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3123字硕士毕业论文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

23123字硕士毕业论文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3123字
论点: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
论文概述:

本文是国际关系论文,本文共分四章。首先,探讨了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的理论渊源;其次,分析不同时期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形成过程。

论文正文:

第一章是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共产党员的共同思想基础。周恩来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他参加了各种工作。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相当的理解。因此,他的国际关系思想也是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关系思想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对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的影响包括:

国际社会分析。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对国际社会的利益提出了一种全球性的、矛盾的分析。通过列宁的实践,我们了解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国际社会中和平共处,矛盾可以和解。斯大林的结论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相互合作。这些都是周恩来不同时期国际关系思想的反映。在欧洲期间,我通过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罗斯社会主义革命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撰写了许多关于国际问题的报告和政治评论,赞同并学习了列宁关于国际社会交往的原则和战略。回到中国革命后,在国际统一战线的工作中,三十年代以前的实际工作主要集中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30年代中期Xi安事件后,他把目标扩展到了西方。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国际关系思想也受到合作因素的影响。他与西方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接触以及他对国际问题的看法都有呼吁和平与合作的趋势。

对国际政治体系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国际政治制度作了经典论述,其主要内容是两个矛盾,西方列强之间的国际霸权矛盾和民族压迫矛盾。列宁对国际政治格局的理解是,国家之间的战争关系在战争与和平时期是变化的。和平只是暂时的,为战争做准备。详细分析战争与和平以及促进和平的关系,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格局的理解的拓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从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转变为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随着冷战和美苏对抗的开始,斯大林对国际政治制度模式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然而,主要思想仍然是反对战争,不愿意使用武力和维护和平。

二、毛泽东的国际关系理论

周恩来和毛泽东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两者具有相同的国际和国内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们共同参与制定了各项政策。然而,他们不同的立场和考虑的角度导致了他们在思想上的不同理解。毛泽东思想对周恩来的思想有很多贡献。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理解而言,这两个人在总体方向和根本性质上是一致的。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更加具体。根据两人在处理新中国的国际问题和矛盾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原则,周恩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国际形势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国际社会矛盾的新特点,进而制定了一系列对外战略和策略

通过周恩来对新中国成立前后外交工作的经验和分析,毛泽东在周恩来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软化了毛泽东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一系列国际关系战略思想,如关于第一、第二、中间地带和两个阵营的初步战略思想,以及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成为三大世界之一和反霸权主义的战略思想。周恩来还补充说,战略问题应该从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和解决。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不能相互攻击,也不能相互交流。他们必须允许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存在。

对世界革命的理解。毛泽东通过对世界革命的存在以及战争、民主和民族解放运动等问题的分析,得出世界主要趋势是革命观的结论,周恩来钦佩这一观点,周恩来也期望这一观点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肯定世界革命趋势的基础上,人们还认为,与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时期和平共处的目的是寻求人类繁荣和经济的共同发展。毛泽东和周恩来都认为追求国家利益是了解追求国家利益的第一件事。然而,他们在国际交流中对追求国际利益有不同的侧重点。毛泽东非常重视追求不同的利益,而周恩来则强调追求共同的利益。

周恩来通过他当时的外交实践和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分析了美国此时面临的国际矛盾。美国将面临这五大国际矛盾。周恩来还指出,未来国际社会将有四股力量成为决定世界命运的关键力量,“即民族独立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平运动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力量”这为毛泽东提出反霸权思想提供了依据。基于此,周恩来还主张在国际社会中“高举一切正义的旗帜和爱国主义、和平、民主自由、民族独立和宗教自由的五面旗帜”。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他广泛的战略思想。历史在不断变化,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也改变了国际格局。毛泽东对反霸权主义和反新殖民主义的论述也成为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和实践的主要目标。

毛泽东的国际关系理论有周恩来的贡献。相反,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与毛泽东的国际关系理论密不可分。

