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1002字硕士毕业论文国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概述

21002字硕士毕业论文国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概述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1002字
论点:分配,劳动报酬,初次
论文概述:

本文是劳动社会学论文,论文从宏观的视角对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问题进行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探索提高我国劳动报酬占比的合理

论文正文:

第一章

1.1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财富分配不均日益加剧。其重要表现之一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相对较低,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分配格局。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经济失衡和社会问题,导致国内需求不足和工人积极性受挫,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的异化,各种“矛盾”问题的激化,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

鉴于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较低,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的重要主张,这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的积极构想,强调发展成果应越来越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的收入分配理论与时俱进,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背景。

劳动报酬是劳动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当前我国居民收入的主体,也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课题希望通过科学判断初始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的合理性,获得有价值的理论结论,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从实际出发,研究和分析我国劳动报酬初始分配比例低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深入分析这一现象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深刻理解党中央“两个提高”的重要现实意义;此外,要积极探索合理对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引导劳动报酬比重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努力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在分析毛巾初始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例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报酬理论研究。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是第一个阐述劳动力价值的人。他认为工资是工人生活的必要手段。此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他们认为工人主要依靠劳动谋生,还有他们家庭的延续。为了养家糊口和履行赡养义务,他们的工资应超过足以维持生计的水平。在《财富分配》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曾提出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认为工人的工资是由工人和资本家通过工会组织以集体协议的形式决定的。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方式有所改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魏茨曼提出了新的相关理论,并提出了共享经济理论。他认为,有时限的保证工资应该与不同形式的利润相结合,由工人共同分享。工资制和分享制两种模式被用来界定劳动者的报酬制度。(2)劳动报酬份额的准确计算。例如,在美国,劳动报酬份额的来源在统计上分为两部分:初级劳动力和人力资本。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十七大以后。从内容上看,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1)多层次分析了我国劳动报酬初次分配占的现状。(2)基于资金流动规模,分析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得出1996-2005年间,作为居民收入主要来源的劳动收入比重下降了5.99个百分点。根据收入法,1996年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3.4%,但2000年降至41.4%。1998年后的下降趋势尤其明显。

第二章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

2.1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内容广泛,博大精深。它的出现不是在空的城堡,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土壤。

2.1.1分销类别的科学定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阐述了分配关系的定义:“所谓的分配关系,是适应历史上在生产过程中规定的特殊社会形态和人们在人类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相互关系,是由这些形态和关系产生的。”分配关系始终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分配关系和分配范围。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形式直接决定分配关系,分配关系随着所有制形式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一书中还指出,劳动者以就业的形式参与生产,并以工资的形式反映在成果的分配中。分配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结构。就对象而言,可以分配的只是生产的结果。就形式而言,某些参与生产的形式决定了具体的分配形式和参与分配的形式。

2.1.2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任何一种分配都只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在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上。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两个过程,即初始分配和再分配。由此产生的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了各种经济实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劳动力价值决定机制和马克思主义公平收入分配理论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每个劳动者都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决定了劳动者应该从中获得的收入分配份额。事实上,很难找到准确的方法来衡量每个工人对总产出的贡献。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马克思从劳动的二重性出发,得出结论,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特定产品的特定劳动,二是人类社会中具有商品交换普遍性的一般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商品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凝结在产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个概念通常是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指标来衡量的。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2.2.1初次分配和劳动报酬的内涵

最初的分销是在生产领域进行的,目的是在企业内部分销。工人、企业和政府构成初始分配的三个主体。相应地,原始收入有三种:工人工资、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具体来说,初次分配主要包括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企业扣除固定资产消耗、其他经营成本和税收后的净经营盈余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以及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再生产征收的产品税和进口税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

根据目前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性劳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基本形式主要是货币工资和收入(包括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奖金、工资、各种补贴和津贴,以及个人和其他劳动者获得的货币收入)、实物报酬(包括用人单位以降低或低于成本向劳动者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和社会保障(包括用人单位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退休、医疗、失业、个人、养老和家庭财产保险)。就数量而言,它等于扣除人工成本税、招聘费、交通费和其他未分类人工成本以及福利服务设施后的余额。

