自由。只有遵循神和上帝的指引和告诫,我们才能实现死后的自由——去天堂。这些幻想的自由对现实中无助的人们来说是一种精神安慰。这种自欺欺人的自由追求最终由于生活本身的真实要求而转向了人们的真实生活。
在现实中寻求自由的过程中,理性取代了想象。然而,当人们开始用理性为自由寻找理由时,他们仍然无法摆脱人与自然对立的概念。这导致了两种倾向:一是从人的自然性出发,理解自由的基础是实现世界因果的必然,认为自由是顺应自然的本质。这种理解否定了逃避现实的自由幻觉,但否定了意志的自主性,陷入了另一个极端,而意志的自主性本质上决定了人们能否自由行动。另一种倾向是从人的意识出发,把客观性和主观性统一起来,把自由的基础理解为一种理性活动,认为自由是意志的自决。这种理解始于古希腊的思想理论,在现代理性主义中达到顶峰。它的代表人物斯宾诺莎(Spinoza)认为,自决是主宰一切存在的实体的本质,这种自主就是自由。他说:“任何只因其自身本性的需要而存在,其行为只由自身决定的事物都被称为自由。相反,当一个事物的存在和行为以某种方式由其他事物决定时,
被称为必然性或约束性。”............................
……

。第二章……10
2.1马克思的自由观....................................................................10
2.1.1哲学史上的几种自由观.........................................10
2.1.2青年马克思的世俗自由观..........................................11
2.2费尔巴哈的哲学影响..........................................................13
2.3超越.........................................15
2.3.1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15
因其“颠倒主谓”的缺陷2.3.2批判黑格尔的内部国家体系..............................17
第三章青年马克思法哲学的独特视角..............................20
3.1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20
3.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和社会批判的开端................21
3.3从“解释世界”开始到“改变世界”,..............................22
..............................

结论
《批判》是马克思青年时期未完成的杰作,内容丰富。同时,由于马克思的思想正处于快速变化的过程中,很难准确判断马克思的每一个观点。
在德国乃至欧洲深厚的文化土壤和思想财富下,马克思年轻时通过扬弃和从社会现实环境出发,将哲学从“天堂”拉回“地球”,吸收了积极的营养,开启了一场新的哲学革命。
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第一次转变始于《批判》。他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开始思考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从批判出发,界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在后来的思想发展中以睿智的眼光为人类找到了一条现实的解放道路。
马克思将改变世界的思想引入他的哲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的基础,即把阿基米德的哲学观点从意识形态内容的思想转移到存在主义者的感性活动。马克思采用了一种不同于解释世界的方式来改变世界。因此,马克思对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也与黑格尔代表的传统哲学背道而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主旨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讨论“解释世界”的最合理方式,而是从根本上放弃了“解释世界”的尝试。马克思的“改变世界”始于打破黑格尔独立的精神王国和批判黑格尔的法律和国家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任何意义上的理论哲学,而是实践哲学。实践,作为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实践哲学的灵魂,其真正意义在于具体而真实的人类感性活动,而不仅仅是解释世界的概念或范畴。

参考
[1]邓晓芒。黑格尔·[·邓晓芒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71-172。
[2]张贵林。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近代[。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09。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序言第8页。
[4]黑格尔。法律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序言第11页。
[5]黑格尔。法律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28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52。
[8]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
[9]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
[10]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米]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83。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7。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