第二章是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的形成过程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东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从那时起,许多有远大理想的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寄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期望。由于时代的特殊背景和阶级的限制,以往所有的改革和革命都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梦想。特别是在外交上,贫穷而软弱的中国,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东亚病夫”的象征,这是强加给弱小国家和愚昧民族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越来越激发了中国青年和中国无产阶级的爱国热情。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摇摇欲坠的中国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作为欧洲共产主义集团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同志看到了中国外交软弱的根源和国际交流的实质,这启发了他关于实现和平繁荣的国际关系的基本思想。

周恩来在不同时期对国际关系有不同的理解和探索。在他多年的外交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周恩来对当时的国际关系进行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讨论。他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讨论国际问题,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其中许多都以书面形式保存下来,还有一些珍贵的视频资料,可以反映周恩来丰富的外交经验和他对国际关系的看法。有多种书面材料,如周恩来总理与外宾的谈话记录、内部报告、手稿和说明等。仅在国际部就有数以千计的人。从这些讨论中,我们还可以提炼出周恩来处理战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际关系发展等许多非常重要问题的一系列政策原则和一些思想理论基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对国际关系的理解

去日本的旅行时间

周恩来对这一时期国际形势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他的访日日记中。“军国主义的第一个条件是‘有权力但没有正义’。扩张领土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这在20世纪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不能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中得到贯彻,那将是弄巧成拙的。”

周恩来从1917年秋天到1919年春天去了日本。纵观当时的国内环境,中国的先进人士为了找到适合中国的道路,相继在中国开展了各种社会转型活动。改革派改革运动失败后,孙中山领导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1916年袁世凯复辟后,中国社会的民主共和道路前途未卜。世界上,有帝国主义者虎视眈眈。然而,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人们变得保守,看不清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从当时的国际环境来看,欧洲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在战争中逐渐改变。欧洲国家之间的混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明治维新后,日本加强了与西方的交流,使日本能够融入世界格局的变化,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也有所拓宽。它接触到了更多的新事物,比中国更自由地发表评论。因此,周恩来在日本期间能够接触到其他社会和政治思想。

这一时期最初是周恩来意识形态转型的萌芽时期。也是他有机会接触到日本马克思主义、他在日本看到的世界、他接触到的新知识以及他自己的思想和理解的时候。周恩来一起激起了一条小溪,在他的经历不断丰富之后,他变成了一条大河。这一时期是他国际关系思想的开端。

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际关系的理解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后半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期,周恩来对国际关系的探索:根据不同的领导职位,分为以下两个时期。原因是不同的领导职位有不同的想法和考虑事情的不同起点。以此分类可以更好地反映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的变化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理和外交部长,不仅亲自成立了外交部,而且在长期工作中没有脱离外交。即使他只是一个国家的总理,他也总是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观察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他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国家为政治行为的主体,分析国际环境和变化的国际形势,做出统筹安排。他亲自率领代表团访问欧亚国家,与各国政治领导人讨论国际问题和局势,并交换意见。

(2)1949年至1958年期间,当时国家总理兼任外交部长。

首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解放了工人阶级,现在我们正与其他阶级联合起来控制国家机器...团结其他兄弟国家,团结所有国家的被压迫人民,反对敌对国家。”周恩来已经将中国置于国际环境中,从世界而不仅仅是中国出发,从中国的角度研究国际环境,这超出了外交领域,属于国际关系领域。反帝国主义是当时尚未独立和解放的国家的共同期望。因此,周恩来与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所有国家的被压迫人民结成联盟是一种共同的要求。反对帝国主义的胜利将导致一个双赢的联盟,所有国家的被压迫人民将得到解放。这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理念。