2.2.2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同时,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分配制度也经历了从平均主义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转变。分配制度是否合理,关系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以及国家的长期稳定。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应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形式的平均主义和极端平均主义。主要表现为:城市实行固定工资制度,农村实行严格的劳动分配制度。因此,工作和非工作是一样的,更多的工作和更少的工作是一样的。这严重挫伤了企业和工人的积极性。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分配制度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贡献分配制度的转变。它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6年)是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时期。这一时期改革的最大突破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农民收入和劳动成果的紧密结合。此外,在城市,企业已经逐渐开始独立提高工资。国家机关和公共机构在支付工资时已经开始打破平等主义的“大锅饭”,将工资与他们的职位和成就联系起来。在按劳分配原则的重新界定下,他们反映了利益机制,否定了高度集中和平等的分配。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深入分析了平均主义的思想根源及其危害。与此同时,它第一次提出让一些人先富起来,然后推动更多的人走向共同繁荣。在先富先富的思想指导下,坚持按劳分配,实行奖励制度和计件工资制度,有效打破了平均主义。

第三章我国初次分配劳动报酬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1我国初次分配劳动报酬的现状.........10

3.1.1从时间序列看中国劳动报酬率……10

3.1.2中国劳动报酬的国际比较比例.........12

第四章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低的负面影响.........17

4.1对经济的影响……17

4.1.1内需拉动力不足削弱了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4.1.2损害工人的积极性,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提高我国初次分配劳动报酬比例的思考........21

5.1提高我国初次分配劳动报酬比例的可行性........21

5.1.1持续推进工业化转型.......22

5.1.2机构安排的公平视角…… 22

第五章:提高我国初次分配劳动报酬比例的思考

5.1提高我国初次分配劳动报酬比例的可行性

5.1.1持续推进工业化转型

工业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要求改革最初的分配制度。从中国工业化进程来看,初始阶段的制约因素是资本短缺和劳动力过剩,这决定了中国工业化初始阶段资源和要素的不同分配和组合。这主要表现在过分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积累的重要性。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粗放,对资本关注过多,资本的加速积累严重抑制了劳动报酬的提升,使得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相对较低。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也大幅上升。改革开放在过去的30年里发展特别迅速。201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767美元。工业化进程也已进入中期,目前正处于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有许多矛盾。突出的是,没有一个拥有相对充足资本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这种情况会影响后续的发展。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也应提上日程。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赋予新的含义和要求,必须尽快向内涵化、集约化方向努力。具体来说,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竞争中,人力资本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得到了认可。知识和技术应该在生产中发挥核心作用。

目前,中国工业化进程正在转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共同发挥作用,低成本工业化依然存在,城市化呈现高成本趋势。工业化的制约因素与以往不同,这就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去,资本优先于劳动力,但现在看来,这已不符合实际要求,也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不改变,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人力资本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劳动报酬的步伐将会加快。

结论

本文以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从宏观角度研究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提高我国劳动报酬比重的合理途径。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增长,劳动报酬的比重没有相应增加,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国家很富裕,但人民并不真正富裕,人民的幸福指数很低,他们深深感受到低劳动报酬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第二,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低,使得分配格局呈现出“强资本弱劳动”的趋势,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失衡和社会问题,导致内需不足、工人积极性受挫,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异化,各种“矛盾”问题加剧,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和谐稳定受到影响。

第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但不能通过单边努力来实现。最重要的是,政府、企业和工人需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共同努力。

本文对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的合理性进行了科学判断,希望得到有价值的理论结论,这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通过对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低及其形成原因的研究和分析,深入分析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对于深刻理解党中央的“两个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此外,在上述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探索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的合理对策,以引导劳动报酬比重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努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首先,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与资本相比,中国的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因此很难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次,在维护劳动者权益问题上,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劳动者维权意识相对薄弱。最后,有必要收集各方面的数据和数据,以尽可能确定判断劳动报酬比例合理性的标准。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分配观念也需要改变,应进一步认识到提高劳动报酬比例的重要性。只有当大多数辛勤劳动者享受到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时,他们才能真正变得富有。

参考文献(省略)