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6420字硕士毕业论文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原始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

36420字硕士毕业论文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原始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6420字
论点:金融,效率,中原
论文概述:

本文是金融经济学论文,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是研究角度比较有新意,过去学者对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多有论述,但是从金融效率视角出发进行的研究分析还比较少见。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崛起一直是众多区域经济相互竞争繁荣的道路。改革之初,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成为改革试点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接着国家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然而,中部地区在这场比赛中远远落后。直到2010年,中部核心省份河南省才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并获得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中部地区才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完成《中原经济区图》,标志着中原经济区的正式建立,从而为中原经济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规定,中原经济区涵盖河北省河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苏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山东省泰安市丰台县的全部领土,区域面积289,000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底,全国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中原经济区的建立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然而,在区域经济竞争中,仍然远远落后于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的优势,摆脱劣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二节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理论源于西方,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学者也开始将更多的研究视角转向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金融领域。近年来,我国学者在金融发展领域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金融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通过与中国国情的实际结合,为金融发展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刘仁武(2000)从金融结构的角度探讨了金融发展理论与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本文在现有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新概念、内容和描述方法,并从金融结构的整体性和金融发展的均衡性出发,导出了稳健金融结构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本文探讨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方法及特点,并扩展了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类型。黄桂良(2011)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互动理论,研究区域金融发展趋同的存在和实现机制,并对粤港澳地区进行实证检验,为我国其他地区制定金融发展战略、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他创造性地将金融发展变量引入新古典增长模型,构建了包括金融部门在内的区域经济模型,揭示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解释了区域金融发展趋同的存在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区域经济金融体系达到稳定状态之前,区域内各区域的经济增长率和金融发展速度呈现出正变化趋势。当区域经济金融体系处于稳定状态时,每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率等于金融发展速度。由于各经济体的金融发展速度与初始金融发展水平成反比,从长期来看,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高于发达地区,区域金融发展趋于趋同。
……………

第二章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效率理论

第一节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历史悠久。其中,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麦金农的“金融约束理论”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赫尔曼、马尔杜克和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理论”更具代表性。“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前提是将各种金融现象归纳为三个方面: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这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共同决定金融结构。在此基础上,戈德史密斯提出了衡量一个国家金融结构的若干指标,以便对金融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其中,财务关联度等被广泛应用于未来的研究。戈德史密斯还提出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是正相关的,这也为未来的金融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在1973年相继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他们就发展中国家应该采用的货币和金融理论、政策和制度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都是从金融发展受到抑制的角度来研究金融深化的。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抑制,这主要表现在政府过度干预或控制金融的政策上:政府严格设定存贷款利率上限,使利率不能准确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短缺和资金供求。与此同时,政府没有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有时反而故意实施通货膨胀政策),使得名义利率无法补偿通货膨胀率,导致实际利率为负。一方面,这种负利率导致社会储蓄下降,另一方面,它使投资需求摆脱约束,导致大量稀缺资金用于低效的投资项目,从而大大降低了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

第二节金融效率理论
金融效率理论也是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戈德史密斯和麦金农·肖(McKinnon-Shaw)的金融发展理论都包含了金融效率的概念,但是金融效率并没有被分开进行系统而深入的专门研究,而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王光谦(1997)在他的著作《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和效率》中率先将金融效率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研究,并将金融效率定义为金融运行能力的大小。考虑到研究方法中金融业的复杂性,金融效率分析构建在四个层面:金融机构效率、金融市场效率、金融宏观效率和中央银行货币控制效率,为金融效率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白钦先(2001)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首次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金融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战略资源。在可持续金融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同等重视整体金融效率和微观效率,并将金融体系的效率分为三个层次:(1)金融体系各组成要素的功能和盈利能力,即金融体系的微观效率;(2)金融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适应程度,如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即总体内部效率;(3)整个金融体系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相适应的程度,即总体外部效率。后两者共同构成整体财务效率。
……………

第三章金融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13
第一节财务效率的影响.........13
效率的影响.........13
二财政效率的影响.........13
第二节宏观经济效率指数.......14
一、储蓄动员力量.......16[/溴/] 2储蓄-投资转换效率.......16
3投资投资效率.......16
第3节微观金融效率指标.......17
第四章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效率评价.......19
第一节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概述.......19
一、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总体水平评价.......19
二河南省金融发展概况.......20
第二节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效率评价.........22
一、宏观金融效率评价.......22
二。微观金融效率评价.......26
第三节中原经济区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金融发展效率比较28
第五章金融效率影响因素分析........31
第一节影响金融效率的宏观因素.........31
第三节影响金融效率的微观因素.........34

第六章:提升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效率的政策路径选择

第一节宏观政策路径的选择
归根结底,金融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中原经济区应抓住国家政策倾斜的重要机遇,积极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变。作为我国的核心粮食主产区,我们应该摆脱传统农业模式的束缚,建立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壮大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对当前落后的二、三产业进行全面结构调整和升级,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依托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地理中心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引进生物医药、信息工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应走特色道路,提升郑州作为国家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依托其作为国家交通枢纽城市的独特地理位置,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物流的中心区域。同时,加大对旅游、文化等特色服务业的投入,进一步促进中原文化的发展。只有中原经济区整体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升级,才能为中原经济区的金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经济基础是金融发展的土壤。没有经济基础的金融是没有根基的水,空。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并且正在深入到每一个经济领域。特别是作为一个金融市场,全球金融市场已经是一个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整体。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为了获得最优的配置效率,世界上的生产要素将在世界上不断流动,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全球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中的不断流动。如果中原经济区的金融市场仍然与全球金融体系隔离,它将被市场抛弃。
………

结论

加强和改善网上金融业务的安全性能,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扩大银行业务规模、促进创新方面,结合河南省经济转型资金需求大、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首先要努力扩大贷款规模,鼓励商业银行提高贷款能力,引导商业银行通过创新存款业务类型、提高流动性、加强银行间合作、引进省外资金、创新贷款方式等方式调整信贷结构。加强银企合作,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二是进一步发展票据市场,大力发展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重点推广商业承兑汇票,积极开展银行票据融资,提高资金吸收能力。三是鼓励银行业务和技术创新,鼓励银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和个人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离岸金融业务。加快金融电子化和网络化的步伐。
……
参考资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