从国际环境来看,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随着铁幕演讲的拉开和冷战的开始,随着社会和政治制度逐渐分化国际政治格局,两大阵营形成了不同的意识形态。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国际形势基本稳定,即围绕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各种对抗。战后,最初的旧资本主义帝国在国内被削弱,没有时间照顾海外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集中精力恢复和发展自己的经济,而殖民地国家则掀起了反帝国主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热潮。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艾奇逊在1950年3月就亚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讲话。3月15日,周恩来发表了题为“美国对亚洲政策”的演讲,分析了美国干涉亚洲事务的不良意图。18日,周恩来以外交部长的名义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亚洲事务应该由亚洲人民自己处理”的讲话,驳斥艾奇逊的讲话。这次周恩来把整个亚洲作为一个整体,内部事务应该由内部人民自己处理。不仅是中国,整个亚洲也是如此。他提到,越南、韩国、李承晚和菲律宾的民族独立运动应该由亚洲人民自己处理。这也反映了国际关系的理念。世界五大洲的亚洲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国际政治行为的主体。因此,它有相对的政治权利,不受外界干涉。整个内部事务由它自己处理。

第三章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17

一、周恩来的国际关系原则...................17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7

(二)“求同存异”思想……20

二、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战略……22

国际统一战线战略……22

(2)和平统一战线战略............................24

第四章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28

一、坚持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冲突,维护国际环境的稳定28

(一)从国际环境中理解和澄清国际间的矛盾和冲突..............................28

(2)以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为基础,处理复杂的国际局势,处理国际矛盾和问题。

(3)贯彻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促进世界持续繁荣...

第三章是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

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是马克思基本原则与当时国际关系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中国化。它内容丰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周恩来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士为出发点,研究国际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他进一步提出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国际关系思想:原则思想、战略思想和战略思想。

一,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原则

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原则是周恩来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根本目的是在利益和矛盾并存的国际关系中寻求和平合作,避免战争冲突。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五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都不能单独使用,它们一起可以更好地显示其系统性。还有求同存异的原则,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交流领域。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一原则最终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公认准则。维护国际关系和平状态的是国家间交流的原则。国际关系思想的核心是讨论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冲突、合作、战争还是和平。周恩来分析说未来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和平是一个共同的愿望。为了这一共同愿望,国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国家之间的关系应该处于和平状态。他认为,国家间的交流必须遵循一项基本原则,以便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利益下有可能进行合作。因此,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作为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的基本原则。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研究中共中央政策后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只要按照这些原则,任何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讨论”

第四章是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结构的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曾经是国际关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后来分裂成15个独联体国家,分散了力量。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属于国际前沿。然而,西欧在经济复苏阶段,特别是欧盟各种进程的推进,逐渐形成了一种联合模式,使得西欧国家的整体联合努力逐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为共同利益而聚集的各种国际组织或区域组织正在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金融全球化、地区宗教冲突和政治骚乱的影响下,国际形势日益变化,国际关系日益复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关系提出了指导要求。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对处理具体国际事务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首先,坚持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冲突,维护国际环境的稳定。

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观来观察和理解国家关系和时代。在当今复杂的世界环境中,一个或多个强国的政治结构将继续保持,但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和冲突仍然存在,经济表现的特点是争夺能源资源。发达国家利用跨国公司和其他形式的资本运营来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新殖民主义正在兴起。冷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只剩下五个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坚持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对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从国际环境中理解和澄清国际矛盾和冲突

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形成于上个世纪,但他理解国际环境的方法以及处理国际问题和争端的方法值得借鉴。根据周恩来的国际关系思想,当今世界的国际环境和冲突必须得到解决。国际冲突和冲突基本上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文明的冲突。随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的重组,意识形态对抗减弱,文化冲突日益激烈。文明冲突是未来最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因素。如果发生战争,高度文明的政党最终会获胜。因为文明冲突是未来国际关系冲突的最根本原因。第二个层面是族群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所有民族都住在一起。每个民族的起源、发展和习俗都是不同的。种族冲突时有发生。虽然世界上公认有三大宗教,但每种宗教下都有无数的支流。宗教基于信仰,冒犯宗教就等于冒犯信仰。历史上宗教冲突引发的战争数不胜数。因此,正确分析民族和宗教冲突对我们认识国际形势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个层面是区域冲突和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地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将升级为地区战争。然而,现代国际化越来越多。一旦地区战争爆发,其他地区的许多国家将被卷入,从而升级为世界大战。第四个层面是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世界上是普遍的。政治、经济、边界和军事事务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合作。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